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碗拉麵傳愛心——回民馬大叔帶領全家做義工

2020-12-28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衛華

和面、扯麵、煮麵……4月27日中午12時許,武漢洪山區珞桂路上一家蘭州拉麵館內,回族大叔馬學連正在麻利地為顧客煮麵。自從4月8日店面恢復營業後,有些老顧客每天都會來打包一份拉麵,也有許多新顧客,聽說馬學連一家的愛心故事後專門跑來照顧生意。

疫情防控期間,並不富裕的馬大叔一家累計為醫護人員、困難群眾、志願者送出近5000份愛心餐,花費成本近7萬元。

請纓出戰,為醫護人員做飯

45歲的馬學連來自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南部的一個貧困鄉。2000年,不甘貧窮的馬學連帶著家人離開家鄉,先後在鄭州開過拉麵館、在甘肅種過黑枸杞和哈密瓜,還在廣州的電子工廠打過工。2017年,聽說武漢環境好、生意也好做,當年8月份,馬學連帶著一家人來到了武漢,在洪山區珞桂路上盤下了這家蘭州拉麵館。

「武漢人,很熱情很實在,剛開店時他們給了我很大幫助。」馬學連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剛開始,每天只能賣出200多碗拉麵,後來,因為拉麵價格實惠味道好,附近許多居民來照顧生意。漸漸地,馬學連的拉麵館生意有了起色,最多時一天能賣出500多碗。

「武漢人幫了我們,我們也要回報武漢,回報武漢人。」疫情發生後,馬學連在朋友圈看到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都來馳援武漢,又感動又心疼,便想出一份力。2月2日,與家人商量後,馬學連主動找到派出所,表達了免費送餐的意願。

2月3日,經過聯繫協調,馬學連一家五口人來到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食堂,免費為醫護人員製作中餐和晚餐,每次都有牛肉拉麵、蓋澆飯、肉夾饃等多種回族菜式,平均每天能製作200餘份愛心餐。

2月24日,馬學連的小兒子突然感冒,馬學連一家不得不離開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從2月3日到2月24日,馬學連一家義務為醫護人員做了4400餘份愛心餐。

愛心延續,為社區送溫暖

3月9日,馬學連一家的隔離期滿,確定小兒子馬偉強只是普通感冒,馬學連鬆了一口氣。「疫情不退,我們不退。」解除隔離觀察後,馬學連決定把志願服務繼續做下去。

馬學連看到,不論颳風下雨每天都有志願者在路口值守,特別辛苦。於是,剛出隔離期,馬學連便聯繫上了自己所在三鴻社區的網格員,表示要為志願者送餐。

母親和面、父親煮麵、弟弟打包、哥哥配送……一家人的完美配合,讓三鴻社區的17名志願者每天都有熱飯菜吃。大兒子馬偉連在給志願者送餐時發現社區會不定時向困難群體發放愛心菜,回來後就向父親提議也向困難群體免費送餐。

漸漸地,馬學連一家的愛心餐從每天20份增加到每天80份,群體也從志願者擴大到社區困難群體、環衛工人等。最遠的一次,他們騎著電動車把饅頭餃子送到了10多公裡以外的光谷。

「我們做的雖然不多,但每一份愛心餐裡包含了我們一家人的愛心。」

精神感染,社區人人齊心合力

4月8日,武漢按下了「重啟鍵」。馬學連辦理了復工證明,拉麵館重新恢復了營業。

馬學連一家的志願服務畫上了句點,但他們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卻感染了許多居民。三鴻社區網格員王潔告訴記者,許多居民志願者都是在馬大叔的帶動下,自發參與進來的。無論是樓道消殺,還是物資保供,大家都心甘情願地默默付出,團結互助,不計報酬。至今,仍有3名志願者在社區工作。

