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1983年卓長仁劫機案

2021-02-19 雪夜閉門讀晉書

來源:看點歷史 

(摘自《中韓「劫機外交」:卓長仁劫機案與漢城談判內幕》 王儀軒等/口述 當代中國出版社)


(卓長仁劫機案被劫持的B—296號客機)

 

        20世紀80年代,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卓長仁劫機案是建國以來罕見的重大惡性劫機案。20多年來,不斷有人試圖徹底打開本案所留下的歷史「黑匣子」。作為當年那架296號航班的機長,王儀軒回憶了他在駕駛艙裡的經歷——

 

持槍歹徒闖入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1983年5月5日。那天,我們要飛瀋陽—上海—哈爾濱—上海—瀋陽這個航班。飛機上一共有96名乘客,其中3個是日本人,其餘的都是中國人。
        296號航班的機組人員一共有9個,其中有3名乘務員,另外6個人都在我們前面的駕駛艙裡:飛行的有2個,我和和長林,還有2個領航員、1個報務員和1個機務人員。到大連上空的時候,我對領航員王培富說,你出去弄點吃的回來,等咱們到上海再吃飯就太晚了。
        王培富出去了,回來的時候,一進駕駛艙他就說:「後面第三排的那6個人好像不太對勁兒,一直在嘀嘀咕咕的。」我聽了以後半開玩笑地說:「準備好!把咱們反劫機的工具拿出來!」因為在那之前一年,發生過一起未遂劫機事件,局裡的領導反覆告誡我們要提高警惕,隨時做好反劫機的準備。

        正這樣說著的時候,我們身後就有動靜了——有人想要闖進駕駛艙。警報鈴響的同時,槍聲也響了,槍是往駕駛艙裡面打的,大約打了十來發子彈吧。子彈落到了我的腿邊,落在地板上,把地板都穿透了。最後他們用腳一踹,門開了。我們裡面靠門的兩個人馬上就舉起棒子和消防斧要打,劫機犯就開槍了,把報務員王永昌和領航員王培富都打傷了。
        我們機組的另外兩個人趕快把受傷的人抬出了駕駛艙,裡面只剩下了我和和長林2個人。這時,幾個劫機犯全進來了,為首的劫機犯跑到我身邊猛推駕駛杆,嘴裡還大聲喊著:「148度!148度!漢城!」我想這是個什麼人呀?他有準備呀!他懂行呀!這個人就是卓長仁。

破壞通訊系統

        我們的飛機本來就在緊急下降,卓長仁一推駕駛杆,飛機就下降得更快了。在這個過程中,報話機裡一片嘈雜,地面沿海一帶的機場都在向我們喊話,因為報務員王永昌在卓長仁他們闖進駕駛艙以前向地面喊了一句:「有人劫機!」卓長仁他們當中的一個人很快就破壞了通訊系統,中斷了我們和地面的聯繫。
        我們把飛機重新拉回到安全高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向北飛15度,那是大連方向,我想首先爭取到大連落地。大約飛了一分鐘,卓長仁就不幹了,他說:「不對!148度不是往北,是往東南飛!」說這話的時候,他就站在我背後,而且拿槍不斷地敲打著我。
        我們只好往東飛。半路上,卓長仁把我們傷員擦血的毛巾拿過來放在了操作臺上,我用餘光看了一下,白毛巾上全是血。他警告我說:「你要不聽我們的話就是這個下場!咱們同歸於盡!」
        按照當時的政策,一旦遇到了劫機事件,機組首先要做的是迷惑對方,如果迷惑不成的話就要搏鬥,搏鬥還不成,那就要當「一發紅色炮彈」了,也就是要機毀人亡了 。但飛機上有一百多人,我就想,到南朝鮮就南朝鮮吧!我們先落地把人保住。

冒險降落漢城

        飛了一段時間,我們就過了「三八線」。 一過「三八線」,南朝鮮方面的戰鬥機馬上就圍上來了。那時我們已經能看清地面的情況了,所以我就讓和長林趕快找機場。但是,我們的飛機一往下飛,南朝鮮的戰鬥機就開始晃翅膀,意思是不讓我們落地,讓我們拉起來,繼續跟著它飛。當然,我們已經不能再往前飛了,因為油馬上就要用光了,所以我還是對準了跑道降落。那個機場三面環山,而且山很陡很髙,所以降落的時候沒出事兒真是萬幸!我看了一下時間,大概是下午1時15分的樣子,就這樣,我們闖進了漢城東北方向的一個小鎮——春川鎮。

