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行色匆匆,還能光芒四射,體面和穩定是體制內的最大吸引力!

2020-12-22 蘭陵笑俠

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星夜趕科場。

今日,國考正式開考。

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大戰正式打響!

平均61人爭1個崗位,最熱門的一個崗位,超過3000人爭搶!

人數之多,門檻之高,競爭之烈,史所未見!

前幾年,象牙塔尖的學子,首選薪酬待遇較高的民營企業。

這才幾年,風向就變了?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一方面感嘆公務員隊伍「高風險、低收入」,一方面又頭懸梁錐刺股誓要殺出一條血路。

圍城內的人想逃出去,圍城外的人想衝進來。

北大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2822名校本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籤訂協議,其中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佔到49.79%,去國企的佔到27.14%。

這也就意味著,有近80%的北大畢業生邁進了體制的大門。

今年8月份,杭州餘杭區街道辦錄用了8個清華北大畢業生,而且還都是碩士、博士。

北大的地球物理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到街道辦事處去工作,這多少有點讓人想不通。

深圳更厲害,2020年招聘了48名北大清華畢業生當中小學教師。

我看把清華和北大合併起來,叫北京師範大學也可以。

到街道辦去、到中小學去、到體制內去。

這正成為後疫情時代,新一代大學畢業生的最主流選項。

這也意味著,內循環時代,工作機會將更加寶貴。

雖然有人說,公務員是養老的職業,工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沒有灰色收入後,靠工資過日子緊七緊八。

但現在經濟內卷百業艱難,活下來才是王道。

這些當年高考遴選出來智商最高、腦子最聰明的年輕人,已經不在乎飛的高不高,而在乎飛的累不累,值不值了。

最近,深圳有位網際網路公司員工,毅然放棄75萬年薪,回老家去當一名公務員。

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不想忍受996,也不想租房度日。

在深圳這座城市,有很多所謂的高薪人士,其實窮得連房子都買不起。

有的公司在廁所安裝智能坑位顯示系統,蹲久了都有提醒。

回老家當公務員,至少有上廁所的自由吧。

不必行色匆匆,還能光芒四射。

大樹底下好乘涼,體制內的穩定和體面,或許才是躲風避浪的最安全去處。

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星夜趕科場。

盛世下海,亂世上岸。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目力所及,頂多也就五六年光景。

人生道路漫長,充滿無窮變化。

沒有一勞永逸的工作,也沒有一輩子不變的承諾。

雖說選擇永遠大於努力,可短短一輩子,不能過於算計,也不能拘泥世俗,總要活出點自我。

潮來潮去,空明自悟。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無論體制內外,不受人擺布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重要。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相關焦點

