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劉楊:新時期的「桐柏英雄」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一大早,劉楊扶著樓梯一路走走歇歇,準點來到辦公室。腦血栓造成的後遺症使他行動略顯遲緩、言語不清、雙手顫抖得筆都拿不穩。

儘管如此,劉楊仍然堅持每天上班,通過瀏覽以前的工作記錄來幫助自己「回憶」業務,一邊看一邊記,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工工整整地寫著每天的學習心得。

劉楊,河南南陽市桐柏縣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他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挑大梁的「拼命三郎」,自分管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以來,3年間共協調召開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推進會25場,幾乎每周至少一次前往現場督導工作進度,讓1126戶4280名貧困人員得到搬遷安置,推動拆舊生態修復、鄉鎮「五新」等工作穩步推進,使桐柏縣集中安置區在建設品質方面不斷提升,得到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

「檢查身體可以等,搬遷工作不能等」

熟悉劉楊的人都知道他工作起來很「拼」。今年9月1日,送孩子上學後他匆忙回到了崗位。而這一天,距他動完腦血栓手術不過3個月。「無論什麼時候,劉楊的工作狀態都令我們敬佩。」看到劉楊迫不及待返回工作崗位,同事們紛紛感嘆。

2016年8月,組織委派劉楊負責桐柏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按照計劃,春節前全縣所有的搬遷安置點都要完成竣工驗收,讓貧困群眾能趕在春節前入住。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交叉進行、超常推進成了集中安置點項目建設的常態。從準備申報材料到籌備會議,從協調相關部門和鄉鎮到親赴現場督促工程進度,劉楊帶領著一班人馬,加班加點,白天黑夜,一項一項地落實、推進。截至2016年底,全縣易地搬遷安置335戶1300人,拆舊工作也已完成,位居南陽市前列。

「剛接手這項工作時,我們拼著一鼓勁兒幹,想著房子蓋好了,群眾能趕在春節前搬進去,過個好年。」劉楊笑著說,「那時候忙得腳不沾地,有時隱隱感覺心臟收縮抽痛,也沒太在意,就想著等閒下來去看病。檢查身體可以等,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不能等」。

都說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劉楊用他對事業的忠誠和忘我的奉獻精神證明,自己是一位能擔重任、能闖難關的人。

「為了鄉親們,累倒在一線我也心甘」

2017年春節剛過,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劉楊不等假期結束便立即奔赴崗位,開始了新一年的奮戰。

新的一年,他給自己定下太多的目標要完成: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計劃安置243戶932名群眾,集中在全縣7個鄉鎮8個安置點,工程總建築面積為23252平方米,工程量大且涉及面廣,要做好統籌安排;2016年由於全縣拆遷舊址多數位於山區中,實際復墾難度非常大,復墾工作還需快速推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搬遷戶要「搬得出、穩得住、有產業、能致富」,還需協調好產業發展和搬遷工程同步推進等,樁樁件件工作他都細緻安排,精心部署,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建設任務。

「不是沒遇到著急上火的事,但劉楊從來都不說難,只默默地幹,工作求量也求細。」縣發改委主任朱盛說,「他幹工作採用臺帳式管理,通過細化分解各項任務,壓茬兒式推進,有思路、有效率」。

2017年,桐柏縣決定將朱莊鎮朱雀社區安置點打造成縣級安置社區示範點。為及時協調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理順流程,劉楊通過臺帳式管理,將各項工作細化量化,形成清單,明確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和時序進度安排,極大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推進,取得良好成效。同時,他帶隊至少每周去現場1次至2次,根據建設任務工作量清單一戶戶查,劉楊說:「工程量能如實反映施工進度,我心裡好有個底兒。」如今的朱雀社區,一幢幢新樓房鱗次櫛比,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通達山外,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家家戶戶門口貼著頌黨恩的大紅對聯,群眾說,「日子真是越過越甜」。

