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廣泛運用5G等技術 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線上線下生活服務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動物業

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

生活服務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管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安廳(局)、商務主管部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廳、委):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提出如下意見。

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一)明確平臺基礎功能。廣泛運用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連結各類電子商務平臺。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打造物業管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應用,構建居住社區生活服務生態,為居民提供智慧物業服務。

(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建設平臺。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作規劃,加強平臺建設工作指引,在統一物業管理服務規範的基礎上明確數據共享標準,促進物業服務行業資源整合。引入政務服務和公用事業服務數據資源,利用CIM基礎平臺,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提供數據共享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聯合建設通用、開放的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降低平臺建設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資源整合能力。鼓勵大型物業服務企業開放自有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功能,拓展服務範圍,為中小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平臺支撐和技術支持。引導各類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加強與電商、科技、金融、快遞等第三方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對接、互補。利用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物業服務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進行信用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加強信用管理和信用評價,規範物業服務企業經營行為。

(三)保障平臺安全運營。嚴格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採用國產密碼技術,增強安全可控技術和產品應用,加強日常監測和安全演練,確保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網絡和數據安全。規範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網絡安全、應急處理等方面,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實現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計算資源和數據資源的有序共享。全面建立隱私數據保護機制,保障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

二、全域全量採集數據

(四)採集物業管理數據。以加強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大力推進居住社區物聯網建設,對設施設備進行數位化、智能化改造,補齊數位化短板。對設施設備賦予唯一識別碼,運用傳感器、全球定位、射頻識別、紅外感應等裝置與技術,全面感知、識別和記錄水、電、氣、熱、安防、消防、電梯、水泵、照明、管線、變壓器等設施設備運行數據。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實時記錄物業服務動態信息。對物業服務基礎資料和檔案進行全面數位化。

(五)共享公共服務數據。通過數據集成、應用集成和平臺集成等技術手段,推動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各類政務服務平臺、公用事業服務平臺相關資源、信息和流程的協同和共享。充分利用數據交互成果,為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就醫、就學、養老、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以及社區警務等各種應用場景提供動態需求信息。

(六)優化數據資源管理。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多主體、多來源、多應用、多服務產生的數據進行全周期系統化管理。優化數據組織方式,按照用途、用戶、權限等維度對數據封裝打包,進行分布式文件存儲。鼓勵物聯網設備製造企業按照統一標準接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並與CIM基礎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各類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實現便捷數據交互。

三、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

(七)推動設施設備管理智能化。提高設施設備智能管理水平,實現智能化運行維護、安全管理和節能增效。通過基於位置的服務(LBS)、聲源定位等技術,及時定位問題設備,實現智能派單,快速響應,提高維修管理效率。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對消防、燃氣、變壓器、電梯、水泵、窨井蓋等設施設備設置合理報警閾值,動態監測預警情況,有效識別安全隱患,及時防範化解相關風險。監測分析設施設備運行高峰期和低谷期情況,科學合理制定設備運行時間表,加強節能、節水、節電控制,有效降低能耗。

(八)實現車輛管理智能化。加強車輛出入、通行、停放管理。增設無人值守設備,實現掃碼繳費、無感支付,減少管理人員,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車輛通行效率。統籌車位資源,實現車位智能化管理,提高車位使用率。完善新能源車輛充電設施,方便綠色出行。實時監控車輛和道閘、充電樁等相關設施設備運行情況,保障車輛行駛和停放安全。

(九)促進居住社區安全管理智能化。推動智能安防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智慧安防小區,為居民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完善出入口智能化設施設備,為居民通行提供安全、快捷服務。根據居民需要,為兒童、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必要幫助。加強對高空拋物、私搭亂建、侵佔綠地等危害公共環境和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分析,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履行安防管理職責。

四、融合線上線下服務

(十)拓寬物業服務領域。鼓勵物業服務企業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發揮熟悉居民、服務半徑短、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居家養老、快遞代收等生活服務提供便利。發揮物業服務企業連接居住社區內外的橋梁作用,精準掌握居民消費需求,對接各類供給端,通過集中採購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促進物業服務企業由物的管理向居民服務轉型升級。

(十一)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連接居住社區周邊餐飲、購物、娛樂等商業網點,對接各類電子商務平臺,為居民提供定製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實現家政服務、維修保養、美容美髮等生活服務一鍵預約、服務上門,豐富生活服務內容。通過在居住社區布設智能快遞櫃、快件箱、無人售賣機等終端,發展智能零售。

(十二)提升公共服務效能。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城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對接,促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向居住社區延伸,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對接房屋網籤備案、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城市管理、醫保、行政審批、公安等政務服務平臺,為政務服務下沉到居住社區提供支撐。對接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醫療、教育等公用事業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生活繳費、在線預約等便民服務。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線下「代跑腿」「接力辦」,助力實現公共服務線上「一屏辦」「指尖辦」。

