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人為何把鱷魚叫「祖父」 - 我在中國當大使視頻 - 海外網

2020-12-27 海外網

走進東帝汶駐華大使館,茶几上的擺件、隔板上的玩偶,還有傳統織布上的圖案,隨處可見「鱷魚」出沒。東帝汶駐華大使桑託斯說,鱷魚是東帝汶人的「祖父」。據大使介紹,在東帝汶有一個家喻戶曉的鱷魚報恩的故事。傳說中,鱷魚把身軀化作島嶼,血液化作石油,骨骼化作黃金,以報答一個東帝汶小男孩的救命之恩。快戳視頻聽大使講故事。

責編:吳正丹、趙壹晨

31946563,.東帝汶人為何把鱷魚叫「祖父」,.2020-12-24 18:41:57,.204064,.吳正丹、趙壹晨

相關焦點

  • 希臘駐華大使喬治·伊利奧普洛斯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
    希臘駐華大使喬治·伊利奧普洛斯 (Georgios ILIOPOULOS) 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也發表最新評論文章
  • 震驚世界的聖克魯斯慘案,堅貞不屈的東帝汶,最終迎來真正的解放
    或許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它的名字叫東帝汶,位於印尼最東端的帝汶島上,2002年才正式成為聯合國大家庭中的一員。而它誕生的背後,其實遍布荊棘和血淚,可以說是用無數百姓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自1975年被印尼強行吞併以來,東帝汶人一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獨立夢想。而對於這些"眼中釘,肉中刺",一些極端的印尼人則希望永久地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來源:海外網秘魯駐華大使館會客廳裡懸掛著一幅1884年的老照片——中國時任駐秘魯公使鄭藻如遞交國書時的留影。黑白照片,向每一位來客展示著中秘之間跨越太平洋的世紀友誼。攜手走過歲月長河,當前中秘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中國市場對丹麥非常重要」(我在中國當大使)
    來源:海外網丹麥駐華大使馬磊近照。海外網 付勇超攝典雅的城堡、平緩的河流、潔白的冰川……在歐洲北部,「童話王國」丹麥安靜矗立。《醜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童話從這裡走出,陪伴著全球無數兒童成長,也成為幾代中國孩子的記憶。
  • 東帝汶與印尼:從不是好友
    2006年,一家名為《澳大利亞人》的報紙,通過自己的渠道拿到了一份聯合國報告,內容駭人聽聞:在1975–1999年,印尼佔領東帝汶的24年間,佔領軍曾犯下滔天罪行,包括以屠殺、化學武器,甚至故意造成飢餓的形式,試圖滅絕東帝汶人。報告中,聯合國譴責印尼軍隊的行為造成了約18萬東帝汶人在暴行中喪生。
  • 蔡當局年金改革通過 遭批:連鱷魚的眼淚都沒有
    摘要:臺灣地區立法機構30日通過了蔡英文當局的「年金改革三法」,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稱,蔡英文大砍年金,不知道為何如此仇視軍公教,並批評道,蔡英文連「鱷魚的眼淚」都沒有。
  • 「我在中國當大使」系列融媒報導—— 【我在中國當大使】「當機立...
    「我非常喜歡我的中文名字。」面對人民日報海外網的鏡頭,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說,「我的本名意思是『像鷹一樣』,我的中文名也取自於此。」卓嘉鷹在中國當大使近5年,一直對推動馬中關係發展滿懷熱忱。「每次為中國人辦理赴馬爾他的籤證我都很高興。」
  • 「感謝中國醫生!」東帝汶產婦命懸一線,自貢醫生出手相救
    四川在線消息(徐詠秋 記者 秦勇 文/圖)「感謝中國醫生,救了我的妻子,挽救了我的家!」東帝汶當地時間5月7日,在東帝汶國家醫院,來自自貢的第8批中國援東帝汶醫療隊婦產科醫生凌翔、麻醉科醫生解波成功挽救一名東帝汶產婦,受到患者家人的感謝和醫院的好評。
  • 馬爾他有一座「紅色中國塢」(我在中國當大使)
    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我非常喜歡我的中文名字。」面對人民日報海外網的鏡頭,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說,「我的本名意思是『像鷹一樣』,我的中文名也取自於此。」卓嘉鷹在中國當大使近5年,一直對推動馬中關係發展滿懷熱忱。
  • 中國駐外大使,真敢說。|百家故事
    01最近對此感觸頗深,是因為網上火的一段對話。這幾天,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和英國BBC名嘴就「中國抗擊新冠疫情」「唇槍舌劍」的視頻,你們看了沒有?視頻如下視頻來源:《央視新聞》這個節目,叫《尖銳對話》,名字尖銳,現場氣氛也很尖銳。有兩段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 英國新任駐華大使拍隔離Vlog:全程中文介紹 贊中國防疫專業
