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吃雄蟹

2020-12-24 澎湃新聞

今天開始吃雄蟹

2020-11-16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今天農曆十月初一,正所謂「九雌十雄」,正是吃大閘蟹最好的季節,今天是一個「戰略轉折點」,或者說「命運交錯的時刻」。如果說昨天的餐桌上還是雌蟹風光,那麼今天開始,雄蟹要取而代之了。中國人吃東西講究時令,更有「不時不食」的說法,多少有點「強迫症」的意思。同樣一杯龍井茶,雨前、明前,價值大不一樣。還有吃刀魚,誇張的講法是一旦過了清明,則軟骨變硬不堪再食。我很好奇清明節前晚上十二點時,刀魚們會不會像動畫片裡那樣「咔嚓」一聲忽然從「軟骨頭『變成「錚錚鐵骨」,很想有專家來研究一番。玩笑歸玩笑,九雌十雄是句老話,進入農曆十月,雄蟹要比雌蟹壯,滿滿的蟹膏,讓人食指大動。既然今天對於大閘蟹而言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不妨找出一篇兩年前寫的舊文,稍作改動和讀者朋友來一點分享。雖然連蟹腳上的黃毛都沒吃到一根,但茶餘飯後當一點談資,還是可以的吧。

齊白石筆下的大閘蟹

「大」「閘」「蟹」三個字,連在一起是蟹的品種,分開來是蟹的品質,缺一不可。先說「大」。吃蟹當然要大,小的叫螃蜞,醃了下酒倒是不錯,但上不了臺面。老上海有句俗語:「螃蜞裹餛飩——戳穿了」,能被裹在餛飩裡,可以想像螃蜞的體積。大閘蟹要大,但也並非一味求大,河海之鮮吃的是個鮮字,身軀過於龐大則肉質必然發木,鮮度也就下降了。大閘蟹之大,從前講究是一雌一雄成一對,加起來正好一斤。老秤一斤十六兩,雄蟹九兩雌蟹七兩,正正好好。換算成現在的度量衡,雄蟹六兩不到,雌蟹四兩齣頭,這叫「大」閘蟹,否則總歸差點意思。

豐子愷《護生畫集》第三冊

「倘使我是蟹」

再說「閘」字,爭議來了。有的老師執拗地把「大閘蟹」寫成「大煠蟹」,讀者看不懂還以為寫了錯別字。其實寫成「煠」字自有其道理,因為從前大閘蟹的煮法,不是現在這樣蒸出來,而是放在水裡煮出來的。「煠」字普通話發音類似「炸」(第二聲),我懷疑原是一個字,後來放在油鍋裡煮叫「炸」,放在開水裡叫「煠」,二字從此分道揚鑣。我家以前煮蟹就是用水煮的,後來也從俗用蒸,吃起來口味並無太大區別。蟹從煮到蒸的工藝轉換,我認為和大閘蟹的商品化有關。從前吃蟹都是湖裡現捉,沒有人幫你繩捆索綁,一不小心容易被蟹的大鰲夾到。所以平常人家煮蟹,就是一股腦兒扔進大鍋,免得不小心弄傷手。後來大閘蟹高度商品化,只只五花大綁,不用再擔心被咬,蒸來吃也更為方便。這是我自己琢磨的,並無出處,聊備一說。

筆者所藏舊書《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

雖說傳統大閘蟹的燒法是「煠」,但大閘蟹還是要寫成大「閘」蟹,卻是有點說頭的。出生於蘇州的民國報人小說家包天笑(1876-1973)著有一本《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其中有一節寫到大閘蟹中「閘」字的來源,說的是某日在吳訥士(吳湖帆之父)家作蟹宴,有一位崑山張惟一先生,家近陽澄湖畔,他解釋「閘」字「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這便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

