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歷年來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它是學生語文素養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在特定情境下為滿足特定要求而寫作。2015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誌上刊登了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文字透露,今後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將重點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理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河南省基礎教研室與鄭州市教育研究室的教研員們,每一次的統一命題考試,作文的命題都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理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內容。
2016-2017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期末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與其他手機公司相比,華為公司28年堅持只做一件事,就是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它自主研發麒麟晶片打破西方壟斷,與徠卡聯合設計雙攝像頭,攜手保時捷設計開發高端手機,在手機的外觀顏值、技術性能、用戶體驗等方面做到極致,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如今,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已達到全球第三,但它並未滿足,又開發出高端手機品牌Mate9,並利用三星手機召回的時機,在國際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手機展開直接競爭。」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我仔細解讀來這段給定的材料,結合姜鋼的講話,在我的腦海裡立即展現了「創新」的概念:借鑑他人,更需自主創新。從這方面立意,與材料結合緊密,有內容可寫,800字文章瞬間就能結構出來。當然啦,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立意:A、專註:堅守初心,不為浮華所動。B、合作:藉助他者優勢,發展自己。C、機遇:抓住機遇,事半功倍。D、挑戰:挑戰強手,超越自我。E、匠心:精益求精,不斷進步。為此,我個人認為,給材料作文相對來說有立意選擇的空間,有助於學生通過想像和聯想,選取熟悉的材料構建文章。同時,我們應該明白,給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很多,從材料中抽取出二元關係,是審題立意最容易、最可靠、最精確之法,然後利用二元關係辯證思考,尋找立意創新點。因為材料作文中的二元關係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只要善於思考,一定會有更高、更新的立意。
我們繼續觀照2017-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作文命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今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一張飯局照片火了。這張照片上,基本上聚齊了目前中國最年輕的網際網路企業家,他們生在中國網際網路事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恰逢其時,也抓住了時機,年紀輕輕就資產累累;有人統計了這一桌人的學歷,十六人中,三個清華,兩個人大,一個耶魯,其餘則來自武大、南開、廈大、上海交大等國內重點大學。這不禁令人思考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與學歷的價值;他們是商業的競爭對手,但又不乏合作,並共同擔負著建設網際網路行業文明的重大責任。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對此材料作文,我們看到了幾個顯眼的關鍵詞:網際網路,年輕,學歷,合作,責任。為此,文章立意就很明確:A、 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與學歷的價值 B、年輕就要奮鬥 ,不要在奮鬥的年紀就選擇了安逸 C、抓住機遇,順勢而行 D、競爭與合作 E、責任擔當,格局遠大 F、你的對手決定了你的層次,與高手同行。這類材料作文具有時代性,也符合國家考試中心主任姜鋼的講話,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分析文體、解決問題的能力,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我們再看2019-2020學年高二上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作文命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匠心,就是在重複的歲月裡,對得起每一寸光陰。(孔皓)(2)如果每一個人都活成一束光,中國就必將是一輪閃耀的的太陽。(付琰)(3)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裡有詩,自在遠方。(張安琪)(4)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們人生當中的高光時刻(康輝)(5)好的布局,是疏可跑馬,但密不透風。(董卿)(6)時光不老,連接著充滿信心的未來;收藏過去,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出發。(果欣禹)以上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中六位選手或評委的金句。讀了上述金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並聯繫現實或自身實際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少於800字。 這又是一道給材料作文試題,由中央電視臺2019主持人大賽中的選手和點評嘉賓說開去,體現的是「立德樹人」的觀念。選手們身上洋溢著自信樂觀的精神,充滿著青年人的奮鬥與蓬勃的朝氣。一如本屆大賽的主題詞,「奮鬥有我,為夢發聲」。主持人通過他們的嗓音,彰顯著他們 對新聞事業的愛。他們的嘴展示著國家的正能量,彰顯國家的發展方向。新聞不僅僅是冷靜客觀的事實,更有他們的溫度、責任和愛。細看這幾組句子,反映的都是青春、夢想、平凡、追求卓越、信心等具有正能量的詞語。我們按照題目的要求,先歸納出每句話的大意,然後進行總結、歸類。把表意相同或相近的兩句或三句作為一個組合,然後他們的共性話題,為行文的重點。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立意:A 人要有信心和理想,懂得堅持與沉澱才能取得成功;材料(1)與(3)適合。B 每個平凡的人都有自身價值,只有每個人價值充分體現,國家才能更美好;材料(2)(4)適合。C 平凡的人也有值得挖掘的價值,做好人生布局,緩急得當,自會有光耀時刻;材料(4)與(5)適合。D 用自己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創造出不平凡的價值,成就國家富強;材料(1)(2)(4)適合。E 不斷反思過去,思考張弛有度的人生布局,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材料(5)(6)適合。F 珍惜過去,不忘初心;堅持理想,迎接未來;材料(3)(6)合適。 G 要對得起歲月的付出,經得起歲月的打磨,才能更好地向未來出發;材料(1)(6)合適。綜上,最近三年語文考試作文命題都是依據材料提煉觀點,然後圍繞材料展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論證自己的觀點,那麼2020-2021學年上半學期語文試題作文命題也應該是給材料作文,材料內容應該與抗擊疫情或者與經濟發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