    來源:海外網吳若蘭和隔離酒店工作人員(圖源:吳若蘭微博)海外網10月18日電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抵達北京開始任期,她在隔離期間用中文錄製了Vlog,大讚衛生人員專業。
  • ...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訪義大利駐華大使...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際擔任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是兩國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方瀾意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談及對意中關係的展望:未來意中經貿合作將越來越密切,人文交流將不斷拓展,兩國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意中旅遊合作大有可為。
  • 【我在中國當大使】「當機立斷效仿中國抗疫」
    面對人民日報海外網的鏡頭,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說,「我的本名意思是『像鷹一樣』,我的中文名也取自於此。」   卓嘉鷹在中國當大使近5年,一直對推動馬中關係發展滿懷熱忱。「每次為中國人辦理赴馬爾他的籤證我都很高興。」卓嘉鷹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表示,發展對華關係對馬爾他非常重要。
  • 「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我在中國當大使)
    來源:海外網模里西斯駐華大使王純萬近照。海外網 季星兆攝模里西斯海底瀑布。模里西斯駐華大使館供圖深邃的海洋、綿延的沙灘、美麗的珊瑚礁、燦爛的陽光……在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西南,坐落著有「天堂原鄉」美譽的模里西斯。建交48年來,中毛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豐碩。
  • 白玉蘭獎進行時,劉濤獲頒中國電視劇海外推廣大使
    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上,劉濤獲頒中國電視劇海外推廣大使。她說:「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樣的榮譽,作為演員,用心演繹好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希望今後演繹更多好作品,讓海外知道我們引以為傲的中華文化。」記者:張禎希編輯:王筱麗 周敏嫻
  • 「愛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
    海外網 付勇超攝 13世紀下半葉,帶著對東方古國的未知與好奇,馬可·波羅歷經艱辛,長途跋涉來到中國。他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傳回歐洲,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交流。沿著先行者的足跡,中意一代代友好使者繼往開來。
  • 異國他鄉醫者仁心:成都援外醫生遠赴東帝汶守護生命
    北京時間11月27日早晨不到8點,遠赴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擔任援外醫生的劉小勇剛與在成都的妻子和女兒通完視頻電話。滿眼熱淚的他跟其餘10位來自四川的「戰友」一樣,十分想家。東帝汶是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的島國,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亞洲最貧困國家和全球20個最落後的國家之一。其物資、醫療等諸多方面仍需要國外的援助。
  • 美媒追問湖北為何換帥 中國駐美大使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2月15日電據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消息,2月13日,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早間新聞」(Morning Edition)節目主持人英斯基普(Steve Inskeep)採訪,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回答了提問。
  • 英國女王視頻外交,大使夫人向她行屈膝禮,與泰國趴跪有何區別?
    據英國《每日郵報》與《太陽報》消息,當地時間12月4日,94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通過視頻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外交活動,接受三國大使及夫人的朝見,大使夫人通過視頻向女王行屈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