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時下統計的數據得出,民航客機發生的事故概率約為每一萬小時中萬分之0.02起。當然這還不排除人為因素。
在新中國成立後究竟發生過多少起航空事故以難統計,這其中又有多少起劫機案發生,小編也難以悉數。但您可知道新中國成立後首起劫機案嗎?
最早被記錄的民航劫持未遂的事件
有人會說,中國首起劫機案應該發生於1982年7月25日,當時是由西安飛往上海的第2505次航班,被孫雲平等5名歹徒劫持後在空中引爆炸藥,造成3名旅客、4名機組成員受傷及飛機受損。但其實這次航空劫持屬於劫持後空中炸機案,但未按照劫機犯的劫持目標地降落,這也是最早被記錄的民航劫持未遂的事件。
中國首起民航劫機案
也有人會說,官方記載中中國首起民航劫機案應該發生於1983年5月5日,是由瀋陽飛往上海的第6501次航班,被卓長仁、安衛建、姜洪軍、王彥大、吳雲飛、高東萍(女)6人劫持至韓國(當時稱南朝鮮)春川軍用機場;劫機女犯高東萍為空乘人員,因其父親為時任瀋陽軍區副參謀長而屬於高幹子弟,將手槍及子彈藏於化妝盒走免檢通道帶上飛機。客機共有105人,9名機組人員、96名乘客,其中3名日本籍,有2名機組成員受傷;使旅客在韓滯留5天,6名劫持人員最終向韓國警方投降,後經中韓商洽後將飛行器及人員送返回國。
1983年12月20日劫機犯被韓國漢城高等法院以航空器運輸安全罪分別判處4~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1984年8月13日韓國方面宣布對6名劫機犯「停止服刑」、「驅逐出境」送交中國臺灣當局作為「政治宣傳工具」。1988年劫機主謀的卓長仁不顧瀋陽妻室與高東萍於中國臺灣結婚並育有兩個兒子。2001年8月卓長仁與姜洪軍因綁架殺害後再勒索臺北市國泰綜合醫院副院長王欲明之子王俊傑被執行槍決。
其實,就在1982年7月還發生了一起軍用行政專機被劫持的事件,不過這起惡性劫機事件在空中成功處置,未釀成嚴重後果被官方封鎖消息,數年後僅簡單披露出來。那這起軍用行政專機被劫持後並成功處置的劫機案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且聽小編細細說來。
事件發起
1982年7月30日,上午9時許,機號為50258「子爵」號軍用行政專機由上海啟程,搭載由時任總參外事局副局長沈少星陪同的非洲烏幹達軍事代表團少將團長一行,結束對中國南方訪問飛往北京,參加於1982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5周年紀念活動。
在飛抵江蘇省無錫上空時,機上由總政保衛部派出的警衛人員鄭延武衝進駕駛艙反鎖艙門,用64式手槍指令駕駛員改變航向飛往中國臺灣桃園機場,同時將汽油灑在駕駛艙並手持打火機隨時點火威逼駕駛人員,當機組成員得知專機被劫持後要求乘務員張靈(南京市忠林坊人)負責安穩好外賓,並故意岔開話題講述家鄉南京的一些風土人情。
處置經過
在飛至黃山與九華山間的太平湖時,專機機長藍丁壽假意與駕駛員張憬海以看見大海上有外國商船來吸引鄭延武注意力,在借題發揮使鄭延武上當後,張憬海啟動自動飛行駕駛後借用地圖用手摳住鄭延武的眼睛,鄭延武被撲倒在地搏鬥時開槍擊中張憬海的右腿並撞出駕駛艙外,後被領航員劉鐵軍用太平斧重擊鄭延武的頭部致命而當場死亡,並向上級作戰室、指揮室報告處置情況,奉命緊急降落於南京大校場,右腿負傷的駕駛員張憬海送往南京軍區陸軍總醫院搶救治療,並告知飛機上的外賓稱飛機故障臨時降落南京換乘。
在地面塔臺得知飛機被人劫持的緊急情況時,由時任上海警備區辦公室主任王順全電話聯繫時任總參外事局禮賓處的高永龍,在接到電話獲知消息後因總參外事局禮賓處領導不在,便越級向局領導報告並轉報告時任主管外事的總參徐信總長助理、時任國防部長耿飈辦公室。後由時任空軍司令員張廷發乘坐飛機到南京,同時用帶去另一架專機將代表團送往北京。
1982年8月2日50258號機組全體成員被空軍特派專機接回北京,8月8日被中央軍委授予「反劫持英雄機組」榮譽稱號,授予藍丁壽、張憬海「反劫持英雄」榮譽稱號,給予劉鐵軍(領航員)、王貴峰(領航長)、唐全興(後艙通信員)、莊永春、房加林、郭靈(乘務員)各記一等功1次;後授予總參非洲處參謀詹懋海、張邦棟與禮賓處參謀羅振安榮立二等功。
這就是中國首起劫持軍用行政專機時間的大致過程。
說到這裡,讀者肯定會有各種疑問,如鄭延武劫機的動機是什麼?「子爵」號又是怎樣的飛機?成功處置此次劫機的藍丁壽、張憬海在立功受獎後來的情況怎樣?對此,小編也在網上找到了一些資料信息,特與大家分享。
那就先說這位劫機的鄭延武吧。
