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陳梓萱、淺 夜
設 計 | 小宇宙
做企業者,做正確的事,並堅持下去。成功需要種種條件,但失敗只需一條,放棄專注。
我們需要致敬每一個堅持守候的鮮活個體,致敬永不放棄的你。對於那些永不知足的貪婪人心,我們常常感懷,當幻化的光彩漸漸褪去,大幕落下之時,竟然早已經是一地雞毛。
今年6月份,力帆股份因為無法償還56.3萬元的貸款,被債權人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對其進行破產重組。
8月7日,力帆集團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重整。
這是不是一個英雄遲暮的年代?這是不是一個後浪尚未抵達,前浪已然消散的年代?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結束,力帆集團總資產182.93億元,總負債157.19億元,淨資產25.75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5.93%。
並且,力帆集團官司纏身,涉及訴訟仲裁392件,涉及金額29.06億元,其中,據相關人員統計,一年內需償還的短期債務,就有90.75億元。
儘管這一切看來都有些不可思議,但殘酷的事實,無可迴避。
重慶力帆,就是那個曾經光芒萬丈的中國摩託車行業王者,竟然負債纍纍,因無法償還區區50餘萬元而被曝光,畢竟,力帆創始人尹明善之子尹喜地開3000多萬跑車的新聞猶在,更有力帆實際投資3個多億的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還沒有隱沒在歷史裡。
時間來到2020,一切都變了。
哲學上有一種觀點,外因總是通過內因來起決定作用。
重慶力帆的轟然倒下,也不難從它的內部找到原因。內部的腐爛與無力早已開始,敗局早已註定。
它的創始人尹明善,至少在10年之前,就已經對力帆集團失去了控制的能力,力帆集團、力帆汽車在盡情享用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紅利之後,在那時,開始滑入墜落的軌跡。
堅持了這麼久才倒下,也是印證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梳理幾十年來,重慶力帆發展的脈絡,我們會發現,尹明善對於力帆的企業印記是清晰的,也是深刻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重慶力帆之所以崛起,尹明善曾經的開疆拓土,勵精圖治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然而尹明善及其團隊在功成之後,逐漸鬆懈,在浮躁中迷失方向,缺少冷靜和獨立的戰略思考,缺少核心競爭力的延展與再造,也是不爭的事實。
以力帆汽車為例,力帆汽車的起伏和發展,直接關乎了力帆集團的戰略轉型。在力帆汽車與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相伴而生的火爆年代,其實,即便執掌者做出了錯誤決策,在行動中如果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也並非無藥可救。但最終的事實是,力帆汽車在接連銷量下降等敗象環諸多生之際,依然沒有審視自身,調整戰略,最後終於人才流失、研發乏力、造血功能日漸衰落,走向失敗的深淵。
所以,令力帆集團崛起的是力帆汽車,最終拖累力帆並動搖力帆根基的也是力帆汽車。而這一幕大戲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尹明善自己。這套動作的技術要點和難度係數,也只有尹明善本人能做到並出色完成。
說力帆是尹明善的全部心血,也並不為過,在重慶力帆逐步衰落的過程中,尹明善究竟在做什麼呢?
