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7年10月1日晚10時許,美國拉斯維加斯曼德勒灣酒店賭場一個場外的音樂節發生槍擊事件。64歲的白人槍手史蒂芬·帕多克從對面曼德勒海灣賓館的32層向樓下觀看演唱會的觀眾開槍掃射,當時有多名鄉村音樂歌手和約3萬名觀眾在現場,事件導致59人死亡,527人受傷。
此次襲擊是美國最為慘烈的大規模槍擊案。襲擊發生後,美國全國降半旗向遇難者致哀。
● ● ●
雖然各位也許還對這部鏡雙語年度大戲《天生殺人狂?》一無所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今天先來談一談暴力文化。
2007年4月16日,維吉尼亞州,死亡32人
2009年11月5日,德克薩斯州,傷亡43人
2012年7月20日,科羅拉多州,死亡12人
2012年12月14日,康乃狄克州,死亡26人
2013年9月16日,華盛頓特區,傷亡15人
2015年6月18日,南卡羅來納州,死亡9人
2015年7月16日,田納西州,傷亡7人
2015年10月1日,俄勒岡州,死亡9人
2015年11月27日,科羅拉多州,傷亡12人
2016年6月12日,佛羅裡達州,傷亡93人
2016年7月25日,佛羅裡達州,傷亡19人
2017年1月6日,佛羅裡達州,傷亡45人
2017年10月1日,內華達州,死亡59人
民主社會在對抗人類脫序行為時,經常面臨困境與無奈。安全還是自由,美國每天都在面對新的選擇。
娛樂傳媒引起的強者文化的泛濫是人們熱衷於使用暴力的原因之一。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像美國那樣推崇叢林法則和個人英雄。在美國人的眼中,失敗者就必定為社會所遺棄,只有依靠個人的力量才能改變這一現狀。
媒體對暴力的報導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思想。據報導,一個美國青少年在18歲之前,從各種傳媒上能看到4萬起謀殺案和20萬起其他暴力行為。
在孩子們還沒有能力判斷是非之前,他們看到的是槍在手裡,就會成為控制者。他們相信槍能「解決」一切問題。在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情況下,槍就充當了他們希望成為強者、希望被認可的工具。
正如人們所說的,可能人性中本來就有攻擊同類的殘暴本能,這才是暴力鏡頭能引起共鳴,獲得快感的深層原因所在。因此人才會如此沉迷於這種流血的快感,暴力電影和暴力遊戲才有了創作故事或程序設計的靈感,才有了暴力美學。
電影和遊戲宣傳的暴力美學弱化了社會勸戒或道德審判,把美學選擇和道德判斷還給觀眾。電影和遊戲不再提供社會楷模和道德指南,也不承擔對觀眾的教化責任,只是純粹提供一種審美判斷。
而我們也似乎找不到理由成為道學家,指責暴力電影和遊戲。在導演和遊戲設計師的哲學中,暴力其實也是一種尋求解決社會問題、探尋生命本質的途徑。相比醜陋的政治陰謀和武力侵略,槍只是他們無法出頭時找個說法的工具而已。於暴力製造者而言,暴力也不過是種隨心所欲的遊戲罷了。
● 文章來源 ●
摘自網絡
● 圖片來源 ●
截自電影<Elephant>
● 編輯 ●
王昕怡
● ● ●
當地時間3月15日,在州立明星電影院外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經鑑定該男子是被子彈從後方射穿頭部,死亡時間大約是在前天晚上21點左右。該男子大約65歲,長期在電影院附近設攤點銷售飲料、餅乾、爆米花等,被害者身上的錢包等財物並未丟失,目前已經排除了謀財和復仇的可能性,警方仍在進行排查……
又一起槍擊案。
它可能離你很遠,
它也可能就在你身邊。
它可能發生在音樂節,
也可能發生在電影院。
它是真實事件,
它是戲劇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