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恆強、弱者愈弱。」2020年車圈「馬太效應」越發明顯。相比長安、長城、蔚來、理想等車企銷量、市值一路向好,諸多華晨、眾泰等企業卻是危機四伏。轉眼2021年來到,有些車企已然止步;有些還在車海掙扎求生;有些則仿佛沒有來過……
它們「黯然退出」
2020年4月,東風集團突然發布公告稱,鑑於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的經營狀況,東風集團和雷諾集團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燃油車領域,雷諾擬將50%的股份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東風雷諾將會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這意味著,東風雷諾成為2020年第一家倒下的中外合資車企。
目前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現為東風汽車(武漢)有限公司,後者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主體類型也由中外合資變為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圖片來源:天眼查官網
自2013年12月到2020年4月,東風與雷諾還是未能熬過七年之癢。不過此次「分手」並非毫無預兆。從2018年開始,東風雷諾銷量即每況愈下,到了2019年更是只賣出了1.86萬輛車。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汽車產業銷量陡降,東風雷諾也成為最先「投降」的那一批。
2020年下半年,眼看著汽車圈形勢漸好,但長江汽車並沒有感受到。根據天眼查消息,2020年8月2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實際上這家前身為杭州公交客車廠的車企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它曾被冠上了「李嘉誠造車」的名頭,也是最早一批拿到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不過自2018年開始,長江汽車即出現了資金流緊張的現象。
長江汽車此前官網顯示,公司旗下共有四款車型,包含「奕閣」「奕勝」「益眾」「逸酷」,其中前三款為電動商用車,「逸酷」為小型純電SUV。但「逸酷」自2016年4月發布至今仍未有上市量產交付信息,而電動商用車在2019年下半年以來也相繼停產。彼時多家媒體報導稱,長江汽車拖欠員工工資長達12個月之久,公司會定期每周發布一則《居家等待通知》,但從未有過工資發放的相關信息。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長江汽車快速沒落與產品沒跟上政策、市場變化有很大關係。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收縮,投資人的錢也在向頭部企業聚集,缺錢的長江汽車還是沒能度過2020年。
圖片來源:*ST眾泰官方發布公告
不止新造車勢力,國內傳統車企在2020年也接連「暴雷」。2020年12月,先有*ST眾泰官方發布公告表示,公司鐵牛集團資不抵債,正式退市;後有*ST力帆發布《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披露了重整出資人的詳細出資情況,並對外宣布力帆股份實控人由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等,變更為佔力帆股份轉增後總股本29.99%的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目前來看,相比眾泰,力帆要「幸運」一些。按照破產重整方案,作為產業投資人之一的吉利科技集團會在破產重整完成後,向力帆方面注入其首款換電車型楓葉80V和一體化充換電業務,並將力帆股份打造為專注充換電業務的上市平臺。不過這樣預示著力帆終究不再姓「尹」。
它們「命懸一線」
與上述車企已經宣布退市不同,還有一些企業仍在掙扎求生。其中新造車勢力裡以拜騰最受關注。
2020年6月30日,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拜騰汽車還是發送了停工停產通知。根據其發布給中國區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顯示,公司自7月1日起停工停產,全體員工待崗,公司不再安排工作。
很快六個月過去,拜騰員工等來的不是復工復產,而是繼續停產的通知。2020年12月31日,拜騰發布通知稱「非常遺憾的通知大家,在經歷了6個月停工停產後,中國區(不含香港)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備復工復產的條件,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將延長停工停產期6個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轉機來得猝不及防。2021年1月4日,拜騰官方又發布消息稱,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計劃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
