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幹外傳》:我在周瑜那發現了一個秘密!

2021-02-13 襄子講談社

這是《真·三國志》第 217 篇文章

今天來講 蔣幹

註:圖片皆源於《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蔣幹,字子翼,今安徽人。

 

正史上的蔣幹是當時的名士,辯論家,口才不錯,然而在大家心目中的蔣幹,卻是一個被周瑜戲弄的小丑,形象不佳。其實在正史中,蔣幹這號人物也是屬於打醬油的,《江表傳》裡說他一表人才,善於才辯,在江淮一帶打遍天下無敵手,獨孤求敗。

 

蔣幹勸降周瑜,確有其事,但是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想收了周瑜,於是讓蔣幹去見周瑜,蔣幹與周瑜也並非同學,曹操只不過是因為蔣幹口才好,因此才讓他去做勸降這個工作而已。蔣幹見到周瑜後,相處了幾天,大家其實內心也都明白彼此的目的,周瑜藉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與決心,蔣幹邊笑邊聽,沒有說話。

 

他知道周瑜是勸降不了的,於是就回去了。回去後,曹操也讚嘆周瑜有儒雅之風。

 

在演義中,蔣幹與周瑜之間的故事可謂是膾炙人口,這篇蔣幹,襄子也打算將更多的筆墨用在描述演義中的片段,特此說明一下,以下非正史,所以,思索再三,就歸入外傳了,不過,蔣幹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人並非虛構。

 

另外,襄子這裡也說一下,現在很多人貌似覺醒了,認為演義不是正史,因此大力貶低演義,認為看演義的人都是不尊重歷史的人。可是實際上,羅貫中也從沒說自己是一個史學家,他只是一個小說家,演義並不是正史,但作為文學小說,還是值得一閱的。

 

正史與演義,各有千秋,自己能分辨就好,只不過如今網文標題黨泛濫,襄子這裡希望各位寫三國的,能夠拿出一份責任心出來,不求觀點新穎,其實也可以講講演義、民間故事,只不過在講之前,說清楚自己講的究竟是演義還是正史,能做到這點,就已足夠。

 

話說曹操拿下荊州後,將目光鎖定在了東吳,但是曹操也十分頭疼,因為要打東吳,勢必要用上水軍,而曹操自己的兵馬幾乎都來自於北方,是旱鴨子,命裡缺水。此時,恰好荊州投降的兩個將領蔡瑁和張允,擅長水軍,於是曹操就讓他們訓練水軍,準備與孫權一決雌雄。

 

曹操望著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長江,陷入了沉思,其實,他還是心存餘悸。

 

在接下來與孫權的戰鬥中,聽說孫權帳下的總指揮是周瑜,而此人,據說十分聰明,善於水戰。蔡瑁張允雖好,但恐怕也未必是周瑜的對手吧。

 

自己這邊,唯一的優勢就是人多,希望屆時可以憑藉著人數優勢,碾壓孫權!

 

蔣幹似乎是看穿了曹操內心的憂慮,於是自高奮勇,向曹操請纓:主公,您是否是擔心周瑜呢?

 

曹操眯著眼,頭也沒回,微微點點頭:是啊,他是一個變量,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最後成敗的變量!

 

蔣幹嘿嘿一笑,說道:主公莫慌,其實我可以去將周瑜勸降過來,為主公所用,這一來主公就少了一個敵人,二來主公帳下也就多了一個人才,此一加一減之間,主公必能大獲全勝。

 

曹操也想到了這種可能,不過他還是擔心,問道:你的口氣不小啊,你說說你憑什麼能勸降周瑜過來?周瑜憑什麼要聽你的?

 

蔣幹吞了吞口水,說道:主公有所不知啊,看來主公是沒有仔細查看過我的簡歷,我與周瑜,可是昔日同學啊,以前我們關係特鐵。

 

曹操深長意味地笑了,決定讓蔣幹去試試。

 

這一邊,周瑜也一籌莫展,他知道,雖然曹操的軍隊大都不善水戰,但他剛剛收了蔡瑁和張允,此二人,有些來頭,也不是泛泛之輩,雖說與自己相比,仍有些差距,但曹軍人多,一旦他們渡江過來,展開陸地戰,恐怕東吳早晚會被夷為平地。

 

正在此時,手下來報:報,營外曹軍使者蔣幹求見!

