幸福!五世同堂 兒孫繞膝 世紀老人鄭世聰喜過101歲生日

2020-12-23 澎湃新聞

幸福!五世同堂 兒孫繞膝 世紀老人鄭世聰喜過101歲生日

2020-12-09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6日,住在東港區後村鎮李家窪村的鄭世聰一早就換上了新棉襖,迎接屬於自己的101歲的生日。不一會兒,家裡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來為老人祝壽的子孫們很快就擠滿了不算大的房間。

當天中午,老人在子孫的簇擁下來到酒店參加壽宴。一家五代人幾十口人坐滿一個大廳,老人的玄孫已經快滿三歲了。鄭世聰雖然年事已高,腿腳不太靈便,但看到滿堂子孫,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每年我爺爺過生日我們都要聚一聚,雖然平時也經常去看望照顧老人,每年祝壽的時候人最齊,大家也都很高興。」老人的孫子鄭加德說道。

「我現在在內蒙工作,每年父親過生日之前我就回來陪陪老人,直到過完年之後再回去。」老人的小兒子鄭成賓今年也已經67歲,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把戶口遷回村裡,以後能經常陪在父親身邊好好照顧老人。

「平時家裡的幾個姑姑輪流照顧老人,我們這些小輩兒的也經常來看望老人。」老人的孫子向記者介紹,「家裡的小孩來了就得跟老人握握手,打個招呼,老人臉上就都是笑容,看著就開心。」

「我爺爺身體一直很好,從我記事以來,就沒去過醫院,現在上年紀了,腿腳不方便了,但自己吃飯還是沒問題的。」老人的孫子說,「現在天冷了基本都在家裡,夏天暖和的時候我們就推著老人到處走走。有時候都走到村後邊的山字河機場那邊看飛機,讓老人也看看這個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我們小時候,老人就愛跟我們講他當年幹地下工作者的事情。現在老了也一直教育我們中國共產黨好。」鄭成賓說,「我父親說他1938年入黨,為了防止被搜查到,就到當地村裡的富農家裡幹活,隱藏身份同時偷偷從事地下工作,與組織進行單線聯繫。」

老人最常講的就是自己僥倖躲過特務刺殺的驚險故事。當時是老人住在鄰村的農戶家中,有一天中隊長找他有事,比平時晚回去了一些,天色已經很黑。快要走到住處時,就聽見農戶家中傳來一陣機槍掃射的聲音,中隊長也趕緊安排人把守路口,想要抓住特務,但還是被特務跑掉了。老人總說,多虧那天回來得晚,要不就成「篩子」了。

但鄭世聰不僅沒有被嚇退,反而更加堅定了要跟特務鬥爭的決心。「當時鮑疃特務多,工作不好開展,我父親當時被安排到當地開展工作,因為小年輕膽子大,還有了個外號『雙掛盒子槍』。」鄭成賓笑著說,「當時有一把盒子槍是組織配發的,另一把是他自己抓特務繳獲的,在當地也很有名氣。」

「我父親在敵佔區工作了十一年,從十九歲幹到了三十歲。後來在淮海戰役期間,組織民工推糧食,支援前線。在返程的路上生了一場大病,被同村的人帶回家中養病,就和組織斷了聯繫。」

「等到身體養好了,大部隊已經打過長江了,全國也解放了。老人就說,全國都解放了,還用咱幹啥,在家種地吧,就這樣一直留在村裡務農。」鄭成賓說,「到了前幾年,老人覺得自己為黨工作了大半輩子,不求有什麼回報,就是希望能恢復自己的黨員身份,也算得到了認可。幾經波折,老人的願望終於也實現了,門口也掛上了『黨員之家』的牌子。」

「我父親從小就受苦,一輩子操勞,沒享過什麼福。如今五世同堂,兒孫繞膝,也算是有福氣了。」

老人家中有一個上了鎖的小箱子,箱子已經破舊不堪,據說是當年打地主的戰利品。裡邊放著一些老人的私人物品,默默訴說著老人的過往。老人床尾掛著一幅拍攝於2017年的五世同堂全家福,見證著老人窮盡一生追求的和平幸福。

