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的非主流、殺馬特青年,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3-02 男生搭配

最近侄子問我,叔叔,叔叔,殺馬特是個什麼東西,我點上一支煙,眼睛裡充滿憂鬱的眼神,望著繁華的城市淡淡的對他說,那是一個時代.

  

兄弟姐妹們,你們現在還好嗎?


@人生無常吾心未良 


12年的自己,不怎麼笑。


如今的自己,覺得笑容多了!

@三年尋龍十年點穴 


2009年和如今的差別,洗洗睡了~

@I五先森l 


我2009年網吧電腦自拍的

下面這張是近期的自拍照

@偏偏套路撩人心丶 


本人91年,正好是那個時代過來的,的確,那個時代不做作,很單純,女孩子很好追,弄個吊炸天的髮型就能泡妹子。頭髮留的長長的,耳發要長,眼神要夠憂鬱。那個時代特別流行網戀,兩個人異地看張照片。就談戀愛了。現在想想,好傻的感覺。哈哈。不過那個年代不像現在,女的都為錢。

現在。。。

@平安80454494 


2011年的時候剛做理髮學徒,那會覺得自己要橫著走!

現在,看著熟睡的老婆,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了,家人健健康康,才是福!

@ForeverLove94707161 

敢問大神們當年這個髮型能進去葬愛家族嗎??

如今多了份滄桑……

@楊浩天V587 


下圖是我本人2006的 那時候剛剛流行非主流 


而如今的我下圖:

心理的成熟和外表的成熟 ,如今成為一個懂事的非主流了

@暮夕君 


那時候雖然窮丶但是至少無憂無慮。誰都要年輕過,瘋狂過


現在的我


@123

開始放毒,08年的時候,剛從學校出來,沒那麼誇張的爆炸頭

再瞅瞅現在、哈哈

@L18050576 

都有一段殺馬特的經歷啊!

如今的我!回想起真的很幼稚。

@櫻夢縷 

2011年

如今



@Hgj黃肥肥 


本人91年,07年初中畢業就不讀書出來打工了。17歲自己確實有點非主流,這個是十七歲在廣州做服務員入職用的證件照。那時候確實很單純。後來到09 10年,就不怎麼感興趣了。
如今再照證件照還有點非主流的味道感覺。

@Feel56927727 

13年和現在,第一張照片看了自己都想笑!!!!

@久伴-64066981 


話不多說。圖一08年,圖二如今。歲月是把殺豬刀。


@起了一陣風 

哈哈我也來一張,好像現在也挺非得,不過比以前好了一點點。哈哈哈哈



@霹靂小炫風 


16歲 22歲的變化當時我的諾基亞巨好用!!!哎。。。

@蘇先森的夏天


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切啊。。。。


那時候挺裝逼的,很多90後都有過這麼一段經歷!

@安49303013 

10年和如今。時間好快啊!感覺現在還是不夠成熟。

@小暴兒脾氣治死你 


17歲的時候,覺得自己的造型酷到不行,現在拿出來看,哈哈,好傻


下面是現在的我,時間真的好神奇,一轉眼已經10年了……

@秀秀你別浪 


哈哈,說到殺馬特還真是一段回憶呢,誰沒年輕過是不

@用戶30914213 


圖1
以前讀初中時殺馬特的照片,天天頂著個爆炸頭,想想就好笑

圖2
是現在的照片

@A夏天天天天 


十年了,哈哈,流行的爆炸頭,煙燻妝,讀書時候就叛逆,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成群結隊的打架,誰罵我必須打回來,生活費不拿來好好吃飯


現在就是能不惹事就不惹事,任何事就得講個道理,經常教育我的侄子侄女少玩遊戲好好學習,現在就好好經營店好好工作,好好孝敬父母。時間太快,90初的已經老了,我已經在青春的尾巴上了。過幾年三十了,太特麼嚇人了。