「正是因為有像馬大叔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社區變得更好。」王潔說,疫情讓大家看到了病毒的無常,但同時也讓大家認識到了人心的溫暖,以後社區也會繼續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溫暖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帝都這幾碗日式拉麵,好吃到舔碗!
    日本的拉麵店裡,常常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上班族。吃麵的時候,會發出哧溜哧溜的響聲,來表示自己對這碗面的熱愛。已經被冠以「拉麵怪人」稱號的E神,踏遍香港的每一個角落,尋找自己心水的哪一碗拉麵,實力演繹對每一碗日式拉麵的熱忱,並且熱衷於在社交網站分享每一碗自己喜歡的拉麵。
  • 一碗蘭州拉麵的故事
    不知不覺走到了熟悉蘭州拉麵館,還是吃碗麵吧!不多時,一碗蘭州拉麵端到了我的面前,這次,我一反常態的沒有急著下筷,發呆的看著它,就如同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這不就是面如其人嗎?一清二白代表人的品格,三紅代表鬥志,四綠和五黃代表著我們的青春,一碗蘭州拉麵,人生百態,吃麵如人生,細品之則回味無窮!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翻譯 謝孟宗 1 上村敏行每年吃掉四百碗拉麵,等於每天午餐或晚餐吃一碗,加上每周大約有一天的早餐也是拉麵。可能人家碗都空了,你都還沒機會吃進第一口面。 上村先生花了三分鐘,而我花了十二分鐘才吃完整碗面,此刻的我已是滿頭大汗。抬起頭來,令人感到驚訝與些許難為情的是原來我並不孤單——店裡儘是吃得汗如雨下的客人。 「走,去下一站。」上村先生說。我隨他步出店門口,隱沒在福岡夜色下的明亮燈光之中,繼續尋覓下一碗拉麵。
  • 北京嚴冬暖暖的10碗拉麵
    ,靠的是這一碗碗實在、用心的拉麵。,幾味小菜嚼著解膩,糖心蛋做得也很有水平,一碗下肚可補了。暖心拉麵:建國門外大街光華東裡8號樓中海廣場B1樓 暖心時刻:每周一至周六 午餐 11:30 - 14:00 晚餐 18:00 - 21:15人均價格:71元 滿屋的日本大叔
  • 吃碗拉麵去看火影!鳴人最愛的日式拉麵都在這裡~
    最近不少粉絲們都該去刷過火影忍者劇場版博人傳了吧~陪你一起看的那個人是?紀州的豚骨拉麵是極簡主義的完美展現。在你眼前的這碗面只包含五個部分:醇厚的豚骨湯、有彈性的鹼面、自製叉燒、豆苗和蔥花。紀州的環境小而舒適,一樓大約 35 個座位,二樓最多 20 個。
  • 拉麵哥爆紅,3塊錢一碗15年不漲價,卻遭網友瘋狂抵制......
    不說大城市,四五線的小城市一碗拉麵少說也要8塊,最近網上很火的那個拉麵說,一袋速食拉麵也賣到了17元以上。網友內心第一想法,3元一碗的拉麵能吃嗎?這大哥是不是在糊弄顧客?事實恰恰相反,拉麵哥做的拉麵不但味道正宗,就連用料也很實惠。一碗拉麵六七兩以上。
  • 全家攜手學雷鋒——記雷鋒家庭編外雷鋒團鄧州義工二連連長宋國傑一家
    在此期間他認識了鄧州義工營營長孫甜,於2015年加入編外雷鋒團鄧州義工雷鋒營,並擔任二連連長。「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就應該像雷鋒一樣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宋國傑堅定地說。「宋國傑夫婦自加入編外雷鋒團以來,在團、營的領導之下,多次參加學雷鋒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他們這種全家學雷鋒的行動,帶動了更多的人加入學雷鋒行動中。」鄧州編外雷鋒團副政委杜恆介紹。王天娥就是在宋國傑夫婦的帶動下,加入到了義工行列,她本是眾贏建材有限公司的員工,在工作空閒之餘,多次跟著宋國傑和萬小英一起參加扶貧濟困、愛心送考、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動。
  • 這8碗日劇同款拉麵,吃完幸福到想哭
    還記得《深夜食堂》中千裡尋父的那一碗小小的方便拉麵嗎;或者是《東京愛情故事》裡莉香和完治的那頓拉麵;又或者是《女人當自強》
  • 拉麵武士江口晉介,十年一碗麵 日本主廚系列
    沒有高端料理的珠光寶氣,或者壽司店的目不暇接,但當江口忙活了許久之後,遞上一碗熱度恰好的拉麵時,心裡全只剩兩個字:踏實。從加熱湯碗、煮麵、灼燒叉燒、倒上湯汁、放上豆芽、蔥絲,爛熟於心的步驟每天都要上演上百次,一天一站十數個小時。當多數料理人叫囂著要改革、要創新的時候,江口堅持讓味道保持不變。