來源:黃海晨刊

全媒體記者 範開元

原標題:《幸福!五世同堂 兒孫繞膝 世紀老人鄭世聰喜過101歲生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長壽老人116歲生日宴:現在五世同堂(圖)
    安源 攝  中新網成都8月25日電 題:世界最長壽老人的116歲生日宴  中新網記者徐楊禕 安源  25日一早,位於四川雙流縣太平鎮前進村9組付素清老人的家中便格外熱鬧,前來賀壽的人潮打破了這座竹林小院往日的平靜。
  • 百歲老人分享長壽秘籍 五世同堂享受天倫之樂
    百歲老人分享長壽秘籍 五世同堂享受天倫之樂時間:2016-09-25 18:20:26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柳怡冰編輯:王瑜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柳怡冰)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話一點不假。
  • 我年過百歲,五世同堂,全家一百多口人,長壽的秘訣就是母愛綿綿
    我叫蔡趁義,今年100歲了。我的家就住在黃河岸邊上,黃河伴著我度過了百年。我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但是,還認了兩個乾兒子。現在,我的家庭人丁興旺,五世同堂,全家有一百多口人。我之所以能夠長壽,主要是我愛自己的家,愛自己的子女。我把一生都獻給了我的兒孫們。
  • 102歲老人哭訴:別看我長命百歲4世同堂,其實我苦不堪言
    102歲老人哭訴:別看我長命百歲4世同堂,其實我苦不堪言。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吳102歲我是村裡面年齡最大的老人了,跟我同輩的早就去世了,是不是死神遺忘了我?別看我現在四世同堂,兒孫滿堂,就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年人,其實活那麼久真的不好,沒你們想像中的那麼幸福 反而是苦不堪言。
  • 乾隆大清第一愛攀比嘚瑟,為了實現六世同堂,安排13歲元孫結婚
    乾隆為了彰顯自己的政績,他決定和天下老人一起慶祝這盛世太平。其實就是想嘚瑟一下聽聽大家的誇獎,有他的治理才出現這麼多長壽福星。他60大壽那年辦了一次,當了太上皇之後又辦了一次。中間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很受觸動。當時有個105歲的福建老人名叫鄧鍾嶽。這人來赴宴的時候子孫們一起攙扶著,很是讓人豔羨。乾隆自詡十全老人,要啥有啥。可見人家幾世同堂很是羨慕,就想著能在這條上壓過人家。
  • 90歲老人過大壽 四世同堂好家風
    這一天是馬教範老人90歲大壽,7個兒女和眾多親朋好友都趕回來為老人祝壽。客廳裡巨幅的壽字、誘人的壽桃蛋糕烘託著喜慶的氣氛。馬教範與前來為自己祝福的子孫們聊著家常,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看著兒孫滿堂,歡聲笑語不斷,馬教範感嘆:「這麼多年來,我看著我們家從小到大,從貧窮到富裕,日子真是越過越好,光享福了。」
  • 百歲老人歐梅香登央視《福壽中國》 六世同堂自有「幸福秘訣」
    百歲老人歐梅香登央視《福壽中國》 六世同堂自有「幸福秘訣」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16日 10:50 A-A+   在盛典中,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六世同堂,膝下孝子賢孫共有180多人。作為一個大家族親緣的紐帶,這位沒上過學、不識字的老人在一個多世紀的光陰裡,用她獨特的「治家」智慧,潛移默化教導著子孫後輩「積極向上、勇於當擔」的為人處世之道,引領著180多位族人始終秉承「和睦親孝、同心協力」的家風家訓。
  • 百歲老人 五世同堂 其樂融融慶中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家住合肥市五裡墩街道的董金英今年97歲,育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今年7月份,她的玄孫出生了,四世同堂家庭升級為五世同堂。中秋佳節到來,五世同堂共慶中秋,其樂融融。五世同堂,其樂融融焦樹華是董金英老人的孫女,大兒子焦福掌的女兒。
  • 110歲老人六世同堂有153個後代,能穿針走線每天睡眠像嬰兒一樣
    老人家住四川遂寧,馬上要過自己110歲的生日,儘管逾百歲高齡,但老人身體依然硬朗,精神好,脾氣好。老人後代一共有153人,家裡已經六世同堂。特別是老人視力不錯,平日還能穿針做針線活,只見老人一手拿起細小的針,一手拿起線,不一會兒,老人就嫻熟地將線穿入了細小的針孔裡面。接著她認真細緻地縫起了衣服,手腳有些慢,但一步一步、條理清晰。
  • 玉林104歲老人五代同堂,120多位子孫後代!
    104歲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遍布廣州、南寧、防城、北海、玉林等地博白百歲老人黃慶文的「長壽詞典」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生活104歲的黃慶文(中)和大兒子黃積輝(左)、二兒子黃積虎(右)。黃慶文老人已經104歲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如今,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生活依舊能自理,還能做一些編織的輕活兒。
