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鐵達尼號背後的驚人秘密,看到最後想哭…

2021-02-19 梁聲

You jump, I jump.這句經典愛情名言,我想大家都聽過,這是出自於電影《鐵達尼號》裡面的經典臺詞。

泰坦尼克沉沒已經過去了105年,而電影的上映也過去了近20年。

Jack和Rose的浪漫愛情故事就這樣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被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

莎翁曾今說過,最偉大的愛情不是平淡幸福的,而是瘋狂炙熱的。

Jack和Rose把這句話演繹的還真水深火熱,但是卻又帶點失落感,他們的愛情是穿越生死的。

人們或許已經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忘卻這場悲劇化的愛情,

但這段歷史背後的種種真實細節依舊令人動容,值得回味…

一、鐵達尼號一張頭等艙票價2560美金,這相當於現在的61000美金(約42萬人民幣)

鐵達尼號大約有882英尺,大約有兩個半足球場那麼大!

在頭等艙,你可以擁有一個三居室的套房,包括兩間臥室,一間起居室,兩個衣櫃,一個浴室,以及一條50英尺長(約15米)的專屬私人散步甲板。

同時,如果頭等艙的顧客對飲食有任何不滿,強大的備選餐單包括牡蠣、鮭魚、雞肉、羊肉、小鴨、乳鴿、上等牛肉….總之你想得到的美味,這裡應有盡有。

二、二等艙對應票價,所以二等艙的乘客的食物稍微單調些

相比頭等艙,二等艙的餐點相對就少了許多,去掉了冷盤,以熱菜為主。而且大部分主菜以肉類為主,有雞肉、火雞等相對便宜的肉類,羊腿、海鮮類就都沒有了。

救生艇的設置和別的客輪一樣,鐵達尼號也把它們安排在了頭等艙和二等艙附近,這麼安排的目的,其實也是以降低富人和中產階級乘客對航海風險的擔心。

三、三等艙的設備很少,比起頭等艙二等艙明顯規格低很多。

雖然鐵達尼號上設有遊泳池、壁球館、茶餐廳、咖啡館、健身房、圖書館、閱讀室,電梯、髮廊、吸菸室和花園等。但是設備的使用明顯有階級區別。

奢華的土耳其浴室只對尊貴的頭等艙客人開放,三等艙的700多名客人只能共同使用兩個浴盆。

四、音樂一直陪伴在人們身邊。

沉船前一晚有整夜的音樂會,大家都玩的很開心,覺得這是一次完美的旅行。

沉船當晚,船上的音樂家在沉船開始到最後一直在演奏音樂,一共持續了2小時5分,來平復旅客情緒,以便增加更多生還機率。

五、救生艇數量銳減,逃生演練被取消。

鐵達尼號的額定救生艇是64艘,但那次航行中只搭載了20艘。

但是鐵達尼號總共可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可是當時放出的救生艙並沒有坐滿,如果當時全部坐滿的話,每個人都能獲救。

沉船當天本來有逃生演練,不知道為什麼被船長取消了。

六、沒有登船才是最大的幸運兒。

好時巧克力(Hershey)的創辦人Milton Hershey,原本已經買了鐵達尼號的船票,但因為臨時商務會議,他改乘了早一班的郵輪。

約翰·莫特是1946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他也曾「錯失「登上鐵達尼號的機會。

在鐵達尼號出海之前,能夠登船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一些沒能登上船的人則為自己的錯失而懊惱不已。

七、災難面前,金錢並沒有帶來額外的優越感。

船上最富有的乘客是John Jacob 阿斯特四世,擁有財富8500萬美元,折合今天的20億人民幣。當時Jacob正和第二任妻子Madeleine Astor度完蜜月返程中。