@--我只愛你 

這是現在。想想之前怎麼會喜歡那髮型


你身邊有過非主流、殺馬特嗎?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相關焦點

  • 時代「非主流」專題 | 「殺馬特」 & Vtuber
    社交上用看不懂的火星文寫著非主流的文字,通過 QQ 群、QQ 空間、百度貼吧等迅速在年輕群體中流行,這股奇特風潮2008年達到最高峰,席捲全國。    原始的大部分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畫著很濃的妝;穿一些很個性的服裝,戴著稀奇古怪的首飾;喜歡自拍,在網吧的攝像頭前做些奇怪的動作。
  • 非主流「殺馬特」的消失,是當代網紅圈的悲哀……
    2008年,羅福興11歲,當時,角色造型誇張的《勁舞團》遊戲在年輕人之間風靡一時,誕生了數以萬計的「非主流」。羅福興想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群落,他在網上找到了smart這個英文單詞,把音譯的「斯馬特」改成了自己認為更有氣勢的「殺馬特」,這個詞一直流傳到了現在。他自稱「殺馬特教父」。
  • 殺馬特、葬愛家族、非主流你可還記得
    當時隨著勁舞團的興起,葬愛家族,非主流,火星文,隨之流行,可以說在同一時間段流行,又一起悄悄地銷聲匿跡。一群群叛逆的小青年外出打工,在城中村的網吧裡做些怪異的動作,穿著自以為很時尚的潮流服裝,抽著煙,身上掛著花裡胡哨讓人很費解奇怪掛飾,再加上這些非主流,殺馬特造型,形成了很奇特的社會現象,這個年齡段大致在90及85後。
  • 殺馬特之父:每一種文化的消失都是一種悲哀
    葬愛家族和殺馬特家族不一樣,在我的認知裡面,葬愛和殺馬特有兩種解讀,廣義解讀和狹義解讀,廣義解讀是大眾所認為的葬愛家族和殺馬特,狹義解讀是我們自己內部認為的殺馬特。大眾都是瞎子,他們認為的東西都是模糊不清的,他們認為的非主流殺馬特包括葬愛,他們認為都是一樣的、都留著長頭髮。我們自己的理解是:殺馬特是一個家族,家族中除了頭髮,還有他們自己的娛樂方式。
  • 「殺馬特教父」羅福興:每一種文化的消失都是一種悲哀
    羅福興:葬愛家族和殺馬特家族不一樣,在我的認知裡面,葬愛和殺馬特有兩種解讀,廣義解讀和狹義解讀,廣義解讀是大眾所認為的葬愛家族和殺馬特,狹義解讀是我們自己內部認為的殺馬特。大眾都是瞎子,他們認為的東西都是模糊不清的,他們認為的非主流殺馬特包括葬愛,他們認為都是一樣的、都留著長頭髮。我們自己的理解是:殺馬特是一個家族,家族中除了頭髮,還有他們自己的娛樂方式。
  • 「非主流」時期的迷惑造型大賞,明星也難逃的「殺馬特」式青春
    只能說這些舞蹈這種造型都是當時最拽的人才搞的近段時間「非主流」的封印好像突然被解除了,也喚醒了很多80、90後的青春記憶那我們就接著看,那個時期的殺馬特造型是有多讓人開心!曬出自己20年前的照片,清秀帥氣的樣子一下子就回到了七裡香的感覺眼神凜冽少年氣息撲面而來不過,非主流時期誰還沒有幾張殺馬特的造型啊
  • 誰還沒「非主流」過?90後網友齊曬「殺馬特」回憶
    在這個滿大街的00後打王者的時代,許多90後都感嘆自己老了。可是,作為90後的我們,曾經也玩過非主流、沉迷殺馬特,為自己是葬愛家族的一員而自豪。你還記得當年那些青春無敵的瞬間嗎?你年輕的時候為了顯得與眾不同都做過些什麼?
  • 殺馬特背後的工廠青年:不是酷,是很殘酷
    起初,李一凡認為,殺馬特是一種對主流文化的反叛,玩殺馬特的年輕人都很張揚、自信或兇狠。事實上,他接觸到的殺馬特青年大多是留守兒童,十幾歲進工廠打工,試圖用誇張的造型獲得存在感和安全感。 通過這場「詳實且殘酷的調查梳理行動」,李一凡希望將話語權交到殺馬特青年手中,讓他們自己說、自己拍、自己議論自己。
  • 非主流文藝復興
    想想以前的自己,什麼QQ空間火星文,什麼格子襯衫齊劉海,什麼殺馬特傷感王子......可以說是相當的辣眼睛了,在當時看來非常與眾不同的浮誇行為,如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非主流。 顧名思義,非主流指「一切和當時"主流"相對的觀念、行為、以及因此產生改變」的事物。 誰還沒有個青春?
  • 別再嘲諷非主流了!中國的殺馬特只剩下最後8個人
    抱著對這種審美自覺的欣賞,李一凡開始準備拍攝殺馬特。直到2019年,這部飽含了他期待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才和眾人見面。 並不是所有的精神小夥都能加入殺馬特家族。「入會」要求是拍攝自己「殺馬特」造型的照片,並上傳到 QQ 空間,並積累足夠的「點讚」後才能轉為正式家族成員。
  • 被主流社會圍剿的殺馬特,藏著一群人的心酸
    殺馬特多為清瘦且髮型奇特的青年男女,形似海膽又似雞冠,仿佛在炫耀著不俗的發量。即使在全盛時期,殺馬特也是「辣眼」的存在,主流社會嗤之以鼻。低俗、辣眼、腦殘、有病、沒文化,是主流給他們的批語。在主流群體的圍剿下,殺馬特銷聲匿跡。但,你真的懂殺馬特嗎?
  • 殺馬特:一代底層青年的殘酷青春物語