  • 博白104歲老人五代同堂,120多位子孫後代
    吃苦耐勞、自強、感恩正直善良、粗茶淡飯……五代同堂的他已經104歲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遍布廣州、南寧、防城、北海、玉林等地博白百歲老人黃慶文的104歲的黃慶文(中)和大兒子黃積輝(左)、二兒子黃積虎(右)。黃慶文老人已經104歲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如今,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生活依舊能自理,還能做一些編織的輕活兒。
  • 那卜這位104歲老人五代同堂,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
    吃苦耐勞、自強、感恩正直善良、粗茶淡飯……五代同堂的他已經104歲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遍布廣州、南寧、防城、北海、玉林等地博白百歲老人黃慶文的104歲的黃慶文(中)和大兒子黃積輝(左)、二兒子黃積虎(右)。黃慶文老人已經104歲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如今,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生活依舊能自理,還能做一些編織的輕活兒。
  • 1歲玄孫與101歲高祖父進行友好握手,並互餵零食,網友:世紀握手
    ——《禮記·曲禮上》 雖然說現在的老人都比較長壽,但超過了百歲的老人,還是非常罕見的,當百歲老人遇見一歲的小玄孫,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1歲玄孫與101歲高祖父進行友好握手,並互餵零食 趁著過節放假,這位寶媽就帶著1歲多的兒子回老家探望,去看看家族裡面最年長的老人,老人今年已經有101歲啦~
  • 常回家看看,讓父親多多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
    我和哥哥經常勸他到城裡跟我們一起住,但他卻說住慣了鄉下,種慣了田,怕不適應城裡人的生活,執意留在老家過他的田園生活。每次來看望兒孫,都帶著他的勞動碩果:不是大米、南瓜,就是青瓜、豆角,也有時是,白菜、青菜……偶爾還有他用自己種的穀米飼養的雞和鴨。怕他老人家累著,我和哥嫂不知多少次勸他別種那麼多,說我們不缺吃的。他每次都笑著回答:「種慣了,累不著。外面買的農藥殘留多,自己種的才好吃呢。」
  • 五代同堂,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博白這位104歲老人的「長壽詞典」是……
    104歲的黃慶文(中)和大兒子黃積輝(左)、二兒子黃積虎(右)。黃慶文老人已經104歲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如今,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生活依舊能自理,還能做一些編織的輕活兒。
  • 五代同堂,如今有120多位子孫後代!博白這位104歲老人的「長壽詞典...
    黃慶文老人已經104歲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如今,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生活依舊能自理,還能做一些編織的輕活兒。日前,當記者在博白縣那卜鎮雙竹村黃慶文家中見到他時,他端坐在大廳,面容雖顯瘦削,但雙眼炯炯有神。在記者面前,黃慶文的兒子黃積輝、黃積虎介紹了父親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
  • 【專題吟詠】恭賀二胖母親六十七歲生日
    值此六十七歲生日之際,身為詩詞會員之一的兒子,沒有貴重禮物相送,賦詩一首,祝願我的母親身體康健,長命百歲!賀母親六十七歲生日二胖(樂平)不復時光六七春,辛勞一世善行人。壽星約我瑤池去,偷得蟠桃敬母親。恭賀二胖母親六十七歲生日
  • 百歲老人五代同堂 常念「家和萬事興」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家和人興百福至,兒孫繞膝花滿堂。在寧鄉縣壩塘鎮樂安村,有一位百歲老人李富春,和善睿智,村裡幾乎所有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而李家所住之地「李家坡」,也成為村裡人形容家和萬事興的代名詞。談到孝順,談到家庭和睦團結,村民都會往李家方向一指——「看看人家李家坡!」
  • 五世同堂,可不是人類的專利喲
    五世同堂,可不是人類的專利喲天目山有五個著名景點,兩個與樹木相關。大樹王和五世同堂。大樹王,是一顆柳杉。它直徑2.75米,其「樹王」封號來自乾隆皇帝御賜。傳說乾隆皇帝到天目山遊玩,看到這棵大樹,童心頓起,想量量樹有多粗。他伸手環抱抱不過來,解下身上玉帶加長,還是環抱不了。乾隆帝不甘心,自言自語道:我是皇帝,天下都是我的,這棵樹不是?老樹沐浴過三千多年的日月精華,早通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