 

周瑜這才回過神來,問道:蔣幹?這人是誰?還是曹軍的使者?

 

士兵說道:他說是將軍的昔日同學。

 

周瑜仔細回想了一下,仿佛想起了似的:想起來了,以前是有這麼一個人,整天調戲女同學還經常被請家長的那位蔣幹,只不過我跟他不熟啊。

 

士兵問:……是不是讓他滾?

 

就在這麼幾十秒內,周瑜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說道:不,讓他進來吧,我自有妙計!

 

蔣幹在見到周瑜後,一陣寒暄,周瑜也樂呵呵地回應。

 

蔣幹兄弟,你這次來可是為曹操做說客?

 

蔣幹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我這次來只是為了敘敘舊,你看我們也好多年沒見了是吧,也怪想你的。這次來別無他意,就是來談感情的。

 

周瑜笑了笑,對左右說道:我與蔣幹多年未見,今日我決定與老同學不醉不歸,你們給我記住,今日不談國事。

 

說著,周瑜將手中的劍交給手下,補充道:誰若是談國事,斬!

 

蔣幹聽到這話,嚇了一跳,心「噗通噗通」地跳個不停。

 

隨後,周瑜宴請蔣幹,大家一通吃喝,天漸漸地暗了。

 

此時的周瑜,看時機已到,便裝著喝醉的樣子,拉著蔣幹說:走,給你看看我的軍隊去!

 

周瑜拉著蔣幹,巡視了自己的彈藥庫,問:兄弟,如何?壯不壯觀?

 

蔣幹豎起大拇指,強顏歡笑:666,你很優秀、陳獨秀、蒂花之秀……

 

一時之間,蔣幹詞窮了,他想不出還有什麼可以用來誇讚周瑜的詞。

 

周瑜哈哈大笑,信誓旦旦地說道:等著,等過幾天我就給你看曹賊的人頭。

 

蔣幹心想:看來周瑜是真喝醉了,竟說胡話,你以為曹操的人頭是你想要就能要的?開玩笑,還幾天?竟說大話!

 

巡視完彈藥庫,蔣幹扶著「醉意已深」的周瑜回到了營帳內,將他送上床安頓好,自己則躺在旁邊。

 

夜已深,安靜地令人髮指,蔣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心想:看來,這次遊說周瑜的計劃是泡湯了啊,無功而返,回去後該怎麼向曹老闆交代啊!就算曹老闆理解,不過問,自己臉上也無光呀!

 

周瑜微微睜開了眼睛,瞄了一眼蔣幹,將蔣幹的心思都摸了個透,繼續裝睡。

 

一陣呼嚕聲響徹營帳,蔣幹嚇了一跳。

 

蔣幹愣過神來,摸了摸自己的胸前,說道:哎喲媽呀,嚇我一跳,以前就聽說有個人睡覺打呼嚕震跨了整棟宿舍樓,原來就是你啊!

 

周瑜其實是樂在心裡,將自己畢生的演技展現地淋漓盡致。

 

子翼,等過過幾天,我我就讓你你看看曹賊的的狗頭!

 

周瑜迷迷糊糊說著夢話,蔣幹聽在心裡,猛然間感到了一絲不對勁:為何周瑜對取曹操狗頭這事如此信心十足,莫非他研製出了新型武器,難道……

 

蔣幹瞪大了雙眼,屏住了呼吸,因為他想到了一種可能:難道周瑜是研製出了原子彈?

 

借著幽暗的月光,蔣幹將目光移到了周瑜的書桌上,心想:若是周瑜研製出了原子彈,想必在他的書桌上一定能發現蛛絲馬跡。

 

於是,蔣幹躡手躡腳地下了床,默不作聲地走到了書桌前。

 

這一切,被周瑜盡收眼底。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蔣幹翻出了一封書信,信中如此寫道:

 


周將軍,我們降曹,實屬萬不得已,不過放心,我們的心在你這,我們一定會找到機會剁下曹賊的狗頭,以報將軍的厚恩。

 

此信的落款,正是蔡瑁和張允!

 

蔣幹倒吸一口涼氣:原來這兩個臭小子賣主求榮!

