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挖掘機:為讓玩家臥室裡拳打隆肯,客廳裡腳踢高達,遊戲廠商們...

2020-12-27 17173遊戲網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引言:對於我國高達玩家來說,《高達EXVS》系列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街機遊戲最後的耶路撒冷。

隨著7月30號移植自街機平臺的PS4版《高達EXVS MBON》發售,中國高達遊戲玩家與財團B之間長達一個主機世代的怨念終於就此化解。雖然筆者自詡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第一批接觸《高達VS》系列的玩家」,但無意佔用版面來給各位老少爺們兒專門安利這款被戲稱為「屠夫與肉」的硬核對戰遊戲,而是要重新提煉出似乎有些過時的「街機移植遊戲」概念,看看在家用機發展歷史上,為了實現「在家玩街機」這個樸素願望,廠商們曾經做出過哪些努力,因此誕下的無數軟硬體中,有多少是霸王硬上弓,和多少過火與癲狂。

一、帝國急先鋒——《森喜剛》

今天歷史學家們在談到「神聖羅馬帝國」,說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什麼帝國」。而當我們習慣稱呼任天堂「就是世界主宰」之後,倘若把時間往回倒轉40年,坐標美國,對於剛剛被山內溥派到美國為任天堂打拼事業的荒川實來說,老丈人坐擁的這家公司還遠不是什麼「世界主宰」,倒是在荒川實為了實地調研而成天泡在美國酒吧裡觀察記錄那些熱衷街機的年輕玩家時,被其關注目光惹毛了的玩家有時會轉過身來問候他一句:「先生,你是不是有病!」

讓任天堂在北美市場站穩腳跟的街機版《森喜剛》

直到後來宮本茂降下「神跡」,《森喜剛》成為了任天堂在美國的一次「諾曼第」登陸。不同於今天任天堂第一方遊戲不可撼動的獨佔策略,當年為了擴大銷量,荒川實帶著產品授權協議,試圖將《森喜剛》賣給包括雅達利在內的多家美國廠商。但隨著環球公司發起那場著名的版權官司以及更著名的「雅達利衝擊」到來,使得各家美國公司紛紛化身過河泥菩薩,在歷史河流中化作泥沙,《森喜剛》移植家用機一事只得按下了暫停鍵。

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雅達利byebye了,NES(即美版FC)卻也登上了歷史舞臺,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家用機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當成「在家玩的街機」進行宣發的,正所謂「什麼遊戲火就要想方設法移植什麼遊戲」,《森喜剛》自是不在話下。

等到FC進入到成熟期後,《1942》《兵峰》《雙截龍》等N多熱門街機遊戲,紛紛降低配置移植,我國玩家也正是通過FC「黃卡」溫柔地走進了這良夜,時代大門在眼前徐徐打開,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二、誰才是真正的「街霸」——《街頭霸王2》

當90年代初《街頭霸王2》掀起街機市場PVP大潮之時,在家用機市場上,世嘉與任天堂的直接競爭關係已經被擺上檯面(至少在北美零售市場和我國水貨市場是這樣的,而在日本,世嘉可以說從來就沒取得過哪怕是一點點優勢),作為肉眼可見的競爭方式,「街機移植效果對比」成為了那個年代關於「主機陣營之爭」的重要參考。

正因為當年《街頭霸王2》實在太過火爆,所以世嘉和任天堂都勢必要讓自家主機擁有該作家用機版。在相比街機同樣畫面縮水的情況下,SFC憑藉機能優勢,在畫面表現和音效輸出上更勝一籌,MD版則靠著其圓盤方向鍵與六按鍵排布的手柄設計接近街機原始鍵位,得到了更好手感和操作體驗,包括後來世嘉土星主機延續這一手柄設計語言,也是為了方便玩家「搓格鬥」。

《街頭霸王2》同捆版SFC主機

既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移植格鬥遊戲自然就是文鬥+武鬥的一場死鬥。等到《超級街霸2》(俗稱的《16人街霸》)推出家用機版時,雖然街機實際表現效果依然碾壓家用機,但世嘉為了和任天堂一爭高下,拿出了40MB大容量卡帶予以對應(這也是MD卡帶容量最大上限,整個主機生命周期裡極少遊戲享有如此待遇)。

