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古鏡今照》4、三苦 | 苦苦、壞苦、行苦

2021-02-19 天雲寺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此世界苦,說不能盡,以三苦,八苦,包括無遺。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樂是壞苦,三,不苦不樂是行苦。苦苦者,謂此五陰身心,體性逼迫,故名為苦。又加以恆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

——印光大師《初機淨業指南》序

居士:請師父開示什麼是行苦,堅定弟子的出離心。

大寶恩師:苦苦、壞苦,你很容易就看得到的。行苦,是微細的,剎那剎那的變化,都是苦啊,懂不懂!你說,小孩子,很活潑,剎那剎那老了,走也走不動,背也駝了,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聽不到,不是很苦嘛?!這實際上很苦啊。這些就是變化的苦。

——智敏上師《敏公上師問答錄(四)》

◎「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現前你受的這個苦,叫苦苦。壞苦是你現前所享受的樂叫壞苦。行苦是不苦不樂的受叫行苦。為什麼叫苦呢?前提條件就是有受,因為有受就有漏,有漏就叫做苦。

——五臺山果戒《三皈依五戒講義》

生生世世不離師   恆時享用勝法樂

圓滿地道功德已    唯願速得金剛持

喜馬拉雅電臺,《三皈儀規顯密雙解》(五臺山果戒 《五戒儀規講義及學佛問答》(五臺山果戒)《學佛網絡答疑》(五臺山果戒)在線錄音版(掃描下二維碼即可收聽)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
    有人說,苦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能體驗到的諸如生病、挨打之類恐怖事相的顯現,壞苦是經由樂受變為苦受,行苦則是因為變異,比如身體的新陳代謝,老的死掉、新的出生,這過程中產生的苦;還有人說生病的當下就是苦苦,而壞苦是因為成、住、壞、空,能壞即空,能空即苦,又說諸行無常,故說行苦……是的,凡是不由自主、跑不掉逃不離、必須要承受的,這叫做「苦苦」
  • 在佛學中,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
    禪通達每天將給大家帶來一篇優質文章本期問題:如何正確地理解苦苦、壞苦、行苦?禪通居士回覆:有人說,苦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能體驗到的諸如生病、挨打之類恐怖事相的顯現,壞苦是經由樂受變為苦受,行苦則是因為變異,比如身體的新陳代謝,老的死掉、新的出生,這過程中產生的苦;還有人說生病的當下就是苦苦,而壞苦是因為成、住、壞、空,能壞即空,
  • 佛學經典裡的「三苦」是哪三苦?
    第一個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而苦苦中又有八苦,要知道,八苦就是三苦裡頭的苦苦。八苦中頭四個苦就是生老病死,生苦,出生的苦我們每一個人都忘掉了,出生那個苦忘掉了。坐胎那個苦忘掉了,十個月住在母親娘胎胞裡面一一子宮,就是子住的宮殿。佛家講叫胎獄,不是宮殿,住在那裡不好受。
  • 《大圓滿前行》第三十五講:暫時似現樂,亦剎那無常,相續亦終滅,故未超壞苦.
    聞思輪迴純苦,讓我們產生真實的出離心,這一世就要成為出離輪迴的最後有者,進一步生起菩提心,緣眾生的苦,緣苦而興悲。定解眾生本為佛,現在墮落在輪迴,非常可憐,就像一個億萬富翁淪為乞丐一樣,非常不應該。從出離心到菩提心,到清淨觀,到諸法等性,從凡夫就頓超成佛。修行,應該對治的是煩惱,之所以墮入三惡道,完全是煩惱作祟。
  • 苦諦的四種行相-痛苦【四聖諦】
    佛教講了三種痛苦:苦苦、變苦和行苦。苦苦,就是最粗大、最猛烈的痛苦。苦苦產生的時候,會感覺痛苦;苦苦留存的時候,會一直痛苦;當苦苦消失的時候,就會覺得愉快、幸福。比如,生病了,就開始痛苦;在生病的過程中,也是痛苦;康復的時候,就幸福了,所以生病就是苦苦。苦苦是我們一般人都會肯定的苦。
  • 離苦得樂
    諸經論中為三苦、八苦等。 三苦者:(一)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眾苦逼迫身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二)壞苦。此土無真樂,雖有少分之樂,樂不久住。當樂壞時,不勝憂惱,故曰壞苦。(三)行苦。非苦非樂,因念念遷流,故名為行。
