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以親身經歷死亡過程談修行解脫次第

2021-02-18 金剛薩垛佛網

上師:有時候我也在想,單看今天的這個生活,單看今天這種顯現,無論修行或者是不修行,出家還是不出家,做什麼事情也不過如此,反正過一天算一天。但若是多想一些無常,就越來越意識到,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你作為父母,無論你的兒女有多麼孝順;你作為兒女,無論你的父母有多麼慈悲;你平常在社會當中作為一個有權位的人,無論你身邊的人多麼尊重你,當面對死亡的時候,誰都不會幫你一點點。
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你眼睜睜地看著他離開這個世界。那時候你作為他最親近的人,你又能做什麼呢?還是眼睜睜地看著他這麼斷最後的一口氣。可能從他離開這個世界起的一段時間,你流了不少的淚,(但是除此以外)還能做什麼呢?對他本人來說,就算是我們把眼淚都流光了,對他也不會創造一點點快樂。這就告誡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誰都幫不了你,只有自己生前所修的法才能幫助自己,那時候只有自己獨自一人去面對這個可怕的事。往昔不同的時代,有些帝王去世的時候,愚痴的人想用很多(男的)勇士、(女的)妃子等人給他一起陪葬。但是即便這些陪葬者和他在同一時間去世,他們也不會攜手一起進入未來,還是要自己走自己的路,完全根據個人的業力。真的,修行的時候真要好好修行。我想講一下我第一次在華西(華西醫科大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華西」)動手術的時候的情況。我們平常講人在死亡的時候分為兩個階段,叫「外隱沒次第」和「內隱沒次第」。外隱沒次第:四大分解、五根斷除叫「外隱沒次第」;「內隱沒次第」叫明、增、得三光。
但是按照當今科學來說,(在呈現)外隱沒次第的時候就認為這個人已經去世了。因為以中國的法律,就是按照心臟跳動已經停止、脈搏已經停止,眼睛的瞳孔已經擴散、擴大了,就認為這個人已經死了。從我們佛教的角度來看這叫「外隱沒次第」。但是這時候身心還沒有分離,所以緊接著會呈現明、增、得三光。但這是一種什麼顯現呢?我舉個例子:外隱沒次第的時候,四大分解、五根斷除,比如四大分解:地融入水、水融入火等等,這些是死亡前期的一些預兆。尤其五根斷除的時候,眼睛雖然睜開著,但完全看不見,(臨終的)人就沒法認出(旁邊的人)誰是誰;耳根逐漸開始斷絕的時候,旁邊誰在說話,(臨終之人)雖然看看你,但還是無法跟你回話,因為他聽不清楚你到底在說什麼。這些都是五根斷絕的一種表現。
剛剛所說的,按照現代醫學,脈搏、心臟停止,瞳孔擴張以後就認為這個人已經死亡了。但緊接著會呈現內隱沒次第——明、增、得三光,平常修禪定的人有時候也會出現這個三光,它是一種覺受。但是在人去世的這一時刻,每個人都要面臨這麼一個過程,叫「明、增、得三光」。當時我在華西動手術的時候就被拉上了手術臺,好像因為我有心臟病,在動手術的過程中我的心臟就非常難受。那時候我想告訴旁邊的醫生,因為當時我能聽得見他們在動刀,但是好像沒有太痛的感覺。
那時候我知道他們已經把我的肚子打開了,我就想給醫生說一下還是把它縫起來,我不想動手術,我要起來。後面突然想到:唉,你都已經躺在這個手術臺上,都已經動手術了,難道手術那麼容易?想拉開的時候就拉開,想縫上就直接縫上,讓你起來走,那麼簡單嗎?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手術都已經動了那麼長時間,可能是我的心臟不太好。這時候我就和旁邊的那個醫生說,我好像心臟很難受,甚至還能感覺到一切。在那時候麻醉是從外面的脊椎上來的,有個流動的感覺,慢慢我就完全處於不知道的狀態之中。這時候就出現明增得三光。
一開始是一種白色的光。這個白色的光,無論你看哪裡,都僅僅能看見一片白色。那時候若要是有定力的話當然不會感到悽涼,若要是沒有定力的話,那悽涼得不得了。原因是,這個地方什麼都看不見,只是一個白白的。遠也是白,近也是白,就是在一個白白的光當中,非常悽涼。那時候人的心中有一種想突破這種顯現的感覺,就是往裡面行走,你可以走得慢,也可以走得快,但這個快就像我們平常看見很多科幻片裡,比如穿越時空的時候,哦,直接一下子進去了,很快的那種感覺。