工程推進中時常遇到各種麻煩,劉楊總是從實際岀發,靈活地解決各種問題。固縣鎮張畈村鴨子口安置點是同期開工最晚的項目,2017年10月項目剛一開工,就趕上1個多月的陰雨天。因為位置偏遠,雨天路不好走,導致材料運不進去,工人開工難,這可急壞了數次前來督促工程進度的劉楊。劉楊和縣搬遷辦工作人員一邊想方設法解難題,一邊和工人們商量各項細節。晴天搶著幹,雨天搭起塑料棚冒雨幹,就這樣,大家一鼓作氣,鬥白天、熬黑夜,鬥雨天、趕晴天。看著工程穩步推進,劉楊心裡高興,這意味著貧困群眾距離搬進新家的日子又近了。「千難萬難,找到方法就不難。這難關,那難關,豁出命來無難關!為了鄉親們早日搬入新居,累倒在一線我也心甘。」劉楊說。

2017年12月,正值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的緊要時刻,劉楊開完一場工作會議後突感心跳加速、絞痛難忍,只好去醫院檢查,因病情嚴重,他被留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可是,心裡掛念著易地搬遷工程進度和搬遷戶安置入住情況的他,術後僅20天就不顧醫生勸告返回了工作崗位,投入到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我覺得,劉主任就像一顆成熟的麥穗。」和劉楊共事多年的同事張音說,「因為只有成熟的麥穗,才懂得彎腰,不退縮、不自傲」。

抱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工作再苦、再累,劉楊從不退縮,迎難而上;業務再忙、再愁,劉楊沒有絲毫懈怠,總是嚴謹細緻,追求完美;成績再多、再好,劉楊也不貪功急進,而是沉穩邁步向前。

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工程完成後,竣工驗收、確認房屋安全適用的基礎上,相關部門需要深入項目覆蓋的鄉鎮、村組調研走訪,通過逐戶現場核對,對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識別、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產業幫扶等環節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驗收。「3年多來,劉主任帶領我們分東西兩片,幾乎將所有的安置點都篩查了4遍。」同事姜森說:「感覺我們就像不知疲倦的陀螺,對工作的熱愛就是抽打陀螺的那根鞭子。」檢查驗收後,接踵而來的是拆舊、生態修復工作,集中安置區的規範打造、管理運行,搬遷戶「五個一」後續產業的發展,安置點工程質量的排查整改,一系列工作都在劉楊的推動下穩步開展。