力帆集團92年成立,90年代,摩託車作為新式交通工具,曾經是中國家庭的富裕標誌,尹明善抓住了這個機會,經過10多年的發展壯大,力帆成為擁有萬名員工的民營500強企業。
力帆,作為後來居上的中國摩託車巨頭,創造過許多燦爛的輝煌,第一個四衝程100型發動機,第一個買下甲A聯賽足球隊的摩託車企業,有效專利1600多項,獲評「國家名片」殊榮,等等,尹明善也多次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2003年,隨著新時代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摩託車不再是中國家庭富裕的標誌,也正是從2003年開始,尹明善開始向汽車領域進軍。
除了汽車和摩託車業務,力帆集團還前後涉獵重柴動力、發動機、汽車配件、足球、期貨、媒體、房地產、酒類、礦泉水等眾多領域。
2010年,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A股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作為領導人,時年70多歲的尹明善,已經完成了其職業生涯的輝煌一戰。
在一個企業家精神逐步被這個社會所認可的轉折年代,尹明善佇立奔流的潮流之中,一定對於那時的重慶力帆,有著更多的思考。
力帆汽車曾經有過短暫的高光時刻,力帆520,也曾經成為中國經濟型轎車的明星車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力帆集團的戰略轉型,在力帆汽車的光鮮中,顯得順風順水。
力帆集團漸漸褪去了摩託車製造企業的土氣,而成為國內涉及地產、摩託車、汽車等領域赫赫有名的實業集團。
在汽車產業飛速發展,並越來越呈現重大變革局面的近一段時期,力帆汽車由於研發體系、營銷體系地逐漸停擺,再沒有拿出一款像樣的汽車產品。
作為當家人的尹明善雖然已經察覺到了種種問題,但力不從心之下,節節敗退之中,尹明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沒有離開這條即將沉沒的巨輪。
尹明善身邊的人,曾經透露,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的執念,他的堅持,在今天看來,竟然有那麼多悲壯的色彩。
而重慶力帆汽車的隕落,也為當下汽車產業格局的動蕩再一次添加了更多故事。
也許,在尹明善看來,沒提早賣掉重慶力帆,是他的情結使然。深深喜愛的事業怎肯拱手讓人,即便失敗,也要毀在自己手裡。
尹明善的重感情,可以從他對足球事業的傾注中找到答案。
2000年8月,力帆以5580萬的價格,收購了重慶前衛寰島紅巖足球俱樂部,組建了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當年便獲得了足協杯冠軍。
尹明善的足球情懷,體現在他試圖轉讓重慶力帆冠名的足球俱樂部時,在接受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訪問時,尹明善坦言,不是自己不喜歡足球了,而是
自己的能力與這個不相稱了。
在談及轉讓的時候,他強調一個原則,就是堅持要讓接手的繼任者,把足球隊留在重慶。因為重慶生他養他,把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變成當地有影響力、有實力的人物。
所以當有收購方開出一個億,甚至1.5億,想要把俱樂部遷出重慶時,尹明善都沒有同意。只要滿足留在重慶這個條件,兩千萬、一千萬,甚至只要是本地企業,零轉讓他也心甘情願。
這裡,尹明善的爽朗真性情可見一斑,為了不辜負重慶球迷的熱愛,不辜負重慶的生養之恩,可以不收取任何費用來轉讓,這是一個把名聲和榮譽,看得比賺錢和獲利更重要的熱血企業家。然而作為商人,這種特質的性格,勢必會影響冷靜的判斷能力。
在遭遇中國足球至暗之時的幾年之後,重慶力帆的足球傳奇也黯然落幕。
正如尹明善在掌舵重慶力帆最後幾年的心境,作為感性大過理性的企業執掌者,面對投入自己一生心血的企業,在苦苦努力不得之後,他也沒有更凌厲的出手去尋求變革。
追求極致和永不妥協的尹明善,寧為玉碎的理念伴隨著他一直和力帆這艘大船,駛向他目光中的彼岸。
很多人的執念,來自於年輕時的堅守,甚至一輩子都在尋找童年。
尹明善的青年時代,是一個時代的錯位,他在最風華正茂的時候,遭遇了困境。
尹明善,1938年出生於重慶涪陵。
20歲那年,還是重慶一中高三學生的他,即將考入大學,卻因為一些「資本主義傾向」的言論,被人告發,導致他近20年的牢獄生涯。
當年導致伊明善入獄的具體言論,時隔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但是,不妨從2015年,作為嘉賓出席某個行業峰會,代表企業家發言時的言論,來感受一下這位受到兩任總理看重的民營企業家。
