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徐克成從廣州飛到臺灣,正式展開訪「氫」之旅。
臺灣,是他「真實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WS)的首站。隨後他又親赴新疆、河北、山東、北京、上海……一個一個訪問病人。
2019年6月,他完成了被譽為「癌症康復顛覆性探索」的新書《氫氣控癌:理論與實踐》。
2019年12月,作為「氫氣控癌 RWS」開拓者,徐克成應邀到臺灣,與當地的癌症專家、基層醫務人員以及普通民眾分享「氫氣控癌」,引發熱烈討論。
12月22日,臺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2019年會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徐克成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題目「冷凍消融術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冷凍消融,是一種有別於普通外科手術的癌症微創治療術。1999年,中國國家醫藥管理局批准氬氦刀冷凍消融手術技術進入中國。2001 年,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徐克成教授為首的團隊在中國率先引進該技術和相關設備,治療案例數過萬,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冷凍治療學專著《腫瘤冷凍治療學》,世界第一本Modern Cryosurgery for Cancer,發表相關SCI文章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數量居亞洲首位。冷凍消融的應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癌症不能開刀怎麼辦」這一難題,使不少患者症狀改善、生存受益,有的癌症病人甚至因此長期存活下來。氫氣可能是通過強化T細胞的線粒體,刺激PGC-1a 與Co Q 10 上調,破壞惡性羥自由基,發揮作用
現已證明,氫氣作為選擇性毒性活性氧(·OH)消除劑,除了有抗氧化、抗炎症、信號調節和細胞保護等作用外,尚有調節免疫的效應。徐克成團隊根據對20例進展性肺癌患者吸氫前後免疫功能檢測,發現氫氣能提高患者多種免疫細胞(Th、Tc、NK、NKT)的功能,抑制PD 1+T細胞、衰竭性T/NK細胞以及調節性T細胞。因此,徐克成提出設想:可以給患者先吸氫(至少2周),然後對腫瘤冷凍消融,術後再吸氫,儘可能長期應用,以使免疫功能持久地得以維持,預防腫瘤復發。「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徐克成最後用了明代憨山德清禪師的這句富有哲理的詩句結束了當天的講演。有與會的臺灣學者在聽完徐克成的報告後頗為激動:「用冷凍治療癌症,在臺灣沒有,這樣的報告讓人耳目一新。徐教授提出用氫氣聯合冷凍,更是一種創新!令人期待!」長按掃碼關注健康
喜歡此文請點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