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臨作的《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仍然也有著文獻意義,可視為研究徐渭書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
前言:這篇短文,也完全可以用學術論文的方式寫成後發表。但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太長的學術論文,能夠全部看完的人很少。所以這兒只是以比較簡要的文字敘述,來表達一下我對《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真偽的看法。請所有學員和朋友們批評指正。
一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目前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字帖,都將其視為徐渭(字文長)的真跡。不少有關徐渭的學術研究論文,也將該帖視為真跡而作為論據。
我專門在網上查了一下,目前還沒有看到有學者將《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視為偽作或臨作的觀點或論文(當然了,或者已經有學者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只是我沒有查詢到)。
據網上查來的資料,《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但沒有查到與此相關的尺寸規格等參數。
《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我們去年草書技法班曾接觸過,當時我只是憑感覺,認定其為偽作,然後讓學員不要臨寫此帖。但對於其具體內容,我並沒有認真分析過。
今年的行書技法班,再一次碰到了《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我當時還是認定,這是一個有意的偽作,並表示作偽者可能是從徐渭文集中找出了一些詩文,而故意作偽。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
前兩天相對空閒一點,我將此帖反反覆覆琢磨了數天時間。然後得出修正後的結論:
1、《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確實不是徐渭真跡,但也不是後人一個故意作偽(此類作偽是為了以假充真而賣個好價錢)。
2、流傳到今天的這個《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實際上是一個臨寫本。臨寫者希望最大程度保存原作的格式、字體式樣、風格等元素。
3、唐宋以來,以臨寫方式來保存書法資料,一直也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比如從別人處借來書法真跡,數天之後就要歸還。那麼在歸還之前,就自己動手臨寫一個,也算是達到了保存資料的目的。雖然這種「複製」方式,其書寫水平會與原作相去太遠。
4、我個人認為,《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的這個臨本,其臨寫者的目的,仍然還是希望「複製」一份資料,而不是為了贏利。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3
二
通過我們現在看到的《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的這個臨本,可以推想出徐渭書寫《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真跡的一些情況:
徐文長一共寫了九首自作詩。並不是一次就寫完,而是分為四次時間,斷斷續續寫完的。
第一次是寫前三首(《寄雲嶽子 》、《和葛雲嶽首尾吟二首 》),書體為行草。
第二次是書寫第四首《北上別丁子範於虎丘》,書體為章草。
第三次是書寫第五、六、七首(《獄中所作女婦節烈者三首》),書體為大開大合的行草。
第四次是書寫第八、九首(《次韻答釋者二首》)並完成跋記,書體為黃山谷體的行書。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4
三
之所以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不是徐渭真跡,而是臨本,主要有以下依據:
1、整體用筆不是徐渭的風格,雖然單個字形看上去並不問題,但用筆根本沒有徐文長的那種剛猛之氣。尤其是細筆畫的處理,顯得非常柔弱無力。
2、與徐文長其他真跡對比分析就可看出,《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字跡的單字結構處理、字形大小對比等等,都只是看上去比較像,但經不起仔細觀察。根本沒有了徐文長真跡的那種威猛氣息。
3、在臨寫「右呂貞女詩」、「右方烈婦詩」以及「右吳節婦詩」這幾行小字時,與徐文長小字的水平就相差得很遠了。徐文長的小楷功底深厚,所書小字,筆力充足。而臨作的這幾行小字,很明顯與徐文長小字水平不是一個檔次的,差了好幾個檔次的。
4、在臨寫《次韻答釋者二首 》時,臨寫者故意誇張了黃山谷行書大字的長橫、長撇和長捺。但徐文長的大行草,通常是將多家的結體和用筆元素融合成自家的東西,而不會只強調黃山谷的用筆。
5、從最後落款年代看,此詩冊書於隆慶元年。而徐渭《春風剪雨詩卷》詩卷也書於隆慶年間,二者放在一起比較,明顯就可以看出,《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的整體水平,與《春風剪雨詩卷》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6、在臨寫末尾部分落款內容時,臨到「酒美怕不辣」時,辣字寫了三次。辣也寫為「辢」,估計徐文長原跡的字樣很可能就是第一個字樣(兩邊各一個「辛」,中間加一個「束」),臨寫者又改為「「辢」」,後來又在第一字寫法下面性為「辣」。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但無論如何,如果是徐文長真跡,他不可能將一個「辣」字在同一個地方連寫三次。