相關焦點

  • 1983年卓長仁劫機案:戲劇性開闢中韓外交通道
    1983年5月10日,中國民航局局長沈圖與南朝鮮外交部首席代表孔魯明在備忘錄上簽字後握手。錢文榮/攝 圖片來源:國際先驅導報卓長仁劫機案審判現場 圖片來源:國際先驅導報卓長仁劫機案:戲劇性開闢中韓外交通道本報記者 楊梅菊 發自北京劫機犯槍指飛行員
  • 親歷者講述卓長仁劫機案內幕
    阮虹  訪談整理 源自:雪夜閉門讀晉書20世紀80年代,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卓長仁劫機案是建國以來罕見的重大惡性劫機案。20多年來,不斷有人試圖徹底打開本案所留下的歷史「黑匣子」。然而,到目前為止,已經公開發表的有關本案的文字記載,對卓長仁等人的劫機動因及其策劃劫機活動的犯罪過程都有完整交代,但對當時發生在駕駛艙裡的一幕以及對後來中韓之間談判過程的記錄卻嫌支離破碎,且有失真之處。因此,繼續挖掘後兩部分的歷史內幕,同時還原失真的細節,便成了寫作《中韓「劫機外交」:卓長仁劫機案與漢城談判內幕》(2009年1月版)的緣起。現選摘其中一部分。
  • 卓長仁劫機事件始末
    1983年5月5日,卓長仁、姜洪軍與四名同夥在萬裡高空,用手槍對準了中國民航296號客機機長王儀軒,此時飛機上已有兩名機組人員遭受槍傷
  • 1983年中國劫持飛機第一案,劫機犯被接到臺灣,事後曾出現劫機潮
    1983年5月5日,中國民航296號三叉戟客機從瀋陽東飛往上海,飛機上共有105人,其中機組人員9人,乘客中有3名日本人。 劫機事件發生後,舉國震動,此案被稱為「中國劫機第一案」。 卓長仁劫機用的手槍和子彈是怎麼帶上飛機的? 後來經調查發現,同機的劫機女犯高東萍的父親是瀋陽軍區副參謀長,高東萍把手槍和子彈藏在她的化妝盒裡,以她高幹子弟的特殊身份,走免檢通道把手槍和子彈帶上飛機的。
  • 卓長仁劫機案(上)
    「他們是劫機暴徒!」程梅腦海裡迅速作出這樣的判斷。她一把拉響通往駕駛艙的警鈴,尖厲的鈴聲頓時在機長王儀軒和駕駛員和長林的頭頂上急促響起。他們馬上跳起身來,把駕駛艙的大門緊緊拴上。「有人劫持296號客機!」報務員王永昌將一串密碼快速發出,向地面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機長王儀軒接連採取了一系列技術措施,準備將飛機迫降於距離最近的青島機場。
  • 中國劫機往事
    「澳門小姐」劫機案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空中劫機案。而在這之後,隨著民航業的發展,飛機在世界交通業務中所佔的比重迅速上升。劫機的故事,也越來越多開始發生。1983年5月5日,通過團夥內在瀋陽體育學院保安處工作的安衛建,卓長仁一伙人弄到了四把美制手槍和30發子彈。同一天,他們六人登上了從瀋陽起飛前往上海的一架三叉戟客機。飛機飛至渤海灣上空後,卓長仁一伙人闖進了駕駛艙,並強迫飛行員操縱飛機飛往南朝鮮(韓國)。
  • 老照片《大陸劫機犯卓長仁的最終結局》
    卓長仁原在中國大陸擔任監獄管理員,1982年於大陸犯法後,為逃避法律制裁,夥同姜洪軍、高東萍、王豔大、安偉建及吳雲飛共六人,於1983年5月5日劫持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航班,飛往當時尚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大韓民國。
  • 1982年劫機赴臺被封「義士」 19年後緣何遭槍決
    本文摘自《人民網》1年8月15日社會欄目,作者:徐冰川,原題:《當年劫機赴臺彩帶加身被封「義士」後來殺人越貨如今遭槍決斃命》從劫機「義士」到殺人綁匪 一案審了10年1年8月10日晚22時07分,臺灣省臺北分臨刑場,「啪、啪」兩聲沉悶的槍響,兩條罪惡的生命非常有諷刺意味地被結果了。
  • 新中國第一劫機大案:萬米高空,手槍對準了中國民航296號客機機長……
    一時間,舉國震動,此案被稱為「中國劫機第一案」。1983年5月5日,星期四,早上6時30分,瀋陽體育學院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安國瑞像往常一樣,走到書桌前打開收音機,準備收聽早間的全國新聞節目。就在這時,一個沒有封口的信封引起了他的注意。信封上的字跡告訴他,信是兒子安衛建寫的。他頗感詫異地把信打開,只見裡面寫著這樣一段話:「爸爸媽媽:我到遠處做生意去了。
  • 劫機犯卓長仁在臺灣被槍決內幕
    膽大狂妄的劫機主犯、中國第一劫機犯卓長仁,扛著「爭民主」、「爭自由」的大旗,以所謂的義士身份在臺灣享盡了當局賜予的富貴,熟料後來搖身一變,竟淪為殺人劫財犯,被臺灣當局判處死刑。1995年冬日,卓長仁在臺北某刑場被槍決。
