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

2021-02-08 禪通達
如想對禪通達提問,並獲得解答。可點擊文章右下角「閱讀原文」直達「禪通達」平臺進行提問。有問必答,指點迷津! 


有人說,苦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能體驗到的諸如生病、挨打之類恐怖事相的顯現,壞苦是經由樂受變為苦受,行苦則是因為變異,比如身體的新陳代謝,老的死掉、新的出生,這過程中產生的苦;還有人說生病的當下就是苦苦,而壞苦是因為成、住、壞、空,能壞即空,能空即苦,又說諸行無常,故說行苦……

是的,凡是不由自主、跑不掉逃不離、必須要承受的,這叫做「苦苦」。



人終歸一死,「死」的時候苦不苦?苦!這個苦要不要受?必需要受,沒有人能逃得掉,都會因為這個苦而苦;「病」本身也是苦,病苦現前時,身體受到種種迫害、災難,因傷痛而承受苦受的時候,你的心會因此而高興嗎?總不會被剪掉一個手指頭後高興的對別人說「哈哈,總算少了一個」,肯定不會吧!所以當身體受到了種種的壓迫、傷害以及四大不調時,出現苦的果報,因為這個苦的果報,心也會同時感受到苦,因為苦報而生起苦的覺受,所以苦受有兩種:一種是身苦,一種是心苦,兩苦相煎,就是苦苦!


苦苦現前的時候因為有事相顯現,往往都會被同情,然而還有一種苦叫做「壞苦」,它是先前不苦,但是會有壞時。


比如說十年前,某人曾經腐敗貪汙,花銷起來不亦樂乎,如今巡視組、紀檢委在調查此事,他作為參與者聽到此事會興高採烈嗎?東窗事發要壞事了,這個時候雖然「苦」還沒有現前,但是已經預感到此事要壞,心裡頭既忐忑又不安、既恐懼又害怕,苦不苦?苦啊!


又比如你心愛的人即將要離開了,心裏面會有種種的不舍、不忍、不甘願,苦不苦?苦啊!其實「壞苦」,每個人都有經歷過,因為所有的東西沒有不會壞的,包括心愛的、不心愛的,五蘊以及五蘊所有的、種種的我及我所有的,沒有一樣不會壞,因為無常,一定會壞,因為會壞,就一定會有苦。



抑鬱症者不一定「苦苦」已經現前,只是因為恐懼心愛的東西即將消逝,恐懼不好的事情即將來臨,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心中會恐懼。


有的父母甚至會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而變得抑鬱,只是一次考不好而已,未來又沒現前,說不定畢業以後兒子會事業有成呢,但就因為現在這個趨向不好,他就往壞的地方考慮了,因為壞苦,眾生備受煎熬,所有的狂躁、憂鬱,種種這些病都是因為害怕壞苦,「苦苦」是已經現前的,「壞苦」是考慮到它必將要壞,還沒現前。所以假如曾經做過什麼壞事、惡事果報終將要現前的,如果不種善種,惡的種子種越多它越會現前,然而種的善的、好的東西也是會壞掉,所以壞事現前要擔心,好事失去也要擔心,為什麼呢?因為有「壞」嘛,逃不掉的!



「行苦」也叫「變異苦」,那什麼叫「變異苦」呢?


譬如說坐著,剛開始坐下來的時候,會覺得這樣很舒服,坐半小時後,就不會像剛開始那樣舒服了,就想要站起來跑跑,就會覺得坐久了起來運動運動也挺不錯,但這樣跑著跑著,就會覺得比較累,感覺也不好,所以「行」叫做「變異」。


如同在六月天裡吃刨冰,吃一點感覺很爽,那如果不斷的吃呢?就不爽了!這就是因為有行就有變異,變異過程當中一定會受苦的。


也就是說,做每一個行為的時候,都會有苦的覺受。總是剛開始做某件事情時覺得是「樂」的,好比一個喜歡唱歌之人,以唱歌為樂趣,但若連著唱上大半天,喉嚨都唱啞了,他還認為唱歌是快樂的嗎?當下就會覺得不好。再怎麼愛好的東西如果不間斷的去做,也會變異成苦,所以我們會「喜新厭舊」,不斷地轉變。唯除三寶,三寶是不會喜新厭舊的。