M-Byte。圖片來源:拜騰汽車官網
實際上富士康曾是拜騰前身和諧富騰的早期投資人。2015年,富士康(鴻富錦精密電子(重慶)有限公司)曾與和諧汽車、騰訊投資了拜騰前身「和諧富騰」的Pre-A輪,不過於2018年選擇退出。
不過富士康的「造車」路並沒有因此停止。2020年1月,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發布公告,計劃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籤訂協議,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以及經營車聯網業務。
此次富士康重新「牽手」拜騰,有業內人士認為,是因為蘋果的快速轉型,讓富士康感受到了壓力,後者希望能快速積累經驗,能在蘋果汽車量產後拿下相關代工業務。而於拜騰汽車來說,則是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不過在蔚來、理想、小鵬等新造車企已然領跑的當下,還未出發的拜騰想要真正重回賽道,很難。
如果說拜騰是「掙扎中的新造車企」代表,那傳統車企「典型」則非華晨汽車莫屬。2020年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不過,華晨汽車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相關合資公司。
華晨汽車如今陷入「窘境」,主要原因即是因為自主板塊薄弱,多年來其發展主要是依靠華晨寶馬。根據財報,2015-2019的五年間,如果剔除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汽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損失34.84億元。同期華晨寶馬貢獻利潤269億元。
當然,破產重整不等於完全意義上的破產。正如法院的裁定所言,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遼寧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直努力幫助華晨集團解決現金流問題,但其債務問題積重難返。如今華晨集團選擇破產重整,頗有破釜沉舟之意。新生,還是毀滅,華晨必須要做出選擇。
它們「曇花一現」
吳亦凡、傑森斯坦森、華少……2019年7月20日,王曉麟攜上述夢幻組合在北京鳥巢體育館正式對外發布賽麟汽車。
誰曾想不到一年時間,2020年4月27日,自稱江蘇賽麟前法務人員喬宇東的微博用戶,實名舉報王曉麟涉嫌虛假技術出資及貪汙66億元巨額國資。舉報信發出後,南通當地官方介入調查。6月23日,江蘇賽麟上海公司收到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查封公告。此前,江蘇賽麟如皋工廠也被查封。
目前賽麟汽車創始人王曉麟已身在美國。其曾發送內部信表示,舉報事件後,喬宇東直接致電投資人,導致原定於5月份到位的30億元資金被擱置。而本人因受疫情影響,機票均被航空公司取消,因而無法回國。
邁邁,圖片來源:賽麟汽車官博
當下雙方仍各執一詞,不過賽麟汽車顯然已經沉寂下去。此前鳥巢發布會上,江蘇賽麟曾發布微型車邁邁和超跑SUV邁客2款新車型,但只有微型車邁邁開啟了預售。目前賽麟邁邁汽車天貓旗艦店已經註銷關閉,邁邁這款車的總銷量停留在9輛。
遠赴重洋的不止王曉麟,還有博郡汽車創始人黃希鳴。博郡汽車成立於2016年,前身為美國先進車輛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從事底盤設計和整車性能開發服務。
博郡汽車被外界熟知是因為與一汽夏利的合作。2019年9月,博郡汽車與一汽夏利正式成立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並由此獲得造車資質。按照協議,在取得營業執照後30日內,博郡汽車要完成首期繳付出資10億元,剩餘的則需在6個月內完成繳付。
但根據一汽夏利在2020年5月28日發布的公告,博郡汽車僅向天津博郡繳付了1410萬元。為此,一汽夏利已向博郡汽車發送了2次公函和3次律師函。夏利方面強調稱,如果博郡汽車持續違約,有權終止協議。博郡汽車的資金危機就此爆發。
6月13日,黃希鳴發布一份公開信中表示,博郡汽車目前遭遇到了嚴重的經營困境,給員工、股東、供應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夥伴的發展造成了實際損失和不良影響,對此表達深深的歉意和自責。
黃希鳴還在公開信中進一步表示,在這樣的困境下,博郡汽車決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形成的成果和產品。這被外界理解為「放棄造車」。
2020年已經或者瀕臨退市的車企遠不止於此,2021年車市淘汰賽還將繼續。在造車這條道路上,沒有自主核心技術,終將被淘汰。不過大浪淘沙,一批批前浪們退去的同時,新一波後浪們已然到來……
來源:蓋世汽車 章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