  •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 2020-12-06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又好像鋒利的時光刀片,清晰地隔斷了過去和未來,過去是一面透明的牆,看的到,回不去。未來是脫軌的衛星,仿佛要重活一遍青春。作者:Spenser,香港留學,留港工作,微信公眾號「Spenser的二次學習日記」(spenserandhk)過去是體制內,現在是體制外。
  • 聊聊我的體制內生活
    看看了一篇文章,為什么女生喜歡體制內的生活—穩定。文章寫得很真切,確實體制內穩定,工資雖然不高但是福利確實還可以。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吃飯。現在體制內都有食堂,根據財政撥款方式的不同每個單位需要自行繳納的費用也不同。
  • 父母心中職業鄙視鏈出爐,你的職業體面嗎
    你要不是編制內的工作,你幹什麼都是不靠譜的,就算你創業一年幾十萬入帳,父母都覺得幹不長久,遲早失業,還是公務員的「鐵飯碗」靠譜。 在父母眼中世界上只有三種體面職業:醫生、公務員、老師和其他職業,就算你月工資三四千,他們也覺得你會有出路,以後會有出息。
  • 在體制內工作到底好不好?身處體制內的我,來說說自己的觀點
    我今天看了一篇帖子《在大多數人眼裡,是否只有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才能算得上好的工作》,樓主在裡面吐槽被父母逼著去考個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十分的苦惱,我作為所謂體制內的人,還是想發表一點點自己的觀點。
  •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你自己.
    8、我和大家一樣,都是青春曾經領養的孩子,你哭他笑,我玩著一個童年的布娃娃,一不小心跌倒,感染人生第一場抑鬱,又開始學會做愛情的美夢,最後醒來時,你就突然跟身邊的人發出疑問:我們什麼時候長這麼大的?而就在這個時候,或者更早,青春不動聲色地拿走了我們所有的傷疤。
  • 兩口子都在體制內工作,生活過得怎麼樣?
    找對象,都講究「門當戶對」,體制內上班的女人,多半想嫁給體制內的男人,一方面是兩個人都有穩定的工作,以後的生活,不要擔心沒有收入來源,一方面是看到身邊的人,大多數是這樣過日子,自己也和他們差不多,覺得很有面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體制內的人在一起,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符合人與人交往的基本規則。
  • 體制內的劉昊然
    這意味著,從今往後,劉昊然將成為體制內的一名話劇演員。但對於年輕演員來說,體制帶來的束縛也是可以想像的。但是它的對立面——離開體制的原因,無論對於公眾還是演員自身來說,都顯得直接而清晰:更多的曝光機會,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多的職業可能。今天的劉昊然或許已經擁有了這些,他想在體制內找到別的東西。
  • 貴州真正的男神級歌手——朱克「光芒」四射
    我是一隻有夢想嘞貓,關注我,我一定會紅的~~~~~~(點擊上面藍色小字體「貴州娛樂貓」就可以關注了)作為一隻有音樂夢想的貓今天我要和大家擺哈我的偶像2017年,「中國好聲音」著名實力派歌手朱克首次亮相貴州春晚,他帶來的《光芒》一曲更是「光芒」四射,閃瞎了觀眾的眼。小貓編我可是在現場親眼看到的,他一出場就是震懾全場的男神氣質,渾身上下充滿了經典老牌歌手的男人魅力~~不說了,小貓編我又要控制不住我自己了……
  • 為什麼名校研究生甘心於體制內工作?是人才待遇高還是學歷貶值?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眾多名校畢業生開始走進體制內工作呢?人才下沉的趨勢愈發明顯,如果從體制內的角度來看,這是傳統體制內的單位吸引力增加的有力證據,也是地方重視人才、吸納人才的結果。但是,面對如此下沉,難免會引發群眾的質疑:高等學府的碩士生、博士生都不去科研,都不去創造實施價值,而是進入體制,這是不是一種人才的浪費,和學歷的貶值呢?
  • 四射造句和解釋_四射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四射(sì shè)。向四面發散、放射。[夏丏尊等《文心》:「王先生的眼光向全堂四射。」]8、煙火的火花四射,美麗極了。9、蠟燭選擇其物固能光芒四射。10、文壇上又出現了一顆光芒四射的新星。比喻聲勢顯赫5、中天婺煥(zhōng tiān wù huàn):中天:半空,空中;婺:婺女星,二十八宿之一,指已出嫁的婦女;煥:光彩四射。天空中的婺女星光彩四射6、作作有芒(zuò zuò yǒu máng):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 基層公務員怎麼保持離開體制內的能力?
    不要用情懷和理想來搪塞,人,活著是要吃飯的啊,再前進一點,是要體面的啊。 那麼是不是基層就無望了呢? 我想,基層工作還是有希望能讓自己出彩的,六個字: 讓自己更值錢。
  • 從看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朋友圈,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
    網友一 我是體制內,但是我會曬美食 網友三 你感覺是這樣,其實並不是體制的問題,只是個人的問題,一般而言體制內基本都是大學以上學歷,相對來說學識多,性格也會沉穩,榮辱不驚,體制外相對而言一大部分學歷不高,見識短些,考慮問題淺顯,性格不夠沉穩 網友四 體制內的人過得舒心很多,錢也夠輕鬆美好過日子的
  • 不可思議,北大一半應屆生去體制內工作,不願去網際網路公司
    隨著經濟的發展,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素質。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畢業生能夠進入體制內,可以促進人員隊伍的「新陳代謝」,有助於提高體制內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體制內的工作大多以管理為主,有些崗位需要專業技術。
  • 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內,是好事還是壞事?
    南方周末最近一篇《名校生挺進體制內》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在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2019年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了體制內。那麼大量的名校畢業挺進體制內,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 《飛出個未來 第七季》生在體制內,死在體制內。
    時間總是在無限的循環著,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沒有隔閡,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的變化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絕對的真相,也沒有絕對的永恆。沒有希望,也不用在找希望。孤獨,孤獨是生命的解藥,孤獨的你,獨自的你,擁有自我意識形態的你,擁有自己意志的你,永遠不會遇見第二個你,孤獨是一切的起源。
  • 人們對於體制內工作都有哪些偏見?
    20 11:30:53 來源: 育兒滋味兒 舉報   很多人年輕人剛剛畢業,一心想著有個穩定的工作
  • 體制內,什麼樣性格的人會過得不好?
    體制內的本質是什麼?大家進體制內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體制內的本質,就是一份工作。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都是工作!區別在於,發工資的人不一樣。 既然是工作,那職場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不錯,升職加薪!體制內也不例外。既然要升職,想加薪,那就要付出努力。
  • 體面、穩定、津貼高……參軍入伍新方向!
    體面、穩定、津貼高……參軍入伍新方向! 近幾年 大學不斷擴招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 面臨畢業=失業的嚴峻形式 為了能擁有一份體面
  • 辭去年薪幾十萬的工作,回鄉考公務員,年輕人為何熱衷體制內工作
    上期節目我們跟大家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最近這些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是以體制內優先的,而且往往越是好的大學的畢業生,越願意打破腦袋擠到體制內去。前些日子還有個新聞,有一個年輕的畢業生在深圳一個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年薪幾十萬,然而人家在工作之餘還是去考了家鄉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