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一代大女主,其報復心,也堪稱首屈一指。
可以說,武則天這五個哥哥,真留不得。留著反而害人害己。
以后妃來說,一般入宮得寵後,都會大肆提拔自己的族人,以便形成穩定的親族勢力,穩定和鞏固自己的地位。
比如《清平樂》中宋仁宗的溫成皇后張氏。她得寵之後,不斷扶持和自己親緣關係最近的伯父張堯佐。
溫成皇后提拔張堯佐,是心甘情願的嗎?
未必!
溫成皇后幼年喪父,整個家族中血緣關係和她關係最近的伯父對她們孤兒寡母視而不見,冷漠對待。溫成皇后與母親孤苦無依,她才不得以入宮做舞姬,才有了後來的際遇。
但是武則天不是一般妃嬪,她為後期間,寧可扶持其他親信,絕對不用武家人。
她對娘家的兄弟有一種刻骨的仇恨。她才不會像溫成皇后一樣,為了所謂的親族勢力,把這些仇恨撇在一邊。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是她父親武士彠續娶的妻子。
武士彠死後,楊氏和她所出的三個女兒就失去了依靠。武士彠和前妻所出的兒子及其幾個本家侄子,對待後母和三個妹妹非常刻薄。
剋扣飲食、冷言冷語、動輒打罵可能都是小兒科。
武家子弟對待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並不像一個長輩,而是一個奴僕,非常粗魯無禮,這更令武則天懷恨在心。
在武則天還未入宮之前,武家兄弟居心不良,曾經想把武則天隨意嫁出去,最低的論嫁對象居然是一介屠夫。武則天好歹是官家出生的小姐,母親楊氏還是隋朝宗室,地位比不上關隴貴族,也是名副其實的官家女子。武家兄弟居然糟踐至此。
關鍵時刻,武則天之母楊氏想到門路,趁著長孫皇后去世,宮廷納新人,把女兒送入宮中,這才避免了武則天被隨意論嫁的悲劇。
等到武則天成功當上皇后,還未找武家兄弟算帳的時候,武則天的異母兄弟和族兄就開始嘲笑武則天一女嫁二夫,這二夫還是父子關係,丟進天下人的臉面。
武則天氣得要死,她還沒有開始清算舊帳,這幾個人又開始來噁心她了。
武則天的兩個哥哥武元慶和武元爽被貶,流放異地,沒有活著回來。
她的兩個族兄武懷運和武惟良,被武則天誣陷毒殺魏國夫人賀蘭氏,未經審判就立即處死,死後改姓蝮,妻女皆入宮為奴。
除了這四個人,武則天還有一個哥哥武懷亮,在武則天發達之前就死了。他的家眷就沒有那麼好過了,被武則天秋後算帳,生不如此。
武則天清算家人的手段,在那些所謂「都是親人」的道德婊中看起來非常惡毒。但在我看來,千萬不要學溫成皇后,違背心意噁心至極,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扶持一個關鍵時刻根本無用的族人。因為這些人平日裡吸血夠了,關鍵時刻不推你下水計算好事了,還指望成為你的後臺?
武則天寧可用異姓親信,也不理這些所謂的親人,估計是少女時期的經歷,讓她十分明白這些人的惡毒程度。在過去的大家族中,家族之間為了爭田爭地爭財產,害起對方來比強盜還狠毒,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
武則天的五個哥哥,必然要為了早年欺壓孤寡姐妹付出代價。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