但無論怎麼行走,周圍都是白白的,只是你有一種想往前走、去突破這個光的感覺,甚至好像也有速度一般,但還是突破不了這個白色的光,那種感覺是非常悽涼的。尤其人要是有一個想突破它想法的時候,那覺得更煩惱、更痛苦。這個過程過了一陣時間,突然一瞬間,眼前這個白就變成紅色的,紅紅的,還是和前面一模一樣。在前面或者是很遠的地方除了這個紅紅的感覺之外,什麼都看不見。感覺中好像旁邊就是一片紅紅的,甚至你要是走過去,很遠的地方也是紅紅的,總之完全突破不了,甚至還有想突破這個紅色的感覺,就像剛剛前面的過程一樣,無論你用思想還是行為,怎麼往裡面想穿越過去,你能看見旁邊的速度等一系列,但永遠穿越不了這個光。所以要是沒有一個定力,心靜不下去的人,那時候不知道有多大的煩惱。這時候又過了一陣時間,突然一下變黑,因為叫「明增得三光」。突然一變黑的時候,在死亡期間他就會悶厥過去。那時候我突然在一片黑光之中,好像醒來一樣,那時候我就聽到身邊的醫生在說:「手術已經動完了。」
當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是真正沒有一點點定力,在明增得三光的時候,僅憑藉這個過程,可能就夠我們受的,特定的!相信每個人都想穿越這個顯現,但是無論你依靠什麼樣的行為和思想,都穿越不了這個狀況,那時候是非常悽涼的,甚至很痛苦。我今天要講這個的目的,在面對死亡時,內隱沒次第每個人都要面對,這是特定的事。但至於能否在這個時候靜下心來執受自己當前所修的法,一切取決於你。要是沒有這個定力,那個時候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長,但在你的感覺裡時間是非常長的。我相信你們也看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些時間,比如說某個時空的時間與我們這個世界的時間可能是無法類比的。也就是說,在明增得三光現前的時候,以我們的時間來看可能不是很長的時間,但是對於正處於這個狀態的人來說,可能有一千、一萬年甚至更長的感覺,可能不能以我們這個時間來計算。
在他的感覺中時間非常長。就好比你把自己的手放在火上面燒,哪怕是一分鐘的時間,可能在你的感覺中都有一輩子那麼漫長。反過來說,現在天氣很熱的時候,你在涼風之下吃著一個冰涼的東西,一個小時也只有一分鐘的感覺。所以這個不能以當前的時間來衡量,因為你的心已經處於另一個境界狀態之中。所以我今天要說這個死亡過程的原因是,真的要好好修行,當到達這個時候才有你受的,但這一切遲早會降臨,這是特定的。有時候我也看到,有些科學家也認為,人死亡的時候,不能僅僅依照外隱沒次第認定是真正死亡。可能有些國家也認為,(還是要看)內隱沒次第。至於科學界能不能像佛教一樣講得那麼清楚還不知道。但總之他們有他們的一些科學觀念,現前往深處講解的人越來越多了。從我們佛教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我在華西動手術期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所以當時我在想,除了自己一個人之外,想在一片白色的光中哪怕尋找到一個小小的紅點,或者小小的綠點,你都找不到,更別說其他的顯現。那個時候,從相對的角度來說,時間的概念是非常長的,此時獨自處於這麼一個狀態中,你決定有想穿越這個空間的感覺,不想在這個地方,因為太悽涼、太恐懼,想穿越。
但無論怎麼穿越,除了這個光之外,你是感覺到已經在往前走,但永遠擺脫不了它,那時候決定是一個極大的痛苦。等過兩天當你面對死亡的時候,你可能也想穿越這個境界,但是如果沒有進入過這種禪定,無論你依靠什麼樣的毅力和行為都穿越不了這個狀態,特定的!那時候才知道什麼叫痛苦。等兩天我們在面臨死亡的時候,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所以這也是我們今天一再要修學定力的原因。心要是能靜下來的話,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態中都是如如不動的,很快樂的,甚至可以在這樣的環節中還能獲得解脫。甚至要是有像剛剛說的如如不動的境界以及赤裸見解,這個明增得三光沒有呈現之前叫「第一本淨解脫」,早已經成佛,連它都沒有呈現。但這就要看看你今天的定力了。那必須得有「見解完全赤裸」,也就是說達到登地菩薩(的境界)、真正已經見到見解。比如用月亮來打比方,你雖然沒見到十五的月亮,但已經見到初一的月亮。初一月亮雖然很小,但已經見到月亮了,已經見到心性了。