蟹八件

魯迅先生讚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吃螃蟹,實在無考。想必最早吃螃蟹的朋友,只是餓得沒有辦法,江河湖海裡有啥吃啥,沒有太多講究。後來因為文人雅士推波助瀾,吃蟹成了風雅之事,甚而演變出一套規矩,到「蟹八件」的出現算是登峰造極。一隻小小的大閘蟹,竟需要用手術刀般的刀剪斧鑿來應付,人類對於蟹的喜愛,已可稱為痴情了。

蘇州彈詞名家老吃客徐雲志(左)

他的兒媳兼搭檔王鷹(右)

蟹如何吃法?當然蘇州老吃客是最有發言權了。彈詞名家徐雲志以吃得講究出名,他的兒媳兼演出搭檔王鷹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老徐喜歡喝黃酒,家裡存著整甕的陳年花雕,吳愛珠(徐雲志的夫人,筆者注)放好碗碟、調料,熱好老酒斟上,放上吃蟹工具『蟹八件』……老徐捲起衣袖,用小釺撬出蟹兜,用小剪去掉蟹和尚酥衣,用小錘錘蟹腳蟹螯,用小鋤扒,用小鉤刮,把白似玉、黃似金的蟹肉蟹黃一起捋到蟹兜裡,放入調料,完成準備工作。然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他攪和好蟹兜裡的東西,放到嘴裡,只聽得一片喝五喝六的吮吸聲,滿兜美物盡入腹中。老徐摘朵菊花擦手,心滿意足地說:『美味哉蟹也,此物可稱百味之首,美餚之王』……」

豐子愷作「秋飲黃花酒」

蟹的傳統吃法應該是把蟹肉全部取出後放在蟹蓋裡一起吃的,徐雲志如此,豐子愷先生有一篇美文《憶兒時吃蟹》,也是這麼寫的。豐家吃蟹不如徐雲志講究,沒有蟹八件,但吃法是相似的:「我們都學父親,剝得很精細,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在蟹鬥裡,剝完之後,放一點姜醋,拌一拌,就作為下飯的菜……」豐子愷幼時家庭條件不算優越,蟹是用來下飯的,半條腿的蟹肉要過兩大口,半蟹鬥的蟹肉則要過兩碗。

「清道人」李瑞清

(1867-1920)

豐子愷後來禮佛茹素,蟹之美味自然和他無緣。但近代還有一位奇人,以「清道人」著稱的李瑞清先生,他對螃蟹的喜愛,十足令人瞠目結舌。李瑞清出身進士出身,曾經擔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相當於校長),辛亥革命爆發後離開南京寓居上海,以遺民自居,鬻畫為生。請他寫字沒問題,但有「民國」二字,對不起不寫。李瑞清居住在南市三牌樓路,家境十分困窘,他在兩江師範學堂當校長時給學校定的校訓是「咬得菜根,做得大事」,他的生活也確實清貧。但他唯獨有一個愛好改不了,那就是吃蟹,吃到人送外號「李百蟹」。有人說他一天吃一百隻蟹,此說當然是臆想。要知道李瑞清先生吃蟹是很講究的,只只認真,一百隻蟹要吃到什麼時候?但他一天吃十幾二十隻還是有案可查的。所謂「李百蟹」的來源,說的是某次朋友用一簍螃蟹找他換畫,本來只想換一幅畫,不料「清道人」一時高興,送了一百幅,由此得名「百蟹」。蟹是大涼之物,而且蟹黃蟹膏中膽固醇含量極高,偶一吃之自然風雅,天天吃就不那麼健康了。李瑞清53歲就中風去世,想必太喜歡吃蟹,也是原因之一吧。