 

蔣幹將此信塞進了自己的包裡,看來這次也沒有白來,至少發現了一顆原子彈!不!還是兩顆!

 

蔣幹回到了床上,躺在周瑜身邊,周瑜又說起了夢話,大致內容與之前相似,關鍵詞就是:曹賊,狗頭,幾天後!

 

不久之後,有人來找周瑜,將周瑜叫醒,蔣幹在看到有人來了後,裝睡。

 

演技派周瑜在被叫醒後,迷迷糊糊睜開了眼睛,在看到旁邊的蔣幹後,裝作大吃一驚,問道:這是何人?他怎麼睡在我床上?

 

來人說:將軍,他是蔣幹啊,你忘了嗎?昨晚你請他一起吃飯喝酒了呀!

 

周瑜摸了摸腦袋,裝作想起了似的說道: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哎,都怪我貪杯,喝多了。

 

隨後,周瑜又問旁邊的人:我喝醉後沒說什麼話吧,沒說漏嘴吧,應該沒有,話說你這麼晚找我何事?

 

旁邊那人偷偷看了眼周瑜撰寫的劇本,背著臺詞:那個,那個原子彈蔡將軍和張……

 

周瑜立馬制止了那人,手指伸到了嘴邊,又抬頭看了看蔣幹,蔣幹也打起了呼嚕。隨後,周瑜將那人叫了出去,在營帳外竊竊私語。

 

蔣幹豎起了耳朵,可怎麼聽也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不過大致也可以猜到:子彈!曹賊!狗頭!

 

後半夜,周瑜真睡去了,蔣幹開溜了,一路出了軍營,暢通無阻。

 

回去後,蔣幹一臉得意地面見了曹操,曹操看他笑嘻嘻的樣子,以為事成了,問:是不是周瑜答應投降了?

 

蔣幹搖頭,說:不,這次去,我沒跟周瑜談起這事。

 

曹操頓時掃興,罵道:那你高興啥,不會忘記吃藥了吧!

 

蔣幹裝作神秘的樣子,說道:但是這次,我找到了周瑜的原子彈!

 

曹操瞪大了雙眼,問:周瑜造出原子彈了?

 

蔣幹將那封信呈現在了曹操面前,曹操看完後大怒,立馬叫來了蔡瑁和張允,眯著眼說:二位將軍,我命你們現在就進攻東吳!

 

兩位將軍相互看了一眼,無奈地說道:老闆,不行啊,水軍還沒訓練好呢。

 

曹操猛拍桌子,說:混帳!等軍隊訓練好,恐怕我的狗頭就到周瑜那去了吧!

 

兩位將軍一臉懵逼,旁邊的蔣幹得意地瞄了他倆一眼,心想:哼,兩個反賊,一看就不是好東西,要不是我,你們還想矇騙主公多久?

 

於是,曹操下令將兩位將軍斬了。

 

過了一會,聰明的曹操醒悟過來,心想:糟糕,中計了!

 

可是為時已晚,兩位將軍的人頭,已經落了下來。

 

曹操看了眼蔣幹,發現這個傻蛋還在傻笑:MMP,我這麼會有這種蠢豬!

 

後來,蔣幹似乎也發現了不對勁,才明白過來自己中計了,正想辦法將功補過,有一天,他在河邊散步,發現了一個人。

 

蔣幹心裡想:此人似曾相識啊,好像在哪見過?

 

隨後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龐統,龐統訴說了自己在東吳的遭遇,自己是如何如何被周瑜嘲諷的,又是如何如何被周瑜冷遇的。

 

蔣幹靈機一動,又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立功的機會,他將龐統引見給了曹操。

 

後來,曹操將自己的大船用鐵索連在了一起,就是龐統的主意。

 

最後,曹操的大船一損俱損,於赤壁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而龐統,也正是周瑜派過來的間諜。

 