要是有這個見解的話,沒有呈現明增得三光,可能死的顯現還會在你面前呈現,比如外隱沒次第、內隱沒次第,從外觀上面來看你已經死亡了。這一切情景都在你身上發生。但是在沒有呈現內隱沒次第之前,由於執受見解的緣故,當下解脫了,下面的一系列就不會在你面前呈現。要是(見解)更高的話,那連前面的外隱沒次第都不用呈現,叫即生解脫。像蓮花生大師,在他的傳記中說到蓮花生大師何時圓寂嗎?當然沒有,他直接帶著他的色身進入到魔界中來度化魔道眾生。布瑪目扎完全沒有丟失這個色身,就是這個身體,直接證得虹光身,在五臺山度化眾生。你要是真正有這樣高的見解,連這個身體已經成為虹光身,永遠沒有什麼可丟失,不需要丟掉它,這就要看看你的見解了。即便沒有達到這個地步——就像剛剛所說的在第一本淨解脫,但對見解有一瞬間的認識,那麼在明增得三光呈現當下就可以執受見解,以下的事情就不會在你面前呈現了。(再退一步來講)若要是對見解有很好的覺受,並且平常把一切逆緣轉為善用者,也能在第二本淨解脫,也就是內隱沒次第、明增得三光呈現以後仍會悶厥過去,大概在三天至五天的時間就會醒來。但這個醒來就叫做「意識融入虛空」,這一時刻就是「第二本淨解脫」,這時候也能成辦解脫。解脫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呢?在成佛的這一瞬間,他會帶走身上的十萬個他相續的細胞。我們說身上有很多細胞,有十萬個眾生在我們的身上。由於它一生都和我們結緣,無論是做惡事,做善事都是和它結緣的原因,當在第二本淨解脫以前,你成就的一瞬間,十萬個他相續的細胞也就是十萬個眾生和你一同成佛。同時可以從六道輪迴的中陰界中帶走最有緣的三千個眾生一起成佛。
我們平常和導師們結緣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一方面靠這個結緣,另一方面靠自己修行結緣,爭取在這位導師成就的一瞬間成為最有緣的弟子,因為在導師成就的這一瞬間,可以帶走三千個眾生一同成佛。所以當你成佛的時候,一瞬間可以帶走十萬三千個眾生一同成佛,同時又呈現不同的化身,有本體化身、事業化身、願力化身,有各式各樣的化身呈現在不同的道當中來度化眾生,那麼呈現這些化身以後的度生事業就不得了了!那一瞬間就有那麼大的功德!

公眾平臺回複數字「9」,可查看金剛薩垛修法相關內容推薦;回復「共修」參加心咒、百字明、磕大頭每日共修。

相關焦點

  • 花開次第,跟著希阿榮博堪布學佛法,讓你的人生充滿修行
    記得前年一次出差,閒下來跟我的師傅聊天,問師傅最近在看什麼出,推薦了我「花開次第」這邊本書,當時有點迷茫,。詩句出,唐朝,王涯,琴曲歌辭.蔡氏五弄.遊春曲二首,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表達了作者遊春賞花的愜意心境。
  • 《菩提道次第廣論》介紹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為宗喀巴大師應許多修行人的祈請而著,終極目標是引導學佛弟子,成辦無上菩提,徹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進而幫助一切有情得到圓滿佛位。1988 年日常老和尚親切地開始宣講《廣論》,不只福智僧團的法師們認真學修,居士們也組成了廣論研討班,透過一群人的力量一起深入《廣論》,此論為福智團體重要的學修論典。
  • 《次第花開》:人生需要一次修行
    可是,該來的終於會來,時光不可逆,雖然平時自認為內心還算強大,畢竟一路走來,也是經歷過風雨,何況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中年人。但是,面對困境、難堪,自己還是會比想像的更加脆弱,流過淚也沒辦法跨過這道坎,我無能為力,也不知道怎麼拯救自己。
  • 上師賜我稀有難得之見解脫甘露丸!