90年代時這盤卡在我國市場長期保持均價400元——因為當年我太想要這盤卡了,所以一直關注價格,但也一直買不起。以《超級街霸2》為標誌,格鬥類型就此成為街機移植遊戲的一塊兵家必爭之地。

世嘉MD主機的一盤神卡↑

三、移植個毛線啊!直接把街機搬回家不香嗎?——NEO·GEO系列主機

什麼叫直擊痛點?什麼叫不惜代價滿足用戶需求?什麼叫專業?

既然我們都承認街機移植遊戲的究極形態,是為了把街機遊戲以內容無損方式搬到家裡來玩耍,那麼NEO·GEO AES主機作為SNK巔峰期最具代表性的瘋狂之舉,本身做成一臺直接按照街機硬體規格設計生產出來的家用機,那倒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嗎?

這東西在最初發售的90年代曾少量流入我國,按照當時居民收入水平,價格之高近乎於攔路搶劫

該主機集原版無損畫面表現,零讀盤時間和自帶專用街機控制臺式搖杆三大賣點於一身,突顯SNK為了實現「完美移植」,已經走火入魔到了何種地步。這樣不計成本的高配置,導致其軟硬體價格突破了天際(價格是當時市場上其他主機和遊戲的5到10倍),銷量自然一敗塗地,SNK甚至親自下場展開主機租賃業務,試圖填上自己挖下的這個大坑。

後來迭代產品NEG·GEO CD將卡帶改為光碟媒介,搖杆也換成了正常大小的手柄,從而稍微降低了售價,但依然還是太貴了。在我國市場上,該主機更是直接得到了「機皇」稱謂。時過境遷,在SNK已經說不清「重生」了多少次之後,NEO·GEO主機低產量和鮮明時代烙印的硬體設計,讓它如今依然在中古市場上保持著「機皇」這一身份。

四、完美移植,不存在的——《VR戰士2》

MD,SS和DC這三代世嘉主機,通過自身命運激蕩,以及90年代我國遊戲媒體(無須諱言,主要就是《電子遊戲軟體》雜誌)主觀宣傳態度的影響,最終從當年「大孩子才能玩的遊戲機」,變成了如今記憶裡中「業界悲情角色」。

後來當業界從業者們復盤SS和性能一度強勁的DC為何屢戰屢敗的時候,都提到世嘉內部家用機部分與街機部門之間的相互掣肘,導致了主機硬體架構始終無法實現100%街機移植效果,這對於曾經擁有大量街機熱門ip,通過向硬核玩家承諾「在家玩街機」來爭取主機銷量的世家來說,無疑於是放了衛星。

除了《VR戰士》以外,AM2開發組旗下還有一批利用同樣技術設計的3D遊戲

比如世嘉土星主機首發遊戲是當時日本街機市場最火暴的《VR戰士2》,雖然當時玩家們迫切需求3D遊戲的飢餓感讓本作獲得了上佳銷量,但相比街機來說,因為土星主機2D強於3D的硬體構架,使得家用機版縮水明顯。尤其當3DFTG成為潮流大爆款,各家廠商紛紛入局,並出現《鐵拳》這個強力對手後,街機方面明顯佔優的世嘉卻不得不接受家用機被對方逐漸趕超的現實。

相比《VR戰士》直到PS3版《VR戰士5最終版》還能「始終如一」的畫面縮水,南夢宮的《鐵拳》從PS版《鐵拳3》開始就打出了「120%移植」的口號,背後的原因,在於世嘉街機部分出於傲慢不願與家用機部分充分合作,街機基版機能上始終明顯高於家用機,縮水在所難免。

而南夢宮從初代《鐵拳》開始,就選擇用PS主機互換基本進行底層開發,並在此基礎上隨PS主機迭代不斷升級至今,成為了3DFTG在這個時代的孤獨守望者(華納的《不義聯盟》系列雖然是3D場景+3D角色建模,但玩法規則是原汁原味的2DFTG)。

