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 引遊客慕名參觀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遊客參觀劉銘傳紀念館。 張強 攝

中新網合肥12月30日電 (記者 張強)30日,位於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的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劉銘傳(1836年-1896年),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淮軍重要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臺灣省首任巡撫。

劉銘傳紀念館一隅。 張強 攝

劉銘傳紀念館位於大潛山西麓,佔地56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距離劉銘傳故居近千米。該紀念館設計時半嵌入山體,維持原始地形地貌,與周邊環境自然銜接,達到建築與山水空間互相映襯。整體造型結合傳統建築布局,採用院落式布局方式一-四水歸堂,突出江淮民居意蘊。

劉銘傳紀念館是以劉銘傳生平活動軌跡為主線,劉銘傳愛國情感遞進為暗線,全面再現劉銘傳的一生,充分彰顯其忠於國家、忠於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的變革精神。展廳設「臨時展廳」「劉銘傳生平事跡展」「兩岸印記展」。

其中,劉銘傳生平史跡展館,共設「序廳」及「少年立志、淮軍名將、抗法保臺、建設臺灣、晚年歲月、兩岸共仰」七個部分。

12月30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 張強 攝

當日,雪過天晴,劉銘傳紀念館披著銀裝,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剔透。雖是試開館首日,但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合肥市民劉先生說,劉銘傳是合肥的驕傲,之前聽說劉銘傳紀念館今天試開館,就想著過來先睹為快。「劉銘傳紀念館建得很有氣勢,裡面的展覽詳細講述了劉銘傳的一生功績和近來年皖臺交流合作,學習到很多。」(完)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今天在肥西銘傳鄉開機啦!
    6月16日,由安徽廣播電視臺和合肥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中共肥西縣委、肥西縣人民政府協辦的四集電視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開機儀式在肥西縣劉銘傳故居隆重舉行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參觀記
    作為淮軍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劉銘傳,也是洋務派的骨幹,特別是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洋務改革: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教育等事業,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是推動臺灣現代化建設的先驅者,有臺灣洋務運動之父和臺灣近代化之父之譽。劉銘傳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潛山麓)人,其故居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銘傳鄉(原南分路鄉和井王鄉合併)。
  • 翁飛|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
    然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矣!這是臺灣著名愛國史學家、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祖父連橫先生在其所著《臺灣通史·劉銘傳列傳》裡對這位臺灣省首任巡撫所下的定評,言簡意賅,精確得當,為海峽兩岸史學界共同認同,並在國人中廣為流傳。我們知道,劉銘傳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第一名將,一生大起大落,很具有傳奇色彩。
  • 愛國巡撫劉銘傳:功在民族 德被臺灣
    愛國將領劉銘傳是深受兩岸民眾敬仰的民族英雄。19世紀末,他率領軍民英勇抵抗法國艦隊,誓死保衛祖國的寶島臺灣。1885年,他以臺灣省首任巡撫身份治臺,開啟了臺灣省治的歷史。劉銘傳巡撫去(臺灣)的時候把家裡賣了五百多畝地另外房子賣了十幾處財產由於當時清政府銀庫非常空虛他自己變賣家產帶著錢打造槍炮帶了132個子弟兵到臺灣去劉銘傳就提醒說趕快把臺北城的城牆給接好因為法國人重點會放在攻打臺北城1883年至1885年,中法爆發戰爭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玄孫女劉學馥(圖)
    很多場合,介紹劉學馥時都會在她的名字前加上這樣一個注釋:劉銘傳的玄孫女。   的確,作為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身後的故事太多太多。1884年,劉銘傳奉命赴臺帶領淮湘兩軍以及臺灣人民共同打退了法軍的進攻,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此一捷報中外報紙均大幅報導,是啟發臺灣精神的一道曙光,亦是烽火年代的珍貴歡欣,撫今追昔我們仍時時感念、人人詠嘆此位戰功顯赫的民族英雄。」在劉學馥保存的珍貴資料中,諸如此類對劉銘傳的評價比比皆是。
  • 根脈(十九)——愛國巡撫劉銘傳:功在民族 德被臺灣
    1885年,他以臺灣省首任巡撫身份治臺,開啟了臺灣省治的歷史。在七年的治理過程中,臺灣一躍成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省份之一,劉銘傳因此被譽為臺灣現代化之父。今年是劉銘傳誕辰185周年。今天(2月5日)的系列報導《根脈》,我們帶您走近劉銘傳的祖籍地安徽省肥西縣,以及他勵精圖治的臺灣各地,展現這段根在、脈不斷的兩岸聯結。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
  • 【圍觀】《劉銘傳在臺灣》即將開播,史學大師戴逸先生為總顧問
    2020年10月12日正值臺灣建省135周年四集高清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
  • 劉銘傳在成為臺灣首任巡撫之前的發跡人生,強悍的人生如同開掛!
    劉銘傳劉銘傳父親劉惠(1790-1847),字懷剛,家有薄田數十畝。母親周氏,生六子,劉銘傳排行老六。十一歲時,劉銘傳的父親、長兄先後病故,從此家道中落。十七歲時,劉銘傳與長其六歲的六安棗樹店程氏結婚。劉銘傳發跡後,劉氏子弟也紛紛踏上仕途,僅劉氏宗族山後老二房武官參將以上、文官知縣以上達五十二人。劉銘傳家族遂成「皖中世家」「江淮家族」。劉銘傳十八歲時,因不堪其伯父劉殷受土豪欺凌羞辱致死,揮刀砍死土豪。後經六安知州鄒箭勸慰,劉銘傳主動歸順朝廷,對抗太平軍,保境安民。
