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力就是對自我對外界保持敏感的能力。
感受力是自我了解,幫助個體創造更豐富、自由和有張力的生命。
感受力也是人生的安全閾值,接近直覺的敏銳,可以幫助人規避風險。
感受力也是接受,感知美的能力,一個孩子如果有良好的感受力,他會識辨出自己真實的愛好,而不是父母的愛好,他會對真實的愛好「義無反顧」地投入,不斷進取,最終有所成就。
如果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感受力,或者感受鈍化,那孩子對愛好的興趣就可能是假的,在未來,他很可能半途而廢。
幼兒的感受力比成人要強烈。感受力分為身體感受力和精神感受力。
幼兒是心智吸收者,精神感知超過成人,身體感知方面有的弱於成人。身體感受力包括視、聽、嗅、味、觸五覺。精神感受指喜、怒、哀、樂、愁。
蒙特梭利博士所說的「吸收性心智」,很大程度上是指幼兒通過身體和精神感受隨時隨地進行自然而然的學習。
感受力是幼兒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敏感期是幼兒在不同年齡段最適合學習什麼的重要選擇。在蒙氏教學中五大領域,結合敏感期都可以進行感受力的訓練。
當我們拒絕孩子主動去感知物品的好壞時,我們就是在否定他的成長。
孩子會因為我們的制止,不再主動感知物品,慢慢地,孩子的感受力也會逐漸下降。
現如今,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感受力是孩子必須要擁有的一種能力,如果孩子無法感受,那麼他們也就真的無法融入社會。
蒙氏教育為孩子提供自由和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然地發展感受力,為其一生幸福做準備,願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這種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