以65歲開始製造汽車的高齡,誓做中國品牌的先鋒者。在發言中他並不掩飾自己對於資本的理念。他認為應該鼓勵敢於把錢借進來,他指出:「在發達國家,負債少的人,社會會懷疑你信用不好」。
他的觀點中,負債經營只是一種經營策略,然而打臉的現實正是,高負債率成為了力帆集團崩盤的最大隱患。56萬元,成了壓垮力帆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
福禍常常相依相伴。幾十年前的漫長的牢獄生活,給尹明善究竟帶來了什麼?有信息顯示,年輕的尹明善並沒有得過且過,而是通過勤奮學習,努力積累和掌握了過硬的英文能力。這也說明尹明善是一個有決心有毅力有恆心的人,這也是後來的力帆集團成功的基因之一。
憑藉優秀的英文能力,他出獄即獲得翻譯的工作,之後又陸續嘗試教師、編輯、副社長、企業總經理等工作。
這個階段他性格中,尹明善敢於冒險的性格特徵凸顯了出來。他不甘心現狀,開始創業做起了圖書生意,在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後,尹明善開啟了他力帆集團的大業,拓展發動機生意,進而涉入到摩託車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成為中國知名的摩託車企業的掌門人。
幾次身份轉變極富有跳躍性,從英文老師到圖書商人,到做發動機生意,再到管理幾千人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這些身份和領域,跨度不可謂不大,無論完成的姿態如何,尹明善至少都出演得十分出色。
這裡不得不稱讚尹明善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積極改變和嘗試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回溯力帆集團和尹明善的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這些職業選擇的跳躍性比較強,缺乏連貫和基礎的夯實。在發展和擴張中,整個力帆集團的發展步伐都處於高速運轉當中。
每一次跨越式的轉型,戰略調整略顯突兀。
而對於尹明善來說,他自身的職業選擇受到隨機性事件的影響也同樣難成體系。在巨大市場紅利以及發展契機中,缺乏穩定持久的戰略布局和系統有條理的思考,為力帆集團以及力帆汽車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
成功之後,在尹明善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2003年隨後的那幾年,尹明善不僅收穫了財富,也收穫了社會地位。他的傳奇經歷和發家史,在重慶當地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逸事,他當選了重慶工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要職,多次登頂重慶慈善榜,並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巨大的成功帶來的種種榮譽和光環,開始消磨和瓦解掉尹明善原本敏銳進取的精神。他沒有及時發現高管團隊的快速腐化,加劇了力帆集團的墜落。從這個意義上說,尹明善負有失察之責。
執著和專注,讓尹明善在汽車製造領域獲得了成功。但是,他在力帆汽車上的專注力的分散,令力帆汽車始終沒有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戰略布局,從本質上來說,很多時候不是貪多務得的擴充版圖,而是輕省和精簡,及時修剪不必要的枝葉,留下最重要和核心的,是一種捨得和放棄之道。而尹明善在力帆汽車戰略實施和推動的決策,是不成功的。
造汽車需要具備多種成熟條件。力帆在缺少準備、調研和足夠的專業人才支持的情況下,極其艱難獲得了相應的準入資格,但在之後,企業決策層急功近利,盲目自信的特質顯露無疑。
力帆的不專注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沒有在已經取得的優勢的基礎上,深耕傳統動力汽車行業,產品研發、技術提升、營銷方法的進化停滯不前,使力帆汽車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找到差異化的道路,沒有形成品牌美譽度。其二,力帆在汽車新四化的前沿領域,雖然有一些動作,但更多仍是為了單純迎合趨勢、迎合市場,迎合資本,並沒有將新能源汽車做實,產品力的缺失,把本就不佔品牌優勢的力帆汽車,拉入到絕境。
