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有一段精彩片段,這一段真的是看著超級解氣,被童謠演的許子言媽媽圈粉了!
在劇中許子言是個特別可愛的小朋友,被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家長私自帶走參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派對,並且也沒有和許子言媽媽打招呼。
許子言媽媽去接孩子,結果沒看到孩子,發現孩子竟然被關在一個房間裡,房間的門還被反鎖上了,許子言小朋友一直拍門,都沒有人給開門。許子言媽媽大聲質問其中的家長讓其開門。稍作安撫孩子之後,開始了她的霸氣「復仇」行為,我們看到了被許子言媽媽揍得頭破血流的兩位把她兒子反鎖在房間裡的人。她說,這是她第一次和別人打架,因為有了想保護的人。雖然不支持暴力解決問題,但是把小朋友獨自一人關起來,這是正常行為嗎?對小孩子心理傷害非常大!
家長不能把欺凌者從孩子的世界完全清除,但可以教小孩子學習一些技巧,幫助孩子避免被欺負。
1.學習表達自我
如果孩子能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他想要什麼,就不太可能成為被欺凌的弱小者。教會孩子拒絕和表達,學會說「不」,比如「不,我不想那樣」「不好意思,現在輪到我了。」可以告訴孩子在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同時,也要尊重對方。可以教孩子一些委婉的短語,比如「這樣雖然很好,但我也有我的想法。」也可以教孩子自信的短語,比如「這是不對的」和「我不用這樣做」。
2.學習自信的肢體語言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示範,教孩子來學習自信的肢體語言。家長也可以指出一些角色是如何用自信的眼神看人的,讓孩子去感受。比如,肩膀向前傾斜,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脆弱。同時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榜樣,如果父母表現的不自信,孩子也不會自信。
3.練習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表達自信的一種簡單方式。當家長和孩子做眼神交流時,儘可能的看著孩子的眼睛,眼神交流能幫助孩子保持頭腦清醒,這也是自信的另一個標誌。
4.學習保持積極樂觀
有一些人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家長要及時向孩子解釋,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告訴孩子,雖然他有些難過,但那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這樣有助於孩子情緒的復原。
5.學會安心聆聽
如果孩子有想要和家長溝通交流的跡象,這時父母一定不能忽略。應該讓孩子感覺到他們可以信任他們的父母,他們可以和父母談論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一時忙不開,也要和孩子說清楚,並不是自己不想聽,而是幾分鐘以後聽。當然,父母一定要履行承諾,不能轉眼就忘了。
6.父母學會放手
孩子們每天都面臨著潛在的建立信任的情景。如果父母每次去救他們,孩子就會繞過那些經歷。不要搶著為孩子說話和表達意見,給孩子一個把握自己的機會。成長的道路上會有更多的小阻礙,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解決問題,這樣孩子的信心和韌性就會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