7、雖然《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只是一個臨作,書寫水平與真跡相差太遠;但在該詩冊真跡早已消失的前提下,這個臨作,仍然能夠讓我們推想出徐文長當時書寫該詩作的一些情況。從這個角度上講,作為臨作的《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仍然也有著文獻意義,可視為研究徐渭書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2020年8月8日草草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5
附件: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釋文
說明: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整理文字,以便於書友對照著原帖進行分析研究。
一、寄雲嶽子
讀書蕺山上,洗筆右軍池。
出戶予一見,經年人不知。
別久忽成夏,蕺葉更春姿。
西流值雙鯉,寄我相思詞。
多君寡諧合,惜此如瓊枝。
更欲傾一語,何時復來斯。
註:蕺(jí)山,為紹興古城內三座主要小山之一,也是紹興的主要歷史名山。
二、和葛雲嶽首尾吟二首
1、懷古
今人即是古人心,今古何須更討尋。
有見羹牆猶影闇,無言戶牖亦銘箴。
葛天世遠馮神到,金馬才高自陸沉。
試看一燈傳萬點,今人即是古人心。
2、 息機
塵途奔走利名身,真愧齋居懶散人。
海上盟從鷗鳥舊,漢陰制厭桔槔新。
即休行腳非關倦,不掛絲頭儼似貧。
四十年來成一笑,塵途奔走利名身。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6
三、北上別丁子範於虎丘
少年同學共青氈,一劍孤飛何處天。
別後相思應與共,向來心事尚難傳。
樹連古道冬催雪,水泛寒燈夜泊船。
自是陽關歌不得,祗馮尊酒醉君前。
楊中濤註:「樹連古道冬催雪」原帖中「連」字後誤寫了「冬」,本應點去,從徐渭的其他真跡看,此類誤書字,徐文長經常並不加上點去符號,臨寫者應該是保持原樣臨寫。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7
四、獄中所作女婦節烈者三首
1、
大沼未逢黃雀語,孔笄先到孟家庭。
周南行露衣難溼,塞北隨陽鳥自貞。
雙劍終交從獄底,千秋獨映是冰清。
慚予正坐深閨玷,只為他人紀姓名。
右呂貞女詩。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8
2、
才聞貞女待夫家,又見冰操照海涯。
芳樹競看棲好鳥,白人偏不與梨花。
脂光抱日千尋麗,粉氣飄蘭萬裡賒。
莫道封章遲不上,更無一字也榮華。
右方烈婦詩。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9
3、
烈女不更天所與,枯筇復活事誠艱。
一叢孟筍抽冬後,再見雷州掛紙還。
身比貞筠懷謝粉,心如下籜只依山。
若銷幾點風前淚,並是瀟湘一樣斑。
右吳節婦詩。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0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1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2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3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4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5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6
五、次韻答釋者二首
1、
鯫生莫訝垂憐少,李白猶言欲殺多。
顧爾難將佛力救,已拼身向鬼門過。
他年夜雨還思不,此日風波奈若何。
悟後恩仇成一笑,借君如意鼓盆歌。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7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8
2、
浮沉不計逍遙大,校量才生煩惱多。
未了舊時逋敢欠,要知山下路須過。
百齡枉作千年調,一手其如萬目何。
已分此身場上戲,任他悲哭任他歌。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19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0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1
寫情詩貴切致,難於不頭巾;寫景詩貴(「貴」字原無,依上下文補)輕鬆,難於不理趣。
東坡云:茶苦怕不美,酒美怕不辣。難矣哉!
翁洲道士徐渭漫書,將寄碧玉草堂。
時隆慶元年五月望日書於會稽清遠樓西偏松檜之下。
註:翁洲,即現今浙江省舟山島。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2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3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4
徐渭《寄雲嶽子等九首詩冊》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