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今天在肥西銘傳鄉開機啦!

2021-02-28 微美肥西

6月16日,由安徽廣播電視臺和合肥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中共肥西縣委、肥西縣人民政府協辦的四集電視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開機儀式在肥西縣劉銘傳故居隆重舉行。

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莊保斌,合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鍾俊傑共同掀開紅綢,宣布《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錄片正式開機

總導演王振濤闡述節目概況

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博士翁飛致辭

肥西縣委副書記、縣長金成俊致辭

合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浩致辭

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禹成明致辭

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莊保斌,合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鍾俊傑,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禹成明,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博士翁飛,合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浩,肥西縣委副書記、縣長金成俊,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總監袁衛東,肥西縣委副書記李煜,肥西縣委常委、上派鎮黨委書記、宣傳部長楊術雲和省市相關新聞媒體參加開機儀式。

據介紹,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由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承制,共分四集,每集50分鐘。紀錄片將從「大視野、大格局」、「新解讀、多視角」、「歷史性與現實性的結合」、「國際化表達,講好中國故事」 四個方面進行定位,把傳統社會的轉型、世界進程的一體化作為詮釋人物不可或缺的考量維度,引用最新學術成果和史料,力求以國際化表達方式講好中國歷史人物故事,還原一個智勇雙全、力挽狂瀾劉銘傳,紀念劉銘傳的豐功偉績,再現百年前那一段輝煌又悲壯的歷史。

省市媒體在儀式現場進行報導

劉銘傳(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緒二十二年逝世),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安徽合肥西鄉人(今肥西縣銘傳鄉),是中國清朝末期的一位將軍和大臣,是淮軍重要將領,臺灣省首任巡撫

1884年,劉銘傳臨危受命,領導臺灣軍民成功的進行了抗法保臺戰爭,為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立下了赫赫戰功。l885年,劉銘傳被任命為臺灣首任巡撫。此後,劉銘傳在臺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建設,他運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觀念和方法,比如招商、集資等等,將臺灣帶入了近代化的時代,也讓臺北成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城市之一。

為了紀念劉銘傳在臺灣的建設,以其名命名的機關包括位在臺北市的「銘傳大學」及銘傳國小,基隆市的銘傳國中,以及基隆市的「劉銘傳路」(在仁愛區愛七路、愛九路間)等。臺灣鐵路管理局也曾在1950年代初,將縱貫線北上2次對號特快車命名為「銘傳號」。