  • 別喪了,來一碗燃番動畫的拉麵REcharge!嗦完碗面繼續奮鬥
    一碗只賣兩個月的面火影主題定製:一楽拉麵 ▼美少女也忍不住直呼「再來一碗!」朋友圈深夜報社的眼紅嘴饞的首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趁熱氣騰騰,一口湯、一口面,來個碗底朝天。行家都忍不住嘆一句「一口入魂」 哪怕腰間贅肉已藏不住,食慾還在就好,沒什麼是一碗拉麵解決不了的。
  • 滬上8碗日式拉麵良心推薦!
    在你眼前的這碗面只包含五個部分:醇厚的豚骨湯、有彈性的鹼面、自製叉燒、豆苗和蔥花。紀州的環境小而舒適,一樓大約35個座位,二樓20個左右。肉質入口即化的叉燒拉麵是40元,每碗都附了黑胡椒調味罐,強烈推薦你放開了手撒。一碗熱滾滾的豚骨湯加上大量的黑胡椒保證幫你趕走冬天的小毛小病。
  • 全家都愛吃的美味~簡單易做齊享受!
    出門在外最懷念的就是跟家人一起做的美味。過年過節時,全家人圍在餐桌前擀麵皮、做水餃,老媽在廚房裡做麵條給我們,其樂融融的場景,讓你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異常~就算到了現在,這些簡單易做的美味,還是永不退潮的全家最愛。
  • 如何做出一碗記憶不復現的骨湯拉麵(泡麵篇)
    跟著會長很少會為選擇吃什麼而頭疼,因為一旦遇到了拉麵,其他的選項就都變成了灰色,他只會在同時有兩家拉麵可選的時候稍微頭疼一下。如果這一趟行程沒有遇到拉麵,那就繼續走,等遇到拉麵為止。會長研究了京城15家拉麵,最後帶我們去了王府井步行街上一家叫做哺哺的麵館。我禁不住他的大力推薦,迫於淫威點了一碗鹽拉麵,相傳這是日式拉麵裡最難最見功夫的一碗:因為真的就是鹽!
  • 拉麵之王· 龍旗信|老闆,弄碗面!
    從大阪到京都,從倫敦到米蘭;他守望著一鍋濃骨湯,帶著一碗麵,變成了別人眼中的拉麵之王。可見了本尊,我只想說,老闆,弄碗面。
  • 在永旺,這碗拉麵引發了一場「戰爭」……
    森尼嘮嗑館「每一碗拉麵對我來說都是戰爭,這場戰爭從客人踏入麵店到離開為止。而我在這場戰爭裡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徵服他們的味蕾!」|湯——拉麵の魂|麵湯直接決定一碗拉麵的成敗,吃日式拉麵一定要先喝湯。喜方拉麵秘制的雙味湯頭放入大量豬豚骨、一整隻雞、各種蔬菜水果長時間熬製,調味堅持不用味精。
  • 一碗炒拉麵
    回到小城的這幾年裡,這間拉麵館成為我的小食堂,每當學校教師食堂的飯菜不合口味,我都會來到這裡。前幾日,還和婷姐兒說,我吃的東西比較固定,喜歡吃,就會一直吃。而一份炒刀削麵或者炒拉麵,和一小碗麵湯,這幾年裡成為我的午飯或者晚飯,偶爾也會成為宵夜。炒拉面上來的間隙裡,店裡來了一個中年男人。土灰色的夾克,拉鏈抵著下巴,翻開的領子面小而急促。
  • 夜華給白淺甩的那碗拉麵,可能就是這個味兒吧
    ▲說起來,這拉麵的手法也是分派系的,也不知夜華這好身手是師承「南派」還是「北派」呢?吃到夜華牌拉麵實屬不易,但吃碗好面還不容易麼?!▲發源於崑山的奧灶面起初只是用各種下腳料做的普通湯麵,後來經過不斷改良,變成湯清味鮮澆頭繁複的著名美食,胥城大廈的前任主廚潘小敏師傅,則將之做了更精緻的改良。
  • 在武漢吃這20碗讓你自由的拉麵
    在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季節只有暖食才能治癒,你看這一碗熱湯拉麵,多誘人!瞧著這碗濃湯裡泛著油光的順滑麵條,配上醃製的叉燒和脆爽的海苔,可行?"我看行。"話不多說,直接來一碗才是真。精選出全江城21碗日式拉麵,直擊靈魂深處的不二美味,助你實現「拉麵自由」!
  • 作為一個拉麵控,我在一晚上吃了三碗拉麵
    和一般拉麵店不同的是,這家拉麵店採取的是劇院式設計,顧客坐在觀眾席上,拉麵師傅則在舞臺位置上料理食物。前面的觀眾好像有點反光呢。點的是店裡號稱人氣No.1的的玄瑛流拉麵。拉麵自然是手打的,夠有韌性,湯底也是不錯的豚骨湯底,但讓我對這碗面頗為欣賞的原因是,湯底裡加了非常香的麻油,吃起來能聞著滿滿的麻油香味兒。
  • 怎樣做一碗好的日式拉麵?
    一碗熱騰騰的拉麵,鮮香醇厚的湯底,配上各式各樣的小菜,在日本成為了獨特的一道「食文化」。那日式拉麵起源於哪裡呢?一碗好的日式拉麵有哪些必備要素呢?DOZO日料和大家一起走近日本拉麵!就像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小區門口的那家煎餅果子最好吃一樣,深夜街邊迎接剛下班的自己的一碗拉麵也成為了很多日本上班族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