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帶花環的這位便是中村良夫先生在(1918-1994)。
作為專題的開篇所介紹的,當然需要有著一定的份量。他不是本田歷任社長的任何一位,但他卻帶領本田從一家摩託車廠發展成汽車廠,而且他還作為本田F1的車隊總監帶領本田徵戰那些年的F1並因為他的技術讓本田首次贏取F1賽事的分站冠軍,而他本人更直接成為了F1車手徵戰其中,他就是本田著名的工程師,中村良夫先生。中村先生加入本田的時候,正是日本《特振法》實施之前,這個法律相當於汽車生產許可證,如果未能通過這個法律那麼車廠將不能生產汽車,而本田則需要一個契機來證明自己,而這個契機,本田宗一郎選擇了F1,在F1之中證明本田的實力,於是便有了本田F1車隊。
中村先生出生於1918年9月8日,年少的他在山口縣的山口中學完成了他的初中和高中生涯,而1940年高中畢業的中村先生成功考入了當時的東京大學,並攻讀工學部的航空學科,而經過兩年的時間,1942年,中村先生正式畢業,完成了學生生涯。由於修讀的是航空學科,所以在畢業之後,中村先生馬上就進入了當時的中島飛機公司(斯巴魯(富士重工)的前身,在二戰結束前是世界領先的飛機製造商之一)的航空引擎開發部擔任開發工程師。並且還是日本陸軍航空技術學院的航空審查部的負責人,參與到重型轟炸機的和噴氣式戰鬥機的開發之中。1950年,由於日本戰敗,中島飛機正式解散,在中島飛機工作的中村良夫正式進入一家名為日本內燃機製造的公司(這是日本一家老牌的三輪汽車製造商)就職,不過這家公司後來因為經濟出現問題,所以中村先生也離開了這裡。而到了1958年,中村先生才正式進入本田工作。對於F1的勝利,中村先生是相當的著緊,而他所擁有的知識和經驗更讓本田在F1上贏得第一個分站冠軍。
中村先生的加入剛剛卡在了本田由摩託轉向汽車的發展階段,而由於日本法規問題,本田想要在獲得汽車生產的許可則需要一個契機。而本田宗一郎先生選擇通過F1來證明自己,而這時,本田宗一郎先生找到了中村先生。由於生產摩託不同於生產汽車,汽車不論是設計還是結構等都比摩託車要複雜,而生產摩託車的本田其實並不太了解汽車,所以中村先生在這裡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村先生在加入本田不久之後,便被任命為本田技術研究院汽車開發團隊的負責人,領導S500以及T360等商用車的開發項目,而與此同時,中村先生還被任命成為本田F1車隊的總監,並且帶領本田在1964年參與到F1賽事之中。本田車隊參與F1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剛剛參賽的本田雖然遇到挫折,但本田絲毫沒有氣餒,在對賽車和引擎的一系列改進之後,1965年本田繼續參賽,並且在最後一站墨西哥站中贏得了本田車隊在F1賽場的首場勝利,這次的勝利與中村先生有著密切的聯繫,因為墨西哥賽道海拔為2000米,這屬於高原賽道,因此氧氣也相對地稀薄,這對於當年沒有渦輪的F1引擎而言,影響相當之大。不過,由於中村先生曾經參與飛機發動機開發,所以對於怎樣可以讓引擎應對這種高空中空氣稀薄的環境,有著相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在中村先生的努力和車手Ritchie Ginser駕駛下,最終本田取得了勝利。這是中村先生帶領的本田F1車隊第一次獲得分站冠軍時,中村先生向本田總部發生的電報內容,原文是「Veni,vidi,vici」,意思是「來吧,看看吧,贏了」。這句話可並不是隨便編的,這句話出自公元前47年,凱撒大帝打勝仗之後給知己的一封信之中。
1966年,由於身兼著本田商用車開發負責人的職務,中村先生不在擔任本田F1車隊的總監,而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離開F1車隊,不過到了1967年,中村先生第三度回歸本田F1車隊,不過此時本田由於汽車銷售疲軟,也逐漸減少了賽車運動,這時候本田甚至推出了MotoGP的賽場和F2的賽場。不過,好在F1還是依然繼續,而此時的中村先生,除了擔任本田F1車隊的總監之外,他的身份還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他正式成為本田F1車隊的車手了,而且與已故F1車手John Thirties等人的合作下,選擇在英國建立基地,繼續參與F1賽事。而此時由英國賽車製造商Laura開發底盤本田提供引擎的本田RA300賽車在義大利大獎賽上贏得了本田F1的第二場勝利。1968年,雖然本田F1車隊在上一年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車廠銷售疲軟這個問題總不能不解決,此時本田正在研發思域車型,而為了讓更多的資源能夠分配到這臺本田全新的小型汽車,於是中村先生在成為了僅一年F1車手之後,再次決定退出F1,不過,事實證明留更多的資源給思域的開發是對的。退出F1之後,中村先生並沒有返回日本,而是成為了本田在歐洲的代表,不過據說,並不是中村先生不想回日本,而是因為中村先生和本田宗一郎先生鬧了矛盾所致,最終,本田宗一郎在1973年退休,中村先生這才回到日本。本田的RA271 F1賽車正是由中村先生負責設計。
中村先生除了是本田F1車隊的總監之外,也是本田商用汽車開發負責人,而這兩T360以及下面的S360、S500都是負責中村先生負責開發的。
雖然中村良夫先生在本田F1車隊頗有成就,可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本田商用車開發負責人,而這一個身份讓他與本田宗一郎先生的關係變得相當微妙。中村先生一直認為本田宗一郎太過獨裁,特別在汽車發開的項目中,風冷和水冷這個問題上可謂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差點讓中村先生一氣之下決定辭職。話說,中村計劃開發配備水冷引擎的思域,但本田宗一郎先生卻堅持要配備風冷引擎的本田1300,而中村先生認為,具有相當大的技術限制,運用在商用車上並不利於推動本田,可是本田宗一郎卻依然堅持要開發本田1300,並拒絕中村的思域開發計劃,這把中村氣得要求辭職,好在在河島喜好等本田的高層勸說下,中村先生才最終留下。而比較搞笑的是,河島喜好勸說中村的理由是,「本田宗一郎很快就退休了」。除了兩臺S系的跑車之外,思域的開發項目也是中村先生負責,雖然被Honda 1300搶先了,但是思域推出對於本田而言影響力其實是相當之大的。
在1973年中村先生返回了日本之後,還在本田擔任常務總經理的職務,但在1977年才正式退休,而退休之後,中村先生繼續擔任其特別顧問的職責,最終,中村良夫先生在1994年逝世,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