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今天(5月20日)上午,司法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法律服務網正式上線運行。通過這一系統,公眾可以諮詢相關法律問題、查詢律師和司法鑑定機構等信息,也可以對法律法規草案等提出意見。
中國法律服務網(www.12348.gov.cn)由部、省級兩級平臺組成,包括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和移動客戶端。記者從司法部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法律服務網整合了38萬多家法律服務機構和139萬多名法律服務人員的數據,提供諮詢、查詢和徵集三種功能。
在諮詢方面,公眾可以進行智能法律諮詢、留言諮詢和知識問答諮詢。系統提供24小時在線自助服務,目前實現了婚姻問題、勞動糾紛、工傷賠償等6類案件的諮詢。根據公眾輸入的問題,系統會自動生成免費的「法律諮詢意見書」,包括問題解析、相關材料、訴訟費用、民事起訴狀範本、行動建議、法律法規和相關案例等。
平臺從全國範圍內遴選了925名法律服務人員組成駐場服務團隊,對公眾留言提供人工法律諮詢服務。由最高法、最高檢有關負責人和全國知名律師、公證員及專家學者組成的70人專家團隊,會對駐場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抽檢。
公眾可以利用中國法律服務網查詢相關的法律法規,網站匯聚了建國以來所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法定備案的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共計6萬多部,為公眾提供權威的法律法規查詢服務。
此外,中國法律服務網平臺為公眾提供請律師、辦公證、求法援、找調解、尋鑑定、法制宣傳和執法7項服務。也就是說,公眾可以通過平臺查找律師、律所、司法鑑定機構,也可以了解如何辦理公證等。
根據本輪機構改革方案,重新組建的司法部整合了國務院法制辦的職責,負責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草案起草等工作。因此今天上線的網絡平臺也增加了「立法意見徵集」板塊,公眾可以匿名或實名登錄,對草案發表整體意見,也可以逐條勾選「支持」或「反對」,逐條填寫意見。
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說,去年12月20日,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試運行,截至5月19日,法律服務總諮詢量達8萬餘次,出具法律意見書3萬餘份。下一步,司法部還將根據用戶需求和反饋信息,不斷改進完善網站功能和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