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垃圾清運是否規範?記者在暴雨天暗訪跟蹤了一輛溼垃圾車……|...

2020-12-23 瀟湘晨報

溼垃圾清運是否規範,運輸途中有無跑冒滴漏現象?在上海實行垃圾分類一周年之際,6月29日清晨4點多,下著暴雨,新聞晨報·周到記者暗訪跟蹤了一輛溼垃圾清運車……

暗訪:垃圾車兩次回駐地排汙減重東方帕堤歐小區位於寶山區顧村鎮,去年7月1日上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前,記者曾經在該小區蹲點,記錄居民們對垃圾分類這一移風易俗行動的適應過程。

東方帕堤歐小區的幹垃圾在垃圾房裡壓縮後,兩天運一次,溼垃圾則需要一天運一次。

運溼垃圾的車子每天早上5點到6點之間過來,最遲不超過6點,一年來,天天如此,一天都不能停。

對於很多市民關心的溼垃圾清運是否規範問題,記者進行了一次暗訪。

6月29日清晨,暴雨如注。

清晨5點20分,東方帕堤歐小區的垃圾房大門緊閉,8隻盛放溼垃圾的桶一溜擺在門前。有兩隻垃圾桶沒有蓋子,裡面已經積水很深,在雨中散發著酸腐味道。

清晨5點45分:15分鐘倒完8桶溼垃圾清晨5點45分,一輛牌號為3027的溼垃圾運輸車開進了垃圾房前面的院子裡。

三名穿著橙色雨衣的工人從駕駛室下來。暴雨還在下,地上積水沒腳,匯成一股股溪流。兩名師傅麻利地拖起垃圾桶,掛在車後的鉤子上。一個師傅在駕駛室邊上操作,將溼垃圾倒進車廂裡。

8桶垃圾倒完,空桶擺放整齊後,一位師傅從車上拿下一隻竹掃把,清掃撒落在地上的垃圾。

掃把所到之處,推起一片水花。一切收拾停當,兩位師傅回到駕駛室,倒車、出發,趕往下一站,此時正好是早晨6點。

因為下雨的緣故,雨霧迷濛,路上昏暗如夜,很多車子都打開了車燈。

垃圾清運車離開小區後,一路開到滬太路西側,師傅們從兩個倉儲大院裡,收走某食品公司、某快遞公司等三家單位的溼垃圾後,再穿過滬太路,回到顧北路上,在依雲灣幼兒園對面,收運這個小區放在路邊的溼垃圾。

清運師傅照例在清掃完路面後,把桶擺整齊,才上車離開。

記者跟在這輛垃圾清運車後面,明顯收完這些溼垃圾後,車身明顯重了,車速也慢了下來。

早晨7點鐘:開進駐地排汙減重後繼續收運早晨7點鐘,這輛垃圾車開進了顧太路的車隊駐地,在指定位置排放車廂內的汙水,以減輕載重。同時,師傅們用高壓水槍衝洗車身。

隨後,這輛垃圾車再次出發,前往顧荻路上兩個小區,繼續收集溼垃圾。

可能是因為下了一夜雨的緣故,有些垃圾桶沒蓋子積水過多的原因,收完最後兩個小區的溼垃圾後,這輛車又再次回到車隊排水、洗車。

隨後,車輛徑直往呼蘭路、虎林路的轉運碼頭駛去,一路上沒有出現跑冒滴漏的現象。

需通過汙水管道排汙減重記者跟訪的這輛車和三名垃圾清運工人,是上海寶誼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的。

6月30日,記者從該公司位於顧太路上的車隊了解到,這輛溼垃圾清運車每天負責8個點位的溼垃圾清運。當天在前往東方帕堤歐小區之前,已經收運了一次。

當天出勤的劉峰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每天早上4點半出車開工,收完8個點位的溼垃圾,需要將近兩個小時。

這些收集來的溼垃圾,都得送到呼蘭路、虎林路那邊集中壓縮。由於前往虎林路壓縮站送垃圾的車輛很多,通常會排出近兩公裡的隊伍,直到中午12點,才能完成當天的溼垃圾清運工作。

每天早上出車前,劉峰師傅他們會帶上早餐,在途中吃完:

一開始還覺得身邊有點臭,吃不下飯,但慢慢地就習慣了。」

談到那天車輛兩次回車隊排放積水的情況,車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操作規範,溼垃圾清運車不允許中途排放汙水。

但是,由於車輛過載,考慮到雨天行車安全,他們不得不讓車輛回來,在指定地點通過汙水管道,先排放掉部分汙水。

拒絕清運的單子已貼不出去劉峰說,他跟著這輛車剛好工作了一年。在他看來,跟去年這個時候相比,溼垃圾的純度已經很高了。

純度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居民在垃圾分類時,已經能夠做到乾濕垃圾嚴格分開。我們在清運過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了這一年的變化。」

