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的「瓊漿玉液」,其實就在你身邊

2020-12-28 網易

2020-11-05 23:06:02 來源: 潤昌生活站

舉報

  瓊漿玉液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在道家養生中它的最初意義,便是唾液。

  唾與涎都是口中液,合稱「唾液」,俗稱「口水」。唾,較稠,生舌下,從口中吐出;液,較稀,液溢於口,從嘴角流出,兩者略有區別。由於腎的脈系上挾舌體、通於舌下,而唾的生成又依賴腎精所化,所以唾為腎之液。一般修煉者和習武練功者,都不會輕易隨地吐口水,一旦有唾液可以分三口慢慢吞咽,吞咽口中的津液,可以滋養腎精,便於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許多道家修煉者視口水為金津玉液、華池之水、長生瓊漿。在修煉過程中,心理與生理的優化,使練功者內分泌系統旺盛,能感知到的只有津液充盈,其它的臟腑內分泌增多不能直接感受到。修煉時要求舌舐上顎,任督相接、陰陽相貫,會產生大量津液。

  

  我們平時的一些習慣,包括飲食、生活習慣,比方說久坐、久臥等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這是不可取的,很容易誘發氣血不足的問題;另外,像是貪食生冷和辛辣食物、抽菸、熬夜等,也有可能影響到氣血,導致氣血不足,進而損害到精氣神。對於修煉人來說,在修煉之前最重要的是必須要精滿、氣滿、神滿,就是說如果精與氣不是滿的,是無法進行正兒八經的修煉。「精滿則化氣」,「氣滿則化神」,所以「聚化精」是修煉的第一步。歷代醫學家、養生家為強調它的重要性,取名「金津」、「玉液」、「瓊漿」、「甘露」、「玉醴」、「華池神水」等美稱。

  

  修煉是要"聚成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等"。先用津液化成精,然後把精化成氣,完整的修煉功法,都是環環相扣,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人體的損耗精、氣、神,現代人更要遵循功法的修煉,修煉樁法與盤腿中「舌抵上顎」, 其實是生精補漏體、由後天返先天的好方法。舌根處有兩穴,左為金津穴,右為玉液穴。舌抵上顎時津液會迅速生長。

