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會玩F1嗎?現在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裡並不是懷疑大眾的能力,無論是大眾集團還是旗下的保時捷、蘭博基尼等品牌如果要涉足F1賽場,相信他們能取得的成績不會太差,那為何短期內他們基本不可能加入到這項賽事當中來呢?
此前由於本田的退出,就有傳聞大眾將會成為F1的引擎供應商,為F1車隊提供引擎。對於期待大眾加入F1的朋友可能要讓你們失望了。F1動力單元是代表著汽車界最尖端的技術,引擎的高水準還意味著為更小的引擎供應商設置了極高的門檻。把大眾列為更小的引擎供應商這點明顯不太合適,但再強的企業涉足一個新的領域尤其是科技含量極高的領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果大眾貿然進場,或許會步本田的後塵。
現在的混動引擎展示了超過50%的熱效率、集成在賽車中的高度複雜的技術,動能和廢氣回收,還有電池技術。這就是混動技術的最頂尖展示。正如梅賽德斯領隊託託沃爾夫所言,下一代的動力單元無論是使用何種技術都將使用更可持續的能量回收和可持續的推進系統,這是一項非常非常大的投入,背後的成本是不可估量的。據紅牛領隊透露,紅牛車隊每年在引擎方面的費用超過兩億英鎊。
另外一個對於大眾進入F1的不利因素在於規則的改變。為了平衡車隊間的差距,F1已經開始引入了預算帽機制,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底盤和空氣動力套件的研發費用列入了預算帽中,接下來將會是動力單元的研發,嚴格的限制下車企的實力得不到有效的發揮。此外1.6T混動版動力單元從2014年引入之後梅賽德斯一直佔據統治地位,而新的引擎規則將會在2026年發生改變,大眾即使有能力短期研發出了引擎,那使用的時間非常的有限,新規則下再次推倒重來,這樣將會造成成本與收益的不匹配。
最後最壞的情況就是步本田的後塵。邁凱倫本田時代最尷尬的是在日本站本田主場,阿隆索駕駛著邁凱倫賽車大聲呼喊GP2引擎,大眾可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在短期內做的比本田好。2015年本田重返F1,很顯然那幾年本田的引擎是災難性的,進而導致邁凱倫的表現也是災難性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本田取得了飛速的進步,才有了與紅牛的合作,大眾可不想經歷那糟糕的幾年。
因此最終認為大眾不會進入F1,至少2026賽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