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參觀這個紀念館,有何啟示?

2021-01-10 駐馬店網

正在安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19日來到渡江戰役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滾滾長江,承載著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華夏歷史,也因渡江戰役勾連起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考察,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71年前「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激情歲月。

遊客在參觀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新華社記者徐子鑑 攝)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軍隊總兵力已經下降至200餘萬人,解放軍兵力增加到了358萬人。蔣介石把長江視為東山再起的最後機會,不曾想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成了「豆腐渣工程」。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餘華裡的戰線上,衝破敵陣,橫渡長江……」1949年4月22日,毛澤東親自為新華社撰寫消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透過文字,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人民解放軍銳不可當的氣勢。

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新華社發)

「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闊氣魄,如長江之水奔騰不息,時至今日依舊激勵著華夏兒女,給人以深刻啟迪。

(一)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

在渡江戰役中,廣大人民群眾以極大熱情投入到支前工作中,夜以繼日籌集糧草、鋪路架橋、運送彈藥、搶救傷員,掀起了規模宏大的群眾性支前熱潮。

和平年代,面對波濤洶湧的洪水,解放軍官兵、民兵、消防救援人員緊急搶險救災。老百姓則紛紛走出家門,給搶險救災人員送去食物,送去溫暖:

安徽安慶市,志願者包了6000多個餃子,送到在大堤上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指戰員手中;

安徽銅陵市,群眾自發為正在加固堤壩的武警官兵送去煮好的雞蛋……

武警安徽總隊蕪湖支隊的官兵在搬運沙袋(新華社記者周牧 攝)

時代在變,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故事沒有改變。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人民軍隊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忠實的守護者,人民群眾則是人民軍隊最堅實的後盾。

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二)

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

毛澤東在《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寫到「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正是這種「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指引著百萬大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翻開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道路上,無數革命先烈滿懷理想信念,置個人生死安危於度外,前僕後繼。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四平戰役紀念館時強調:「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正因為有了革命先輩的犧牲和奉獻,中華民族才能一路向前,迎來復興的曙光。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三)

2017年,渡江戰役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個紀念館就是一處精神高地。渡江戰役紀念館中展陳的一件件文物,既是渡江戰役的歷史見證,又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國家確立的抗戰紀念設施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應當受到嚴格保護。」

新時代,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至關重要。

老戰士陳廷元(右四)為學生們講述革命故事(新華社記者杜宇 攝)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加強內容建設,改進展陳方式,著力打造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陳列,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教育功能,為社會各界群眾參觀學習提供更好服務。」

春風化雨,成風化人。從一座座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我們將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來路,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相關焦點

