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的教育方法,網友質疑不認可:育兒經驗不能生搬硬套

2020-12-20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道,當孩子三四歲以後,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而且不要馬上給孩子買,要延遲一個星期或者更長時間。

在這期間,讓孩子幫你捶背,擦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訓練,讓孩子每天畫一幅畫或者寫一張字,通過這種訓練讓孩子能夠坐得住,並且訓練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樣孩子上學以後就能夠坐得住。

李玫瑾教授的這一育兒理念引起了網友們很大的爭議。有的網友認為李玫瑾教授的這一理念非常正確,也有很多網友不認可這一理念,認為這一理念是錯誤的。

一、網友不認可李玫瑾教授育兒理念的原因

李玫瑾教授的工作很特殊,常年和犯罪分子打交道。李玫瑾教授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徹,發表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論文和報告,而且還寫了一本這方面的專著《犯罪心理學》,並多次參與關於犯罪心理重點項目的研究。

李玫瑾教授在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的過程中,通過分析他們的心理,認為他們犯罪的原因和動機來源於家庭的早期教育。針對於此,李玫瑾教授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方法,成了人們眼中的育兒專家。

對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有的人覺得非常好,非常實用,有些人卻不認同。李玫瑾教授建議在給孩子買玩具時要延遲滿足,並給孩子提出要求這一理念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這些人認為,孩子要買玩具時,不給孩子買,反而對孩子提一些要求,這是和孩子之間的一種交換,是一種變相的威脅。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是無條件地愛自己,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這樣做還會讓孩子學會交換和威脅,並且用這種方法來對待家長和其他人。

二、李玫瑾教授育兒理念的真正目的

李玫瑾教授提出這一育兒理念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媽媽掙錢的辛苦,讓孩子深切體會到爸爸媽媽的不容易,讓孩子知道感恩。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憑空得來的,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這樣會避免孩子產生不勞而獲的想法。同時在這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有意識地訓練,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那些不認同李玫瑾教授育兒理念的人,是因為沒有理解這一育兒理念的真正目的。他們也不想去理解,他們既想教育孩子又嫌麻煩,他們只願意接收一些現成的育兒方法和理念,照搬照抄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三、對於育兒專家的話不能照搬照抄

李玫瑾教授是和罪犯打交道的,她通過分析犯罪分子作案的動機、手段,通過研究犯罪分子的心理,找出犯罪分子犯罪的根本原因。在這一過程中,李玫瑾教授發現,罪犯之所以犯罪,多是因為早期教育出了問題。如果在孩子幼年時期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對孩子進行一定的訓練,孩子長大後就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李玫瑾教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育兒理念,但是,她的育兒理念是在研究犯罪分子心理的過程中而形成的,也就是說她的研究人群很特殊,因此她的育兒方法可能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不具有普遍性。

現在的育兒專家很多,每個育兒專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育兒理念,有時候專家之間的理念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地方,因此,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不應該是相同的,即使同一個教育理念在應用到不同孩子身上的時候也要有所差別。因此,家長對於這些育兒理念不能照搬照抄。

四、怎樣正確對待育兒專家的理念

對於育兒專家的理念,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盤否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育兒理念。

1、因人而異,懂得變通

有的育兒理念具有針對性,只適用於特定的人群,有的育兒理念具有廣泛適用性,卻不適用於特殊人群,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育兒理念。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別很大,因此對待每一個孩子的理念也要有所不同。家長要懂得變通,以育兒專家的理念為基礎,用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2、不能斷章取義

對於育兒專家的理念,要理解其背後深層次的含義,不要斷章取義,看到其中一點覺得好就照搬照抄用到自己孩子身上。這樣的理念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可能不適合孩子,如果強行施加到孩子身上可能產生負面效果。

有的人在某個育兒專家的育兒理念中,看到一句話覺得沒有道理,就會否定這種育兒理念,認為這個育兒專家不行。一句話單獨拿出來可能覺得沒道理,但是將它放歸原處,前後聯繫起來,就會發現它是合理的,能夠講通的。因此,對於育兒專家的理念不能斷章取義。