    分享一位皈依僅半年弟子的實修經驗與體悟,如何通過與上師相應而得上師於睡夢中聖甘露加持的殊勝經歷,來進一步闡明以上義理。睡夢瑜伽是帶安來上師攝受弟子的一項殊勝法門,弟子於睡夢中產生心性的對境,認清往昔心識裡埋藏的煩惱種子,通過懺悔、修持以及不斷積累善業功德,以期最終成就圓滿空性之智慧。
  • 神秘的蓮師像衣飾、見即解脫帽和天杖來源
    那些看不順眼的人,就向國王進讒言,誣告蓮花生大師不是一個修行人,只是一個被別的國家趕出來的殺人犯。因為蓮花生大師原是烏金國的太子,由於過去世的因果關係,在遊戲的時候,不小心誤殺了一位大臣的兒子,所以被烏金國王驅逐出境,也因此脫離繼承王位的世俗因緣。之後,他到印度尋找究竟解脫之道,長時間在八大屍陀林裡修行,最後成為一位大成就者,後來來到薩哈爾國弘法。
  • 上師相應法的精華
    在究竟本性中,一切事情都自然解脫,就像虛空中所打的結,這是最高的上師相應,也就是了悟到上師是三身的不可分割。我們無需依賴生起次第,也不需依靠閉黑關、空觀或持氣入中脈,就可以達到此成就。只需透過這一種修行,所有其他的修行都會融入到專一的虔誠心,就像貢贊巴尊者及其他偉大的聖者們,透明日夜安住於專一虔誠心的狀態,經年累月的如此做,連飢餓和口渴都不會注意到。
  • 希阿榮博堪布心靈隨筆《次第花開》:心生歡喜
    《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所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將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來。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讓我們生起對三寶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脫的決心。
  • 【解脫珍寶藏】——遼西龍多仁波切
    ( 3 )修心寶藏:  聽聞、思考佛法實修的基礎道理,僅是步入正道的開端,倘若不親身實踐,並深深從自己內心中獲得良好轉變的話,也許就只能成為一個口頭派或徒有學識者,從而於日復一日在邁向死亡之間輕易地揮霍掉大好的光陰,因此務必應實踐那些轉變自心的實修法要。
  • 解讀向巴恩珠上師道次第略論講記 (二)
    解讀向巴恩珠上師釋授道次第略論(二)雖然學法的條件現在都具備了,但是如果自己覺得還放不下世間盛事,先放棄學法,等世間法上成功了,再離事專修,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因為死亡決定,死期無定,你根本無法保證明年的今天你還穿著人的衣服健康地生活,其實我們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死了不是一了百了,還要走向來世,無始以來有漏蘊不斷結生。投生到善趣身需要什麼條件,我們都知道。如果明年死亡的話,會有怎樣的來生呢?
  • 龍欽寧提上師相應法
    四部續、上部續中皆提到修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一般修行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但仍不如上師相應法的重要,剎那觀想上師及其功德勝過一切,特別大圓滿法中也提到,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四部續、上部續中皆提到修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一般修行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但仍不如上師相應法的重要,剎那觀想上師及其功德勝過一切,特別大圓滿法中也提到,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
  • 「化解戾氣,次第花開」:與這個世界和解,心才能變得柔軟
    《次第花開》把理論上的學習用到生活中修行,緣於此書的文字。如書名「次第花開」的隱喻般讓每個想活潑潑覺醒的友人在一個個框架中回歸自性,有次第有步驟的在生活中實修,讓每一刻都保持覺知,也讓深澀的經論哲學平淡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感恩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 上師原音講法 | 三士道40-三士道日常修行(香港開示)
    這次給你們講了《菩提道次第》,三士道的修行過程就是這樣的。        接下來觀想上師在自己的前面,上師不斷給你加持,然後你再修這個暇滿人生難得觀。每修完一個法門,如果你自己覺得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觀想上師滿面笑容地對你說:你修得非常好!上師全身發光地對你加持;如果你覺得修得不好,就觀想上師批評你:你這樣不行,你要努力一點!
