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內,是好事還是壞事?

2020-11-24 騰訊網

南方周末最近一篇《名校生挺進體制內》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在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2019年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了體制內。那麼大量的名校畢業挺進體制內,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實無所謂好壞,這就是市場經濟選擇的結果。

第一,人都是趨利的。作為大學畢業生來說,不管畢業於名校還是普通的高校,在就業選擇工作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權衡。對於體制內,國企,民企,外企等等,對於單體的大學生來說,當然是哪個好他們選擇哪一個。

最近幾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經濟普遍承受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今年,很多企業來說,更是最艱難的一年,因此對於學畢業生來說,顯然他們也有一個躲避就業風險的過程。

如果在企業裡又穩定又能拿高薪,相信很多大學生就不會選擇體制內而放棄去企業工作。

因此,到底選擇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這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

第二,體制內的工作在很多人看來,主要優點是:穩定,地位相對較高,工作可能並不辛苦。而體制外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一分付出,一分收穫,高薪都是用汗水換來的,經常996的加班。待遇上來說,可能很多民企或私企的收入要比體制內高一些。這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習慣看法。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似乎在慢慢地發生變化。

首先,說工作強度。很多人總是以為體制內的工作比較輕鬆,其實不然。拿公務員員來說,目前很多地區的很多部門,加班可能已經是常事,特別是基層地區,事情多,編制人員少,加班已經是家常便飯。

其次,說待遇。還是拿公務員為例,目前公務員待遇由於經濟水平發展差異,各地區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比如蘇州公務員普通的工作人員,月公積金到帳超萬元,每年工資收入平均在20萬以上。珠三角的深圳等地同樣如此。這種收入待遇,已經比很多普通的民營企業要高出很多。當然,在中西部地區很多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明顯要差一大截,每年基本上幾萬元不等。

第三,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類名校進體制內的比例為什麼越來越高?北京大學超過3/4的人進體制內,這一點也不讓人奇怪。

首先,北京大學以文科為主,對於體制內來說相對比較對口,而去企業找工作相對不如理工科。

其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類名校畢業生進體制內的方式可能多種多樣,比如每年各地名校選調生政策,可能是最快也是最輕鬆的捷徑。作為北京大學的畢業生,通過選調的方式或者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體制內,比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更有優勢。

再次,很多地區在人才引進上喜歡講「門面」,有的地區,甚至把引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作為衡量當地人才引進質量的一個指標。因此他們在引進名校畢業生的時候,往往會給出優厚的待遇,包括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等。

綜上,在多個因素的綜合促進之下,北京大學等名校畢業生選擇了進體制內。你也相信這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在未來,體制內和體制外之間的「博弈」發生變化後,這些名校畢業生又會慢慢地回到體制外工作。

北京大學等名校畢業生選擇進體制內工作,你們覺得是好是壞?歡迎發表你們的觀點和看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教育有故事

