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幹是個王牌間諜,他的能力不下於《潛伏》中的餘則成、《滲透》中的許忠義。
蔣幹這個人,事跡很少,在史書《三國志》沒有單獨的傳,不過周瑜傳中倒是提了一下:
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間,莫與為對。……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語所間。
這段史料和《三國演義》「群英會」蔣幹第一次見周瑜的故事很相似,但盜書一是純屬子虛烏有,甚至曹操赤壁之敗,也是因為軍中疫病,曹操燒船撤軍所致!
曹公曰:「孤不羞走」。後書與權曰:「赤壁之疫,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因為史書中沒有蔣幹的結局,《三國演義》也沒有說蔣幹的下落。演義中蔣幹的兩次腦殘行動直接導致了曹操赤壁之戰的慘敗,即使不死於亂軍之中,也得被曹操找理由殺掉。
「蔣幹盜書」和「連環計」,使得蔣幹長期以來都是是個丑角的形象。說他是個二傻子也並不過分。不過最近看三國多了,突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蔣幹會不會是一個王牌間諜呢?是不是周瑜請老同學出山專門忽悠曹操呢?
產生這種奇怪的想法(並非是為蔣幹翻案)基於五點原因:
1、周瑜說蔣幹是他的同窗契友,一般來說學霸和學渣不可能玩得好(當然也不排除工作關係的吹捧,但也有可能就是如此)。
2、蔣幹擅長辯論,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都是認同的。擅長辯論的人一般邏輯思維能力都非常強,一些小聰明很難瞞過他們的眼睛。另外擅長辯論擅長遊說的人都有遊說方案,蔣幹倒好,一到江東直接被周瑜堵死。
3、蔣幹是九江人,距離周瑜的大本營柴桑並不遠。赤壁戰之前他一直是不出世的狀態,是什麼原因讓他突然出仕投奔了曹操呢?
如果說他是個官迷,他可以投奔孫權,就是不靠名氣就靠和周瑜的同學關係,也能獲得不錯的官位。就是欣賞曹操,也可以早去投奔,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去呢?動力很值得懷疑。
4、曹操是個人精,為什麼假書信能騙過他,事後才發覺上了當,這中間有沒有蔣幹在一旁忽悠?
5、蔣幹請來龐統,忽悠著曹操打造了連環戰船,(在當時)他是立了大功的,但此後蔣幹再也沒有出現過!這說明什麼?
這五點疑問都指向了蔣幹就是一個王牌大間諜,是周瑜提前布下局(也只有幫忙才能讓一個不出仕的人出來活動),先混入曹營,打探虛實(周瑜分析曹操的兵力正是參照的蔣幹情報),再以勸降為由進周瑜大營制定破曹良策。達到目的後,功成身退。
如果蔣幹真是王牌間諜,那麼他就掌握著非常準確的作戰計劃,東風起之前就應該撤出了戰場,或者早早地找個藉口離開了,就像龐統給徐庶支招撤離戰場一樣,事後又回九江過他的隱居生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