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別讓我走》觀後感

2021-02-20 古文詩詞歌賦

電影《別讓我走》觀後感

文 / 冰兒

財神爺發信息給我,在家看電影<別讓我走>,好看,推薦看看。

已經很久很久沒看過電影了,別說是去影院看,就是自己買碟自己在家看都很久沒發生過了,記得最後一次和淼看的好像是宮崎峻的<移動城堡>,應該是五,六年前的事情啦。

《別讓我走》選擇的切入角度極具人性化,很少赤裸裸地去揭示關於克隆,關於器官捐贈。而將更多的鏡頭,對準了克隆者的生活起居,感情糾葛,靈魂塑造。如此些許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完全不願意去思索他們已經被命運安排好的,不可撼動的人生軌跡。只想著,就順應著他們那單純無暇的輕快步履,去感知細緻入微的生活,享受難能可貴的美好時光。影片完全弱化了克隆以及捐贈器官,與道德倫理上的衝突。一般情狀下,克隆者在發育成熟之後,達到了既定的器官捐贈條件,似乎應該選擇逃亡甚至是反抗。而並不是像影片中那樣,對於退縮逃避隻字未提。我們看到的是釋懷坦然的面對,海納百川的胸襟,以及他們那單純善良的人生價值觀。湯米傻裡傻氣地微笑著說:「以前覺得,我不會是一個合格的看護者,不過現在我成了優秀的捐贈者。」平凡淡然的話語中,透露著多少克隆者一生宿命的心聲,還有內心裡的一點點酸楚與無奈。「看護者」這樣一個元素的加入,就使「人性」這個詞,在影片中的分量及涵義升華了。

面對愛情上的失敗,凱西選擇了做一名看護者的道路。不是為了獲得緩捐器官的特權,而是想把自己內心的愛一點點地饋贈給需要幫助,需要呵護的他人。

影片基本上完全抹去了克隆者成人之後的生活環境,這大概也是想解釋為什麼十年之後,他們所尋覓到的藝術的真正意義,是窺視靈魂。最終所發掘出的「緩捐」的條件,更是讓外人看來,既可笑又可悲。但誰又能體會到,他們這樣做,並不是想挽留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剩無幾的時間,而僅僅只是想跟心愛的人在一起罷了。死去的終結,這並不可怕;孤單的宿命,才是他們心中的悲涼。

由凱拉·奈特莉飾演的露絲,大抵是最純真最樸實的克隆者典範。表面上她跟湯米在一起,似乎是一種卑劣的手段,妄圖延長自己的生命。

但事實上,她毋庸置疑地深深愛著湯米。只是她不願意看著最好的朋友瞭然一身,而以此來審視自己的愛情動機,就變得如此單薄地赤裸裸了。私心誰都會有,或大或小,更何況這維繫到自己的生命時光呢。她只是想去嘗試品茗戀愛的滋味,想去感知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而這,跟世俗定義的私心、嫉妒、貪念是迥然不同的。露絲、凱西、湯米,三個短暫的人生鏡頭,他們用簡單的生命書寫了紛繁複雜的真善美。海邊,露絲那句「對不起」的歉疚,比任何言語都更為真摯,「恨」這個字眼,在他們的詞典裡是無跡可尋的。

他們只是痴痴地耗盡一生,拼盡全力,去換來「在一起」。只是這時光,往往都像流星一般轉瞬即逝。直到影片演到一半才意識到這部片子講的是複製人以及與此相關的倫理問題,但是真正打動我的卻是Kathy和Tommy的愛情,因為kk的介入兩個有情人錯過了那麼美好的時光,而當他們又一次找到彼此的時候卻已經太遲太遲了。

整部影片以女主角的口吻娓娓道來,並沒有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似乎她已經習慣於逆來順受,不管是早已被安排好的命運或者被奪走的愛情。電影名為別讓我走,其實你從不曾離開,因為你一直在我心裡。

每每涉及到這樣的悲劇,我們似乎都覺得離我們好遠,影片結束我們的憐憫也戛然而止,回過頭過自己渾渾噩噩的日子。可是往往我們也逃不出命運的掌握。因為我們很少懂得自己去發現,去創造,去變通。