從《鐵拳3》開始,120%移植成了南夢宮的一張王牌

五、減肥遊戲一代目——《DDR》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各大廠商對於街機產業的投入可謂不遺餘力,當KONAMI看到世嘉,南夢宮,SNK,卡普空等廠商憑藉強大技術力和高人氣作品牢牢佔據市場之後,便另闢蹊徑,從街頭流行音樂中吸取創作靈感,創立了由《Guitar Freaks》《Drummania》《Beatmania》《Pop’music》《Dance Dance Revolution》五大系列組成BEMANI廠牌,五款作品不僅包含了茬琴,擊鼓,打碟,搓鍵和尬舞這五種人類文明裡常見的祭祀形式,而且既然誕生在街機環境下,自然每款遊戲也都有配套的專門框體設備,代入感與操作手感max的同時,高玩們自帶freestyle的花式表演更是具有「mad max」的狂氣與逼格。

konami音遊產品矩陣,直到今天依然穩定輸出新作

當kanami將這一眾音遊移植到家用機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1比1大小的街機同款控制器,按說這種價格高,貨量少,其服務於粉絲玩家的外設銷量通常都不會太好,然而這其中的一位舞蹈選手——《DDR》,卻因為「跳舞毯」的出現成為了FC和俄羅斯方塊山寨掌機之後,在我國出圈的又一電子遊戲產品。

廉價的生產成本搭載上山寨廠商強大的本地化改造與渠道鋪貨能力,使得原本只在街機廳裡作為街頭潮流文化的《DDR》飛入尋常百姓家,尤其通過各種改版後(對應PS主機,PC,以及直插電視即可使用)的跳舞毯變成了掛上「減肥遊戲」這一聖經詠唱式營銷,直到Wii流行我國時,也依然是我們這種實體店樂於推薦給一般消費者的周邊——畢竟得益於當年風潮之盛,根本無須多做額外介紹,成交率便高得驚人。

直到今天,育碧大師年貨力作《Just Dance》依然被不少大眾消費者當成《DDR》精神續作,後者綿延的文化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憑藉《吉他英雄》大火的redoctane,最初就是北美的一家音遊周邊生產商

六、怨念的產生與化解——《GVG》系列

最後,讓我們來說說PS4上最新,大概率也是本世代最後一款高人氣的街機移植遊戲——《高達 EXVS MBON》。

《GVG》是我國玩家對於《高達VS高達》系列(也就是《高達VSEX》系列前身)的簡稱,該系列誕生於街機平臺,使用了當時世嘉公司NAOMI基板開發(該機版也是DC主機互換基板,因此遊戲首次亮相家用機便是登陸到DC上)。從初代《高達VS 聯邦對吉翁》開始,就樹立起兩大絕對優勢賣點,其一是深度粉絲向的機體動作設計和原作還原度,其二是打死財團B也做不出來的戰鬥手感——打下堅實底子的系列初代,是授權給capcom按照本格動作對戰遊戲標準來製作的。

後來該系列不僅成為所有高達遊戲裡的金字塔尖(這個金字塔幾乎沒有塔身,只有塔底的一大堆天殘高達遊戲和高高在上的GVG系列),而且財團B還制訂了「只要街機不涼透,就堅決不移植」的施捨型策略,令我們這些日本地區以外玩家備受等待的煎熬。

財團B在PSV上用來溜粉的一款作品

《高達EXVS MBON》在日本的高投幣率,以及財團B之前非但不移植本尊,居然還拿出一款所謂PS4御用續作《高達 VS》噁心玩家的行徑,使得《高達EXVS MBON》一度成為了我國高達玩家的耶路撒冷——真的是只有去到日本旅遊才能玩一下過過癮。此次在PS4即將退役前終於移植,也算雖遲但到,功德圓滿了。

結語:和過去三十多年相比,如今家用機與街機之間機能差距已經倒轉,《街霸》不僅都要先出家用機版後補全街機,就連EVO取代鬥劇成為格鬥遊戲綜合大型賽事之後,比賽設備也從商用街機框體,變成了使用家用機並由玩家自帶手柄參賽。今後,除了《高達EXVS》目前已經在日本開始營運的街機新作外,當提到街機移植遊戲的時候,玩家恐怕也沒有什麼可繼續期待的了。

【17173新聞寫手團隊招募啟事】

如果你每天都在關注全球遊戲動態,還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那麼歡迎加入17173新聞創作團隊!