回顧近幾年力帆汽車的走勢,2016年力帆新能源車銷量大跌62.7%。2017年,力帆銷量略有起色。然而到2018年,力帆新能源接二連三暴雷,先是剛上市兩個月的力帆650EV在行駛中自燃,緊接著這款車在續航裡程顯示還有175公裡時突然沒電,被大貨車追尾,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
力帆汽車在產品營銷和產品品質兩個核心層面的舉步不前,使力帆汽車錯過了最重要的發展機遇。
贊助足球事業空耗寶貴利潤,縱容兒子玩物喪志。
據悉,力帆這些年搞足球,兩次買球隊,加上建基地運營投入,力帆給足球的總投入已超過3個億人民幣。
尹明善的兒子尹喜地是一位標準的「富二代」。早在2009年,他就曾被曝光開著一輛價值3000萬元的布加迪威龍出行,被稱為是「國內第一臺布加迪威龍擁有者」。尹喜地曾表示他這麼多年前後購買了30多輛國外名貴汽車,他
在買車上的總開銷高達5000多萬元。
尹明善給自己的兒子盲目放權,在金錢上縱容,也加劇了力帆品牌的衰落。
人貴有自知之名,越是面對誘惑,越需要定力,執著專注於一個領域。
在金錢面前,很少有人能擺脫它的魅力和誘惑,儘可能多的增加財富,成了這個時代人人標榜的聖經。
我們推崇實業興國,我們推崇工匠精神,我們推崇求真務實,都是在用最樸素的理念,去解構汽車,解構在新四化變革潮流下,汽車產品的未來。
我們都在研究何為變化,但其實,對於汽車產品的研發和品質而言,我們更應該關注,在未來十年,還有什麼是不變的理念和信條。
我們推崇的是最樸素的事業觀,做這項事業的過程中,自己價值得到實現的滿足感和歸宿感,甚至是,自己常常可以被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感動和自豪;在工作的過程中,擁有熱忱和創造力。而這樣的樸素的精神,其實也是企業家精神的一種深刻詮釋。
近幾天,一邊是一些老牌汽車企業繁華落盡的蕭瑟,一邊是中國的幾家新汽車品牌上市。
一場又一場大戲,又即將開演。
在這個時代的邊緣,我們仍然要為曾經的企業家們送行,當時代的大幕緩緩落下,我們可以看到,轉身離去的尹明善,即便是感慨和落寞,但他也仍然是驕傲的。
我們也依然會時常想起那段波瀾壯闊的年代,一個又一個梟雄,在中國民營企業造車的執著中,永不言敗,終成大業。無論是李書福,還是王傳福、魏建軍,亦或是尹明善還是仰融或者是龐青年。
在中國汽車發展的歷程中,他們都將註定留下自己的濃墨重彩,他們都將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影響和鼓舞著無數他們身邊的人。那是一種因執著和自負而帶來的氣質,任世事變遷,風雲變幻,大雨滂沱,這些人都將迎風而立。
8月31日晚,*ST力帆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力帆控股通知,力帆控股於2020年8月28日收到法院出具(2020)渝05破166號《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對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及公司參股公司力帆財務等11家公司進行實質合併重整。
法院裁定主要內容如下:對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重慶匯洋控股有限公司、重慶力帆財務有限公司、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重慶力帆置業有限公司、重慶潤歐實業有限公司、重慶潤益實業有限公司、重慶揚帆商貿有限公司、重慶春如商貿有限公司、重慶裕途商貿有限公司、重慶力帆礦產品有限公司進行實質合併重整。
會有新的可能嗎?會有新的變化嗎?
歷史的車輪走到2020,中國正遭遇了百年未有的變革時代。實業報國,製造報國的企業家也好,普通的產業工人也好,從事汽車新聞的報導也好,都應該意識到,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時刻,我們需要有所為,並有所不為的時代精神。
多少中國的英才和前輩,深深紮根於一個領域,為報效國家一生負重,零落塵土,甚至都未曾留下姓名。
在中國製造2025的願景之中,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的時局當中,當浮躁的熱潮翻滾,當見異思遷的聲浪想起,我們不妨選擇屏蔽和堅守本心,在誘惑的洗禮中變得通透豁達。
只有在那片我們熟悉的領域,才藏著致勝的武器和法寶,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再專注一些,再精進一些,去探尋光明的希望和成功的喜悅,收穫圓滿豐盈的結局。
每個看似微弱甚至卑微的個體,無論具備什麼樣的才能,做什麼工作或者角色選擇,以所堅持的做為夢想,以所熱愛得並不斷為夢想奮鬥,做到了這些,你就是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