關於鄭延武的出生年月、入伍任職履歷現都已無從查起。就目前而言,只知道鄭延武是總政治部保衛部的警衛幹部,父親當時是行政九級幹部,居住於北京市安德裡北街21號的總政黃寺大院,後與時任解放軍畫報社長高帆的女兒結婚。起因及動機是鄭延武因與家中小保姆存在關係曖昧,導致嶽父向總政機關黨委控告女婿通姦,同時經過機關黨委開會決定其深刻檢討並給予警告處分。
按理來說,都被給予處分的人以及本來就有情緒波動,肯定是要被停職或不適於接受新的警衛任務。但任何事偏偏都是無巧不成書,也偏就在這時,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還就是被分配接受新的任務——負責軍事代表團團長的隨身警衛任務,從而開始策劃並實施這起震驚軍內的劫持軍用行政專機的事件。
還好在未驚動外賓的情況下成功處置了這起劫機事件。在人員墮落、自毀前程的同時,也間接性的成就了其他人的功勳,但也得說是機組成員及時地把握住了這次既是考驗又是機會,才有後來有功人員的立功受獎。
說句題外話,在有限空間環境下,配備太平斧、安全斧、消防斧這類安全預防器械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劫機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處置策略
「子爵」號客機
「子爵」號是世界上首架渦輪螺槳式中短程客機是英國維克斯公司於1945年4月開始設計,1949年7月定型後投入運營。採用四臺羅·羅公司研製的「達特」式渦槳發動機,飛行速度為644km/h,可飛至平流層,因而舒適度更加。中國於1963年購買843型「子爵」號客機,空軍2架、民航4架。
那麼當年被授予「反劫持英雄」榮譽稱號的藍丁壽、張憬海後來又怎樣了呢?
藍丁壽——時任空軍航空兵獨立運輸團第1大隊3中隊副中隊長兼「子爵」號(編號50258)專機機長
1942年出生,畲(shē)族,福建龍海隆教鄉人。有些網文為了規避真名實姓而以「蘭丁壽」命名。
1982年成功因處置中國首起劫機案被授予「反劫持英雄」、「功勳飛行員」稱號。
1960年7月入伍到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64年8月進入空軍第二航空學校深造。歷任空軍第34師飛行員、副中隊長.
1982年7月30日時任空軍航空兵獨立運輸團第1大隊3中隊(空34師第100團)副中隊長兼「子爵號」(編號50258)專機機長、副駕駛,由上海起飛至北京載非洲某國少將陸軍總司令參加「八一」慶典途中與正駕駛張憬海制服中國首位劫機犯鄭延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警衛一處保衛幹事,持64式手槍),8月3日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反劫持英雄」,8月8日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反劫持英雄機組」稱號;1988年被評為空軍優秀飛行人員;1991年4月22日獲軍委空軍授予的「功勳飛行員」稱號、一級英模金質獎章。
後歷任空軍航空兵獨立運輸團第1大隊3中隊長、副大隊長,空34師第100團副團長、團長,空34師副師長,北京空軍參謀長助理。
1995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參謀長助理;1997年7月晉升為空軍少將軍銜。2001年1月後任中國聯航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總經理。
張憬海——時任空軍航空兵獨立運輸團第1大隊3中隊飛行員兼「子爵」號(編號50258)專機正駕駛
有些網文為了規避真名實姓而以「張景海」命名。1982年成功因處置中國首起劫機案被授予「反劫持英雄」、「功勳飛行員」稱號。
1982年7月30日時任空軍航空兵獨立運輸團第1大隊3中隊(空34師第100團)「子爵號」(編號50258)專機機組正駕駛,由上海起飛至北京載非洲一少將參加「八一」慶典途中與正駕駛藍丁壽制服中國首位劫機犯鄭延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警衛一處保衛幹事,持64式手槍),右腿負槍傷,8月3日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反劫持英雄」稱號;1988年被評為空軍優秀飛行人員。
1991年4月22日獲軍委空軍授予的「功勳飛行員」稱號、一級英模金質獎章;2010年以空軍師職大校軍銜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