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和氣圖》看上去醜醜的,因為意境頗為別致,成為了傳世名畫

2020-12-23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珍藏於故宮當中的一幅古畫,因為遠遠的看上去,仿佛是一個人一樣,不過當大家走近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是由三個人組成的,一時間引起了大家的普遍熱議。而這幅繪畫作品,也就是由朱見深創作的《一團和氣圖》,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幅繪畫作品有一些醜醜的,不過因為朱見深的身份比較特殊,因而這幅繪畫作品,才成為了傳世名畫。

▲明朝皇帝形象

01美和醜的爭論

相信大家都知道,藝術品的價值,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當大家面對這幅《一團和氣圖》的時候,很多人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認為醜的專家表示,這幅繪畫作品給人的感覺非常怪異,三個人的臉長在了一起,讓人看上去琢磨不透,不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是什麼。

▲朱見深皇帝在《一團和氣》上題字

不過對於這樣的質疑,一些畫家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這幅繪畫作品非常有意境,非常具有瘦金書法的特點,因而能夠流傳至今,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雖然這樣的爭論一直喋喋不休,不過卻絲毫不影響大家對這幅繪畫作品的感受。

▲500年前明朝皇帝畫的傳世名畫

02創作的背景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創作這幅繪畫作品的時候,朱見深僅僅只有18歲,在他這個年紀,能夠創作出如此有內涵的繪畫作品,實在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尤其是在這幅繪畫作品當中,線條非常流暢,給人一種抑揚頓挫的感覺,水準是非常高的。

▲皇帝畫作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和儒家一直爭來爭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佛教又傳入了中國,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之後,鬥爭更加激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朱見深特意創作了這樣一幅繪畫作品,讓人看上去三個人抱成一團,表達了和睦相處的美好願望,實在太讓人讚嘆了。

▲後人臨的一團和氣圖

03別樣的藝術享受

古人在創作繪畫作品的時候,紙張並不是非常好,因而能夠流傳至今,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這不僅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的歷史,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也對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一絲唯美的藝術氣息,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

▲《一團和氣圖》放大圖局部

在這幅繪畫作品當中,坐在最中間的是一位和尚,而在他的右邊,是一位頭戴方巾的儒士,坐在儒士對面的,恰好是一位身著道服的老者,三人親密無間的樣子,讓大家看上去頗為搞笑。或許這正是畫家要表達的含義,大家一定要和諧共生。

