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出現了很多為中年人「平反」的影視劇和綜藝,不管是主打30+姐姐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講述3位「老而彌堅」、重返一線的警察的《三叉戟》,都獲得了好口碑!
最近,又有一部講述3位步入而立之年女性的電視劇熱播,它就是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三十而已》。
在三位主演裡,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童瑤飾演的顧佳,簡直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她是一名全職太太,也是一位母親,但不同於人們的慣常印象,這位全職媽媽很颯,她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全職媽媽也是獨立女性,照顧孩子與家庭不代表放棄自我。
很多女生將顧佳的處事風格稱為「顧學」,開始突擊學習。
1
育兒艱辛路
顧佳有姣好的外貌、苗條的身材,看似幸福的家庭,以及一個3歲出頭的孩子,為了自己的丈夫,這個曾經在外企叱吒風雲的「女魔頭」選擇辭職回歸家庭,照顧創業的老公及襁褓中的孩子。
可以確信的是,顧佳是個優秀的女性,一個很「拼」的媽媽。承擔家庭負擔的每一天,都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為了孩子的教育,顧佳把自己活成了「一支軍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劇裡反映了顧佳一人面對孩子步入幼兒園的各種繁瑣與艱辛,這背後是整個中產階層對孩子未來的擔憂。
在劇裡,顧佳這樣說
「當了媽以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
「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從一個女人變成媽媽的那一天,她的使命似乎就變了,她要力所能及地讓眼下的孩子幸福,讓他享受最好的教育,讓他不被欺負,讓他能夠健康成長。
然而,每一步都像打怪,每一步都走的異常艱難,顧佳是,你也是。
2
為了孩子搬入頂級豪宅
頂級幼兒園將其拒之門外
顧佳是新晉創業精英的太太,隨著老公生意越做越大,一家三口終於搬入了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段,住進了一梯一戶,門廊都是大理石,挑高樓層外帶水晶燈的豪華住宅,從窗臺望去,還能看到外灘與東方明珠的豪華住宅。
家務全由保姆操持,一身名牌加身,整日高空瑜伽,閒時做做甜品,不愁吃喝,一切看似順風順水的大宅太太,最後,卻被家門口的頂級國際幼兒園狠狠虐了一把。
幼兒園面試,顧佳操著流利的英語與面試官侃侃而談,為了證明兒子天資聰穎,她還提前準備了一本孩子的幼年習作,裝訂工整,裝飾畫也畫的用心。
眼看就要成功「上岸」,不料兒子卻在面試過程中無意間咬了面試官的胳膊一口。
就是這一口讓她親眼看到對方在記錄本上打了一個大大的「×」。沒戲了!
準備好了房子,準備好了錢,準備好了作品,準備好了一切,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在一瞬間功虧一簣。
為了把兒子送進貴族幼兒園,她低三下四想盡一切辦法討好能寫推薦信的貴婦王太太。
給她做蛋糕,像「傭人」一樣隨叫隨到;
把平底鞋讓給她,自己光著腳從21樓走下來,最後蹲在地上幫她提鞋子、穿鞋子,事事殷勤。
閨蜜看到眼中含淚,心疼顧佳,她卻笑著說:「這是當媽的修行。」
3
我只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不是委曲求全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她可以和對自己冷嘲熱諷的家委會會長擺笑臉。
可以為了兒子給全班孩子做cupcake,可以為了讓兒子儘快融入班級輔助做好美食節。
她無所不能,但唯一不能的是讓兒子受委屈。
當她看到兒子被關進「小黑屋」,平時極有分寸,深諳溝通之道的顧佳武力全開,摘掉了手上的首飾,脫下了8釐米的高跟鞋,穿著緞面的連衣裙,將欺負兒子的兩個成年人暴揍。
這一仗,她打得很漂亮。可惜這樣酣暢淋漓的自我展示,在劇中並不多見。
無數次將自我奉獻給丈夫和孩子,這才是「顧學」殘酷真實的另一面。
在顧佳的故事裡,我們很遺憾的看到,爸爸這個角色基本是缺失的。
顧佳的老公許幻山,人稱許「換衫」。老婆如衣服,出軌已經早有跡象。
在教育這件事上,兩人分歧很大。
爸爸傾向佛系,基本撒手不管。所以壓力,基本上都在顧佳身上。
在顧佳挖空心思鑽進去的頂級富豪太太圈裡,別看平時都在勾心鬥角、暗暗較勁,但是在孩子教育這件事上,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承擔育兒焦慮的,都是這些媽媽們。
不管是什麼家庭,什麼階層。在子女教育這件事上,沒有另一半的幫扶,就算是頂級富豪的太太,也會顯得非常孤立無助。
也希望這部劇能讓更多的男性觀眾看到,讓更多關注的目光聚焦到這些孩子的媽媽們身上。
4
媽媽的崩潰,無人能懂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有這樣一幕。
女兒餃子在一旁大哭,初為人母的包文婧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給孩子不停地講道理。
說著說著,她自己情緒也崩潰了。
結果,節目出現了一個名場面:媽媽女兒一起流淚。
網上輿論一片譁然,批評包文婧做媽媽不及格,哪個媽媽會和女兒搶著哭?
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一個女人當了媽媽之後,就應該堅強,不能委屈、不能倒下。
令人看了氣憤。
其實,這種現象,生活中也很常見。
孩子難帶,你喊累,婆婆一笑置之:「哪個女人不是這樣?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老公不以為意:「在家裡吹吹空調、帶帶娃,有我在外面賺錢累嗎?」
每每委屈的時候,得到的不是安慰和鼓勵,而是高高在上的輕視和奚落。
比起當媽媽的辛苦,最大的崩潰,莫過於此,付出一切,卻無人理解。
當媽媽太難,難就難在,別人似乎永遠只看到「你是一位媽媽」,而幾乎忘記了,你也是你自己,一個弱小的女人而已。
5
孩子,就是媽媽的鎧甲
每個母親辛苦撐起來的日子,並不是為了百鍊成鋼。
你可以陪她笑、陪她哭,但是不要去頌揚她的痛苦。
不管她是25歲,30歲當媽,還是40歲,50歲,她的付出都不能被忽略。
有的媽媽不太懂輔導孩子,但還要在路燈下陪伴孩子寫作業:
有的媽媽在飄雪寒冷的冬天,擔心孩子受涼,用嘴緊緊地咬住包裹著孩子的衣服:
在30多歲甚至40多歲的年紀,自己不僅要在職場乘風破浪,還要能為孩子的教育披荊斬棘,在這種有時感到窒息或壓抑的氣氛中,在一次又一次失敗中,不斷摸索,不斷前進。
雖然每一個媽媽都希望結果是好的,但這個過程也無疑是異常痛苦的。
成為父母后才發現,不是怕孩子「成不了才」,而是怕在孩子成長的時光裡,給不了他們最好的。
從當媽的那一天開始,孩子便是媽媽一輩子的軟肋。
可是,心有軟肋,亦是披身鎧甲。
所有的孤苦無依,所有的苦與累,都在對孩子的愛中悄悄化解。
也許這世間有太多惡意,也許我們永遠找不到家庭與事業的平衡點,也許所謂理解根本不存在,但只要孩子是好好的,那麼一切便是值得。
孩子就是我們最堅硬的鎧甲,抵禦所有的嚴寒苦楚,也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活出不同的生活,成長並成為自己,才能更好地踐行教育,和孩子一同走向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