李瑞清書法

有人認為吃蟹是風雅之事,規矩一堆。也有人認為吃蟹體現了身價,吃麵也好,吃湯包也好,非要放些蟹黃蟹膏進去,才顯得有體面。在我看來蟹就是當令美味,如果膽囊沒有問題,盡可以趁秋風起時大快朵頤。把小小的螃蟹吃出所謂「老上海的風雅」,可能只是某種美好的想像。在湯包餛飩裡塞幾枚來路不明的蟹黃蟹膏(聽說有些是用蛋黃甚至紅薯泥做的)以充檔次,那真有點像有些朋友好不容易有條金項鍊,哪怕穿睡衣上街也要掛在外頭「示眾」了。而竟有朋友因貪圖便宜不慎吃了蛋黃或是紅薯泥,還洋洋自得於其「美味」,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原標題:《今天開始吃雄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上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昌邑龍門陣】醬爆蟹子
    秋意濃,蟹消愁。。        轉瞬間,秋風已至,葉落時節聽秋雨綿綿,看秋菊盛開,聞桂花清香,食醬爆蟹子。秋,確實味道正濃!隨著季節變換,蟹子也開始大量上市,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蟹的好時節。螃蟹生命力極強,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管是熱帶或是寒帶,有水就有蟹的存在。
  • 丨 「蟹」逅日本極品三大蟹, 一蟹八吃 !
    帝王蟹和一般的螃蟹不同只有8條大腿,市面上的帝王蟹一隻至少都有5公斤以上,一個人吃一隻蟹都會撐得走不動路啦…帝王蟹一般都野生在乾淨寒冷的無汙染淺海。人們只捕撈個頭達標的雄蟹食用,再加上雌帝王蟹本身蟹黃很少,所以主要就是吃雄蟹的超鮮腿肉。
  • 人間蟹月天-帶你領教日本人是怎樣吃蟹的
    每日清晨,自打第一艘松葉蟹捕蟹船回到港口起,拍賣市場就開始傳出熱鬧人流聲,原來松葉蟹拍賣早已開始。只見主持人和戴上號碼紅帽子的眾多魚販及買家都在場內大聲交流,配合手號暗語,向地上一堆堆的松葉蟹叫價。當季售賣的松葉蟹,每隻蟹由2500日元到10000日元不等,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來雄蟹及雌蟹的價格差別極大,前者價格為10000日元一隻,後者則1000日元4隻!
  • 尋味金秋:一門韻事達古今,談一談吃蟹的文化
    「秋風響,蟹腳癢」,意思是秋風一起,河裡的蟹便不安分起來,它們紛紛爬上了岸,沿著河堤爬向田野。與其說是秋風裡蟹腳癢,不如說是人肚裡的饞蟲在癢。即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宋代沈偕的「黃粳稻熟墜西風,肥入江南十月雄,橫跪蹣跚鉗齒白,圓臍吸脅鬥膏紅。」此詩十分形象地把美味螃蟹寫盡了。古人也好蟹,自古作詩賦小說讚頌吃螃蟹的數不勝數。蘇軾就是個典型,除了愛吃東坡肉,還酷愛螃蟹,自稱「吳中饞太守」。
  • 臺灣吃蟹有秘訣?七種簡單易學的吃蟹方法
    秋意濃吃蟹正是時候!
  • 趁著周末,我們相約去吃蟹吧!內附廣東吃蟹地圖!
    也正是這個時節相信大家經常會被一種美食刷屏那就是——蟹!秋季正是在廣東吃蟹的好時節。在廣東,有俗語道:「正月吃重殼,二月有靚水,三月裡來吃奄仔,四月黑奄仔,五月青蟹都靚仔,六月有得六月黃,七月八月吃油蟹,九月十月大閘蟹,十一十二月吃膏蟹。」
  • 松葉蟹,吃蟹腿的不只帝王蟹!