  • 中國首起成功處置的劫機案,被手刃的劫機者竟為部隊警衛幹部
    在新中國成立後究竟發生過多少起航空事故以難統計,這其中又有多少起劫機案發生,小編也難以悉數。但您可知道新中國成立後首起劫機案嗎?中國劫機處置行動最早被記錄的民航劫持未遂的事件有人會說,中國首起劫機案應該發生於1982年7月25日,當時是由西安飛往上海的第2505次航班,被孫雲平等5名歹徒劫持後在空中引爆炸藥,造成3名旅客、4名機組成員受傷及飛機受損
  • 6名歹徒持槍劫持飛機去韓國:1983年5月5日中國民航296號事件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83年5月5日:中國民航296號航班劫機事件爆發。1983年5月5日上午10時47分,中國民航三叉戟296號航班從瀋陽機場飛往上海。上午11點30分,當飛機飛到大連上空時,乘客卓長仁、姜洪軍、安衛康、王彥大、高雲萍和吳雲飛共6名武裝分子,突然宣布劫機。
  • 劫機犯卓長仁、姜洪軍最快將於今晚在臺灣被槍決
    人民網香港8月10日電 臺灣消息:自大陸劫機到韓國再到臺灣的卓長仁、姜洪軍、施小寧3人殺害前國泰醫院副院長之子王俊傑案,經過9年多的偵查審判,於去年9月22日有了結果,共犯之一的施小寧獲改判無期徒刑,卓長仁、姜洪軍仍被判決死刑。後又經「監察院」調卷8個多月,未發現足以動搖死刑判決的事實,「檢察司」已籤送「法務部長」陳定南批示執行。
  • 劫機叛逃韓國,再轉往臺灣的6個人,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83年5月5日上午,中國民航的一架英制三叉戟班機,從瀋陽起飛前往上海,機上共有105人,其中機組人員9名,中國乘客93名,日本客3名途中被武裝暴徒安衛建等數人劫持,被迫在南朝鮮漢城附近的春川軍用機場降落。此次劫機案的主謀卓長仁,原遼寧省機電設備公司汽車計劃員。
  • 看了《中國機長》,想起了那些年飛機上的驚魂往事
    >新中國劫機第一案 很多網文說「新中國劫機第一案」為1982年7月30日發生的「子爵號」專機劫機案,實際並不是。 02 1982-1983年的3起劫機事件 1982年—1983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社會秩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對具體情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網上搜一下。
  • 劫機及綁架殺人的卓長仁等人提非常上訴遭駁回
    中新網香港10月11日消息:卓長仁、姜洪軍及施小寧三人因綁架人質勒索撕票案被臺灣「最高法院」判刑後,向臺灣「最高檢察署」提起非常上訴,臺"檢察總長"盧仁發今天以提起非常上訴理由不充分為由駁回申請。
  • 1983年中國劫機案:6名暴徒持槍劫持載有105人的客機,結局如何?
    2020-12-31 17:25:16 來源: 觀史客棧Z 舉報   1983
  • 涉嫌殺人被判死刑 劫機到臺灣的兩"義士"獄中待斃
    卓長仁、姜洪軍與另一名劫機犯施小寧到臺灣後,因經濟狀況不佳,於1991年7月共同綁架殺害國泰醫院副院長王欲明之子王俊傑。此案經過一審、二審、三審和四審多次審判,僅施小寧改判無期徒刑,卓長仁和姜洪軍於去年9月22日判決死刑。之後,卓長仁的妻子高東萍四處奔走,要為卓長仁爭取一線生機。  去年10月11日,「最高檢察署」駁回了卓長仁的非常上訴案。
  • 新中國第一起劫機案:歹徒被擊斃,機組獲「英雄機組」光榮稱號!
    1983年5月5日,我國發生了一起重大劫機案件,案犯卓長仁等劫持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三叉戟飛機,降落在韓國春川機場。這件劫機案件的發生,很多人認為,這是我國第一起重大劫機案件。其實,1982年7月30日,就發生了一起劫機案件,由於案件有些特殊,當時沒有公開,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有關媒體才進行了公開宣傳報導。在這次劫機案發過程中,歹徒被英雄的機組人員當場擊斃(用工具斧頭擊斃),機組獲「英雄機組」光榮稱號,其中2人獲得「功勳飛行員」榮譽稱號。
  • 圖文:劫機犯卓長仁、姜洪軍昨晚在臺灣被槍決
    劫機罪犯卓長仁(圖)、姜洪軍因一九九一年七月在臺灣綁架並殺害臺北市國泰醫院副院長的兒子,十日晚被臺灣當局槍決。卓長仁、姜洪軍等六人曾於一九八三年劫持一架中國民航班機到韓國,後被韓國當局特赦並送交臺灣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