船難發生,確定妻子上了救生艇後,阿斯特四世回到船上,點了雪茄,向妻子揮手套告別,然後,把唯一的位置讓給三等艙的一個愛爾蘭婦女。

最後,阿斯特四世和僕人在船難中喪生...而4個月後,他的妻子Madeleine生下了遺腹子。這是愛的傳承。

八、真愛至上,生死與共。

伊西·史特勞斯是梅西百貨的合伙人之一,和妻子Ida結婚41年,是頭等艙的乘客。

事發後,丈夫放棄了自己的位置,讓其他的婦女和兒童先走,妻子同樣也放棄了位置,選擇留下來陪著自己的丈夫,兩個人手挽手走到船尾,靜靜地得等著沉入大海。

紐約市布朗區矗立著為史特勞斯夫婦修建的紀念碑,上面刻著這樣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沒的愛。

九、穿上最華麗的燕尾服,然後體面的死去。

著名銀行大亨古根海姆,在甲板上跑前跑後,幫助船員一起維持秩序,讓婦女和孩子先上船。

在送妻子和孩子登上救生艇之後,古根海姆換上了一身華麗的燕尾服:我要死得體面,像一個紳士。

他給太太留下的紙條寫著:這條船不會有任何一個女性因我搶佔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

十、堅守崗位,直到最後一秒。

鐵達尼號上的50多名高級職員,除指揮救生的二副萊特勒倖存,全部戰死在自己的崗位上。 

凌晨二點一號電報員約翰 · 菲利普接到船長棄船命令,各自逃生,但他仍坐在發報機房,保持著不停拍發「sos」的姿勢,直至最後一刻。

十一、人生百態,內心需要救贖。

細野正文是日本鐵道院副參事,船難發生後,強大的求生欲望,逼迫他違背自己的內心,他男扮女裝,爬上了滿載婦女和兒童的10號救生船逃生。

回到日本後卻被立即解職,他受到所有日本報紙輿論指名道姓的公開指責,他在懺悔與恥辱裡過了10年後死去。

十二、盲目自信帶來的隱患。

因為有15層隔板,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正是因為這個致命的設計,海水可以從一個隔間流到另外一個隔間,增加船體的重量。

鐵達尼號上那標誌性的4個煙囪其實是個假象,真正工作的只有3個,第4個純粹是為了作秀,為了讓人覺得震撼。

而鐵達尼號沉船前最後一張照片則是:

鐵達尼號雖曾被大海無情的吞噬。

但大難面前,當時好多男士放棄逃生機會優先女士孩子逃生,然後慷慨赴死,體現了自己的紳士精神。

大難面前,真愛又顯得那麼讓人震撼。

可是這種事情,其實是可以從細節處避免的,希望能夠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而關於這艘船的歷史和故事,也值得我們帶著敬意去祭奠,也值得我們反覆思索~