  熱愛道家養生的小夥伴們,可以在平日中注意唾液的利用,身心結合,方能修身養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道家養生修煉的方法!
    由於道家這一異於儒、佛的獨特著眼點,決定了在傳統養生、長生的修煉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為重要的。    道教從養生健身、延壽成仙的宗旨出發,全面繼承發展了中華傳統諸家的各種煉養方法,並吸收了外來佛教、印度教煉養學的精華,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層次的氣功養生體系。
  • 道家內丹養生功舌頂上顎--正確的位置
    一般現在打坐的方法,若是坐的正直了,即使你昏沉、睡著了頭也不會動,因為他象一塌銅錢是一樣的,一搭一松的立在那裡,牙不要咬住,「舌柱上顎」,很多人在修道之時,將眼睛全部閉起,其實,應該「睜3閉7,使眼前能看見的事物變的分不清是何物時,即可,這樣,有助於集中精神,也不容易睡著。」
  • 傳承千年道家隱仙派養生功法集大揭秘
    上海陳攖寧(1903年-1979年),臺灣洪碩峰,現今隱仙派承傳至有十六代弟子:守字輩:有弟子張文齊(字守一)顯世傳法,其【胎息法】【辟穀術】【導引術】【道家強腎功】等,得祖師真傳。張文齊:字守一世稱廬山隱士。道家隱仙派傳承人。胎息秘法導師。辟穀秘法導師。彭祖房中術導師。
  • 道家內丹養生功法,靜下來細細體會!
    道家內丹功法非常注重胎息,一般門派的胎息練法都是通過凝神靜坐,或者閉氣,呼吸等方法來練,這種方法,太慢,蘇華仁道長傳授的吳雲青老人傳下來的胎息法,先通過點火,啪的一聲,點火成功後,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身體是一個封閉的球,不需要呼氣,也不需要吸氣,整個身體內熱血沸騰,會打通身體經絡,化掉淤血溼毒。
  • 吳昕上節目狂吃保健品,其實這個養生大法更靠譜,而且就在身邊!
    其實吳昕的日常養生早就深入人心。今天阿bee介紹你一個純手工製作——原燕燕窩⬇️產地好,品質靠譜還便宜,現在100元還能買到3瓶現燉燕窩,僅限3天!就問你性價比高不高~而刷膠燕窩紋理密不透風,如果你看到的是完美無瑕的燕盞,那麼就要留意有沒摻東西進去啦!
  • 羽化登仙——道家之修煉方法
    由於道家這一異於儒、佛的獨特著眼點,決定了在傳統養生、長生的修煉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為重要的。    (一)、道家的養生修練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 清末大太監發現的一件道家寶物
    劉誠印事跡碑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慈禧身邊曾經有過幾位著名的大太監,像安德海、李蓮英等等,同為大太監的劉誠印雖然不為民間大眾知曉,但也同樣聲名赫赫,是慈禧身邊的紅人。劉誠印自幼儒道兼修,對道教知識頗有建樹,細看這幅古畫後,他馬上斷定這絕不是簡單的山水圖,而是道家修煉內丹的秘術——內經圖。隨後,劉誠印把寶物帶進宮內,打算呈現給慈禧太后,可惜慈禧太后看過「畫」後,只新鮮了兩天就扔到一邊,此後一直塵封在宮中「如意館」內。
  •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家的修行文化,其實很現實
    事實上,道家雖然以虛無縹緲的神仙為信仰,但道家人的修行,其實卻很現實,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道家的修行文化,那麼這句話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對於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只需從字面上,就能明白它的含義,即,我的命掌握在我自己的手裡,而並不掌握在老天的手中。
  • 胎息啟動實錄2:令人驚豔的道家養生法
    數千年來,道家養生法一直被養生愛好者所崇尚,包括八段錦等身體上的運動,也包括胎息、辟穀等由內而外的調節,本期氣脈通元為大家帶來胎息啟動實錄第二則,讓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頂級養生法的魅力。
  • 百家爭鳴十二大家之道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等。代表著作有《老子》、《逍遙遊》、《列子》等。學派主旨是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道家是對華夏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深遠的學派。春秋前期道家稱謂道德家,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上古道德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思想乃是華夏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
  • 道教是道家嗎?除了煉丹、迷信、採陰補陽外它還有啥正面價值?
    三家早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儒只有家沒教,佛一般叫佛教,道卻有道家跟道教。不過,很多人會把道家與道教混為一談,其他他們之間的區別還是蠻大的。總的一句說來:道家是老子創立的,莊子繼承與發揚的,大體是屬於哲學範疇的。
  • 皈依了能不能佛道雙修,道家和道教有什麼不同?
    作者:陳全林博友問:陳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心頭:作為一個佛教皈依弟子,我學道家功夫,是否有失皈依體?對佛道不生分別心是否意味著佛家和道家在最高見地上是一樣?嗯,還有道家和道教這兩個概念應該是有所不同,是否可以說原始道家是究竟的,而後世道教反而不究竟?問得多了,抱歉。我說:第一,宗教皈依和修證大道還有不同,一般的宗教形式和大乘見地不同。作為宗教信仰,你皈依佛教,就不要再皈依道教。不皈依道教,不等於不可以學習道教道家的法門。
  • 李約瑟說: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像是已經爛掉了深根的大樹!
    李約瑟說得沒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於道家,雖有百家,但都是派生的支幹,一個「道」字,被各家衍繹出各種不同的學說,紛紛紜紜,各具特色。時至今日,其影響力依然不衰,看一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醫,太極拳、氣功以及許多養生觀念,那一個是脫離了道家思想憑空而蹦出來的。
  • 道家「三災九難十劫」之「九難」
    今天我會延續上一篇文章來給大家說一說道家的「九難」「雖山巒四側,可無處攀登,有大道往前,卻一望無際。」「三災」在前,「九難」延後。可見「九難」比「三災」更加兇險。《西遊記》原著第五回曾說道孫悟空權管蟠桃園時,問之園中土地:「此樹有多少株數?」
  • 道家是如何區分仙、鬼、人的?
    關於道家「神氣」這個術語,算是黃老道家比較古老而專業的道學名詞。象《陰符經》、《胎息經》、《黃帝內經》、《心印經》等等黃老道家的經典,是會經常用到這些名詞。前面說過,道家的丹道文化名詞,有其一個演變的歷史過程,有一個文化脈絡存在。
  • 道家氣功的功法和呼吸練法
    本是舍已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     氣功是我國傳統歷史遺留下來的一種瑰寶,是非常具有傳承意義的一種養生運動,很多人都通過氣功,來應用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比較顯著的就是在醫療領域上和養生,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很多人其實都對氣功並不是非常的了解。
  • 道家內丹與子午流注
    道家修行和子午流注關係密切,掌握了身體的時辰運行,可以更好地促進道家修煉的進展。涵蓋在「內丹功」一語,編者只能以二書中所講的「動、靜」兩項功法,來說明「內丹功」的含義,但不能盡數包括其他在內。它最簡單的意思就是「修身養性」,猶如佛家所說的修「佛法」兩字相似,涵蓋的意義很廣,不易簡要地言明。「道家內丹功」談的是「內丹功」中之「動功與靜功」,也稱為道家養生學或養生長壽術;古稱之為「黃老丹道或中華仙學」,以及「內丹術」。其宗旨是幫助修煉者祛病強身,開智益慧。
  •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
    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我想強調一下宗教類中的道家柔氣功。我為什麼不強調醫療、武術的氣功,宗教中又不強調佛教或印度教中的氣功,而著重強調道家柔氣功呢?
  • 揭開道家丹道養生千古之謎-內經圖解
    《內經圖》代表了道家靜養功思想與技術的真諦,其廋辭、謎詞、隱語在圖示與論述上大量出現,更是道家宋明以來的典型風格。 ,從而以謎辭隱語結合精美圖畫,形象化講述了道家「內丹修煉」的經旨、方法與技術。
  • 為什麼說「姐弟戀」符合道家房中養生術?
    道家傳統有「房中養生術」,很多人誤認為道家只會「採陰補陽」,完全從男性的角度來探討房中術與養生。其實大謬!「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老子》五十九章)從老子開始,道家都講究「長生久視,道法自然」,那麼,現在流行的姐弟戀和道家養生有沒有關係呢?答案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