據劉峰介紹,顧村鎮的垃圾分類其實是從去年5月底開始的。相關部門給居民們預留了一個多月的適應時間。

那時候,乾濕垃圾很難做到明顯分開。早上,我們倒桶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桶上面是溼垃圾,桶下面混有幹垃圾,乾濕混裝、分類不清。一年前,溼垃圾不破袋、破了袋,隨手把袋子丟進溼垃圾桶裡的現象更是普遍。」

劉峰師傅說,然而,現在基本上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市民們都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

有時候,他們偶爾也會發現溼垃圾桶面上有一些幹垃圾,可能是風吹的,或是居民放錯了,他們會隨手分揀一下,「只是這樣的情況很少很少」。

記者看到,師傅們在車子裡放了黃單和紅單,分別貼在那些沒做好分類的垃圾桶上。

一般我們先貼黃單,提醒垃圾管理人員注意,及時整改。如果居民區七天、企事業單位三天內還沒有整改,我們就貼紅單,拒絕清運。」

劉峰師傅說,現在他們基本上貼不了單子,大家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已成自然。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上海溼垃圾車今年要「改過自新」,怎樣解決跑冒滴漏?
    「業餘」溼垃圾車集中進入更新期 達標的基本要求是「五要五禁」,即車輛要衝洗、車身要整潔、構件要完好、運輸要密閉、作業要規範;嚴禁車身不潔、嚴禁跑冒滴漏、嚴禁飛揚撒落、嚴禁垃圾拖掛、嚴禁超速超載。 「具體而言,有四個『一票否決』項。」
  • 【特寫】「垃圾圍城」能否破解?從源頭到末端,記者跟著生活垃圾遊...
    記者 | 方卓然編輯 | 劉素楠6月24日早上9點,虹口區北外灘街道的雲舫小區正式啟用5G智能垃圾廂房。每個5G垃圾廂房的牆面上,都設置了一個小盒子——這就是垃圾廂房的「智慧大腦」。雲舫小區建於1988年,共4棟高樓,原本每層樓的管道井可以扔混裝垃圾再集中清運,因此每棟樓下有個垃圾房。
  • ...丨網友反映海口秀麗路垃圾車作業噪音大 回復:已調整清運垃圾時間
    點擊進入「問政海南·找領導」欄目暨南海網民心直通車——海南市縣領導網友留言板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3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昊)近日,有網友在南海網「問政海南·找領導」欄目留言反映,海口市秀英區秀新路與秀麗路的垃圾屋每天早上
  • 《致愛麗絲》的新功能:一天多「引」出20斤溼垃圾
    此時,浦錦街道的環衛保潔員魏厚兵正騎著電動車駛來,確認袋中的垃圾分類正確後,他對整包垃圾進行稱重並記錄,然後扔進了幹垃圾桶。這是5月8日發生在閔行區江園路上的一幕。浦錦街道垃圾分類辦王曉蕾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自從上門收集生活垃圾的車輛開始播放《致愛麗絲》,江園路(浦錦路至浦秀路)路段沿街商鋪的溼垃圾日均多出了20斤。
  • 知否,知否:溼巾紙是幹垃圾葡萄乾是溼垃圾
    近日,周到上海App上刊發了《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這10個問題教你學會正確垃圾分類!》的文章,列舉了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市民關心的10個問題,並在晨報微博和周到上海App上進行了問題徵集。市民們紛紛留言:香菸灰是哪類垃圾?貓屎貓砂扔在哪個垃圾桶?葡萄乾是幹垃圾嗎?……  收集到這些日常生活會遇到、迫切要知道答案的問題後,記者請有關部門作了權威解答。
  • 18輛新型垃圾車投入使用 明年改造垃圾轉運站
    這就是環保型垃圾壓縮車。     「它吃得多,還不漏嘴!」這是對高性能環保型垃圾壓縮車功能最貼切的概述。9月18日,首批18輛垃圾壓縮車被市內四區的環衛部門領走,在青島正式投入使用。這種車輛壓縮功能強,一輛小車就可裝下100個大垃圾桶的垃圾量,而且配備了多項密閉構件,很好地避免垃圾撒漏。
  • 溼垃圾有了好去處
    (文/圖 記者 石楚園)目前各地正在開展垃圾分類,幹垃圾大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然而溼垃圾處理卻成了令人頭痛的問題。金帶街道修建25個漚肥池,為溼垃圾找到了好去處。「把瓜皮、菜葉、剩飯、剩菜可以腐爛的垃圾都倒進漚肥池,其他的垃圾扔進垃圾桶,這樣分類好處多。」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 不再「臭名遠揚」 綿陽現新型垃圾車(圖)
    「咦,這輛垃圾車怎麼這麼大?」日前,市民劉先生在城區發現了一輛「奇特」的垃圾車,與以往垃圾車不同,「這輛垃圾車碩大無朋,幾乎是平時我們所見的垃圾車的兩倍!」近日,記者前往環衛處「見識」了我市新增添的幾種垃圾清運設備。
  •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溼垃圾處理量提升!浦東兩個垃圾處理新廠房今天...