    海鮮絕對是現在宴請賓客中必出的一道美食,帝王蟹、皇帝蟹、波士頓龍蝦或者直接上一條澳龍,海鮮絕對是宴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很多人會抱怨帝王蟹雖然蟹腿的肉很肥美但是身子上的肉卻並沒有多少其實吃蟹腿的螃蟹中可不止一種帝王蟹哦!
  • 2019魔都吃蟹指南,這幾家不吃是你虧了!
    營業時間:11:30-14:30 17:30-22:30大閘蟹美味暢吃 398元/位大閘蟹臻選套餐 589元/位大閘蟹禮盒498元/盒(含3雌蟹3雄蟹)在品蟹的黃金時節,香格裡拉集團中國大陸的43每一樣都有,肉質鮮甜,個頭健壯有力,鮮活現蒸,掀開蟹殼就看到蟹腮白肉嫩,一口吃進嘴裡,鮮甜蟹肉蟹黃在舌尖起舞。除了大閘蟹,還有無限量波士頓龍蝦、無限量小米燉遼參、無限量愛爾蘭生蠔、無限量扇貝、刺身、香煎三文魚,想吃什麼儘管拿,原始菜單+新菜單 =暢吃無極限!
  • 聽說有人吃蟹就算吃到腿抽筋也要吃的一道菜 | 醬爆蟹
    可是螃蟹性寒,家人都擔心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他卻寧可吃到腿抽筋也要悄悄躲著吃。你說他有多愛吃螃蟹?今天在《詹姆士的廚房》我想做一道醬爆蟹,真喜歡這個吃蟹的季節。【5】處理蟹用方巾包裹蟹鉗,用刀面拍打包裹好的蟹鉗,將蟹鉗拍碎。
  • 上千元的帝王蟹,為啥只吃蟹腿,不吃蟹身?原因很簡單,漲知識了
    上千元的帝王蟹,為啥只吃蟹腿,不吃蟹身?原因很簡單,漲知識了導語:平常吃螃蟹的時候,相信大家最喜歡的就是吃蟹黃,吃起來口感沙沙的,特別美味可口。如果我們看見過別人吃帝王蟹,都會發現他們都會掰出蟹腿,將蟹腿的殼剝開,只吃裡面蟹腿肉,而把蟹身丟在一邊,這種行為讓人覺得很浪費,難道他們都是土豪嗎?為什麼帝王蟹只吃蟹腿,而不吃蟹身呢?
  • 為什麼吃帝王蟹只吃蟹腿不吃蟹身?不是有錢不在乎,看完才明白
    美食中海鮮佔很大的比例,海鮮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雖然沿海的普通小海鮮價格相對來說親民一些,可是有些海鮮真的是貴到離譜,像帝王蟹,一隻都要上千塊,貴的可能要幾千塊,但是很多人吃帝王蟹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真的是因為太有錢,不在乎蟹身上的肉嗎?實際上還真不是這個原因。
  • 帝王蟹一隻上千元,為啥只吃蟹腿,不吃蟹身,是因為太有錢嗎?
    或許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嫌棄肉少,為何不吃帝王蟹」。有時候我們看電視時,發現他們吃帝王蟹時,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總以為這是土豪的表現,其實這都是有講究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可是帝王蟹就不同了,因為它本身屬於甲殼類,所以蟹黃少之又少,甚至大多數帝王蟹根本就看不到蟹黃,而且蟹黃之中可能還會含有重金屬,這就導致吃帝王蟹的人,不屑於蟹身,只是偶爾會用它拍照留念。
  • 一蟹七吃!怎麼吃?
    聽說這裡最近轉型成一家專吃日本活蟹料理的專門餐廳,感覺很有意思,遂去一探!」★ 「冬季的味覺之王」既然說了是吃日本的蟹宴,那怎麼能少了紅毛蟹、帝王蟹與松葉蟹這日本3大名蟹?別急,想吃哪種在蝦蟹成群的水缸裡我們現撈現吃!
