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可如刻刀可如斧,尹建莉和李玫瑾的戰爭也是我和老公的戰爭

2020-12-20 希和育兒

好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雕石如玉;壞的教育方法是一把斧頭,可碎玉如石!

4年的育兒時光,由於我從一開始就看過很多書,每一個階段都應對的遊刃有餘,所以在我周圍的圈子裡算是一個「大V」,但這些年在和別人的接觸中,我也漸漸發現,有時候我認為正確的方法,別人不一定會認同,她們自然有她們認為對的一套育兒體系,你說得越多越容易得罪人。就像尹建莉和李玫瑾。

大V之間都能「互撕」的這麼厲害,說明沒有任何一個道理是可以一以貫之去完全效仿的。就連我的老公,坐在車上讓他和我一起聽一會樊登讀書會中講解的育兒書,他都不願意,他認為不需要看那麼多的書,看一本就足夠了,他反而覺得我看得太多太雜亂,被別人的思想套路帶「跑偏」了。而我卻認為,就是因為思想不能被一個所謂的育兒專家帶偏執了,所以我才博採眾長,去粗取精,在那麼多方法裡面,一個一個換著去嘗試,孩子是一個複雜體系,並不是用一套理論,一種方法就可以從頭到尾能搞的定的,所以,在遇到一個問題搞不定時,我會從方法庫裡再重新篩選其他被印證過有效的方法。

後來,我不再對熟悉的人嘮叨我的育兒方法,我逐漸認為育兒是很私人化的事情,對熟悉的人說得多了,人家還覺得你自認清高,整天高高在上當專家樣幹什麼,我漸漸也就不再說了,我只做我認為目前來看還是合適的部分,雖然我很清楚,未來5年後,馬上就又有新的育兒方法研究出來傳播給大眾了,或許到那時又完全推翻了我們現在的這套育兒方法也未可知,就像我們現在推翻老一輩方法是一樣,只是這個腳步會加快,越來越快!

說到為什麼好方法難以流行起來,歸根究底就是因為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太懶了,人都是向懶而生的,得過且過,沒人追究是最好的,而自己育自己的兒,更是沒人追究的,全憑自己是否能夠對另一個生命負責。

現行的很多好的育兒方法真的學起來很難,跟自己的直接心理反應都是相斥的。學習這樣的育兒方法,首先就要學會自己跟自己較勁,這就是所謂的育兒先育己,這是最難的一場人生修行,就拿最近我家4歲的小支同學來說,我看了那麼多溫柔而堅定,知道4歲的「打人罵人」期也已經如約而至,知道要儘量不反應過激,淡化處理情緒,但是,當他真正在眾多朋友面前開始揮起他的小拳頭的時候,我真的不能做到「溫柔」,我只能做到嚴肅而堅定,在面對他的撒潑打滾哭鬧的尷尬場面時,我只能極力控制我自己不要太大聲說他,但偶爾他真的說也說不聽的時候,我只能一聲「獅吼」,先讓他聽得見我說的話,認真對待我說的話,事後我覺得我能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補充一句「媽媽剛才太大聲了,對不起,我愛你!」

但是很多人,大多數人,就連這最後一句都很難做得到!因為好的育兒方法真的是讓你進步,就是在走吃力地上坡路,但是學會了,運用自如了,那就會內化為你的能量,誰都奪不走,支撐著你和孩子一路向前走。

推行好的育兒方法就跟推行全民閱讀一樣困難。但是只要有人去做,就一定能讓一部分人取得收穫。就讓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慢慢互推著向前走吧,走哪算哪。