  • 大型電視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開播
    中新社合肥10月26日電 (記者 張俊)大型電視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26日晚上在安徽衛視正式開播。《劉銘傳在臺灣》真實再現了晚清安徽人劉銘傳禦寇臺灣、開發寶島的歷史傳奇,分析了劉銘傳的海防思想、經濟思想、近代化思想,及其一生秉持的創新思維,再現劉銘傳「足與臺灣不朽矣」的歷史功業。《劉銘傳在臺灣》全片共分為四集,分別為《出山》、《較量》、《重任》和《遺恨》,每集50分鐘,總時長200分鐘。
  • 紀念劉銘傳誕辰180周年(一):歷史中的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6),安徽肥西人,字省三,號大潛山人。1884年奉旨赴臺灣督辦軍務,抗擊法國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為首任臺灣巡撫,1891年6月因病離開臺灣。劉銘傳治臺時間雖不太長,但為臺灣的近代化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劉銘傳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第二是保衛臺灣、抗擊法國侵略者;第三是擔任首任臺灣巡撫六年時間內開發和建設臺灣。這位出身農家的將領,曾經販過私鹽,嘯聚山林,其人生充滿了不朽的傳奇色彩。
  • 臺灣人有電燈用,有火車搭,不能不知道劉銘傳
    清朝名臣,1884年奉旨赴臺灣督辦軍務,抗擊法國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為首任臺灣巡撫,1891年6月因病離開臺灣。9月24日的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異常熱鬧。「海峽兩岸(合肥)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大會」在這裡的劉銘傳舊居舉行,兩岸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建設臺灣做出傑出貢獻的先賢。
  • 民族英雄,中法戰爭的功臣,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
    劉銘傳臺灣歷史上第一任巡撫,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帶領著臺灣軍民打退了法國人的進攻,是清朝晚期對外戰爭中唯一勝利的一次。他開辦了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郵局等現代化設施,採用西化的管理模式管理臺灣行政,在臺灣本土的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力氣,為臺灣後來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劉銘傳收復治理臺灣
    的確,劉銘傳在任期間,為臺灣做了許多好事。直到現在,海峽兩岸的人民仍在懷念這位第一任臺灣省巡撫,今天的臺灣就有許多劉銘傳的紀念設施。在他的家鄉合肥肥西劉老圩,人民把他的故居建成展覽館,安徽省人民政府把劉銘傳的故鄉確定為銘傳鄉,這在我國鄉鎮一級建制中用清朝官員的名子來命名的是不多見的。
  • 「臺灣鐵路之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 前「立委」:「臺獨」不拜日本人可怎麼活
    臺教科書上都寫著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是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對此,國民黨籍前「立委」蔡正元12日在臉書發文諷刺稱,「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活下去?作家張方遠也在臉書強調,最早在臺建設鐵路的人是劉銘傳,他批評民進黨當局的行為是在「捏造歷史」。
  • 【歷史上的明天】這一天他被任命為臺灣巡撫
    >在131年前的明天,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臺灣府為行省命劉銘傳為臺灣巡撫。中法戰爭前,臺灣作為一個道隸屬於福建省。經過中法戰爭,臺灣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戰略地位進一步突出,清政府感到必須加強對臺灣的統治。1885年10月,醇親王等提出「臺灣要區宜有大員駐紮」。
  • 臺當局將臺灣鐵路之父劉銘傳,換成一個日本人?
    近日,據一名臺灣網民爆料,自己跟家人去逛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令發帖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臺灣鐵道建設簡介裡已將臺灣鐵路之父劉銘傳換成了日本人長谷川謹介。資料圖:劉銘傳雕像 來源:臺海網      臺灣的鐵路之父是誰?該發帖人稱,自己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名字就是劉銘傳,他是臺灣首任巡撫。
  • 聊點臺灣腔:臺鐵之父變成日本人?問過劉銘傳嗎?
    近日,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正式開園。在博物館的介紹中,「臺灣鐵路之父」變成了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論篡改歷史,民進黨當局堪稱「專家」。在臺教科書中,「臺灣跌路之父」的稱號,原本屬於1885年至1891年的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長谷川謹介,則是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的鐵道部長,他規劃的鐵路在1908年通車,可是,劉銘傳興建的鐵路早在這之前20年就已經通車。強調「過去許多文獻都如此稱呼」「劉銘傳的鐵路後來被拆」,無疑是強詞奪理。
  • 合肥西南將現「臺灣風光」!寶島形狀,8.7平方公裡!2020年建成!
    在劉銘傳故居的銘傳園旁,《規劃》提出,將新建一座臺灣巡撫衙門。專家介紹,衙門內部除了展覽內容外,其餘空間開闢為學堂。未來,這裡將被打造成國內遊客和青少年兒童學習國學的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劉銘傳的光輝事跡激勵一代代人。
  • 合肥版「小臺灣」來了!寶島形狀,8.7平方公裡,2020年建成!就在肥西縣銘傳鄉!
    (點擊查看大圖)在方案中看到,該景區將以劉銘傳故居、劉銘傳墓園和即將建成的劉銘傳紀念館為核心,將景區外延規劃成臺灣版圖形狀,並整合區域內大潛山、二潛山、三潛山等資源,形成銘傳故裡景區範圍,佔地面積約8.7平方公裡。除了即將建成的劉銘傳紀念館,景區內還將新建劉銘傳當年抗法激戰的淡水炮臺、臺灣巡撫衙門等,並將以環島小火車組成遊線加以串聯。
  • 《劉銘傳在臺灣》入選傳統電視榜「十大最受市場歡迎紀錄片」
    2021新年伊始,喜報再傳,《劉銘傳在臺灣》入選傳統電視榜「十大最受市場歡迎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