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18條建議,幫助家長解決育兒難題!太有用了

2020-12-20 內容匠人說教育

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對育兒的建議,可以幫助各位家長解決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難題,非常實用,不少家長表示:家庭教育中的很多「育兒難題」迎刃而解。

提到李玫瑾教授,很多家長並不陌生,她的很多公開演講對家庭教育都很有啟發,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剖析育兒問題,幫助成千上萬的家長找到家庭教育的正確方法,解決與孩子相處時遇到的問題,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的很多觀點都是通過大量的理論和研究總結而來,她的一些研究成果也都得到了證實,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兒童心理發展,以此來指導家庭教育工作,把握了孩子的心理,對家庭教育來說,真的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解決不少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在12歲之前對家庭非常依賴,到了12歲-18歲就開始有點「叛逆」想要脫離家庭。有的父母不知道什麼原因,其實這在李玫瑾教授的研究中早就給出了答案,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12歲之前是「依戀期」,而12-18歲是「青春期」,如果家長能夠知道這些心理學上的規律,很多育兒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啦。

諸如此類的育兒建議還有很多,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看看李玫瑾教授哪些觀點對家庭教育意義重大,我們給大家總結了李玫瑾教授的18條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更多的育兒難題,讓家庭教育更加有效果。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對家庭教育的18條建議:

好了,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的李玫瑾教授給各位家長的18條建議,每一條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對大家的育兒工作很有指導意義,希望大家認真看看,從中得到家庭教育的啟發,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多從心理學角度觀察和思考,給孩子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父母都希望通過家庭教育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多,相信通過我們今天的分享,大家都有所啟發。家庭教育是一個親子成長的過程,每一位父母都需要不斷提高,如果大家有什麼育兒經驗,歡迎給內容匠人說教育留言評論,據說留言評論的夥伴都有好運哦!