  • 《次第花開》再次續讀
    第三章 從玉樹說起人的一生即使不經歷大災大難,也是很短暫的,幾十年轉眼就過了。也許是日子太平靜,人們輕易就忘記老之將至,死亡不可避免。不要說年輕人,連很多老人也是這樣,好像相信自己能夠一直活下去。第一章 入佛門如果不能將世俗的事全部放下,心裡也一定要明白:解脫才是自己這一生最重要也是最終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地修行,這樣堅持下去,對世間的執著與貪戀就會慢慢減輕,最終得到解脫。
  • 格桑嘉措格西上師:拙火八次第
    格桑嘉措格西上師--拙火八次第編者按:格桑-嘉措格西上師所傳格魯派(黃教)拙火八次第,是迄今所見流傳於世的拙火修法之最詳明者,其理論的明確,功法的具體,程序的分明,為歷史上所僅見。本法選錄自《大樂光明》一書,格桑上師是定居國外有成就的禪修師和學者。學者有幸得見本法,須珍視之。----一.
  • 達叔走了,佛法告訴我們如何面對死亡之旅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死後還會投生。我們曾經歷過無數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經徹底忘懷而無法回憶了。對追求解脫的人來說,正視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對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對投生。在顯宗的有些論典中,講到了人死後的狀況,以及投生的過程,卻沒有講該如何把死亡轉化為修行,以及如何去投生。
  • 「蓮花生大師」的「衣飾、見即解脫帽、天杖」有何殊勝意義?
    蓮師在八大屍陀林行持禁行時,遠離一切善惡邊際,眾多空行母賜予他「鹿耳帽」,作為功德的標幟。三是我們常看到的「見即解脫帽」,有其典故來源。直到現在,這地方還有印度阿薩滿族居住。蓮花生大師前往薩哈爾國弘法時,很多人因為信服蓮師的大神通力,而皈依了佛門,追隨他修行。在這些追隨者中,最有名的就是薩哈爾國王的公主曼達拉娃。
  • 電影《超體》解析:考意識升級,究修行次第
    人都會相信自己距離死亡還有幾十年時間,但她不覺得。人都會認定自己是誰,相信自己正在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活在自由的世界裡,但她不這麼認為。佛字是一個「亻」+「弗」——即:不是人,也就是說當人的特徵全部消失的那刻便成了佛。千百年來,多少人,通過不同的方法推倒並打破個人的邊界,試圖走到更廣闊的世界。
  • 修行:什麼是真正的解脫?如何解脫?(道出真相)
    眾生也是如此,所謂生死,只是表象的一次陰(靈體)陽(肉體)分離、組合的變化過程而已。這種變化的表象使你大腦形成了錯誤的意識,所謂有生有死,只是你頭腦和意識,怕死的也是你的頭腦和意識,真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生死。生命及萬物的本源是什麼?就是宇宙那個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無作無為、如如不動的本性。
  • 蓮師見解脫像,以及蓮師心咒無可思議的功德簡介.
    上圖為蓮花生大士見解脫像,最後一張是蓮師自己用過的金剛鈴金剛杵我要像馬雲一樣有錢 要像川普一樣有權勢 要長命百歲無病無災 要一切吉祥如意圓滿  要往生極樂世界 要成大菩薩 甚至以後成佛這一切都可以實現
  • 修行過程中,這 7 種「魔」的化現須警惕!
    我們在提到 " 佛 " 的時候 往往也會想到另一股會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的力量—— " 魔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時也是經歷 " 降魔 " 這個重要過程後才證得無上菩提徹底了知宇宙和生命實相所以,了解 " 魔 "、識別 " 魔 "、降服 " 魔 "對修行人來說也是不可略過的步驟『何為 " 魔 "』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