  • 你只要度一切苦厄,生死就由自己,閻羅王管不著了 (宣化上人)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就可以的。你說開了悟了,怎麼樣開呢?怎麼樣得呢?怎麼樣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者容易,行者難」,說的是法,行的才是道呢!所以你能說必須要能行。
  • 人生有八苦,悟透便不再苦!
    佛教說的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胎兒出世時,要經歷生育之苦,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 【讀史】佛說苦聖諦,就是悲觀與消極嗎?你如何理解?
    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不論是什麼膚色,什麼種族的人,人人都會感受到生命種種不同的苦,所謂:人人皆有苦,苦苦不相同。苦是生命的本質,不是因為佛陀說人生是苦就是苦,不論佛陀說還是不說,苦都是存在於我們的生命當中。
  • 馬伊琍、文章的愛別離,演繹了人生的三大苦
    其實,我們所經歷的所有痛苦可以歸結為佛說的三大根本苦,八分支苦:苦苦,變苦,行苦(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不欲臨(八分支苦)「苦苦」,指前面的痛苦還未煙消雲散,後面的打擊又接踵而來,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三惡道與三善道眾生之苦
    極少數眾生通過修善、斷惡、持戒、念佛等善業轉生為人,然而轉生為人至少要感受三大根本苦:變苦、苦苦、行苦,還要感受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不欲臨苦等八支分苦。 苦苦:人的一生還要遭受許多雪上加霜的事情。生活、事業、家庭等等會遇到各種的困難、災禍、疾病等,原有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完,又新增加了讓人難以承受、應對的痛苦,苦上加苦。
  • 用我們的整個生命來體驗苦,還是體驗愛.你的選擇?
    世間的苦歸納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1、苦苦: 不需要解釋,公認的痛苦,實實在在的。比如身體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意外創傷的痛苦,就是人世間我們知道的明明白白的痛苦。我們常聽到僧侶說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個苦,最好理解。
  • 什麼是苦諦3
    就是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終止的那一天,叫做老的過程。還有一種老,就是成長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就是老的過程,年齡的增長,日子一天天過去,就是老的過程。所以說老的進程是沒辦法阻擋的,到最後是滅壞——就是死亡。最後就是死亡。我們觀察一個人:人體內有好幾千萬億的細胞,這麼多的細胞中,每一秒鐘有好幾百萬的細胞死掉。
  •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文化前沿》記者 王璐瑤山河歲月,當是明寂;皓月長空,定會不朽。赴一場思想與靈魂上交流的盛宴,不必在最美好的年華,也不必有驚豔的開場,就是在一字一句的寒暄,一顰一笑的交流中,彼此間好似已經打開封印已久的記憶。
  • 娑婆世界,想得人天樂,就有人天苦
    這也是苦對我們學道的正面意義。(三)眾苦三苦、五苦、八苦,生死苦。身苦、心苦,內苦、外苦。輪迴大苦。所謂眾苦,有種種的分別,在佛經裡也有種種的說法:三苦、五苦、八苦、生死苦等等。三苦,就是苦苦、壞苦和行苦,這三苦就包含了一切苦。
  • 【佛子行淺釋】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 是故己樂與他苦,真實相換佛子行.
    己一、入定修自他相換: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是故己樂與他苦,真實相換佛子行。三界中以苦苦、變苦、行苦為主的一切痛苦,全部來自於喜歡自己、需求自己快樂的自私自利,而圓滿正等覺的如來果位,全部依靠利他而產生。《入行論》云:「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