3、通過實施的過程判斷育兒理念是否合適

家長們通過對比選定了某種育兒理念,但是這種育兒理念並不見得適合孩子,判斷育兒理念是否適合孩子的標準是看孩子的表現和狀況。

家長採用了某種育兒理念,通過這種育兒理念來教育孩子,如果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性格積極陽光,懂得和家長合作,說明這種育兒理念適合孩子。

如果採用了某種育兒理念之後,孩子的表現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愛說話,還經常和家長吵架頂嘴,大發脾氣,這就說明這種育兒理念不適合孩子。

育兒專家的育兒理念會讓我們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家長對於育兒專家的理念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育兒理念。

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育兒專家的理念,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兩位育兒大咖「皇城PK」,我們該聽誰的
    按照尹建莉專家的說法,我們不能怪孩子,要學會「換位思考」,寶媽在家庭教育中佔據著什麼樣的角色?「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言談舉止,正反映了父母的性格!可是,問題又來了,既然我們看到了父母教育方法不對,要如何改正呢?2.
  • 尹建莉: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前段時間在尹建莉老師的公眾號裡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文章中主要表述的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主要在於管教孩子、控制孩子、預防犯罪,對孩子來說過於殘忍。此觀點一出,立馬就引起的軒然大波,而網友們的也都是一邊倒的支持李玫瑾教授,認為尹建莉言過其實、偷換概念,借著李玫瑾教授的話題蹭熱度。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但親生女兒卻未能「成才」,人設翻車了?
    李玫瑾為何能受到廣大家長的信賴?在眾多專家中,有一位專家深受家長們的信賴,她就是——李玫瑾。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研究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很有一手。李玫瑾女兒曝光,職業被質疑太普通李玫瑾教授走紅後,很多網友猜測李玫瑾的孩子應該也特別優秀,畢竟是育兒專家的孩子不說哈佛、劍橋也要985打底。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並不是什麼名校畢業,也不是什麼行業精英、業內翹楚。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尹建莉發文批評李玫瑾,兩位育兒專家「PK」,父母究竟該聽誰的?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主攻方向除了犯罪心理之外還有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父母對李玫瑾教師提出的育兒觀念大為推崇。但是另一位育兒專家尹建莉卻在網絡上對李玫瑾教授隔空喊話,發表了一篇批判李玫瑾教授的教育理念的文章。
  • 李玫瑾尹建莉兩位育兒專家「掐架」,作為普通父母,我們該站誰?
    李玫瑾教授為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她見過太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也研究過很多未成年罪犯的心理成因,從這個角度上提出來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論,並且能夠把這一套理論應用在家庭教育,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養方面,可以說是非常專業並且非常有深度的;這一次,「尹建莉父母課堂」公開發文 「批判」李玫瑾老師的教育觀點,也引發了支持雙方教育理念的網友們的「吵架」:有的人表示李玫瑾老師的教育觀點確實過於偏激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後來如何了?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我們先來了解三位專家的不同的育兒理念主要區別在哪裡。李玫瑾老師主要的育兒理念在了解李玫瑾老師的育兒理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她的職業。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李玫瑾在育兒界聲名鵲起要從她的那篇《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的文章開始,其中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 尹建莉「隔空懟」李玫瑾,育兒大咖之間的皇城PK,到底該聽誰的?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大部分新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在許多的問題上往往自己經驗不足,就會去吸取一些育兒專家傳授的育兒經驗,然後根據這樣的育兒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18條建議,幫助家長解決育兒難題!太有用了
    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對育兒的建議,可以幫助各位家長解決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難題,非常實用,不少家長表示:家庭教育中的很多「育兒難題」迎刃而解。
  • 「李玫瑾教授育兒很火,我不建議你聽」尹建莉的看法,你認同嗎?