  • 溱湖籪蟹,蟹黃飽滿,蟹肉細膩甘甜,你吃過嗎?
    只有溱湖籪蟹是地域+養殖方式來命名的。溱湖我們知道了,那什麼是籪蟹呢?籪蟹重點在一個「籪」字。清代學者洪亮吉在卷施閣文乙集卷四《與孫季逑書》中記載:「松陰一樹,承以梅株,魚田半頃,圍此蟹籪」。這個「籪」字只有與魚蟹才能組詞,據說是當初專門為溱湖和溱湖螃蟹而生的,是名為——溱湖籪蟹。
  • 北海道帶不走的除了雪景和溫泉,還有三大大大名蟹!
    吃!蟹!日本大大小小數十種螃蟹,今天我們著重介紹名氣最大的三大蟹:松葉蟹、鱈場蟹和毛蟹。先來個全家福吧!從左往右依次是:松葉蟹、毛蟹和鱈場蟹我從沒有覺得松葉蟹是如此誘人,直到它被山下智久拿在了手裡。松葉蟹的捕撈期較長,從10月開始到次年的5月,雖然每個海域時間的捕撈月份不完全相同,但記住只要是冬天去,邂逅一隻肥美的松葉蟹絕對沒問題!對於任何自帶甘甜的海鮮食材,首推的吃法一定是刺身。松葉蟹主要吃蟹腿,將帶殼的蟹腿放在冰水裡浸泡一會兒,再拿出來時蟹肉纖維綻開如松針般,「松葉蟹」的名字也因此得來。
  • 蟹蟹你......辣麼美!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一篇《瘋狂的「聖誕島紅蟹」大軍》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關於觀賞蟹的內容【視頻:蘇拉威西-瑪塔諾湖】食性雜,偏肉食,龜糧也會吃,但儘量不餵蘋果、瓜皮之類的。所有蟹蛻殼的時候都不能人工幫忙,和螯蝦一樣。*雌雄分辨:雄蟹鰲足兩指間的空隙較雌蟹鰲大,兩指內緣具鋸齒,第一腹肢粗壯,腹部呈三角形,尾節近圓形。*繁殖:無法人工繁殖,在河口近海的地方產卵,幼體在海裡生活,但賣的成體完全能淺水淡水飼養。
  • 陽澄湖吃蟹攻略推薦、陽澄湖哪裡吃蟹好
    去陽澄湖吃蟹旅遊,肯定要去崑山巴城,位於陽澄湖東岸的「蟹鄉」巴城,被稱為品蟹聖地,又有「天下第一蟹城」的美譽。五大品蟹聚集區內,擁有上千家蟹舫。品蟹時節,上百萬人次匯集於此,品蟹勝景頗為壯觀。在巴城旅遊吃蟹,可以去巴解園看看噠。
  • 深圳人「奄仔蟹」要吃趁早了,錯過要等一年!
    廣東特有的「奄仔蟹」,每年限量供應在一眾廣東人的眼中,奄仔蟹的美味遠勝大閘蟹:膏如溫香,肉似軟玉,嫩滑甜鮮,簡簡單單隔水清蒸就可以吃;啖一口,齒頰留香。「奄仔蟹」,也叫處女蟹,指的是已經性成熟、但尚未交配的母肉蟹。有人說,它是最能滿足直男們幻想的蟹,堪稱蟹中女神:它冰清玉潔,連雄蟹的腳仔都沒有摸過;它如女神一樣稀缺,出了廣東就很難見到;它在同等重量下,身價比大閘蟹還要高。
  • 中秋吃蟹怎麼吃?一張圖包你秒變吃蟹高手
    雖然中秋吃蟹不是傳統習俗,只不過是這個時候的蟹肥到嘴巴和腸胃直痒痒,那膏滿蟹肥,不吃都對不起菜市場大媽掏心掏肺的吆喝。製圖-七夜菌說到吃蟹,不僅幾個大牌子價格不菲,就連市場賣的蟹也是貴的肉疼。這麼值錢的蟹,當然要吃的既能讓它死得其所,還能讓人家覺得自己是個美食老饕,吃蟹老手,不鬧出吃蟹的笑話!
  • 名偵探小志之你吃的蟹不是真的蟹
    今天小黑跑來和我抱怨他被騙了,我一問才知道,事情是這樣的:小黑到虎鯨飯店吃飯,點了帝王蟹,但是在上菜的時候發現上了2個蟹螯和6條蟹腿。小黑回家才發現事情不對勁,查閱了資料以後,懷疑店家店大欺客,藏起來兩條蟹腿,想讓我幫他討回公道。作為朋友,我當然要幫他啦,但是先不急,我們先來看看小黑查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