對劉楊而言,工作忙到忘我是常態,自己的身體狀況卻總是拋在腦後。2019年6月9日,到南陽市裡參加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劉楊感到身體不適,在桐柏縣人民醫院輸液中出現半側肢體麻木的症狀,不得不轉送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臨出發前,他放心不下手頭的各項工作,拉著同事再三交代,「三五天我不一定回得來,工作上的事你們要盯緊點」。最終,劉楊被確診為腦梗,幸運的是,因為發現及時,救治23天後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我還是要上班。」劉楊說,「哪怕先做點簡單的工作,也能幫助我慢慢恢復」。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後,閒不住的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如今,劉楊通過有計劃地熟悉過去的工作,定時做一些康復鍛鍊,加上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幫助,身體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桐柏老區是一片紅色土地,曾因長篇小說《桐柏英雄》和由此改編的電影《小花》影響了幾代人。如今,在新時代的大潮中,劉楊練就了幹事創業的過硬本領,跨出了忠誠擔當的鏗鏘腳步,表現出一名基層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甘為螺絲釘、勇當脫貧攻堅排頭兵的可貴品質,他是新時期的「桐柏英雄」!(經濟日報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杜福建)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網聚出彩桐柏 見證老區發展】桐柏:滿山錦鏽繪就脫貧新畫卷
    37名縣處級領導分別聯繫1個鄉鎮(集聚區)、分包1個貧困村,派出5090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選派207名駐村第一書記,派出93個駐村工作隊、287名駐村工作隊員,形成了領導帶頭、全員參與的幫扶體系。建立權責嚴明的責任體系。
  • 扶貧幹部敢於創新中創造、實踐中拓新
    扶貧幹部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地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身處新時期新時代新徵程,面對時代的呼喚,扶貧幹部要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進取心,責任在肩,迎難而上、敢作敢當、奮發有為。埋頭俯身,當肯幹「黃牛」。
  • 電影《小花》的兩首歌曲藏有玄奧,一窺被嚴重低估的《桐柏英雄》
    後來《桐柏英雄》電視劇拍攝,仍然沿用的是這首歌曲。電影《小花》從某種意義上,是將《桐柏英雄》裡的可以抒情與寫意的部分,進行了影像化的展示。《小花》裡的主題,可以看出,《桐柏英雄》小說本身,就已經非常重視人物的心理刻畫與命運捕捉,顯現出這本小說裡已經暗伏著人物的情感波動,這也是取材於《桐柏英雄》的《小花》能夠破繭而出、轟動一時的原因。
  • 南陽市文明家庭風採錄:深圳打工勇救火 「桐柏英雄」美名揚
    2014年2月14日,桐柏縣吳城鎮外出務工農民胡海,在深圳這座城市,在保安這一平凡的崗位上,用大愛書寫了新時代「桐柏英雄」的動人故事。時任羅畈村黨支部書記羅大剛說:「胡海真是好樣的,真為我們桐柏人長志氣」。在微信朋友圈,一聽說胡海的名字,都爭相問道:「是深圳救火的好保安嗎?了不起!」 48歲的胡海,說到4年前深圳救火的英雄壯舉一臉凝重,「那天是我當班,當時,一心想著無論如何一定得把火勢控制住,千萬不能蔓延到其他戶,這是我的責任。」
  • 馮建麗:「丁真」背後的扶貧幹部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是我們面對的重大課題,今天,我們透過丁真,看一看他背後的扶貧幹部們。同時,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也要向理塘縣所有的扶貧幹部學習如何在基層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將自己的任職村建設成下一個美麗「理塘縣」。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準備等待破曉。
  • 劉楊_中國江蘇網
    個人事跡簡介  劉楊博士是蘇州高新區的創業領軍人才,是2014年在美國矽谷舉辦的北美創業大賽的特等獎獲得者。他具有海外自主創業經驗,創辦並曾擔任兩家美國公司的CEO。 劉楊博士於2008年在美國獲得了「21世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大獎。他於2011年成立RippleSense Inc., 他擔任了公司的CEO,領導了產品設計,商業運營及市場營銷。
  •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今天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局集團公司扶貧幹部郭兵唱起了村民自發編唱的民歌,以親身經歷向中外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
  • 《青春在大地》新扶貧幹部形象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說起幹部,往往想到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身形板正,「紅色氣息」十足的形象,這一次看到的扶貧幹部,居然是一個如花似玉的23歲少女,這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國家扶貧工作巨大圖景的大門,讓我們看到扶貧幹部中,也有這麼年輕的工作者,確實是為青年人樹立了十分正面的形象,這些年輕人值得我們學習。
  • 沉痛悼念 央企幹部犧牲在扶貧一線
