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與高年級的同學一起參加電影之夜活動,偶遇了《志氣》這部片子。說實話,雖然自己喜歡看電影,但對臺灣電影卻無多少概念。大約1990年左右看過臺灣超級哭片《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我對臺灣電影的記憶算得上一片空白。加上《志氣》這樣一個很俗的片名,讓我並沒有報太大的期望。
但當電影臨近尾聲,拔河隊取得世界冠軍的那一刻,北外遼校的報告廳了自發響起了師生們熱烈的掌聲,我的眼淚不由自主流下來了。
2
「2010年義大利世界盃拔河錦標賽女子540公斤組冠軍——景美中學」,這是一座充滿榮耀與淚水的獎盃,景美中學拔河隊國內外賽事獲獎無數,在國內初中拔河錦標賽中女子組拿下傲人的八連霸戰績,近三年在世界盃、歐洲杯、亞洲杯拿下15座冠軍獎盃,但是在她們成功的背後,卻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這段故事令人熱淚盈眶,因此翻拍成電影──《志氣》。
電影描寫了一個隔代教養的單親高中女生李春英,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獨自一人離鄉背井來到臺北景美女中就學,並參加學校的拔河隊,雖然大部分拔河隊同學的家庭背景,來自單親和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但女孩們都非常的正向,反而因為沒有退路的家庭背景,使得她們在課業及拔河的訓練,比常人更加努力。在嚴格認真的郭教練帶領,以及熱心溫柔的吳老師輔導下,這群拔河女孩們犧牲青春歲月,揮灑著她們的汗水與淚水,在冷門的拔河運動中與繩子拼博,靠著志氣、勇氣和堅持,還有努力改變未來的決心與毅力,展現出高昂的戰鬥精神,用力拉出屬於她們的一片天,向全世界證明了她們的志氣。
3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每個人都肯於為自己的夢想去付出什麼?
一群17歲的女孩子,正是花季的時候。哪個不愛美麗?可是她們卻要拼命把自己吃胖,好讓團隊達到參賽的體重。她們的手上滿是繭子,還要被排擠、被歧視。簡單枯燥乏味的訓練,又有著嚴苛的要求:一隊人的動作,甚至是呼吸都要合一。它有技巧,它需要力量,需要耐力,需要堅持。
整個影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的未來我自己拼。」就像電影裡的歌曲寫的那樣,「不想放手,追逐夢想的是我,掌握志氣在手中,堅持才能夠擁有。不能放手,緊握的不只是夢,還有親愛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很努力地拼搏自己的未來。
片子當中,每當她們拔河的時候,音樂響起,我都會跟著緊張,跟著激動。
我突然想想問自己:你的夢想是什麼?你是否還有堅持夢想的志氣?你是否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如果沒有堅持,沒有奮鬥,我們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
4
這部電影讓我感動的還有一點,就是電影中的友情。
李春英被教練趕出去,拔河隊集體去求情,並替她蛙跳。教練藉此告訴春英,「拔河沒有一個人的英雄,這些幫你蛙跳的同學都有可能是你一輩子的力量!」學姐一開始指出春英的拖後腿,並不是加害她,說等著她的挑戰也是為了學妹好,最後學妹輸了,她還拍拍學妹肩膀讓她加油,替她蛙跳……這裡沒有女生之間的小心眼,只有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春英的阿媽住院,受傷的隊友說可以每天幫她照顧阿媽……她不僅沒有為春英頂替她的位置得以上場比賽而對春英有意見,反而幫助她,這點心胸是很偉大的,很多人都很難做到坦然面對那些取代自己的對手,並真心的去祝福。
一個人生活在集體中,集體的強大取決於每個人的付出,集體的成績也能讓每個人受益。
這種友情產生了巨大力量。學校的主任,由一開始的針鋒相對,想要取消拔河隊,到最後不僅請吃火鍋還捐助了捐款;那些看不起體保生的優等生,在拔河隊載譽歸來的時候,微笑著列隊歡迎……
做好自己,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5
沒有比堅持更可貴的品質了!
拔河隊的未來要自己拼,就算一雙手破皮、長繭還是流血,都會咬牙撐過;而我們每個人的未來呢?
有夢想,永不放棄,我們才能眼神堅定,腳步紮實,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的未來我自己拼!
與北外遼校的學子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