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個人建議是要洗茶的,洗茶的話時間不宜過長,速度儘量要快,注水後5s內出湯就好了,洗茶水當然是倒掉了,但是如果不洗也是可以的,都沒有絕對的一說,當然如果並非一個人,三兩知己或佳人與會,當然是洗茶了,不僅專業,更能保證茶湯的氣質。
(紅茶衝泡水溫85~90攝氏度左右,開水晾置後的溫度。)
下面我們說說洗茶有何目的(以祁門紅茶為例):
首先紅茶祁門紅茶加工環節複雜(尤其是乾燥、揉捻、發酵過程),運輸以及保存環節難免有灰塵以及部分微笑雜物,第一泡則起到清潔的作用;再次洗茶可喚醒茶性,茶葉製作後,茶葉處於沉睡狀態,而洗茶的過程是茶葉與水接觸適應的過程,利於茶葉舒展,甦醒茶葉內含物質,可以為後續豐富的茶湯做鋪墊。
附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
初制工藝:祁門紅茶鮮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道工序,稱初制,製成的半成品茶,叫「毛茶」。這和普洱大葉種曬青毛茶是同理。
毛茶之後便是精製工藝。
精製工序相對複雜,總的來說有毛篩、切斷、抖篩、分篩、撩篩、風選、緊門、套篩、揀剔、拼和、補火、裝箱等十二道工序。除揀剔需要人工輔助外,其餘均為機械
當然,不洗茶也可以採用刮沫法。
刮沫洗茶法就是在衝泡茶葉時,先將適量茶葉投入泡茶器具,注水時採用懸壺高衝的手法,一次性將開水注滿泡茶器具,這時茶湯會有豐富的泡沫產生並漂浮在茶湯表面。
我們習慣上往往認為泡沫就是茶葉中的髒東西(其實茶湯中的泡沫並非全是因為茶葉中有髒東西而產生的,恰恰相反,茶湯中的泡沫主要是因茶葉中所含有的一種叫茶皂素的物質而產生),然後只需把浮沫刮掉,就可以放心的飲用了。
洗茶不僅僅存在於現在,在古代,古人早有此意:
據考證,洗茶一詞始於北宋,一直應用於泡茶飲用程式,至今約近700年歷史。《中國茶葉大辭典》對洗茶解釋: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
總而言之,洗茶主要有兩個作用:
一是洗去茶葉因製作、存放、運輸等可能存在的灰塵以及其他微小物質;二是使乾燥的茶葉先受熱吸水溼潤,形成葉片舒展的萌動狀態,便於滋味物質溶解,重新煥發活力,使茶葉香氣物質更好地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