    邱軍同志,一路走好2021年1月8日,脫貧攻堅戰線的優秀幹部、中國化學工程派駐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掛職副縣長邱軍同志犧牲在扶貧一線。12日,邱軍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西安殯儀館舉行。從北京、安徽合肥、陝西西安、甘肅華池等地趕來的領導、同事、父老鄉親噙著熱淚,懷著悲痛的心情,為邱軍送別。
  • 河南桐柏:堰塘承包「競標」幹部群眾樂陶陶
    前不久,桐柏縣委第二巡察組在前埠村巡察走訪發現這一問題後,意識到村級集體資產的承包經營關係到村、組集體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遏止村組集體資產的變相流失。經進一步調查了解,巡察組發現4口堰塘目前存水量充足,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具備收歸村集體再次發包促進增收的有利條件。
  • 雙擁| 劉楊:退伍不褪色 建設新農村
    雙擁 | 劉楊:退伍不褪色 建設新農村 2019-09-2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興安鎮:扶貧幹部+貧困戶,我們都「在線」!
    組織、宣傳、紀檢,城管、規劃、農牧林,黨政辦、民政辦、扶貧辦,平時分散在各個崗位上的幹部,因為疫情立即擰成了一股繩,匯聚起最強大的力量,為了全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開始了一場與病毒的拉鋸戰!扶貧幹部衝在了抗「疫」一線:在鎮裡,外來及返鄉人員需要劃分類別、需要一人一檔,如此「精工細活」派給了扶貧辦。
  • 江西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退休幹部吳明國的扶貧故事
    「退休不下崗,扶貧不鬆勁!」——江西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退休幹部吳明國的扶貧故事□ 湯秋華 曾紀江一位還差一年就要退休的共產黨員,被派往貧困山區鄉村開展扶貧工作,一幹就是5年。他帶領扶貧工作隊身體力行,實幹創新,逐步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狀況,受到全村百姓的高度讚譽和上級黨政領導的一致肯定。他兩次被評為江西省派定點幫扶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2月,又被江西省委組織部、老幹部局授予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就是江西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退休幹部吳明國。
  • 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致敬:扶貧英雄
    2019年7月11日,雲南騰衝多處發生山體滑坡,扶貧幹部郭彩廷在搶險途中,被泥石流衝走。13日,郭彩廷的遺體在距離事發地3.4公裡處的河道被找到。事故發生前他還在工作群匯報當地山體滑坡的災情。2017年12月,肖新泉被贛南醫學院派駐江西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2019年9月29日,扶貧幹部肖新泉在走訪掛點貧困戶時不幸墜樓,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1歲。
  • 扶貧合作 | 扶貧不圖名 幫扶不添亂 實幹見真情 ——深圳援派幹部...
    廣大援派幹部人才按照市委書記王偉中「扶貧不圖名、幫扶不添亂、實幹見真情」的要求,真情融入、真心付出、真抓實幹,將深圳情義、深圳精神、深圳速度、深圳質量帶到全國各地,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深圳援派幹部人才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特區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激勵特區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發揮了強大示範帶動作用。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甘肅「十三五」時期完成易地扶貧...
    這五年,面對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和改革發展任務,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省「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大山深處迎來幸福「敲門人」1月5日,辣子樹村烏金雞生態園舉行第一次分紅儀式,辣子樹村85戶貧困戶每戶分紅900元。這位公安部派來兩年多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變成了隨身攜帶記帳本,時刻留心發財路的「泥腿子」「生意人」。「到今年年底,烏金雞養殖場規模將擴大一倍,戶均年均分紅將翻一倍。」李建華雙目炯炯有神,「產業扶貧成果這就算穩住了,老鄉們小康在望!」
  • 桐柏真人王子喬與金庭館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桐柏視線」,「關注」;觀看桐柏各種新聞、資訊、信息,內容天天更新,免費訂閱、使用;添加文後客服聯繫我們
  • 鐵路扶貧幹部在大涼山盛開的索瑪花
    據媒體報導: 11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來自基層的鐵路扶貧幹部圍繞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和大家分享了感人的扶貧故事和工作心得。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 扶貧APP現奇葩需求,拷問基層幹部責任心
    從流程上來看,貧困戶想要在這款APP上發布需求信息,首先要進行實名認證,填寫籌款標題、目標金額、需求詳情等,然後上傳可以證明的圖片,最後由扶貧幹部進行需求審核,決定是否發布。整個過程中,扶貧幹部對需求的審核是否通過,直接決定了該則需求能否在平臺發布、能否籌集到款項。證實發布者確係貧困戶、發布內容確為所需,這一切全要依靠基層扶貧幹部的審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