相關焦點

  • 不可思議,北大一半應屆生去體制內工作,不願去網際網路公司
    由此可見,北大畢業生更傾向於進體制。除此之外,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進入國企。對於黨政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來說,人員隊伍建設尤為重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素質。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畢業生能夠進入體制內,可以促進人員隊伍的「新陳代謝」,有助於提高體制內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體制內的工作大多以管理為主,有些崗位需要專業技術。有人擔心,這麼多高級知識分子進入體制工作,科研工作誰來完成?
  • 不必行色匆匆,還能光芒四射,體面和穩定是體制內的最大吸引力!
    平均61人爭1個崗位,最熱門的一個崗位,超過3000人爭搶!人數之多,門檻之高,競爭之烈,史所未見!前幾年,象牙塔尖的學子,首選薪酬待遇較高的民營企業。這才幾年,風向就變了?圍城內的人想逃出去,圍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北大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2822名校本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籤訂協議,其中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佔到49.79%,去國企的佔到27.14%。這也就意味著,有近80%的北大畢業生邁進了體制的大門。
  • 中小學課程越來越難,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是和幾十年前相比,還是和十年前相比,中小學課程真地是越來越難了。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江山本文將就這個問題談些自己的看法。我的孩子就讀X縣中心小學的三年級,無論翻開她的哪本課本,我都大為驚訝:如今三年級的課本簡直比我兒時5年級(那時,農村小學是5年制)的還要難很多。每每晚上輔導孩子數學和英語作業,或多多少都會遭遇一些尷尬。
  • 二本大學升級為一本大學,學歷含金量提高,是好事還是壞事?
    二本大學升級為一本大學的學校1、雲南中醫學院這所大學是我國一所二本大學,也是雲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本科院校,學校的中西醫結合專業,還有藥學專業都是王牌專業,更是全國醫藥高等院校百名榜的知名院校,升級為一本院校之後,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 眼皮跳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不是要升官,就是快要發財了。歌寫得挺順口,事實卻不是這樣,小編猜想,寫歌的人當初是想寫,左眼皮跳跳壞事要來到,然後接下去不好接,就算有順口的詞,讓人聽起來也不舒服,所以乾脆就直接把壞事變成好事,一舉兩得,好聽又順口。
  • 為什麼名校研究生甘心於體制內工作?是人才待遇高還是學歷貶值?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眾多名校畢業生開始走進體制內工作呢?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我們聽到很多名校的碩士、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小學當老師,或者是進入街道、鄉鎮當公務員。人才下沉的趨勢愈發明顯,如果從體制內的角度來看,這是傳統體制內的單位吸引力增加的有力證據,也是地方重視人才、吸納人才的結果。
  • 繼續深造還是進入職場 去年畢業生去哪了
    眼下,春季招聘的黃金季節已經來臨,一面是求職就業的現實問題,一面是疫情防控的迫在眉睫,2020年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面對?繼續深造,還是奔赴職場?這關乎今年874萬名高校畢業生。作為參考,2019年畢業生去向則是窺探就業市場的翔實數據。
  • 武漢卓爾拉斐爾受傷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武漢卓爾拉斐爾受傷了,是好事還是壞事?武漢卓爾拉斐爾回國,為什麼有的主教練不喜歡他打主力?武漢卓爾的拉斐爾由於傷病回國治療,這對於武漢隊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有哪些影響呢?拉斐爾是一名優秀的前鋒,在中甲大殺四方,在亞冠也表現出色,可以說,在中超也是一名具備實力的鋒線殺手,在上賽季,出勤不多,傷病、停賽期間,他也還是為武漢隊打進了一些關鍵球,為武漢隊取得前六成績做出了卓越貢獻。
  • 早婚對於女人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婚姻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一次比較大的脫變,進入了婚姻就像是過了另一種生活,其實不管對於女人如此,對於男人也是如此,不再像之前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會有很多事情需要去考慮,不只是針對夫妻雙方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之間都需要顧及得到。
  • 港幣升值意味著什麼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少人好奇,如果港幣升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意味著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據了解,港幣分為硬幣和紙幣。其中,硬幣由香港政府發行,面值分別為5元、2元、1元、5毫、2毫、1毫;紙幣由上述三家銀行發行,面值分別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六種(中國銀行發行的紙幣沒有10元券)。
  • 清北畢業生當高中老師的越來越多,是鳩佔鵲巢,還是自降身份
    近日,杭州名校學軍中學的一份教師聘用名單引發了社會關注,在聘用的35名教師中,33人是清北畢業生,且其中不乏碩士、博士。一時間,關於清北畢業生當中學老師到底是鳩佔鵲巢,還是自降身份的討論甚囂塵上。反對者有之,贊同者也不少。
  • 為何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同學聚會,是瞧不起人,還是另有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舉行同學聚會的時候,體制內的同學一般很少參加,為何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同學聚會,是瞧不起人,還是另有原因?在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體制內的人?一般是指在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地方工作的人。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公務員、國企有編制的正式員工等人群。
  • 北大清華畢業生,正在「遠離」北京
    他們很嚮往牆內的生活。 學歷或者顏值,是他們手中一塊成本最低的敲門磚。留京工作,是他們接觸牆內的必經之路。 想想那位原姓為蕭的學生會主席,就是因為畢業後堅持留在北京,才能在日後成為一個龐大資本帝國的幕後控制人。 換另一座城市,可能都沒有這樣的機緣。
  • 北大微博直播未來你好畢業典禮 鍾南山寄語2020畢業生
    近段時間來,由人民日報、微言教育、微博聯合全國百所高校發起的「未來你好畢業典禮」活動,刷爆網絡,袁隆平、鍾南山、張文宏、韓天芑、餘昌平、馬雲等各個行業的校友們紛紛通過微博為學弟學妹送上祝福,#畢業季#作為全民話題關注度持續升溫,閱讀量高達85億,畢業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50億。
  • 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要根據市場的反饋來決定,不同的情況帶來的影響也不同,如果購買的股票進行了配股,投資者需要全面去分析問題的利與弊。
  • 滅絕多年的一種生物,卻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是好事還是壞事?
    滅絕多年的一種生物,卻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是好事還是壞事?地球誕生至今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中,總共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的大滅絕都令人萬分痛心。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並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上。
  • 辭去年薪幾十萬的工作,回鄉考公務員,年輕人為何熱衷體制內工作
    上期節目我們跟大家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最近這些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是以體制內優先的,而且往往越是好的大學的畢業生,越願意打破腦袋擠到體制內去。前些日子還有個新聞,有一個年輕的畢業生在深圳一個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年薪幾十萬,然而人家在工作之餘還是去考了家鄉的公務員。
  • 體制內的劉昊然
    這意味著,從今往後,劉昊然將成為體制內的一名話劇演員。但是它的對立面——離開體制的原因,無論對於公眾還是演員自身來說,都顯得直接而清晰:更多的曝光機會,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多的職業可能。今天的劉昊然或許已經擁有了這些,他想在體制內找到別的東西。
  • 被女生誇可愛,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首先,男人到底喜不喜歡「可愛」這個評價,大多數男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可愛?我是不是哪裡又表現得太娘氣了?如果女生做出這樣的評價是發自內心的,說明在女生看來你是一個比較天真的形象,要麼就是你在某件事情上展現出了幼稚的一面,要麼就是你看起來就很顯小,所以會對你用一種姐姐說話的口吻,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用這樣的詞對你進行評價,出於男女間的喜歡的可能性就會變小,所以男人並不會喜歡這樣的評價,更何況男人如果被女生評價得比較幼稚,不夠成熟的話,即便你真實地誇,男人會不好意思或者就是很扎心。
  • 配股繳款怎麼操作 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要根據市場的反饋來決定,不同的情況帶來的影響也不同,建議投資者仔細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