蔣幹這個傻蛋,連續上當兩次。

對於蔣幹,您還有什麼看法與想說的呢

歡迎在底部留言留下您的想法

讓我們一起編撰這部《真·三國志》

相關焦點

  • 三十六計第三十三計:反間計,蔣幹盜書周瑜反間曹操
    那什麼是反間呢?《孫子兵法》中說「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所用,叫反間」。唐代杜牧解釋反間計時,說得特別清楚:「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
  • 戈寶棟戲曲文集精選:蔣幹的那張笑臉
    試想一個無能的人,常常面臨一種難以擺脫的的窘境局面時,往往是賠一付笑臉。久而久之,其笑容便常留在他的面部。因為他時不時地賠笑臉,其笑容便固定在面部了。伴隨著蔣幹的出場,始終與笑容分不開。        他一見久別重逢的老同學周瑜,當然是笑臉相迎。這種笑是符合常態的。接著,周瑜劈頭問他是否是為曹操作「說客」來的!這是非常敏感的問話。因為蔣幹在曹營謀事,各為其主是明擺的事實。
  • 赤壁之戰中蔣幹盜書了嗎?歷史上的蔣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曹軍多為北軍,騎兵非常驍勇,說到水戰,那簡直一竅不通。因此作為荊州降將的蔡瑁、張允,兩人作用非常之大。周瑜一直對此二人非常的忌憚,欲除之而後快,只是苦無良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蔣幹登場了。演義小說中,蔣幹和周瑜是小時候的同窗好友,兩人關係非常密切。蔣幹正在曹操手下當謀士,也苦惱沒有立功的機會,於是毛遂自薦願意前往說服周瑜投降,曹操聞之大喜,還親自為蔣幹送行。
  • 還原歷史 蔣幹究竟是一個盜書的蠢材還是一代名士
    據裴松之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所引注的《江表傳》記載,曹操遣蔣幹遊說周瑜確有其事,大致內容如下: 當初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美才,以為可以通過遊說把周瑜說動,於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蔣幹去見周瑜。蔣幹穿著布衣葛巾,以個人身份見周瑜,周瑜熱情相迎,當即對蔣幹說:「子翼(蔣幹字)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
  • 蔣幹很鬱悶,我到底惹了誰?
    水戰用的弓箭不夠,既然史書上也沒說,那就認定是劉備一方提供的。可劉備也沒那麼多箭,那就編一個大神諸葛亮的「草船借箭「。 曹操的失敗是戰船被燒了,船需要被連起來,這個功勞也得給劉備一方,那就安排龐統出場。 到最關鍵的部分,有了黃蓋詐降,有了連環計,但是隆冬時節沒有風怎麼辦?
  • 蔣幹才華怎麼樣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曹操為什麼會突然殺了蔡瑁和張允,這裡面有位非常關鍵的人物就是蔣幹。蔣幹原本充當的角色是曹操的說客,而且蔣幹和周瑜還是同窗,兩人見面有些話也比較好說。但是周瑜已經提前知曉蔣幹前來的目的,無非就是勸降,而周瑜又是抗曹的堅定派代表,所以肯定不會輕易投降。實際上周瑜的應變能力非常強,這也是他最大的優點,周瑜總能把幾件事給串在一起解決,不光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夠一招制敵。
  • 蔣幹盜書讓曹操錯殺蔡、張二人,曹意識到錯殺,卻為啥不殺蔣幹?
    蔡瑁不服氣,解釋說,荊州降軍久疏戰陣,而魏軍向來不善水戰,應該先練兵再出戰,操曰:「汝既為水軍都督,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於是,蔡瑁、張允各自吩咐下去,開始操練軍隊。此後,蔡、張兩人練軍的情形被周瑜看到,周瑜決心除掉兩人,方便東吳之兵破曹。
  • 三國演義:蔣幹盜書,愚蠢的不是蔣幹,而是曹操
    而此時的周瑜,由於發現曹軍水寨「深得水軍之妙」,正在考慮「必設計先除此二人(蔡瑁張允),然後可以破曹」,蔣幹就在這個時候來到江東,誤打誤撞成了周瑜反間計的工具——而這是蔣幹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完全無法預料的。此時的蔣幹,一心一意想的是怎麼為曹操勸降周瑜。而其實際的表現,當然不能說虎虎生威,但也不落下乘。
  • 蔣幹怎麼死的
    蔣幹畫像除此之外史書中對此人的記載可謂一片空白,不僅沒有記載他生於何時,更沒有人確切知道蔣幹怎麼死的以及死於何時。甚至陳壽的《三國志》中正文部分都找不到這個名字,只有在《周瑜傳》的註解部分才能找到關於他的隻言片語。歷史上的蔣幹並不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寫的那樣愚蠢無知,被周瑜像小丑一樣玩弄於鼓掌之間。
  • 蔣幹盜書真有其事?蔣幹真庸才乎?
    當初,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美才,於是密下揚州,派九江蔣幹去見周瑜,希望能勸說周瑜離開孫權投奔自己。蔣幹有美好的儀表,以辯才著稱,在長江,淮河一帶出類拔萃,沒有人能與他論辯。於是蔣幹布衣葛巾,以私人拜訪的名義去見周瑜。周瑜親自出迎,立刻向蔣幹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