這就是「行苦」,在變異過程當中,它本身就是一種苦。


若說這個「變異」、這個「行」不是苦,那麼誰又能做到一個法一直行?如果覺得這樣站著好,那一直站著苦不苦?所以「行」必定是苦,但是我們好「行」,喜歡「行」。


如果要一天安靜下來,兩天安靜下來,就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無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安靜也是行,靜當中也有行,因為有法塵不斷地變動,就是靜下來也是行,有行即苦,只要有行,就會苦,


所以這三種苦涵蓋了所謂的八種苦,只要有變異就一定會有苦。不管行、住、坐、臥。


天天躺著什麼事都不做好不好呢?每天辛苦勞作而疲累不堪的人,對那些生病躺在醫院還有人照顧的病人心生羨慕,因為他幹累了,當然會這樣想,但是那個生病的人會這樣想嗎?看著身邊的人能挑起百斤重擔,他也會羨慕,心裡會想:什麼時候才能讓我爬起來,若能讓我挑起這一百斤,累死也甘心啊!


生病的羨慕幹活的,幹活的羨慕生病的,這就是行苦。因為不知道「行苦」才會羨慕,當學會觀察思維「行苦」後,所謂的「羨慕、嫉妒、恨」就沒有了,因為知道有行皆苦,知道他正在苦著,知道之後就不會再去羨慕、嫉妒、恨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回向一切眾生速得念佛三昧。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閱文受益者道業增進!