- END -

相關焦點

  • 揭秘真實鐵達尼號事件背後的故事
    1912年4月14日那個恐怖的夜晚,鐵達尼號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難。  38歲的查爾斯·萊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後一個從冰冷的海水中被拖上救生船、職位最高的生還者。  他寫下了接下來這17頁的回憶錄,講述了沉船災難的細節。
  • 鐵達尼號:揭秘火遍全球的電影背後悲慘而真實的故事
    鐵達尼號是全球聞名,高成本大製作的一部災難愛情片,講述兩個主角傑克和露絲跨越階層的偉大的愛情。整部影片拍攝前後歷時大約五年,在全球不同國家不同階層觀眾中間都取得了很高的聲譽,其魅力至今都從未衰減,生命力很強。大家都看過影片,但知道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的人可能不多。小編自己沒看過電影,但知道背後真實故事的諸多細節,今天在這裡分享一下,有利於大家更立體地了解鐵達尼號。
  • 鐵達尼號--不為人知的秘密!最後的點評刻骨銘心
    在1912年4月14日那個恐怖的夜晚,鐵達尼號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難。38歲的查爾斯·萊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後一個從冰冷的海水中被拖上救生船、職位最高的生還者。他寫下17頁回憶錄,詳述了沉船災難的細節。
  • 鐵達尼號上6名中國倖存者:百年骯髒秘密終於被揭曉
    因為他們早已把身世的秘密帶進了墳墓。Arthur Jones表示:「我們已經沒有很多機會去講述泰坦尼克不為人知的故事了,是時候去正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了。」我們了解的現實,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冰山下面的巨大事實,更排山倒海,穿透視聽;我們直面的真相,也許只是化蝶幻影,層層垂簾般背後的故事,更震撼世道人心。
  • 14張照片,鐵達尼號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真實故事... ​​​​
    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並開始下沉後,Hartley和他的樂隊成員在甲板開始演奏音樂以平復旅客情緒,以便他們登上救生艇,許多生還者稱他和其他7位樂隊成員演奏音樂直到最後終結。就在船首沉沒那一刻,Hartley還在高呼「先生們!我們永別了!!」
  • 鐵達尼號上6名中國倖存者:一個被隱瞞了100多年的骯髒秘密
    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大家普遍認為,這部電影反映了上個世紀初英國豪華巨輪鐵達尼號從起航到沉沒的過程,謳歌了西方優待婦孺的紳士精神。在電影《鐵達尼號》中,原本是有中國人的鏡頭的,只不過在後期製作的時候被剪輯掉了。背後的原因未知,不過,應該是和我們今天所提到的這個不堪的秘密有關。
  • 《鐵達尼號》幕後:傑克的真正死因揭秘
    ◢解說視頻◣《鐵達尼號》結尾,雙雙落水的Jack和Rose,幸運地抓住了一塊破碎的木板,可是木板提供的浮力不夠支撐兩個人。▲也有可能是肥溫太重了總之Jack最後選擇把生的機會留給Rose,而自己則沉入無邊的大海。電影上映後,眾多影迷為Jack的犧牲感到憤慨,他們寫信給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論證那塊木板完全可以支撐兩個人。
  • 鐵達尼號,浪漫電影背後的恐怖災難!
    《鐵達尼號》電影,1997年上映的影史票房總冠軍,既是愛情片,又是災難片,俊男靚女偶然邂逅,在時空,在大災難背景下萌生愛情。鐵達尼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海難,大災大難,災難現場,場面宏大。因為場面宏大,在大災下的愛情,兩個人的故事,兩個人淺淡的情感,就可以被災難的背景襯託得無比宏大,無比永恆!
  • 鐵達尼號船長再現是真的嗎
    美國的《太陽報》於1993年3月8日上旬報導了「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再現的秘聞,那麼鐵達尼號船長再現是真的嗎?奧秘世界帶你揭秘事實的真相。"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4月2日投入運營,4月10日13時啟錨離港,開始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航行。4月15日2時20分,在與冰山相撞之後,這艘巨輪沉沒了。船上的2201人中,僅有711人獲救。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磷光。