相關焦點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參觀記
    作為淮軍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劉銘傳,也是洋務派的骨幹,特別是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洋務改革: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教育等事業,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是推動臺灣現代化建設的先驅者,有臺灣洋務運動之父和臺灣近代化之父之譽。劉銘傳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潛山麓)人,其故居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銘傳鄉(原南分路鄉和井王鄉合併)。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 引遊客慕名參觀
    遊客參觀劉銘傳紀念館。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12月30日電 (記者 張強)30日,位於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的劉銘傳紀念館試開館,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劉銘傳(1836年-1896年),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淮軍重要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臺灣省首任巡撫。
  • 大型電視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開播
    中新社合肥10月26日電 (記者 張俊)大型電視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26日晚上在安徽衛視正式開播。《劉銘傳在臺灣》真實再現了晚清安徽人劉銘傳禦寇臺灣、開發寶島的歷史傳奇,分析了劉銘傳的海防思想、經濟思想、近代化思想,及其一生秉持的創新思維,再現劉銘傳「足與臺灣不朽矣」的歷史功業。《劉銘傳在臺灣》全片共分為四集,分別為《出山》、《較量》、《重任》和《遺恨》,每集50分鐘,總時長200分鐘。
  • 翁飛|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
    然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矣!這是臺灣著名愛國史學家、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祖父連橫先生在其所著《臺灣通史·劉銘傳列傳》裡對這位臺灣省首任巡撫所下的定評,言簡意賅,精確得當,為海峽兩岸史學界共同認同,並在國人中廣為流傳。我們知道,劉銘傳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第一名將,一生大起大落,很具有傳奇色彩。
  • 臺灣人有電燈用,有火車搭,不能不知道劉銘傳
    劉銘傳(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號大潛山人,因排行第六、臉上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潛山麓)人。清朝名臣,1884年奉旨赴臺灣督辦軍務,抗擊法國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為首任臺灣巡撫,1891年6月因病離開臺灣。9月24日的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異常熱鬧。「海峽兩岸(合肥)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大會」在這裡的劉銘傳舊居舉行,兩岸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建設臺灣做出傑出貢獻的先賢。
  • 【圍觀】《劉銘傳在臺灣》即將開播,史學大師戴逸先生為總顧問
    >自2017.6.16在肥西劉銘傳故居舉行開機儀式以來歷時三年多創作團隊精心製作,反覆打磨並前往臺灣實地拍攝,遠赴法國採訪取得大量一手資料真實地再現了劉銘傳臨危受命率領臺灣軍民以弱勝強,抗法保臺首任臺灣巡撫之後勵精圖治為臺灣近代化殫精竭慮、篳路藍縷的奠基之功延伸閱讀:
  • 愛國巡撫劉銘傳:功在民族 德被臺灣
    愛國將領劉銘傳是深受兩岸民眾敬仰的民族英雄。19世紀末,他率領軍民英勇抵抗法國艦隊,誓死保衛祖國的寶島臺灣。1885年,他以臺灣省首任巡撫身份治臺,開啟了臺灣省治的歷史。劉銘傳巡撫去(臺灣)的時候把家裡賣了五百多畝地另外房子賣了十幾處財產由於當時清政府銀庫非常空虛他自己變賣家產帶著錢打造槍炮帶了132個子弟兵到臺灣去劉銘傳就提醒說趕快把臺北城的城牆給接好因為法國人重點會放在攻打臺北城1883年至1885年,中法爆發戰爭
  • 劉銘傳在成為臺灣首任巡撫之前的發跡人生,強悍的人生如同開掛!
    劉銘傳(1836.9.7-1896.1.12),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因排行第六、臉上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安徽省合肥縣(今肥西縣銘傳鄉)人,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清時代。劉銘傳先祖世代託身隴畝,父母一生耕織。
  • 根脈(十九)——愛國巡撫劉銘傳:功在民族 德被臺灣
    1885年,他以臺灣省首任巡撫身份治臺,開啟了臺灣省治的歷史。在七年的治理過程中,臺灣一躍成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省份之一,劉銘傳因此被譽為臺灣現代化之父。今年是劉銘傳誕辰185周年。今天(2月5日)的系列報導《根脈》,我們帶您走近劉銘傳的祖籍地安徽省肥西縣,以及他勵精圖治的臺灣各地,展現這段根在、脈不斷的兩岸聯結。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