我是@希和育兒,一個愛讀書的媽媽遇見了人間小天使,我的另外一個專門做讀書的號是@希和悅讀,歡迎喜歡我的可以多多和我互動,關注我,並留下你們珍貴的想法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尹建莉: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前段時間在尹建莉老師的公眾號裡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文章中主要表述的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主要在於管教孩子、控制孩子、預防犯罪,對孩子來說過於殘忍。此觀點一出,立馬就引起的軒然大波,而網友們的也都是一邊倒的支持李玫瑾教授,認為尹建莉言過其實、偷換概念,借著李玫瑾教授的話題蹭熱度。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兩位育兒大咖「皇城PK」,我們該聽誰的
    作為一朵育兒界的小花,兜媽這些天裡看到的最熱育兒界新聞,就是尹建莉老師和李玫瑾教授的「皇城PK」了。雖說兜媽平常關注的都是崔玉濤老師,畢竟人家長得萌噠噠嘛!但是,兜媽對尹建莉老師和李玫瑾教授也都抱持著崇高學習的態度滴!
  • 尹建莉發文批評李玫瑾,兩位育兒專家「PK」,父母究竟該聽誰的?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主攻方向除了犯罪心理之外還有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父母對李玫瑾教師提出的育兒觀念大為推崇。但是另一位育兒專家尹建莉卻在網絡上對李玫瑾教授隔空喊話,發表了一篇批判李玫瑾教授的教育理念的文章。
  • 尹建莉「隔空懟」李玫瑾,育兒大咖之間的皇城PK,到底該聽誰的?
    不過不同的育兒專家,他們傳授的經驗往往也不會保持一致。這不前段時間著名的育兒專家尹建莉就發表了一篇不同於其他育兒教授的文章,隔空開懟提及的李玫瑾育兒專家。兩大育兒專家都是比較出名的。這樣的開懟恐怕在育兒界會掀起「軒然大波」。
  • 孫金龍|尹建莉真的「怒批」李玫瑾了嗎?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日前發表了一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的文章,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的網友以「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育兒大咖針鋒相對,家長到底該聽誰的?」為題發文討論;有的以「誰勝誰負?
  • 「李玫瑾教授育兒很火,我不建議你聽」尹建莉的看法,你認同嗎?
    導讀: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近年來火得一塌糊塗,被很多媽媽信奉為「育兒專家」。然而近期,尹建莉父母學堂官方發文,開始「炮轟」李玫瑾教授。文章從李教授以往的視頻裡,截取了大量的言論和觀點,來進行反駁。從早期成名開始「扒」起,曾經轟動全國的三起殺人大案:2004年走盡「天涯海角」的馬加爵、2009年北京李磊滅門案、2010年鋼琴天才藥家鑫的隕落。
  • 尹建莉:李玫瑾雖火,但不建議你聽了,網友:「掐」起來了?
    兩位大神「掐」起來了要說育兒界的頂流大咖,以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孤陋寡聞的見識,也就尹建莉和李玫瑾兩位老師了。事情的起因,是尹建莉在自己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題為《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後來如何了?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目前媽媽們關注的育兒專家,主要有三個方向:李玫瑾老師的育兒方向,尹建莉老師的育兒方向,還有就是美國「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約翰·華生的育兒方向。我們先來了解三位專家的不同的育兒理念主要區別在哪裡。李玫瑾老師主要的育兒理念在了解李玫瑾老師的育兒理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她的職業。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李玫瑾在育兒界聲名鵲起要從她的那篇《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的文章開始,其中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 與李玫瑾掐架的尹建莉,對養育中鬧心的6件事情,是這麼看的
    前段時間,育兒領域的兩位大佬,發生了一些激烈的思想交鋒。起因是「尹建莉父母學堂」發布了一篇2萬字的文章,標題是《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文章認為李玫瑾的很多觀點是從犯罪心理學出發,對孩子進行了思想控制,並不符合家庭教育的初衷。
  • 李玫瑾尹建莉兩位育兒專家「掐架」,作為普通父母,我們該站誰?
    幾天前 「尹建莉父母學堂」上發布了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全文長達近2萬字,對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主要觀點是: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玟瑾,育兒大咖針鋒相對,家長到底該聽誰的?