  • 鐵達尼號「最後菜單」大曝光!
    1912年撞上冰山沉入大西洋的鐵達尼號,百年來,不只事件被翻拍成經典愛情電影,許多關於這艘豪華客輪的故事以及打撈上岸的遺物,也始終吸引世人的關注!去年,船上的3份菜單相繼曝光於世,所以,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當時乘客的用膳內容!
  • 檔案館 | Titanic 鐵達尼號沉沒前最後的照片
    鐵達尼號上的散步甲板,拍攝於 1912 年然而神父先生所拍攝的人們將面臨滅頂之災,這些照片也成了他們生前最後一張留影。包括船長 Edward J. Smith、健身房經理 T.W.因為聊得甚歡,這對善良的夫婦想邀請神父一同前往終點站紐約並願為他擔負船票費用,而 Browne 在向領導請假時得到的回覆卻是:「GET OFF THAT SHIP – PROVINCIAL.」 (離開那條船!- 大主教的回覆)
  • ...英國_社會|美國_社會|方朗|排華法案|鐵達尼號|鐵達尼號上...
    20世紀人類十大災難之首,鐵達尼號只有700人存活談及鐵達尼號,想來很多人應該都是通過1997年時,好萊塢大導演卡梅隆的拍攝的著名電影《鐵達尼號》而得知的。其實,關於鐵達尼號的沉沒故事,在歷史上卻是真是存在的。
  • 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百年沉船之謎終於解開
    造成鐵達尼號沉沒的根本原因,其實並不是冰,而是火。 一名專門研究泰坦尼克沉沒事件的記者對於鐵達尼號的了解可謂是豐富無比,他的手中也是有著大量的鐵達尼號一些未被公開的老照片。
  • 被誤會「露水情」的《鐵達尼號》:解讀真愛背後的故事
    《鐵達尼號》這部影片,正是根據這個真實故事改編,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大製作的影片,由於背景過於宏達,讓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和凱特·溫斯萊特,兩位影星都顯得有些平凡。很多看過這部影片的人,誤認為是一段一見鍾情,或是露水情緣的愛情故事,其實這是一部經典而又偉大的愛情故事。
  • 《鐵達尼號》背後:露絲的後半生備受煎熬地活著?其實你想錯了
    《鐵達尼號時至今日,這部電影已經播出二十多年的時間,但仍舊是經典中的經典,最讓人最讓人難忘的是發生在船上那一幕,鐵達尼號在行駛過程中撞上冰山,船體顛簸異常,傑克在四處逃竄的人群中找到露絲,見到對方後倆人高興的擁抱在一起,殊不知這是他們最後的告別。
  • 鐵達尼號的驚天大秘密!!!——我贊!!!
    歡迎關注厚德居素菜館請加公眾號:sucaiguan查看歷史消息,驚喜不斷     在1912年4月14日那個恐怖的夜晚,鐵達尼號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難。卻沒有幾名婦女願與親人分離,我根本找不到幾個願意撇下親人而獨自踏上救生艇的女人或孩子!萊待勒回憶道 : 只要我還活著,那一夜我永遠無法忘記!    當船尾開始沉入水下,我聽到在那最後一刻,在生死離別的最後一刻,人們彼此呼喊的是:我愛你!我愛你!它,在向我們每一個人詮釋著愛的偉大!最最重要的是:我要讓你知道,我有多麼的愛你!
  • 淺析詹姆斯卡梅隆《鐵達尼號》的戲劇性與表現手法
    在《鐵達尼號》中,身兼導演和編劇的卡梅隆製造了一個關乎生與死的精巧情節:來自上流社會的露絲和來自平民社會的傑克最後是走到了一起,還是雙雙溺死於冰冷的大西洋海水中?我們都知道,鐵達尼號最終沉沒了,但我們當然會希望傑克和露絲能倖存並有情人終成眷屬。
  • 《鐵達尼號》導演的「冷酷無情」,造就了永恆之愛和電影經典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苛刻要求和近乎偏執的作風。如電影一開始的海底沉船遺骸。它埋在幾千米深的海底,按常規根本無法實景拍攝,工作人員都建議用特效製作,卡梅隆則堅持實景拍攝。他耗巨資定做了深海探水器,親自帶隊12次潛入深海,探尋沉船殘骸,冒著巨大的風險為觀眾真實地呈現了那幅驚人的場景。
  • 鐵達尼號為何沉沒,傳說中並不簡單,竟與一次意外事件有關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鐵達尼號》,它根據真實的歷史改編而成,雖然有一定藝術加工的成分,但大體上還原了鐵達尼號沉沒的場景。另外在歷史界,還一直流傳有一個傳說,即鐵達尼號的沉沒和一具神秘木乃伊有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重溫《鐵達尼號》的感想
    昨晚看完CBA廣東東莞銀行與北京首鋼展開生死對決,最終廣東隊戲劇性的取勝,挺進決賽,後來無意中換臺,偶然看到電影頻道在播《鐵達尼號》,重溫了一次,就這樣,它又一次投入我的波心,當然記得也好,最好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