    但是,當後工業社會中時髦的西方朋克文化被東方工業社會中的底層青年接納的時候,它便發生了完全的變異。在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中出現的殺馬特青年們,基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正如導演李一凡所說:「玩殺馬特的全部都是90後農民工,而且都是農民工二代,都有留守兒童的經歷。絕大部分人有中小學輟學的經歷,初次進廠打工的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2歲。」
  • 重訪殺馬特:除了頭髮 他們曾經一無所有
    被震撼的李一凡決定,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在鏡頭前自己訴說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如今在網上備受關注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認識殺馬特剛開始尋找殺馬特的時候,李一凡認為,他們可能是出身農村的邊緣大學生或大專生,從早先網絡社區中的「非主流」群體分化而來,聚集在貼吧、QQ群和網遊玩家中。
  • 重訪殺馬特:除了頭髮,他們曾經一無所有
    被震撼的李一凡決定,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在鏡頭前自己訴說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如今在網上備受關注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認識殺馬特剛開始尋找殺馬特的時候,李一凡認為,他們可能是出身農村的邊緣大學生或大專生,從早先網絡社區中的「非主流」群體分化而來,聚集在貼吧、QQ群和網遊玩家中。
  • 「殺馬特」傷心故事
    憑著特別的髮型,源源不斷地有男孩請她吃飯、喝奶茶,都是附近的打工青年。後來,她回到廠裡上班去。十年後,安小蕙出現在紀導演李一凡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裡。李一凡說,一開始以為「殺馬特」是倔強的嬉皮士,後來發現只是年輕工人疲憊時的消遣。他們都是他以前沒拍成的留守兒童。在3塊錢一晚的溜冰場內外,「殺馬特」們喝酒、打架、找男女朋友。
  • 琦玉》殺馬特的禁斷之戀,非主流的革命史詩
    一:新世紀的高端非主流人才電影一開場,這造型,這風格,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世界奇妙物語》呢。果不其然,日本人的腦洞從未讓我失望過。住在琦玉的一家三口駕車去往東京,準備舉行女兒的訂婚儀式。為什麼要去東京?因為女兒的男友在東京工作,結婚後準備在東京生活,這也是女兒一直以來的夢想。在她的眼中,琦玉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東京才是天堂。
  • 「殺馬特,我愛你」
    於是我開始在各種各樣的殺馬特QQ群裡留言,說想要加入殺馬特,但都沒有回音。後來我想我是不是太老了,語言太過時了,是不是他們年輕人的黑話我不懂,我就發動我的學生幫我去加殺馬特,但都沒有成功。2017年底,深圳建築雙年展給了我一點錢,我就決定要去拍殺馬特。拍紀錄片是這樣,你得有個中心人物,有個導演視點,跟著這個中心人物,把所有的事串起來,形成矛盾,形成衝突,把恩怨情仇、歷史事實全都拍出來,這就是最好的效果,我當時是這麼想的。但羅福興其實是個宅男,一個線下的殺馬特都不認識。他認識的所有殺馬特都是線上的,而且這些人跟他沒有一點生命的交叉。
  • 殺死那個殺馬特-中國殺馬特消亡史【上】丨文末福利
    李一凡是四川美術學院的一名老師,他走入了殺馬特的世界,並拍出了這一部豆瓣8.7分的高分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這部紀錄片,了解這個關於小眾審美與社會主流審美衝突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是殺馬特消亡史的上篇,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小編我就抓緊出下篇了!
  • 你憑什麼diss殺馬特?
    」,你大概能搜到的新聞是: 「《明星大偵探》黃明昊『殺馬特』審美引爆笑」、「佟大為殺馬特髮型玩壞表情包」。在當時的貼吧或是論壇上,很容易見到殺馬特被暴打的熱帖。對於殺馬特的敵視嘲諷侮辱,是當時網際網路輿論的主流論調。
  •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比996更殘酷的工廠青春物語
    文丨袁夢編輯|李不空排版 | Pessoa「以前是屌絲,後來非主流電影《心花路放》中,徐崢指著黃渤,對周冬雨扮演的殺馬特少女如此解釋。現實中,殺馬特卻經歷了一場荒誕的消亡史。從2008年起,隨《勁舞團》遊戲誕生的非主流文化,其中最誇張的一部分,演變為殺馬特,再到2012年前後,線上線下以各種手段對殺馬特展開圍剿,後者的各大家族開始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