    最近就有兩個育兒大咖針鋒相對迎來無數學者和家長的關注。近些年,一個畢業於公安大學研究犯罪心理的專家竟然被各類媒體和家長推崇為育兒專家。她就是風靡一時的李玫瑾教授。 李玫瑾在各類網絡平臺上發表自己關於育兒的想法,瀏覽量數目驚人。不僅如此,她還線下開講座宣傳自己的育兒理念。
  • 李玫瑾被教育學者公開diss,家庭教育到底該聽誰的?
    最近,一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火遍了小伊的朋友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在文章中,作者洋洋灑灑8000多字,歷數了李玫瑾教授在講座與節目中的種種論點,並將其全方位無死角diss了一遍。可能有人要問:是誰這麼大膽,敢diss李玫瑾老師?
  • 寫這麼多育兒文,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玫瑾會火,那些被戳中的痛點都...
    最近尹建莉的公號發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引發網友熱議。這些觀點,家長乍聽起來,會覺得特別有道理,一下子戳中了自己多年的育兒痛點,很有共鳴。 我並不想以一個小輩妄加否定一位教育專家的思想,但我很想問問家長朋友:那些被戳中的痛點,現在都解決了嗎? 寫了上百篇育兒深度文的我,有一些特別有意思的發現。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但親生女兒卻未能「成才」,人設翻車了?
    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生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行了,我們還要「教養」孩子,育兒就像一份沒有評分的考卷,只有孩子知道你答的如何。剛生下小糖果的時候,糖媽也曾十分焦慮,生怕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傷害到小糖果,為此我找了大量的育兒資料。
  • 育兒專家的孩子都過怎樣?看到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瞬間明白了
    自然而然會去查閱一些資料和書籍,希望能從中學到經驗和技巧,但是這些育兒知識遠遠沒有育兒專家們權威。目前國內知名度較高數一數二的育兒專家莫過於李玫瑾和約翰.華生,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育兒理念和方法。李玫瑾老師的育兒理念主要是分年齡分階段進行教育:3歲以前,滿足孩子所有的安全感;3-6歲不可以放任,要給孩子制定規矩,犯錯誤就要承擔後果,接受應有的懲罰;要陽光教育,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青春期的孩子,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平等的尊重和最大的理解。
  • 李玫瑾的教育方法,網友質疑不認可:育兒經驗不能生搬硬套
    李玫瑾教授的這一育兒理念引起了網友們很大的爭議。有的網友認為李玫瑾教授的這一理念非常正確,也有很多網友不認可這一理念,認為這一理念是錯誤的。一、網友不認可李玫瑾教授育兒理念的原因李玫瑾教授的工作很特殊,常年和犯罪分子打交道。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李玫瑾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全國各地開講座,女兒卻是普通人
    作為孩子家長,很少有人沒看過或聽過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李玫瑾是一名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教授,在與罪犯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少家庭教育的弊端和失誤,並積極指出。李玫瑾教授的理念一出,迅速在育兒領域有了很高的地位,不少家長紛紛按照李玫瑾教授的方式育兒。
  • 李玫瑾教授坦言: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懶惰和遊戲,而是最親的父母
    或許很多人會說是電腦遊戲,遊戲裡面的打擊快感和精美畫面無疑都是讓孩子為之沉迷而荒廢學業的東西,畢竟沉迷遊戲的孩子在上課和做作業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遊戲根本無心學習;還有人說是懶惰是人墮落的原罪,懶惰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學習,他們也沒有刻苦學習的心。但是這些都是只要家長加以引導和教育,孩子都可以改正過來。
  • 尹建莉:童年需要「試誤」和「不聽話」
    這件事讓我後悔不已,記憶多年,內疚多年。到我親自撫養一個孩子時,更能從女兒圓圓的每一種反應裡,體悟到成年人對兒童的體諒之心是多麼有必要。所以我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基本上棄絕了「批評」,而是處處表現出「縱容」。比如有一次,大約三歲的她和同齡的鄰居小朋友婷婷、小哲一起在我家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