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將相和」,趙國則安
「大秦賦」裡 藺相如 去哪了?
假如藺相如和嬴政在一個政壇交鋒
有「將相和」保護趙國
也許
會有更多精彩故事發生
······
接下來
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
藺相如祠
了解這位趙國「網紅」的前世今生
藺相如祠位於冀南新區南城鄉前羌村
為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藺相如祠佔地面積約五畝,建築三十餘間。現在建築均為1997年後按照原來的遺蹟規制恢復起來的,成為以墓地為基址,以大殿為主體,包括戲樓、山門、廊廡等在內的三進院落的宏偉建築群。廟院兩廊房建有藺相如紀念館。
第一進院,叫做戲樓院,也叫前院。前院的第一座建築物,就是古戲臺。
戲樓內牆上,一個大大的「和」字,體現了藺相如精神文化的內在核心。
戲臺西側有南宋著名詩人範成大出使金國時拜謁藺相如墓碑刻詩:「玉節逕行虜障深,馬頭釃酒奠疏林。茲行璧重身如葉,天日應臨慕藺心。」
戲臺東西長十五米,南北寬十米。
古戲臺之奇有三
一是在造型上,別具一格。臺子上面為明清式的古建戲樓,臺下為石砌券洞,穿洞而過,才能進入第一進院落;
二是在寓意上別有韻味。一個寓意是穿越歷史的隧道;再一個寓意就是過了此關,才能進入神仙洞府;
三是在命名上,別有妙處。不知是誰獨具慧眼,看準了這個大戲臺,給其冠名為「古藺戲臺」,真是妙不可言!既用「古」字表達了此地歷史的久遠,又用「藺」字標明了名相的福地所在。
穿過券洞,進入戲樓院中的時候,那廟院前高大宏偉、金碧輝煌的山門就矗立在我們的面前。
山門的正額「藺相如廟」四個鎏金大字為當代書壇名家劉炳森所書。而山門正廳兩側的楹聯,更是書文並茂,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啟功先生所書:「精忠貫日月,一代名相安社稷;肝膽照河山,千秋正氣滿乾坤。」還有中國著名書法家盧中南先生所書的「名相臥太行,千秋功績垂青史;瓊宇祠先賢,八方黎庶樂堯天」楹聯,也別具神韻,雅俗共譽,成為不朽的墨品珍寶。
跨九級石階,進入山門,則為中院,亦稱為廟院。
主建築為藺相如的享堂大殿,東西兩側為藺相如紀念館,正中有青石香亭,香亭北有銅鑄香爐。東廊紀念館聘請書畫名家用連環畫形式繪製了《計救繆賢》《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負荊請罪》《抱病進諫》五個故事。西廊紀念館記述了藺相如故裡、墓地、先祖後裔及有關藺相如的傳說與詩詞。
藺相如享堂大殿在過去是一個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單體廟亭。現重建的享堂大殿,面闊明三暗五,進深三間,南有前廊,北有後廈的硬山式連體建築。殿內繪有「完璧歸趙」、「澠池相會」、「回車巷」、「負荊請罪」壁畫四幀。
匾額傳說
藺相如彩塑,英眉秀目,氣宇軒昂,威風凜然,兩眼平視前方,若有所思,仍不失當年愛國憂民的名相風範。藺相如享堂大殿門楣上有「精忠之式」匾額,關於這個匾額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清康熙年間磁州一位蔣姓知府,上任不久便來藺相如墓地拜謁,到村邊看到一座廟就下轎走到廟前,一看是座關帝廟,經詢問才知道再往西才是藺相如廟。他轉念一想,一位是趙國名相,一位是蜀漢名將,都是自己敬仰的先賢,就在當日拜謁了藺相如廟和關帝廟。蔣知府走後不久,又派人送來兩塊墨底金字大匾,一塊上書「趙精忠」一塊上書「漢精忠」,分別掛在藺相如廟和關帝廟,流傳至今。
大殿後側為藺相如墓冢,其代表性的建築主要是墓冢和墓碑。藺相如墓,呈園形,座落在一寬闊的方臺上。
藺相如墓,呈園形,座落在一寬闊的方臺上。有人說,寓意為天圓地方,象徵著藺相之精神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也有人說,其寓意為內圓外方,它不但指藺相如在外交上內全國體,金甌永固;而且指藺相如身在相位,對國事的處理成熟機敏,不失原則,又照顧到方方面面,圓圓全全。
在藺墓不遠的正前方,矗立著一道黑色的青石墓碑,上書:「林末趙上卿藺公相如之墓」。這「林末」兩個字當如何解釋呢?因為其來自一位老人記述的碑刻所載,至今仍眾說紛紜。一種解釋為「臨末」的譯音,是指藺相如的晚年;另一種解釋則更趨於合理,說是「夕陽下的荒林」。
寄長羌村
在羌村有一個這樣的傳說。相傳,藺相如祖居河南馬家河的漸平崗村。
一個夏日,忽然間烏雲翻滾,雷鳴電閃,大而如注,一連下了七天七夜。頓時,中原大地洪水漂天,一片汪洋。
藺氏故居在洪水中傾刻間房倒屋塌,被洪水淹沒。災後,在紫荊山珍珠地避水的藺母手拉著兒子藺相如加入了逃難的人群,沿著太行山東側的小路一路向北,來到了羌村。他們母子就在這裡暫時住了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熱情樸實的羌村鄉鄰發現藺母和藹可親,勤勞善良,少年藺相如機智勤奮,樂於助人。一種發自肺腑的尊敬感和同情心油然而生。大家不約而同地拿來一把把時蔬,一捧捧米麵,讓他們母子熬煮度日。大家獻出木料,葦墊等又一起幫他們母子建造了徒居的小屋。又供出土地,讓他們母子維持生計。藺氏母子深感羌村人親切可愛,便決定在這裡定居下來,藺母經耕夜織,直到藺相如長大成人,走出羌村,走向趙國更加宏大的政治舞臺。死後葬於羌村。
在南城鄉前羌村
當地人為紀念這位
集忠義智慧為一生的千古名臣
恢復重建了藺相如祠
受藺相如精神的影響
「和」文化的薰陶
前羌村人傑地靈,才人輩出
藺相如的「和」文化精神
在這裡跨越了時代、空間流傳至今!
還沒有去過的小夥伴兒們
趕緊來打卡吧
來源:邯鄲冀南新區
【來源:觀邯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