    導讀: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近年來火得一塌糊塗,被很多媽媽信奉為「育兒專家」。對於李教授的點評,諸如「以自我為中心」、「自己養育孩子是怕青春期管不住」「關於嚴厲教育的不一致態度」等等,尹老師派進行了嚴厲的抨擊。李教授的點評被批判為:研究犯罪心理,觀點完全合理,談及家庭教育,漏洞百出。
  • 尹建莉:李玫瑾雖火,但不建議你聽了,網友:「掐」起來了?
    兩位大神「掐」起來了要說育兒界的頂流大咖,以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孤陋寡聞的見識,也就尹建莉和李玫瑾兩位老師了。事情的起因,是尹建莉在自己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題為《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 李玫瑾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全國各地開講座,女兒卻是普通人
    作為孩子家長,很少有人沒看過或聽過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李玫瑾是一名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教授,在與罪犯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少家庭教育的弊端和失誤,並積極指出。李玫瑾教授的理念一出,迅速在育兒領域有了很高的地位,不少家長紛紛按照李玫瑾教授的方式育兒。
  • 育兒專家的孩子都過怎樣?看到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瞬間明白了
    畢竟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在懂事以前寶寶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只會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隨著父母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三觀。這種觀念一旦樹立起來,很難再得到改變,所以大部分父母都很看重教育。自然而然會去查閱一些資料和書籍,希望能從中學到經驗和技巧,但是這些育兒知識遠遠沒有育兒專家們權威。
  • 李玫瑾被教育學者公開diss,家庭教育到底該聽誰的?
    最近,一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火遍了小伊的朋友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在文章中,作者洋洋灑灑8000多字,歷數了李玫瑾教授在講座與節目中的種種論點,並將其全方位無死角diss了一遍。可能有人要問:是誰這麼大膽,敢diss李玫瑾老師?
  • 網友:育兒,我只服郭晶晶,秒殺一堆育兒「專家」
    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她越來越受人敬佩,更有網友稱:育兒,我只服郭晶晶,秒殺一堆育兒「專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對孩子最最直接的教育,育兒可能不只是簡單的幼年餵養,更在於父母對孩子的「終身教育」,而教育的本質,就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完善、能自力更生、價值觀正向的人。
  • 孫金龍|尹建莉真的「怒批」李玫瑾了嗎?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日前發表了一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的文章,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的網友以「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育兒大咖針鋒相對,家長到底該聽誰的?」為題發文討論;有的以「誰勝誰負?
  • 寫這麼多育兒文,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玫瑾會火,那些被戳中的痛點都...
    最近尹建莉的公號發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引發網友熱議。 文章指出以「李玫瑾」命名的教育類公眾號、直播號數目龐大、流量驚人,甚至被一些校方熱捧,組織老師、家長集體觀摩。但是個中言論細細推敲,會發現治標不治本,值得商榷。 比如說,該不該打孩子?李玫瑾教授會說:該打還是要打。比如說,要讓孩子吃苦,早年吃的苦越多,承受力越好。
  • 育兒可如刻刀可如斧,尹建莉和李玫瑾的戰爭也是我和老公的戰爭
    好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雕石如玉;壞的教育方法是一把斧頭,可碎玉如石!4年的育兒時光,由於我從一開始就看過很多書,每一個階段都應對的遊刃有餘,所以在我周圍的圈子裡算是一個「大V」,但這些年在和別人的接觸中,我也漸漸發現,有時候我認為正確的方法,別人不一定會認同,她們自然有她們認為對的一套育兒體系,你說得越多越容易得罪人。就像尹建莉和李玫瑾。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玟瑾,育兒大咖針鋒相對,家長到底該聽誰的?
    最近就有兩個育兒大咖針鋒相對迎來無數學者和家長的關注。近些年,一個畢業於公安大學研究犯罪心理的專家竟然被各類媒體和家長推崇為育兒專家。她就是風靡一時的李玫瑾教授。 李玫瑾在各類網絡平臺上發表自己關於育兒的想法,瀏覽量數目驚人。不僅如此,她還線下開講座宣傳自己的育兒理念。
  • 李玫瑾:家長懂得「養兒3忌,養女5忌」育兒法,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我們都熟悉,她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見解,經常在節目中和家長討論育兒問題,給許多家長解決了疑惑,她的育兒觀也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在網絡上非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