你將獲得競爭力的稿酬,有機會搶先試玩新遊,並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狂吐槽!

有意者請加群:697308043  或掃碼以下二維碼進群↓

【編輯:鐵士代諾201】

相關焦點

  • 知識挖掘機:為了打擊盜版,遊戲廠商偷偷做了個改動,結果場面一度...
    盜版遊戲幾乎是每個有些熱度的單機遊戲逃不開的噩夢,如何防止自己的遊戲被破解遊戲廠商們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市場上也出現了各種有意思的防盜版機制,今天小弟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很多盜版玩家發現只要自己玩這款遊戲,自己的大本營就會自動的被感染喪屍。
  • 知識挖掘機:中國遊戲廠商那麼多,為什麼是米哈遊做出了原神,而不是...
    實際上,這是因為米哈遊的《原神》在卡通渲染的圖形技術上實現了突破,比其他廠商更快地推出移動端的3A視覺效果,讓當下的手機玩家就可以玩到至少在畫面上是大作級別的手遊。中國作為遊戲後起之秀的國家,雖然玩家數量第一,但是遊戲質量遲遲不能媲美國外。
  • 知識挖掘機:遊戲機硬體終結者——那些足以「殺死」硬體的遊戲
    ,但兩者卻見證了世紀之交那一代少年玩家們曾經燃燒的友情。,玩家不得不跑去店裡更換貼膜。因為盜版盤普遍質量較差,玩家們除了為喜歡的遊戲多買幾張盤方便玩壞了更換以外,遊戲雜誌也會教大家「光頭保養」(所謂光頭,就是光碟機裡面用來讀取光碟數據的那個透明部件,而不是為了變強改變的髮型)的相關知識。比如用酒精擦拭光頭,調節光碟機以加大光頭讀取時的功率,實在方法用盡還是不能順利遊戲的話,就只能花錢更換了。
  • 知識挖掘機:女性向遊戲雄起?女性玩家真的能頂半邊天,或將改變遊戲...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一說起女性向類遊戲,大家一定會想到之前被吹爆的一款戀愛經營類遊戲《戀與製作人》,先前的一手推遲白起生日的騷操作和瘋狂氪金抽卡的特別邂逅,導致疊紙遊戲人人喊打,被喊作狗疊,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其實手機裡裝的最多的就是疊這疊那。
  • 雲遊廠商發起客廳戰役;平臺補貼返現搶人手段多丨雲遊戲月報
    先遊發力客廳大屏端,目標月活2000萬  12月12日,騰訊先遊迎來四周年,並開啟雲遊節狂歡活動。先遊官網顯示,截至目前,平臺已有數百款騰訊精品遊戲,玩家通過QQ微信一鍵登錄暢玩。12月15日,騰訊先遊宣布正式入局客廳端。與此同時,設立數億元成長基金、提供流量扶持。先遊對於2021年的規劃是:大屏端月活能到達到2000萬,家庭會員用戶突破100萬。
  • 知識挖掘機:遊戲出圈難?全球最賺錢的IP寶可夢,為電影請代言人卻被...
    雖然論起懟當代流量藝人這件事情,玩家們比起鬥爭經驗更豐富的虎撲JR們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當《精靈寶可夢 超萌的逆襲 進化》正式公布代言人的人選以後,這種仿佛兵臨城下「最壞事情終於還是發生」的態勢,還是迅速引發了社交網絡上玩家們的一片不滿之聲。
  • 知識挖掘機:當年差點涼涼的日本黃油,如今靠著手遊,賺了全球玩家...