相關焦點

  • 尹建莉: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前段時間在尹建莉老師的公眾號裡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文章中主要表述的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主要在於管教孩子、控制孩子、預防犯罪,對孩子來說過於殘忍。此觀點一出,立馬就引起的軒然大波,而網友們的也都是一邊倒的支持李玫瑾教授,認為尹建莉言過其實、偷換概念,借著李玫瑾教授的話題蹭熱度。
  • 「李玫瑾教授育兒很火,我不建議你聽」尹建莉的看法,你認同嗎?
    導讀: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近年來火得一塌糊塗,被很多媽媽信奉為「育兒專家」。隨後又對其多版本的教育講座進行摘錄,條分縷析地去解讀,最後得出結論:按照李教授的理論,會把孩子塑造成順從的「奴」,無法成長為獨立、自信、有創造力的「人」。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尹老師第一次「慫人」了,早在2017年,她就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看法,強烈譴責了《超級育兒師》節目的導師蘭海,視頻很是讓人揪心。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明星育兒導師,她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常大,並且因為長期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在育兒的領域上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也受到了眾多家長的認同和追捧。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兩位育兒大咖「皇城PK」,我們該聽誰的
    我們不妨再用另一個案例進行反推。看到這張動圖,各位寶媽、奶爸會不會心有餘悸?如果這時,我們再遵從尹建莉專家的自然養育手段,恐怕「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所以,李玫瑾教授的「幹預」手段,非常有用!所以,家長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能學到更多切實可行、改變孩子行為的方法,這也是近年來,李玫瑾教授成為育兒大咖新領袖的原因之一。當然,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只是偏向於解決即將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問題,至於問題的根源、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與改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並沒有過多涉及,這也讓尹建莉專家抓住了李玫瑾教授的把柄。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但親生女兒卻未能「成才」,人設翻車了?
    網上像一個巨大的信息網雖然信息很多,但真假卻很難分辨,這時一些「權威專家」的指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家長也更願意相信這些「專家」們。李玫瑾為何能受到廣大家長的信賴?在眾多專家中,有一位專家深受家長們的信賴,她就是——李玫瑾。
  • 李玫瑾教授: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出現這幾個信號,家長要做好準備
    所以這個階段,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並且採用正確的方法和孩子相處。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青春期是有跡可循的,當出現這3個信號,家長心裡要有數,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這三個信號是我以前看過一場李玫瑾教授關於青春期的講座,總結出來的,分享給大家!
  • 李玫瑾:家長懂得「養兒3忌,養女5忌」育兒法,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我們都熟悉,她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見解,經常在節目中和家長討論育兒問題,給許多家長解決了疑惑,她的育兒觀也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在網絡上非常火爆。
  • 李玫瑾:這類孩子令人頭疼,未來卻是當領導的料,家長好好栽培
    這句話相當有道理,出自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之口。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分析過有一類孩子,令家長頭疼,未來是當領導的料。這類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小嘴很會說,讓家長困惑的地方就是,這孩子看起來聰明伶俐,怎麼就學習不好!
  • 李玫瑾的教育方法,網友質疑不認可:育兒經驗不能生搬硬套
    還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訓練,讓孩子每天畫一幅畫或者寫一張字,通過這種訓練讓孩子能夠坐得住,並且訓練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樣孩子上學以後就能夠坐得住。李玫瑾教授的這一育兒理念引起了網友們很大的爭議。有的網友認為李玫瑾教授的這一理念非常正確,也有很多網友不認可這一理念,認為這一理念是錯誤的。
  • 李玫瑾:孩子到這個年齡段,家長再忙也別讓老人帶,否則早晚後悔
    但是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到了下面這個年齡段,家長再忙也別讓老人帶,否則會影響成績。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會被影響?李玫瑾教授的這個言論引發了家長的熱議。因此李玫瑾教授建議,當孩子處於3到6歲這個年齡段,再忙也別讓老人帶娃,否則很可能影響孩子成績。為什麼專注力差影響孩子的成績?
  • 孩子愛頂嘴,李玫瑾教授建議父母學會說三句話解決,效果會更好
    但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又是指責、後悔,再指責,家長們對於孩子的任性十分不理解,明明自己就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他就是不聽呢?時間一長,家庭親子頂嘴就發生了。孩子愛頂嘴,父母學會說三句話解決有些孩子脾氣特別霸道,在家裡對待父母不僅僅是頂嘴,甚至會語言壓制,父母說什麼都會惡語頂撞回去。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 李玫瑾尹建莉兩位育兒專家「掐架」,作為普通父母,我們該站誰?
    幾天前 「尹建莉父母學堂」上發布了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全文長達近2萬字,對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主要觀點是:
  • 孩子被欺負,教她「告訴老師」沒有用,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一點效果都沒有,不僅沒有讓那些施暴者認識到錯誤,反而還會激怒對方,讓對方越來越過分,問題一點都解決不了。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如果孩子被打,她肯定是支持孩子打回去,並且還會教會孩子一些自保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讓孩子打回去是支持以暴制暴?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後來如何了?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關注點就轉移到了育兒這方面
  • 李玫瑾育兒專家的「人設翻車」?全國各地開講座,女兒卻是普通人
    作為孩子家長,很少有人沒看過或聽過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李玫瑾是一名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教授,在與罪犯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少家庭教育的弊端和失誤,並積極指出。李玫瑾教授的理念一出,迅速在育兒領域有了很高的地位,不少家長紛紛按照李玫瑾教授的方式育兒。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表現優異,他們做事情比較專注,不會三心二意,因此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和做事規劃,這種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做事不拖拉,會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 育兒專家李玫瑾:家長多帶娃去這3個地方,比看書有用「千百倍」
    現在越來越多家長更加注重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現在對於孩子教育的任何課外班或者是各種活動班越來越多,所以都說現在的孩子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們實在是有點忙,不但有自己的學校的作業,還有各種課外班的作業還有任務。
  •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對於研究兒童心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開講座,裡面都擠滿了很多的家長過來聽講,甚至直接諮詢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考試跟學習的,將學習的心態放到其他的學科上面難道就沒有出息了嗎?李玫瑾如是說!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首先他們會皺起眉頭看著試卷或者是成績條,接著就是對孩子的一頓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