  • 劉銘傳收復治理臺灣
    的確,劉銘傳在任期間,為臺灣做了許多好事。直到現在,海峽兩岸的人民仍在懷念這位第一任臺灣省巡撫,今天的臺灣就有許多劉銘傳的紀念設施。在他的家鄉合肥肥西劉老圩,人民把他的故居建成展覽館,安徽省人民政府把劉銘傳的故鄉確定為銘傳鄉,這在我國鄉鎮一級建制中用清朝官員的名子來命名的是不多見的。
  • 合肥菜名宴之二:劉銘傳家宴
    劉銘傳(1836-1896),淮軍名將,清朝名臣,安徽合肥西鄉(今肥西縣銘傳鄉)人,因排行第六,臉上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幼時上過幾年私塾,因家貧輟學,18歲時開始結黨販賣私鹽,因殺當地豪強,遭官府通緝,被迫離家出走。後回家鄉辦團練,率部編人淮軍,深得李鴻章、曾國藩器重和賞識,由千總逐步提拔為直隸總督,系臺灣省首任巡撫,洋務派骨幹之一。
  • 《劉銘傳在臺灣》入選傳統電視榜「十大最受市場歡迎紀錄片」
    2021新年伊始,喜報再傳,《劉銘傳在臺灣》入選傳統電視榜「十大最受市場歡迎紀錄片」!
  •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玄孫女劉學馥(圖)
    很多場合,介紹劉學馥時都會在她的名字前加上這樣一個注釋:劉銘傳的玄孫女。   的確,作為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身後的故事太多太多。1884年,劉銘傳奉命赴臺帶領淮湘兩軍以及臺灣人民共同打退了法軍的進攻,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此一捷報中外報紙均大幅報導,是啟發臺灣精神的一道曙光,亦是烽火年代的珍貴歡欣,撫今追昔我們仍時時感念、人人詠嘆此位戰功顯赫的民族英雄。」在劉學馥保存的珍貴資料中,諸如此類對劉銘傳的評價比比皆是。
  • 為了拍攝這部大型紀錄片,安徽衛視攝製組專程趕到長樂
    ◆安徽廣播電視臺紀錄片總導演王振濤(左2)、導演唐娟娟(左1)、總攝像林巖松(左4)、航拍師儲豔林(左3)王振濤總導演介紹了2017年6月開機的大型紀錄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情況,該片由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承制,共分四集,每集50分鐘,詳細講述了劉銘傳傳奇人生。
  • 紀念劉銘傳誕辰180周年(一):歷史中的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6),安徽肥西人,字省三,號大潛山人。1884年奉旨赴臺灣督辦軍務,抗擊法國侵略者,1885年10月被清政府任命為首任臺灣巡撫,1891年6月因病離開臺灣。劉銘傳治臺時間雖不太長,但為臺灣的近代化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劉銘傳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第二是保衛臺灣、抗擊法國侵略者;第三是擔任首任臺灣巡撫六年時間內開發和建設臺灣。這位出身農家的將領,曾經販過私鹽,嘯聚山林,其人生充滿了不朽的傳奇色彩。
  • 民族英雄,中法戰爭的功臣,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
    劉銘傳臺灣歷史上第一任巡撫,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帶領著臺灣軍民打退了法國人的進攻,是清朝晚期對外戰爭中唯一勝利的一次。他開辦了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郵局等現代化設施,採用西化的管理模式管理臺灣行政,在臺灣本土的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力氣,為臺灣後來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歷史上的明天】這一天他被任命為臺灣巡撫
    >在131年前的明天,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臺灣府為行省命劉銘傳為臺灣巡撫。10月12日清政府傳旨,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福建巡撫事宜由閩浙總督兼管。並命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是中法戰爭中為保衛臺灣作出巨大貢獻的愛國將領。戰爭結束後,他留駐臺灣。在經親自勘測查訪的基礎上,1887年11月,他與閩浙總督聯名向清廷提出新的臺灣行政區劃分方案,獲得批准。方案是:在臺中彰化地區,建立省城;增設臺東直隸州;將基隆、澎湖、埔裏社各海防重地,設置為廳,以重事權。
  • 合肥版「小臺灣」來了!寶島形狀,8.7平方公裡,2020年建成!就在肥西縣銘傳鄉!
    恭喜你合肥人幸運的你們直接在合肥就可以『遊臺灣』啦~再過不久,合肥西南將新添一條「臺灣街」,合肥市民不但可在家門口體驗「寶島風情」,還能乘坐觀光小火車、索道(點擊查看大圖)在方案中看到,該景區將以劉銘傳故居、劉銘傳墓園和即將建成的劉銘傳紀念館為核心,將景區外延規劃成臺灣版圖形狀,並整合區域內大潛山、二潛山、三潛山等資源,形成銘傳故裡景區範圍,佔地面積約8.7平方公裡。除了即將建成的劉銘傳紀念館,景區內還將新建劉銘傳當年抗法激戰的淡水炮臺、臺灣巡撫衙門等,並將以環島小火車組成遊線加以串聯。
  • 王振濤:縱有封疆大吏夢 更敬巡撫「家國情」
    總導演王振濤日前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徽派欄目,從最近熱播的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聊家國情懷和這部紀錄片拍攝的臺前幕後。王導您在當初這部片子立項的時候,對劉銘傳這位傳奇人物是什麼樣的印象?王振濤:這部紀錄片剛剛立項的時候,劉銘傳在我腦海裡還只是個符號,一個抽象的概念。知道他是臺灣首任巡撫,知道他抗法保臺,但具體的史實並不了解。2017年6月16日在肥西劉銘傳故居舉行了開機儀式,各方面的嘉賓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