    這裡正驚遊戲,我是正驚小弟!前些日子,看到28年前的經典galgame《同級生》將要發布重製版,瞬間讓我想起了那段拿著PSP躲在被窩裡,冒著社會性死亡的風險跟夜巡老師捉迷藏的日子。>為賣點來的遊戲,遊戲受眾群自然而然地就默認為是男性玩家,其實一開始真的就只是讓一些男孩子們在遊戲中體驗一下與美少女戀愛的感覺而製作出來的純情戀愛外加一點點18X的場景,代表作就像本次的《同級生》之類。
  • 寫歌、畫畫無所不能 那些遊戲裡的藝術家們
    眾所周知,《戰地》是以戰爭為題材的射擊遊戲,玩家們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生死一線之間搶奪戰略要地。一些以UGC內容為主的遊戲裡,更是藝術家們大展身手的樂土。 《馬裡奧製造》的大名或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在這款以創造關卡為主要樂趣的遊戲裡,也存在著一群藝術家。按照常規的設定,這款遊戲裡的關卡地圖,要麼利用遊戲機制讓玩家們大呼設計巧妙,要麼就是極限圖,考驗玩家們極限的手速與操作的準確性。但除了這兩種圖之外,一種名為「音樂圖」的關卡,也頗受歡迎。
  • 《頭號玩家》中的「高達」:除了元祖高達,還有阿姆羅、卡繆、捷多...
    灰機GAME 錢坤一 | 4月03日 訊這兩天我看了許多篇關於《頭號玩家》電影的彩蛋討論。這部電影雖然主要以遊戲和VR為題材,所呈現的也基本上是歐美的情懷。但是對於日系ACG愛好者來說,最後決戰部分的高達,也是一個讓人嗨翻天的高潮。
  • 微軟商城裡的塞爾達,丟盡了山寨遊戲的臉
    尤其對於國內的玩家而言,在網絡上看到山寨遊戲恐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前面那些套皮遊戲,在見多識廣的中國玩家眼中,甚至可以說是山寨遊戲界的恥辱。 早在國內遊戲行業還沒有壯大起來的上世紀末,以小霸王為主的山寨FC平臺上,就出現了數量眾多的國產山寨遊戲。 對於國內的山寨廠商來說,開發一款山寨的FC遊戲並沒有什麼難度。
  • 遊戲市場日趨火爆廠商兩極分化嚴重
    一部分宅男宅女可能真的宅在家玩遊戲。2020年,宅文化的爆發讓遊戲正在成為玩家的「必需品」。  這背後是遊戲廠商賺得手軟。騰訊Q2財報數據顯示,其網路遊戲業務收入為382.88億元,同比增長40%;網易Q2財報顯示,其在線遊戲服務營收為138億元,同比增加20.9%。除騰訊網易兩大巨頭外,包括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遊戲廠商同樣在2020年上半年營收爆發。
  • 客廳隔斷,空間裡的改造大師
    客廳作為家庭裡的公共場所,集家人休閒與親朋好友會客與一體。這麼重要的場所在家裝設計時,當然要格外用心。客廳一般在戶型中位於中心位置,那麼這時隔斷就會顯得格外重要了。客廳為什麼要做隔斷1.分隔空間衛生間乾濕區的隔離,起到乾濕分離的作用客廳一般與臥室緊挨著,在客廳與臥室之間做個隔斷起到保護主人隱私的目的。2.
  • 面積相同,大客廳小臥室PK小客廳大臥室,你投哪一個?
    一、大客廳小臥室客廳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牌面」,有人來做客也是看看家裡的客廳裝的怎麼樣,裝的好,得個誇,倍有面子~ 而且最近橫廳不是挺火的嘛,解釋一下啥叫橫廳哈。先別著急下結論,先聽我把話說完~~(分界線)二、小客廳大臥室現在人,特別是年輕人,都不愛待在客廳了,有一張床,能躺一天,最好房間配個電腦,方便打遊戲,這可能就是宅吧~有個大的房間,冬日新一輪的朝陽徐徐灑在正蜷縮在被窩的你的臉上,不知道有多幸福!
