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星夜趕科場。
今日,國考正式開考。
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大戰正式打響!
平均61人爭1個崗位,最熱門的一個崗位,超過3000人爭搶!
人數之多,門檻之高,競爭之烈,史所未見!
前幾年,象牙塔尖的學子,首選薪酬待遇較高的民營企業。
這才幾年,風向就變了?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一方面感嘆公務員隊伍「高風險、低收入」,一方面又頭懸梁錐刺股誓要殺出一條血路。
圍城內的人想逃出去,圍城外的人想衝進來。
北大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2822名校本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籤訂協議,其中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佔到49.79%,去國企的佔到27.14%。
這也就意味著,有近80%的北大畢業生邁進了體制的大門。
今年8月份,杭州餘杭區街道辦錄用了8個清華北大畢業生,而且還都是碩士、博士。
北大的地球物理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到街道辦事處去工作,這多少有點讓人想不通。
深圳更厲害,2020年招聘了48名北大清華畢業生當中小學教師。
我看把清華和北大合併起來,叫北京師範大學也可以。
到街道辦去、到中小學去、到體制內去。
這正成為後疫情時代,新一代大學畢業生的最主流選項。
這也意味著,內循環時代,工作機會將更加寶貴。
雖然有人說,公務員是養老的職業,工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沒有灰色收入後,靠工資過日子緊七緊八。
但現在經濟內卷百業艱難,活下來才是王道。
這些當年高考遴選出來智商最高、腦子最聰明的年輕人,已經不在乎飛的高不高,而在乎飛的累不累,值不值了。
最近,深圳有位網際網路公司員工,毅然放棄75萬年薪,回老家去當一名公務員。
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不想忍受996,也不想租房度日。
在深圳這座城市,有很多所謂的高薪人士,其實窮得連房子都買不起。
有的公司在廁所安裝智能坑位顯示系統,蹲久了都有提醒。
回老家當公務員,至少有上廁所的自由吧。
不必行色匆匆,還能光芒四射。
大樹底下好乘涼,體制內的穩定和體面,或許才是躲風避浪的最安全去處。
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星夜趕科場。
盛世下海,亂世上岸。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目力所及,頂多也就五六年光景。
人生道路漫長,充滿無窮變化。
沒有一勞永逸的工作,也沒有一輩子不變的承諾。
雖說選擇永遠大於努力,可短短一輩子,不能過於算計,也不能拘泥世俗,總要活出點自我。
潮來潮去,空明自悟。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無論體制內外,不受人擺布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重要。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