相關焦點

  • 在佛學中,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
    禪通達每天將給大家帶來一篇優質文章本期問題: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禪通居士回覆:有人說,苦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能體驗到的諸如生病、挨打之類恐怖事相的顯現,壞苦是經由樂受變為苦受,行苦則是因為變異,比如身體的新陳代謝,老的死掉、新的出生,這過程中產生的苦;還有人說生病的當下就是苦苦,而壞苦是因為成、住、壞、空,能壞即空,
  • 《佛心古鏡今照》4、三苦 | 苦苦、壞苦、行苦
    ◎娑婆苦樂雜。
  • 【讀史】佛說苦聖諦,就是悲觀與消極嗎?你如何理解?
    有人提出:「佛教真是悲觀與消極,四聖諦中,苦聖諦首先被提及。請問,你如何理解?」在四聖諦中,佛陀所說的苦聖諦是果,集是因。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把八年前學習《印度佛教史》的一篇舊文供養大眾。文章僅為個人學習心得,給有緣者參考。       願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眾生離苦得樂!
  • 如何對治?有何啟示?︱讀佛典
    「三個層次」指「苦苦、壞苦、行苦」;「八個種類」指「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恩愛別」等八種痛苦。「苦苦」即世俗人生必然要經歷的痛苦,具體而言主要包括「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等八類痛苦。
  • 佛學經典裡的「三苦」是哪三苦?
    第一個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而苦苦中又有八苦,要知道,八苦就是三苦裡頭的苦苦。八苦中頭四個苦就是生老病死,生苦,出生的苦我們每一個人都忘掉了,出生那個苦忘掉了。坐胎那個苦忘掉了,十個月住在母親娘胎胞裡面一一子宮,就是子住的宮殿。佛家講叫胎獄,不是宮殿,住在那裡不好受。
  • 苦諦的四種行相-痛苦【四聖諦】
    佛教講了三種痛苦:苦苦、變苦和行苦。苦苦,就是最粗大、最猛烈的痛苦。苦苦產生的時候,會感覺痛苦;苦苦留存的時候,會一直痛苦;當苦苦消失的時候,就會覺得愉快、幸福。比如,生病了,就開始痛苦;在生病的過程中,也是痛苦;康復的時候,就幸福了,所以生病就是苦苦。苦苦是我們一般人都會肯定的苦。
  • 《大圓滿前行》第三十五講:暫時似現樂,亦剎那無常,相續亦終滅,故未超壞苦.
    《入行論》云: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通過觀修三惡道的痛苦,讓我們現在就謹慎取捨,保證不轉生在三惡趣任何一處,要為自己負責任。現在造惡,將來感受痛苦的程度、種類、時間都無與倫比。最可怕的是三惡趣的眾生因為愚昧無知,沒有接觸正法光明的機會,所以一直不能出離。
  • 用我們的整個生命來體驗苦,還是體驗愛.你的選擇?
    世間的苦歸納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1、苦苦: 不需要解釋,公認的痛苦,實實在在的。比如身體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意外創傷的痛苦,就是人世間我們知道的明明白白的痛苦。我們常聽到僧侶說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個苦,最好理解。
  • 原創 | 寂靜法師:如何有效趨吉避兇?只要做到這一點!
    我們來到人世,每一個人都會體會到人生有很多苦。佛教裡講苦有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等。大多數人能感受到生命中的苦有兩種,一個叫苦苦,一個叫壞苦。苦苦就是我們在生命中實實在在感受到的痛苦,如肚子餓、生病、家庭不和、親人離別、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等,這些苦就叫做苦苦。
  • 堪布如何看待痛苦?
    問:現在的社會輿論蕪雜,是非無法明辨,往往是狹隘極端的意見容易博取掌聲,客觀、冷靜的觀點反而無人追隨,好像正確的見地也不再被關心,在這個譁眾取寵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果能改變態度、澄清誤解,那麼,不僅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會更準確、完整,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因此而更快樂、更自在地生活。佛法是很務實的,建立正確的見地,調整態度和方式,不是為了單純地滿足求知慾,以及獲得認同和讚許,我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止息煩惱,獲得安樂。佛法中有系統完整的教法指導我們一步步突破自身局限,擴大視野,學佛給我們更寬廣的視角去看世間萬象。寬廣的視角在佛教中稱為「智慧」。
  • 馬伊琍、文章的愛別離,演繹了人生的三大苦
    感覺離開他(她),自己無法正常生活的時候,就像《傳奇》中唱的那樣: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 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 從此我開始孤單地思念 想你時你在天邊 想你時你在眼前 想你時你在腦海 如此深情稍有不遂,便會感覺生不如死;而當熱度下降,甚至感情生變
  • 人生有八苦,悟透便不再苦!
    佛教說的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胎兒出世時,要經歷生育之苦,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 三惡道與三善道眾生之苦
    極少數眾生通過修善、斷惡、持戒、念佛等善業轉生為人,然而轉生為人至少要感受三大根本苦:變苦、苦苦、行苦,還要感受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不欲臨苦等八支分苦。 苦苦:人的一生還要遭受許多雪上加霜的事情。生活、事業、家庭等等會遇到各種的困難、災禍、疾病等,原有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完,又新增加了讓人難以承受、應對的痛苦,苦上加苦。
  • 你只要度一切苦厄,生死就由自己,閻羅王管不著了 (宣化上人)
    度過苦海出輪迴 雨霽天晴月正輝乾元道體人中聖 不壞金軀世上稀脫生何須千年藥 證滅豈待萬劫期二死永亡五住盡 逍遙法界任東西度一切苦厄。這個「度」就是躬行實踐,要你實實在在地去修行,實實在在地去做去,不是像口頭禪一樣,說說:「啊!開了悟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就可以的。你說開了悟了,怎麼樣開呢?怎麼樣得呢?
  • 如何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我們千萬不要沉迷在變苦、行苦等短暫的幸福當中,因為這些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看清真相,就會導致苦苦。幸福越大,失去幸福時候的痛苦就越大。在面對幸福與痛苦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
  • 如何正確理解孝道的意義
    講座題目:《如何正確理解孝道的意義》 主講專家:周桂鈿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講座地點:正確理解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