  • 「金庸」這塊金字招牌,遊戲廠商們還能吃幾年?
    確實,金庸先生的經典作品被大量的遊戲融入其中,是武俠遊戲領域的一塊「金字招牌」,但是遊戲卻有優劣之分,有些遊戲可以讓金庸先生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然而也有的遊戲,可能會砸了金庸先生這塊「金字招牌」。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幾款和金庸先生有關的遊戲作品,討論一下「金庸」這塊金字招牌,讓多少遊戲受益,遊戲廠商們還能吃這塊招牌多久。
  • 最慘痛的遊戲懲罰,每一個都是廠商滿滿的惡意,隨時掏空玩家靈魂
    在遊戲中,敗北是在所難免的,只要不是一命通關的遊戲,幾乎人人都能重新開始,不過似乎就算是要求一命通關,玩家也能從頭來過的!但是專門喜歡搞么蛾子的廠商又怎麼會輕易讓玩家重新開始呢?於是各種敗北懲罰就接踵而來了!作為街機時代末出生的孩子,小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遊戲幣花得好快,這也是我最早接觸的敗北懲罰,花錢!
  • 為什麼玩家喜歡生存類手遊,國內遊戲廠商卻不願意做
    難以實現:在手遊市場中,由於現金變現困難,生存遊戲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在應用平臺上看到的手遊生存遊戲並不多見。火爆的生存類手遊大多由國外廠商生產,而本土生產的生存類手遊則很少見。遊戲本身的實現也很困難,大量玩家不需要那些道具和服務,仍然可以快樂地玩遊戲。2、買斷制度談到一些買斷系統手遊,大多數觀眾老爺們可能會會想到《這是我的戰爭》,這款遊戲也由外國公司生產,並已在中國上架,玩家稱之為神作,TapTap的分數為9.7。
  • 女玩家已超12億!遊戲廠商都在討好女性,有人關心男玩家玩什麼嗎
    曾幾何時,遊戲不再是男人的"專利",以前被嘲諷為"遊戲寡婦"的女性紛紛拿起滑鼠和手機,投入到了遊戲懷抱中,為洶湧澎湃的遊戲大潮添磚加瓦、氪金無數。本來以為女玩家再多也只不過是鳳毛麟角,遊戲終究還是男性玩家的天下,不過,最近媒體公布的一項數據卻啪啪打臉。
  • Twitch的價值,國內廠商看到了嗎,還不趕緊Copy一個
    80後,90後不少年輕人都看過WCG,這個遊戲行業曾經最頂尖的盛會,其實就是視頻分享大會。 在國內,遊戲產業是養活了包括巨頭騰訊、網易、盛大在內的大大小小網際網路企業。不過針對遊戲玩家的第一個屬性:喜歡自己玩遊戲,我們的廠商基本上都在迎合這個需求。第二個屬性,看別人玩遊戲,則沒有什麼人在做。
  • 電科技網徐建文:探尋5G新生態,大屏+雲遊戲預見客廳娛樂真·未來
    已經面市十年的雲遊戲概念,具備了能夠被廣大玩家和用戶接受與認可的體驗。雲遊戲為手機遊戲、PC遊戲推開了一扇窗,為智能電視電視遊戲打開了一扇門。面對國內電視遊戲市場萎靡的現狀,雲遊戲打破硬體性能屏障、免下載免安裝、跨屏同體驗分發的特性,讓遊戲娛樂得以回歸體驗最為舒適的客廳大屏。
  • 老兵不死:大齡玩家們只是沒有遊戲可玩
    娛樂軟體協會(ESA)每年都會發布一份關於美國電腦和視頻遊戲行業的報告,遊戲玩家的平均年齡是報告中的一項重要統計數據:在2016 年,美國遊戲玩家的平均年齡為35周歲。據ESA的報告可知,2016 年介於18-35周歲的玩家佔美國遊戲玩家總數的29%,年齡在50周歲以上的玩家佔比達到26%,只略低於年齡18周歲以下玩家的佔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