影片裡的男男女女被安排了短暫的生命,難道我們不是嗎?人生苦短,權且不論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和可怕的病魔,誰沒有死去的一天呢?那麼,又有幾個人能在死神降臨的時候坦然的說,拿去吧,拿去我的生命我也不會遺憾,因為我已經完成了畢生的心願。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也就是很少有人死的時候心甘情願或者覺得自己活得足夠了。

還記得看到一個情節,因為男主角知道自己會是怎樣死去,於是在各種險境中都能夠不畏縮。當時猛然間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什麼人往往有克服不了的恐懼?因為我們有太多顧慮吧。

可是電影畢竟是電影,我們誰能預知自己的結局?又拿什麼克服這種種的威脅帶來的恐懼?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不要留下這麼多遺憾,每個夜晚,我們都對自己說:我今天已經完成了該完成的任務,明天是新的,是上帝的恩賜。

很多時候我們的遺憾來自於我們的貪婪,想要的越多,得到的似乎越少,當你真的放下這些過多的奢求,生活變得簡單而美好。

一直以來覺得一些論調是很荒謬的,比如感恩。一顆感恩的心能給你的恩人帶來什麼好處?能讓他們衣食無憂?還是腰纏萬貫?等你繞了一圈才會發現,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自己是幸福的,內心是寧靜的。