  • 鑑往知來 | 總書記參觀這個紀念館,有何啟示?
    正在安徽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19日來到渡江戰役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滾滾長江,承載著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華夏歷史,也因渡江戰役勾連起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考察,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71年前「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激情歲月。
  • 總書記兩次參觀!這個紀念館要「升級」!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2014年、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並參觀紀念館,對做好有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幾年來,紀念館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管理的標準化、教育的大眾化、傳播的國際化為抓手,加強場館建設,服務國家戰略,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用,在世界上積極傳遞中國和平之聲,紀念館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 為何多次參觀紅色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為何多次參觀紅色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其他 | 2020-10-04 11:57:04 星辰在線 | 編輯:樂先文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總書記足跡:梁啓超紀念館 珍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進入寒假以來,前往梁啓超紀念館參觀的遊客日益增多。「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館視察一周年之際,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前來感受愛國情懷。」梁啓超紀念館館長周美玲告訴記者。
  • 天津舉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梁啓超紀念館講話精神專題活動:弘揚...
    」「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可以由志願者先行,進而推動政府主導、專家諮詢、公眾參與」……1月17日上午,梁啓超紀念館飲冰室二樓會議室內氣氛熱烈,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河北區委、河北區政府在這裡共同舉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梁啓超紀念館講話精神專題活動,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梁啓超親屬、專家學者、文物工作者及志願者代表一起,圍繞今後如何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做好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進行交流和探討。
  • 梁啓超紀念館再憶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指示 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工作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一周年&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梁啓超紀念館是我們這座城市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就是我們紀念館今後應走的方向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張謇留給我們哪些啟示?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期間,專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介紹展陳。三個多月前,總書記曾在企業家座談會上談起張謇,稱讚他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三個月後,總書記又實地了解張謇的事跡。這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總書記為何如此關注?他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今天的《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張謇的故事。
  • 沿著總書記足跡 南通博物苑參觀熱持續 濠南別業一月接待觀眾近10...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調研期間,來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介紹展陳,了解張謇「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事跡。一個月來,許多市民和遊客跟隨總書記的腳步,一探濠南別業,在張謇故居裡「穿越」歷史,致敬先賢,在溫故知新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 北達資源中學參觀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
    千龍網北京5月28日訊 近日,北達資源中學初一年級全體同學來到宛平城,參觀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始了一次震撼心靈的旅程,迎接一場靈魂的洗禮。全體同學在紀念館前集合,聆聽歷史老師蘇天雅講述抗戰歷史。
  • 歐巴馬參觀911紀念館 稱恐怖主義不能削弱美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參觀紐約「911」恐怖襲擊紀念館,並發表講話。  中新網5月16日電  據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參觀紐約「911」恐怖襲擊紀念館,他稱讚紀念館為「療傷與帶來希望的聖地」,該館同時收集了襲擊發生後美國人英雄般的故事與精神。
  • 民建徐州市委赴冷遹紀念館參觀學習
    本報訊(記者 孟祥 通訊員 泉一支)5月25日,民建徐州市委組織骨幹會員赴冷遹紀念館參觀學習。冷遹紀念館是民建中央及民建江蘇省委愛國愛會教育基地,冷遹先生作為辛亥革命的先驅者之一,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倡議者、奠基人。
  • 古城南京有座國際公認的紀念館,免費預約參觀,但去一次便足矣!
    #2020生活記憶#又一年的冬至將至,南京的這個周末,天氣晴好,氣溫更是宜人。這種時節,必定是要外出才不算辜負了這大好的冬日時光。一路走走逛逛,便來到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天氣晴朗的周末,來紀念館參觀的人很多。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南京很多景點為了控制人數,都施行預約制,這裡也不例外。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 引遊客慕名參觀
    遊客參觀劉銘傳紀念館。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12月30日電 (記者 張強)30日,位於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的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劉銘傳(1836年-1896年),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淮軍重要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臺灣省首任巡撫。
  • 感受習總書記七年插隊 青年教師學習延安精神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6日電(記者 楊月 通訊員 李科一)「在梁家河村史館,我深深地被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情懷所感動。他當年勇過『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帶領村民打壩淤地、引進沼氣、栽果造林……」思政課教師史為磊感慨地說。
  • 「遲來的春節檔」有何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以人民為中心,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這是現實主義創作永遠的價值鐵律。如果《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在一起》稱得上成功,那麼成功的奧秘之一,正是堅持了在真實基礎上的藝術創作。
  • 南京市委常委集體瞻仰梅園新村紀念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
    市委常委等同志來到梅園新村紀念館,參觀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展陳和中共代表團的工作生活場所,了解革命先輩在特殊條件下有勇有謀的鬥爭歷程,感悟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偉大風範。南京日報全媒體記者 崔曉 攝梅園新村紀念館生動記錄了國共南京談判期間,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近一年時間的鬥爭歲月,是我市重要的紅色教育場館。市委常委等同志在周恩來銅像前肅立瞻仰,並參觀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展陳和中共代表團的工作生活場所,了解革命先輩在特殊條件下有勇有謀的鬥爭歷程,感悟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偉大風範。
  • 帶你參觀首爾「韓國戰爭紀念館」
    好在朋友建議我利用這半天時間逛逛博物館,而他特別建議我去看看位於首爾市中心的「韓國戰爭紀念館」,也稱為「韓戰紀念館」。我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這個紀念館所在地以前曾經是韓國的陸軍總部,(之前還分別做過日軍和美軍的駐紮地),於1990年動工、94年開放。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成為首爾旅行的一個重要景點,國內有許多旅行團會來這裡(也可能是因為不收門票)。
  • 「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1月10日消息,北京市民應該注意到了兩個變化:曾經,只要趕上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興奮地曬照,但現在很少有人再「曬」了,大家對藍天已習以為常;曾經,人們早上出門要查PM2.5指數,但現在也少有人刻意關注這個數值了
  • ...大學外國語學院黨總支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參觀淞滬抗戰紀念館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7月10日,上海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黨總支組織黨員開展紅色文化紀念館走訪活動,參觀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據了解,淞滬抗戰紀念館2000年1月28日建成開館,2014年8月被國務院命名為首批80家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之一,是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黨史教育基地、上海市志願者服務基地。
  • 寧陵縣華堡鎮:人大代表赴焦裕祿紀念館參觀學習
    12月9日,根據華堡鎮人大主席團代表活動工作安排,華堡鎮人大代表第一聯絡站站長、全國勞模、省人大代表、豫東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業勇組織帶領駐華堡鎮省、市、縣、鎮人大代表到焦裕祿紀念館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弘揚焦裕祿精神,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和宗旨意識,樹立良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