  • 【成語蔣幹盜書的典故】
    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紮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幹,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結果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幹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幹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後來蔣幹盜書用來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 蔣幹是個冤大頭
    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後快,但一時苦無良策,難以下手。恰巧自告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幹過江來了。周瑜略施小計,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蔣幹盜書」,讓蔣幹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郎破曹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又是這個蔣幹,又自告奮勇過江來了。
  • 蔣幹,三國最失敗的窩囊間諜
    因此,蔣幹一進軍營,周瑜出來迎接,劈頭就將了這位老同學一軍:「老兄,你是替曹操當說客,到江東來策反我投降的吧?」這蔣幹平時能言善辯,但是幹策反間諜工作還是第一次,被周瑜這麼突然一問,一時竟然沒有了底氣,便急忙否認說:「哪裡哪裡,老弟你誤會我了。我來江東只是看望你這位老同學的。」
  • 蔣幹之死是否與曹操有關?
    因而周瑜一直想除掉他們,將他們看作心腹之患,卻總是難以下手。正好這時自報奮勇說要降周瑜的蔣幹過江,周瑜便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蔣幹讓他去偷取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這才致使曹操錯殺了蔡、張二人。然而周瑜想打敗曹操,並不是多麼容易的事。
  • 三國志小人物之蔣幹
    要說的話,蔣幹之所以名聲不好,無非是群英會和連環計兩件事的失敗。那麼,這些事情是真的嗎?先看第一個,群英會,也就是經常被叫做蔣幹盜書或蔣幹見周瑜的事件。蔣幹遊說周瑜,這事還真有,「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二百六十三期】他是被周瑜當做猴子一樣戲耍的大草包?被黑最慘的風流名士蔣幹(歷史系列第603講)
    歷史上真實的蔣幹,其實並不是演義裡那副滑稽猥瑣的模樣。他出使過江東,遊說過周瑜是真,但是其行動的時間點,過程,和結果,都和演義上的劇情大相逕庭……我們還是根據有限的史料記載,來尋探一下蔣幹這個人物,還原其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三國志》中沒有蔣幹的獨立傳記,其它相關的史書記載中,也基本是沒有提到蔣幹這個人物。
  • 蔣幹下落的另類解讀,一個王牌間諜的功與名
    蔣幹這個人,事跡很少,在史書《三國志》沒有單獨的傳,不過周瑜傳中倒是提了一下: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間,莫與為對。……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語所間。
  • 再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下)群英會蔣幹中計
    周瑜說:「子翼辛苦,大老遠渡江前來,是要為曹操作說客嗎?」蔣幹愕然說:「我久別足下,特地前來敘舊。你怎麼會懷疑我是來作說客的?」周瑜笑著說:「我雖然不及師曠聰明,但聽到音樂也能知道其中雅意。」蔣幹說:「足下如此對待故人,那我就回去了。」周瑜笑著挽留蔣幹的手臂說:「我只是擔心蔣兄是為曹操作說客。既然不是,何必離開呢?」
  • 蔣幹坑了曹操兩次,最終結局如何?
    這時曹操內部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新接管的荊州水軍並沒得到曹操的信任,而他鐵桿多為北方人,不善水戰,讓曹操頭疼不已。話說周瑜也在犯愁,因為他在視察曹操水師的時候,發現曹操的水師進出有度,深得水師精妙,照此訓練下去,江東就危險了,自己在孫權面前吹過的牛皮就要破了,媳婦兒和大姨子就要到銅雀臺度過餘生了,這可如何是好。
  • 給大家講一個電商界蔣幹的故事
    畢業於人大這樣的名校,娶了清華的老婆,劉強東一定知道蔣幹,這個被周瑜戲耍、坑了主公曹孟德的赤壁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