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的熱播新劇《安家》,讓房似錦這個外表光鮮其實心酸的房產中介形象火了起來。
圖片來自網絡
不動產置辦是近乎所有中國人都在關注的人生大事之一,沒買的在等降價,買過的怕降價,正要買的既怕漲價更怕降價——反正大家都在關注就是了。這部戲的編劇六六,早年間創作或參與創作的《蝸居》《雙面膠》已然賺夠了足夠多的眼球和淚水,這一次再寫市井人物置辦房產的酸甜苦辣,自然是得心應手。
配圖來自網絡
無論租房還是買房,房產中介都是無可避免要打交道的角色之一。房似錦作為一個理性專業、勤奮努力的房產中介,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依然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縱然背後哭的再孤獨無助,面對客戶也要表現得職業專業。這一點非常值得稱道,也值得每個職場人借鑑。
人們常說,不要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家裡,其實反之亦然,家庭的負面情緒也不能帶到工作中來,甚至於要求比前者更嚴格。因為一旦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來,輕則得罪客戶造成公司及個人的收益損失,重則丟了飯碗失去賴以謀生的途徑。
這也要求家庭成員也要彼此理解和保持理性,像房似錦媽媽這種到女兒工作單位去大鬧天宮的做法,無疑是愚蠢到家的行為,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影響女兒的工作甚至職業形象,嚴重點說斷送職業生涯都有可能。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我們看到,職業的人,從來不會在人前(包括朋友圈)表現出消極、負面的東西。史鑑認識一個很強的房產中介,一直保持著挺緊密的聯繫,兩三年後才知道他的父母都身患重病,媳婦也離他而去,自己帶著女兒過活,還得接濟還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許正是這種隱忍和職業,他現在自己開了中介所,也找到了中意的另一半。
畢竟,職場看起來很大,其實每個行業的精英的圈子很小,誰也不願意和隨時可能成為定時炸彈的員工或同事共事。
配圖來自網絡
作為從事服務行業,尤其是代理服務行業靠收取佣金過活的服務中介,保持專業性,特別是能給客戶創造價值的專業性非常重要。
有買房或租房經歷的人都知道,其實房產中介不是太討喜,不少人更是把他們理解為把持資源吃完甲方吃乙方的吸血鬼。
這當中有許多原因,比如一部分人從不認為只是帶人看看房就該收這麼貴的費用,比如一部分人被黑中介或無良中介坑過,又比如一部分房產中介人員能力有限服務簡陋服務態度有問題(比如勢利眼等,前邊說的挺好後面啥也不管)。史鑑早年在深圳混跡的時候,就遇到過不負責任的中介,收完錢後仿佛變了個人,啥也不管。所以不少人一有機會直接跳過中介自己完成買房租房的交易。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這麼些年的高速發展,普通人已經無法應付從選房到籤約到付款到過戶等一系列環節中所有的問題。
新房還好一點,二手房交易如果不通過中介(包含線上和線下的),要買到稱心如意的房子簡直難如大海撈針。如果要在異地置業,更是難上加難,來回往返都足夠耗的人痛不欲生。
早在晚清時候,即便是已經身為朝廷一品大員的左宗棠,上任軍機處大臣的時候,也要託朋友在北京尋覓一套價格合適(五千兩白銀)、離上班地點(紫荊城)不太遠的房產呢!更何況普通人。
圖片來自網絡
在合理規避稅費方面,關注比較少的人也是一頭霧水。這時候,房產中介的專業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幫客戶省時間、精力、金錢,提供貼心且有保障的服務。如果從買房投資角度來看,房產中介其實和股票顧問、理財顧問是同等角色。
可見,做一個中介人員,要取得成功,必須要付出很多努力,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不過辛酸總是暫時的,付出總會有回報。說了半天房似錦,你遇到的房產中介怎樣呢?有沒有房似錦這麼專業職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