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5日,我國發生了一起重大劫機案件,案犯卓長仁等劫持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三叉戟飛機,降落在韓國春川機場。這件劫機案件的發生,很多人認為,這是我國第一起重大劫機案件。其實,1982年7月30日,就發生了一起劫機案件,由於案件有些特殊,當時沒有公開,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有關媒體才進行了公開宣傳報導。在這次劫機案發過程中,歹徒被英雄的機組人員當場擊斃(用工具斧頭擊斃),機組獲「英雄機組」光榮稱號,其中2人獲得「功勳飛行員」榮譽稱號。
劫機案件發生的過程,是這樣的——
1982年7月30日上午,某參觀團結束了上海的友好訪問後,準備搭乘機號為50258乳白色「子爵號」專機飛往北京參加活動。執行飛行任務的是:機長蘭丁壽,副駕駛張憬海,領航員劉鐵軍。
9時12分,飛機準時起飛。大約過了10分鐘,有一個人悄悄地溜進了靠近駕駛艙的洗手間。這時,領航員劉鐵軍打開艙門到後艙通訊室向地面報告飛機飛行狀態。
見艙門打,溜進洗手間的那個人像魔鬼一樣衝進了駕駛艙,「咔嚓」一聲反鎖死了艙門。
「不許動!立即改變航向,飛往桃園機場,不許說話,不老實我就和機上所有人員同歸於盡!」那人右手持槍,狠狠地低聲吼著。更讓人想像不到的是,他用左手把一瓶汽油倒在地板上,隨即掏出一個打火機。頓時,一般濃烈的汽油味在駕駛艙瀰漫開來。
「不好,有人劫機!」張憬海和蘭丁壽馬上意識到了。就在這時,那個人立即扯掉了他倆的飛行帽,把唯一與後艙聯繫的通訊線路扯斷了。這時,他倆也看清了「那個人」,是某機關保衛人員鄭筵武!
「飛航向XX度,不聽指揮,就打死你們!」鄭筵武很兇,但有些恐慌。
就在鄭筵武扯斷飛行帽的瞬間,在後艙的領航員劉鐵軍已經聽了張憬海震驚的聲音。知道有人劫機了。
不能硬來,只能智取。找準時機,2比1,一定能夠制服劫機犯鄭筵武!他們十分擔心地上的汽油,想趁歹徒不注意時,悄悄地打開駕駛艙的通風口,讓汽油迅速揮發掉。
為了麻痺鄭筵武,張憬海告訴鄭筵武把地圖和指揮尺遞給他。趁其注意力轉移,就迅速打開了通風口。但很快被發現,鄭筵武問:「怎麼有風?」。張憬海說:「是氣流變化,正常的。」
過了一會兒,飛機下面出現一片水域,他倆知道那是位於黃山和佛教聖地九華山之間的太平湖。蘭丁壽立即大聲喊道並假裝興奮起來,用手指向前方說:「看,大海!」
張憬海立即心領神會地說:「你看那船上還掛著小旗,是外國商船。」
「在哪兒?讓我看看!」站在他倆身後的歹徒鄭筵武,從兩位駕駛員中間的空隙探過頭來。
機會來!他倆早已經解開了安全帶,並把飛機調整到了自動航行狀態,同時出手與鄭筵武打鬥了起來。慌亂中,鄭筵武開了幾槍。3人扭打成一團。
只聽見「咣當」一聲,駕駛艙門被他們3人撞開了。一起摔出了駕駛艙。
機會來了,在艙外早有準備的劉鐵軍手持飛行斧(工具),正找準時機制服歹徒。只聽見「咔」的一聲,劉鐵軍手起斧落,鄭筵武的腦袋開了花。就這樣,歹徒被當場擊斃。
至此,在高空上演了30多分鐘的「藍天驚魂」,才落下帷幕。這時,張憬海發現右腿受傷流血,飛機上多了幾個「通風孔」(彈孔)。其它,一切正常。所發生的一切,機艙參觀團全然不知。「子爵號」恢復正常航行,臨時在南京降落,參觀團轉機北上。
1982年8月8日,蘭丁壽機組被授予「英雄機組」光榮稱號,張憬海、蘭丁壽被授予「功勳飛行員」榮譽稱號。(註:圖中飛機非當時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