    為了滿足主城區溼垃圾及建築裝潢垃圾的處理需求,去年10月,浦發環保黎明生態園的有機質固廢處理廠擴建工程和建築裝潢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廠開工建設。今天,該項目迎來了首次待料試運行,這也意味著浦東對溼垃圾和建築裝潢垃圾的回收處理能級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陳坤竟不知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楊洋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7月1日起,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要罰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而企業最高罰款5萬元。新規定不僅「逼瘋」了上海人,就連打算去上海的人也不知所措!這不,陳坤就發微博問網友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對於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我想,除了陳坤,讀者朋友們中也會有人有疑問吧!那麼,我們就來具體的分一分吧!
  • 河北任丘一輛垃圾車,多日來散一路惡臭,灑一地黃湯
    有網友曝料,近期每天有一輛壓縮垃圾車,於早上7:40左右在任丘市北站路由西自東通過。垃圾車外觀較新,但盛裝垃圾的箱體蓋板,不知是損壞還是其它原因從未關閉,車內的垃圾一目了然。車內盛裝的垃圾一路散發惡臭,過往行人紛紛掩鼻捂嘴,來往車輛迅速關閉車窗。因北站路紅綠燈較多又是上班高峰期,每當垃圾車剎車、加速時,從箱體底部縫隙裡就灑出一股股黃湯,後面跟隨的車輛不得不剎車躲避。
  • 四川德陽一小車擋住了垃圾車,環衛工人直接往小車上倒垃圾
    四川德陽一環衛工人,往路邊停靠的小汽車上倒垃圾,只因小車疑似違規停車,擋住了垃圾車靠近,他沒法正常清理垃圾。12月11日,四川德陽羅江區金山鎮,一輛小汽車停靠在路邊。在路邊有一個垃圾池,這輛車正好擋住了垃圾池,垃圾車想進來清運垃圾就受到了影響。一位環衛工人隨後過來清理垃圾,由於垃圾車進不來,他的工作無法開展。心中憤憤不平,於是一氣之下把垃圾倒在了這輛小汽車上。導致這輛小汽車的車頂,和車前窗的玻璃上都有許多垃圾。
  • 餐巾紙是什麼垃圾 溼垃圾並不是以垃圾的乾濕區分
    紙是什麼垃圾餐巾紙不管幹的溼的,都屬於幹垃圾。誤區:過期食品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過期食品,比如一包受潮過期的瓜子,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這樣做顯然不妥!因為瓜子容易腐爛,屬於溼垃圾,而包裝物(如塑料包裝袋),屬於幹垃圾,所以正確做法是將瓜子投放到溼垃圾的收集容器,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幹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 西安三棉社區垃圾車5點清運太擾民 街道辦:時間調整至6點30分
    8月20日,有市民向華商報官微爆料反映,稱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三棉社區南區經常早上五點多一點垃圾車就來收垃圾,發出的聲音特別大,影響小區住戶休息,不知能否調整時間?隨後華商報向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街道辦事處發函諮詢。
  • 「問政四川」垃圾中轉站垃圾車為何經常堵車?回復:積極做好應急工作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了)近日,有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平臺留言投訴稱,成都市新都區天藍垃圾壓縮中轉站的垃圾車經常排長隊,導致環衛工人的活幹不完,無法正常休息,而所屬環衛公司又會以工作任務沒完成為由,扣工人的工資。
  • 22.5萬人次客流創新高,四葉草整潔如新,垃圾都去哪兒了?
    這麼多人產生了多少垃圾?這麼多垃圾都去哪兒了?記者忍不住繞館一周,實地查看。圖說:四葉草道路十分整潔。毛麗君 攝大家扔垃圾時會說謝謝從新聞中心通往展館中央廣場的館間通道,不過5分鐘左右路程,似乎每走一分鐘都能遇到一位推著流動垃圾車、手拿打掃工具的保潔員,沿通道各角落邊走邊清潔。
  • 溼垃圾處理難題「蠅」刃而解
    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日益受到社會關注。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 (我同學的清運垃圾生活)
    依仁裡弄堂裡,至少有三隻垃圾廂房,前半條弄堂裡有二隻,一隻在我居住的橫弄堂出口的右邊牆壁處,貼牆壁著,上面有翻蓋,下面有擋板門。上翻蓋口,是倒入垃圾的進口,而下面的擋板是出垃圾的出口。進口是供居住把鐵皮畚箕裡的垃圾,給倒進入,而下面被擋板給擋住的出口,是拉一輛手拉垃圾木廂車,來弄堂清垃圾人,用來出請垃圾廂裡垃圾的口子。
  • 一邊在清運,一邊又偷倒:上海奉賢農村混合垃圾倒入多處坑塘
    一邊清運,一邊偷倒 青村鎮鍾家村村民俞先生(化名)舉報,11月,興青路8號附近出現兩處坑塘,不斷有人推車過來往裡傾倒垃圾,一旁就是小河和農家菜地。 12月15日,記者前往青村鎮。按照俞先生提供的線索抵達興青路斷頭處。兩扇彩鋼板組裝的臨時大門被一根鐵索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