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眾所周知,良好的家訓濃縮著華夏子孫數千年來的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提供的正能量,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動員全社會大力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夕陽紅》欄目傾力打造的《福壽中國——2018年重陽盛典》將於重陽節當天播出。
在盛典中,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六世同堂,膝下孝子賢孫共有180多人。作為一個大家族親緣的紐帶,這位沒上過學、不識字的老人在一個多世紀的光陰裡,用她獨特的「治家」智慧,潛移默化教導著子孫後輩「積極向上、勇於當擔」的為人處世之道,引領著180多位族人始終秉承「和睦親孝、同心協力」的家風家訓。
百歲老人愛「管閒事」 180人大家庭分輩拜壽
湖南花垣縣龍潭鎮青龍村的每一個清晨,都是伴隨著一位106歲的苗族老人蒼勁有力的歌聲開始的,她就是歐梅香,是一位長壽而快樂的老太太。雖已壽過期頤,但歐梅香老人耳聰目明,行動自如,愛唱歌,愛吃肉,更愛「管閒事」。
在當地,人人都知道歐梅香家六世同堂,是一個有著180多人的大家族。作為這個龐大家族血脈的「源頭」,每逢歐梅香過壽之日,她的子孫會按輩分給她磕頭祝壽,浩浩蕩蕩的祝壽隊伍著實喜慶。
百歲老人歐梅香管理家族的頭腦清晰分明。家裡要做什麼事情,只要歐梅香發話,大家一呼百應。因為家族人多,所以閒事也多,歐梅香深知過日子難免鍋碰碗,平日裡她最喜歡的是跟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閒話家常,會有意詢問孩子們家中父母是否和睦。她相信童言無忌,孩子的話是最真實的,最能讓她了解子孫的生活狀況。
家族長流不息有「秘訣」 歐奶奶治家理念引深思
生活上的紛爭她要去調解,工作上的煩惱她也會過問。某天,歐奶奶又管起了閒事。她了解到三孫女家夫妻吵架,便找來孫女和孫女婿。她不偏不倚地批評了自家孫女,希望孫女婿多多包容,以和為貴。
在歐梅香的子孫中,外孫女婿龍秀林備受家族器重。他曾是精準扶貧理念發源地花垣縣十八洞村的扶貧隊長,扶貧工作剛開展時,工作處處受限,壓力極大。他多次想要辭職,但歐梅香告訴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無論為國為民,都要有擔當精神。終於,龍秀林帶領十八洞村成功地脫貧致富,他也成為了整個家族的驕傲。
家族龐大,子孫眾多,但人心卻並未因支脈的分離而疏遠,靠的就是歐梅香多年來「管閒事」管出的凝聚力,年年歲歲地管著管著,烏絲變了白髮,眼角紋理斑駁,歐梅香就在「管閒事」之中,活出了高壽又健康的人生。
在歐梅香105歲生日時,整個家族180多人全部回來為她祝壽。在她小兒子石光元的帶領下,全家人朗誦家訓:「尊老愛幼、遵紀守法、忠誠擔當、奮勇向前、知恩圖報、勤儉持家。」
這是歐梅香制定的家訓,是這個家族200多年長流不息的秘訣所在。家訓最初用苗語表達,有文化的子孫將其翻譯成了漢文,世代相傳。短短的24字,表達的是做人最樸素的道理。她讀書不多,但明事理,用自己跨越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體悟出平平淡淡的做人真諦,教育著自己的子孫後輩。在歐梅香的子孫後代中有教師、公務員、企業家、農民,涵蓋了社會的各行各業,個個很孝順 、人人有作為,沒有一戶違法亂紀,沒有一人沾上不良行為,更是鄉風文明的好榜樣。
長壽身心因「閒」而得 小人物彰顯「大人格」
萬丈高樓始於基。家訓就是一個家族的基石,也是每一個家族成員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歐梅香制定的家訓,深深地烙在家族成員的心中,成為每一位成員的行為準則。他們日常的行為點滴,又匯聚成風,成為家風。家訓是理念,家風是氛圍。理念引導氛圍,氛圍印證理念,家族的凝聚力,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和氛圍的相互作用下愈加緊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訓家風,她的子孫個個都敬老尊賢,踏實勤勉,當地人說起歐梅香家,紛紛拍手稱道。
歌德在《浮士德》中說:永恆之女性,指引我們上升。來自歐洲的經典史詩流芳千古,而在21世紀的中國,一位普通的苗族婦女,正用她百年的生命踐行著這哲理詩句。她孕育生命,積蓄能量,在滄海桑田、無常世事中堅守著一份樸素的信念,在生命的傳承中訴說著永恆的意義——不僅生命永恆、血脈永恆,精神和信念同樣永恆。像一棵樹,一棵歷經年華流轉、歲月風霜的大樹,靜默而頑強地佇立著。歐梅香就是這樣一棵大樹,她所傳遞的家訓家風滋養著代代子孫。歲月無聲,但無聲中自有一股力量去見證它的枝繁葉茂與地久天長。歐梅香留給後代子孫的精神信仰,是一個小人物的大人格彰顯。
根系仍在深入,枝葉繼續開散,歐奶奶的家族在繼續壯大,歐奶奶也在一如既往地管著閒事,管著人心。長壽的身心,也因「閒」而自得。
據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壽中國——2018年重陽盛典》將於10月17日晚20:07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播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