▲《一團和氣圖》放大圖局部

朱見深生活的朝代,距今已經五百多年了,因而由他創作的繪畫作品,保存至今的非常少,除了這幅《一團和氣圖》之外,目前還沒有發現更多的繪畫作品,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因為擁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因而這幅繪畫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由此也可以看出,朱見深的繪畫技藝還是非常精湛的。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價值4億的王蒙傳世名畫——《葛稚川移居圖》
    王蒙的傳世名畫《葛稚川移居圖》在2011年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場中,以4.025億元人民幣成交,這個價位僅次於2010年黃庭堅《砥柱銘》4.368億的價格,為迄今為止拍賣市場上第二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王蒙,元朝畫家,趙孟的外孫。
  • 國畫大師張大千傳世名畫《愛痕湖》
    經過近60輪激烈叫價,以人民幣一億零八十萬元的天價成交,這也是中國近現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時,這一價格也創出張大千個人作品成交新紀錄,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價格新的裡程碑。《愛痕湖》中國傳統藝術最成功的現代性畫作       張大千《愛痕湖》意境深遠,用山水襯託出現實世界的靜謐和安寧。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卻成為了傳世名畫?專家:看老虎眼睛
    這些老虎或坐或臥,甚至有的會抬頭看月亮,這樣既不失王者的風範,又能看上去溫順許多。▲老虎畫像現在但凡能夠進入故宮的古畫基本上都可以定義為傳世名畫,歷史上有那麼多人畫老虎,恐怕也有好幾幅經典的虎圖入藏故宮了吧?
  • 《千裡江山圖》能夠被譽為十大傳世名畫,只因它背後故事令人尊重
    中國的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無論什麼時期,作畫都是文人墨客非常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流傳下來的畫作非常多,國家文物局組織著名的專家學者跟藝術大師,經過了認真點餓挑選研究,最終挑選出了十幅稀世珍品,他們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而《千裡江山圖》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介紹
    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1.《洛神賦圖》顧愷之(東晉)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和山川景物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整幅畫卷展現出一種時空交錯的美。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2.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簡介,清明上河圖乃一級國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大部分都經歷過被掠奪海外的歷史,是中國的傳世國寶,都有經過後期的修補,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完美畫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篇幅都不小,如今被收藏在各地博物館中供人們觀摩,豐富的表現了當時朝代的生活和風俗民情。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漢宮春曉圖》賞析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
  • 猛虎畫成「病貓」,為何還成傳世名畫?放大5倍看看,仔細瞅虎斑
    但是有一幅名畫卻把猛虎畫作病貓,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幅畫的作者是清代著名畫家,叫做華嵒,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嵒這個字,正如後世對他的名氣一樣,不甚了解。嵒也作巖,現在人們也稱作華巖。他畫的那幅畫的名字叫做《蜂虎圖》,也就是這張畫,讓華巖名噪一時。
  • 故宮有幅傳世名畫,畫的是老虎卻像只病貓,專家:放大10倍再看看
    現如今這座巨大的皇宮已經改造成為了博物院,這裡收藏著百萬計的珍寶。從金銀首飾到瓷器名畫,應有盡有。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一件很奇特的畫,名叫《峰虎圖》。 可是在《峰虎圖》這幅畫中,老虎卻成了「病貓」,不僅一點都不威風,而且看上去萎萎縮縮,顯得很頹喪。這樣的老虎論誰看了都不習慣,那麼這幅《峰虎圖》是如何成為傳世名畫的呢?
  • 易烊千璽把傳世名畫《千裡江山圖》唱成歌
    故宮發出「英雄帖」, 為院藏的《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圖》等十幅珍藏名畫填詞譜曲。這是一次融繪畫、音樂與科技的嘗試,並結合當下年輕人的創造力,創新性地迸發出傳統文化的力量!千年前,年僅18歲的宋代少年王希孟,揮筆繪下了曠世巨作——《千裡江山圖》。以《千裡江山圖》為創作藍本,賽事舉辦方特邀知名音樂人方文山填詞,張亞東作曲,聯袂打造中國風主題曲《丹青千裡》,並由易烊千璽演唱,以現代方式表達傳統繪畫,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古今對話。
  • 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那些事兒
    (一組《夜宴圖》,局部)在北京故宮浩如煙海的書畫收藏品中,有一幅一定不會被忽略,它就是被譽為傳世名畫的《韓熙載夜宴圖》。「好聲伎,專為夜飲,雖賓客揉雜,歡呼狂逸,不復拘制」成為世人眼中對他的印象,這樣的人設符合他的家世,卻不是君王眼中可堪大任之人。(二)夜宴背後,另有玄機關於這畫的作者,史傳為顧閎中。顧又是何許人也呢?他是江南人士,擅人物畫,為畫院中高手,這卷夜宴圖原是出自他的手筆。這就令人有些奇怪了。
  • 傳世名畫《洛神賦圖》賦予設計靈感!realme V15上架預約
    官方介紹,這款手機的設計靈感取自中國傳世名畫《洛神賦圖》中的「文魚」,它就是現代錦鯉的原型。該機擁有一個全新的配色,名為錦鯉色,採用非光譜漸變色彩設計,將紅、黃、藍三個不同波段的顏色重新排列,結合了多層納米級光學鍍膜的調色工藝,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漸變,色彩空間層層通透,鮮亮而不失質感。
  • 故宮600年大展將落幕,傳世名畫「間諜圖」,帶你看懂它!
    不少作品難得展出,讓人驚呼「不愧是故宮」,比如:趙佶(傳)《聽琴圖》軸顧愷之(傳)《列女仁智圖》卷吳偉《問津圖》卷李唐《採薇圖》卷文徵明《蘭亭修褉圖並蘭亭序卷》宋人《洛神圖卷》陳枚《月曼清遊圖冊》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周臣《漁樂圖》卷徐揚《端陽故事圖冊》
  • 那些中國名畫背後的故事,知道?
    《洛神賦圖》•局部 • 顧愷之《洛神賦圖》,是著名的東晉畫家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內容畫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搗練圖》·張萱《搗練圖》是中國唐代名畫,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
  • 科技讓《洛神賦圖》動起來,央媽讓世界領略華夏傳世名畫風採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洛神賦圖》原卷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傳世精品,是他有感於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所寫的《洛神賦》而創作的。畫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斫琴圖》等堪稱珍品。特別是他的《洛神賦圖》,顧愷之深刻理解和體會了文章的主題思想,並創造性地發揮了豐富的藝術想像力,用繪畫形式巧妙地再現了《洛神賦》中所表達的那種真摯的感情。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型、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 從五幅傳世名畫中,看唐宋怎么喝茶
    關注2020年,是紫禁城的百歲誕辰,在今年故宮博物院的數十項展覽中,最引人矚目的想必是五月份「韓熙載夜宴圖——歷代人物畫作品展」。據悉,該系列展覽將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中心,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人物畫的發展脈絡,展出將包括《揮扇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採薇圖》、《蕭翼賺蘭亭圖》等重要作品。若不是前兩個月的突發疫情,故宮這時候該人滿為患了吧。
  • 小提琴《春之聲圓舞曲》名畫名曲裡的春天,別樣意境的美!
    藝術家描寫春天的作品是各具情懷,今天,我們選編春天題材的名曲名畫,與您一起分享。《春之聲圓舞曲》是奧地利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作於1883年。樂曲通過生動流暢的旋律和自由靈活的節奏生動地描繪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景象,歌頌了春天的美好之景和作曲家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 趣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上)
    曾經震撼於《千裡江山圖》的瑰麗,沉醉於《清明上河圖》的博大,然後才知原來還有那麼多國之萃寶。小編希望更多的國人知道它們,以一種更輕鬆的方式,才有了此篇。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關於「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考證和解讀數不勝數。可是,很多資料人們看過就忘了,這很可惜。於是,小編就試著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對這十幅畫做另類解說。畢竟,「八卦」才是傳播的硬道理。
  • 活捉紀錄片新物種,《此畫怎講》為傳世名畫破壁
    13年前,CCTV4的《國寶檔案》是這樣介紹《簪花仕女圖》的。任志宏的娓娓道來,成為國之重寶們最權威的大眾記憶點。過去,大部分文博紀錄片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難免給人留下嚴肅沉悶的印象。一幅畫作,既要追溯畫家生平,又要縱覽歷史背景和時代審美。命運多舛的,還要苦情回憶它在不同藏家手裡的輾轉。同樣一幅《簪花仕女圖》,它的故事在今天會被怎樣講述?
  • 此人將老虎畫成病貓,卻成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看就明白了
    同時,由於老虎的威嚴有力,很多畫家也喜歡臨摹老虎取樂,明朝時期,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就以畫老虎出名,他畫的《虎嘯圖》據說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但由於年代久遠,這幅著名《虎嘯圖》早已失傳,我們只有在一些典故的旁枝末節裡知道歷史上有這樣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