因為他們感激於自己的已得而不奢望更多的賜予,所以生活簡單而滿足。正應了那句話,知足常樂。

生活是客觀的,而態度卻決定於自己,當你開始覺得不如意或者抱怨太多的時候,換一種態度吧,換一種心態就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也許就能換來平靜的內心平靜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疾走天堂電影觀後感
    還在我驚訝於這個年輕人的果斷 勇敢 機敏 的時候,我發現愛情早已降臨,滲透整片,但導演對此的輕描淡寫,又叫人感動.  《疾走天堂》觀後感(四):午夜看天堂  太棒的電影了!看了這片子,我想到很多:第一,女人一定要保養得當,這樣,你在殘殺了五個人之後,還會有一個死心塌地的正太救你逃亡。第二,多學一門外語很重要。
  • 觀看電影《永無止境》觀後感
    觀看電影《永無止境》,寫觀後感。觀後感裡包含回答這個問題:為何越聰明恐懼越少?越自卑越不願意學習?作業:觀看電影《永無止境》,寫觀後感。觀後感裡包含回答這個問題:為何越聰明恐懼越少?越自卑越不願意學習?看完《永無止境》之後,我心裡最大的感受是——埃迪就是個超人!是個超級預言家!真是太牛了!太聰明了!
  •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
    ,Nico Tarielashvili / Lily Lavina / 菲利普·巴斯主演的一部喜劇 / 劇情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一):會知與窗口  很棒的片子,講生命裡的「會知」與「窗口」......這兩部片子裡出現了原本生存在大自然的鸛鳥和鱷魚......一隻被上流家庭飬養,牢籠是開著的,隨時可以飛走,牠還是喜歡在高雅的屋子裡跟隨女主人走來走去......另一部裡有一隻鱷魚,不受歡迎的鄰居帶來鱷魚,後來成為孩子們世界裡的角色......
  • 《星際穿越》我滴觀後感
    星際穿越觀後感正是因為不了解黑洞更不懂航天知識,所以也就不存在對劇情和邏輯的評價(觀後感)。況且人家電影定位就是科幻片,本來就得有一些想像嘛。- 想像一下未來的「自己」在白天告訴我「別買這玩意兒沒用」,在晚上告訴我「你再熬夜有你沒我」,現在告訴我「趕緊發個朋友圈記錄一下」,此刻我抬頭看了看書架,是既害怕又期待...有一本書掉下來。- 完畢。
  • 電影《熱血教師》觀後感
    後續還會有4部電影的觀後感,這些電影的選擇是根據《人生轉軌處》的作者曾贊軍老師的電影清單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看電影,寫觀後感。看到馬修·派瑞這張熟悉的臉,大學時代的回憶重現。他是當時我們英語系風靡的肥皂劇Friends(老友記/六人行)的男主角之一。
  • 《糖衣陷阱》觀後感
    但我認為這樣似乎更能符合社會輿論呼聲和宣傳教育意義,畢竟lawyer是不能透漏client的隱私的!  還有就是編劇的想法是要在短短的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敘述完這個故事,所以平臺的不一樣,改動的就很大了!不過這種感覺相當新鮮!it's very funny!  之前看過原版的達文西的密碼,但是電影一直沒有看,所以我打算這兩天看了,讓我再次感受小說和改編的不同魅力!
  • 電影《我是路人甲》觀後感
    電影《我是路人甲》觀後感 佳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昨天,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我和兒子今年第一次去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八佰」,影片根據抗戰史上真實戰例那廂因為是英國租界(電影「八佰」觀後感  真是悲哀,泱泱大國裡,竟然有國中之國),一派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猶如天堂
  • 《塞瑟島之旅》觀後感
    《塞瑟島之旅》觀後感(一):一步一步 離開荒島  我生於島,年少之禍,海過洋漂,流離失所,他國葉拋,三十年過,歲月漸老,江楓漁火,鄉愁如牢,一朝歸落,我未忘島,島已忘我。  觀安哲的沉默三部曲之《塞瑟島之旅》有感。
  • 電影八百觀後感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看點影寫觀後感,因為這部影片真的太觸動我了,做為新中國成長起來的90後,從小抗日劇沒少看,對那段屈辱的歷史一直不敢忘,之所以寫八百觀後感,是因為我突然發現近兩年這類體材的電影,是好的電影和電視劇沒有了。
  • 母親的心,平凡而偉大/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兒子叫我去看這部電影,萬萬沒想到,原來賈玲呼喚的是她的母親,其奮力自編自導自演的這部,大年初一公映的影片,與她來不及侍母至孝的內疚和負罪感
  • 關於電影《八佰》觀後感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電影《八佰》觀後感,來欣賞一下吧。電影《八佰》觀後感篇一《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電影中是四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面對敵多我寡的境地,戰士們奮力堅守四晝夜。
  •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電影《驚濤駭浪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2020-08-2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著電影觀後感(精選五篇)
    不禁讓我心一陣涼,看看現在的書,不都是讚美之詞,看來真正的作家還沒有誕生在中國。  篇二:活著電影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富貴本是富家之弟,因為賭博,把家產輸得精光,之後不得不靠唱皮影戲謀生。就在其生活逐漸走上正軌時,卻被國民黨的 軍隊拉去當了壯丁。在一個老兵的照顧下,僥倖活了下來。
  • 羅大佑的電影觀後感厲害了,看完我不是藥神直接寫了一首歌
    由文牧野導演,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上映以來,票房相當火爆。正式上映前的點映票房就已經破億,上映首日總票房破3億,三天總票房破10億,《我不是藥神》深受觀眾歡迎,吸金能力也就十分強大了。
  • 廣識 《別讓我走》原著小說及改編電影導覽
    回憶,是石黑一雄最偏愛採用的敘事方式,《別讓我走》也不例外。在小說的一開頭,便透過複製人凱西的回憶,緩緩揭開了她住在海爾森學校的童年歲月,那是一個已然失落、不可再得見的世界,唯有留存在凱西的回憶之中。由於回憶,《別讓我走》便能不滯留在寫實的表面,而散發出一股如夢似幻、虛實難辨的迷離美感來。
  • 《摩登時代》觀後感10篇
    《摩登時代》觀後感(一):電影微評:摩登時代  8.5分。並不如想像中來得那麼精彩,通《淘金熱》一樣,整部電影與其說是部完整的片子,還不如說是一段段小品的合集。當然很多耳熟能詳的場景依然讓人捧腹。片頭擰螺絲和片尾唱歌特別出色~~~  《摩登時代》觀後感(二):很好  看了之後,收穫很大  其一,覺得這些事情、境遇就在現在。多少有些啟發  其二,學會的表達,比如一個人的影評裡是這樣表達我的想法的:「即使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在看影片時,同樣產生了很多共鳴。」她的文筆比我強,值得我學習。
  • 電影——《長城》觀後感
    沒那麼高深,寫不來影評,就當我是小學生作文,且喚觀後感。有人說唯有孤獨方能成就天才的輝煌。
  • 看電影 《角鬥士》觀後感匯總
    1、《角鬥士》觀後感  ——1501 劉雅影片場面宏大,有著濃重的歷史感和儀式感,以古羅馬為背景,有很多戰爭以及決鬥廝殺的場面讓我尤為震撼。我想一部好的電影,必然是帶有歷史感和對人性的深思的,只有多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才能進一步去理解其中的內涵,而在與他人的對話和討論中反思也更加深入,這是我在觀影活動中的真實體會。感謝這麼優秀的你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