(十三)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通過線上預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生活服務。對接醫療醫保服務平臺,提供醫療資源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醫保信息查詢、醫療費用報銷等醫療醫保服務。加強動態監測,為居家養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尋訪、疾病預防、精神慰藉等服務,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

五、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十四)加強黨組織對物業工作領導。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加強社區黨組織對物業工作的領導,促進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有效發揮,推動物業管理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通過「指尖上的黨務」促進社區黨建工作。

(十五)促進城市管理下沉。對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城市管理進社區。暢通居民投訴舉報網絡渠道,結合城市管理線下執法,有效治理私搭亂建、侵佔綠地、亂堆亂放、張貼小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把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作為城市管理政策宣傳、政策解讀、信息發布、輿論引導、執法結果公示的重要窗口,方便居民開展政策諮詢、提出政策建議、實施政策監督,增強居民對城市管理工作的認同和支持,推動居民參與城市管理,營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良好氛圍。

(十六)發動居民共建共治共享。通過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調動居民參與居住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網上議事廳」,引導居民參與互動,不斷完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暢通電子投票渠道,對重大事項進行表決。公開利用業主共有部位開展停車、廣告、租賃等經營收支明細及入帳情況,以及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及結存信息,接受居民監督。組織居民開展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居民互助、鄰裡守望活動,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六、加強領導統籌推進

(十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公安、商務、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協作機制,細化職責分工,建立保障措施,指導各地推進物業服務企業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整合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十八)分期分批組織實施。按照先試點探索、後全面覆蓋的模式,區分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和老舊小區等不同類型,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社區創建、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等工作,以點帶面、分類推進,逐步提高物業服務智慧化水平。2021年,各省(區、市)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加快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居住社區生活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推動城市提質增效,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 安 部

商 務 部

衛生健康委

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12月4日

相關焦點

  • 六部門:廣泛運用5G、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孫紅麗)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印發《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廣泛運用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城市信息模型
  • 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5日電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15日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到,通過數據集成、應用集成和平臺集成等技術手段,推動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各類政務服務平臺、公用事業服務平臺相關資源、信息和流程的協同和共享。
  • ...建設部等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提出如下意見。(一)明確平臺基礎功能。廣泛運用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連結各類電子商務平臺。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建房〔2020〕9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管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安廳
  • 住建部等六部門:推動物企加快融合線上線下服務
    12月15日,樂居財經獲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目的在於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
  • 國家發改委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北京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物管行業健康發展,具有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
  • 住建部等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促進家庭幸福、鄰裡和睦、社區和諧,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出以下意見。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大力推進...
    ,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近日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發揮物業服務企業連接居住社區內外的橋梁作用,精準掌握居民消費需求,對接各類供給端,通過集中採購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促進物業服務企業由物的管理向居民服務轉型升級。  (十一)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
  • 國家發改委:將引導傳統服務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進一步釋放服務...
    國家發改委:將引導傳統服務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馬玲
  • 推動服務業發展 提升人民幸福感 住建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服務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意見全文如下: 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一)明確平臺基礎功能。廣泛運用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連結各類電子商務平臺。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打造物業管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應用,構建居住社區生活服務生態,為居民提供智慧物業服務。 (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建設平臺。
  • 線下+線上模式 世茂服務打通社區生活服務多場景
    來源:時刻頭條歲末年初之際,國家相關部門連續出臺一系列物業利好政策,都重點提到了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並明確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託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物業管理行業迎新機遇本
    為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住建部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文件提到包括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採集數據、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等多項內容。
  • 線上線下有效銜接,山東蘭陵探索物業整治新模式
    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規範物業服務行為,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山東省蘭陵縣住房保障中心探索物業整治新模式,採取線上收集訴求,線下專項辦理相結合的方式,有效的推動了蘭陵縣物業服務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開展,解決了大量物業服務類業主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  探索工作新機制。
  • 「線上+線下」結合,全力做好管控區域服務保障
    市商務局發布供應充足、配送及時價格平穩、服務到位為深入落實瀋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加強重點管控區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重點管控區域內居民非必要不得外出的實際情況,市商務局制定了《瀋陽市重點管控地區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工作方案》,按照「供應充足、配送及時、價格平穩、服務到位」的總體目標,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從六個方面著手
  • 智能時代便老服務該如何與時俱進?共鳴:共享「線上服務」已成趨勢...
    探訪回顧行業「便老服務」面臨考驗時下,智能技術在購物、金融、繳費、就醫等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被廣泛應用。11月25日—12月15日,本報就老年人在蘭州蔬菜市場、商超、銀行、醫院、政務、交通、通信、團購等方面的「便老服務」現狀展開了探訪。
  • 鄭州市構建「四端協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政務服務體系
    與「鄭好辦」APP手機端「掌上辦」一起,鄭州搭建起了鄭州政務服務網PC端「網上辦」、實體大廳端「一窗辦」、綜合自助一體機端街道社區「就近辦」的「四端協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政務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讓市民和企業充分享受政務服務改革紅利。
  • 國務院:推進線上線下互動 支持商業模式創新
    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互動,對推動實體店轉型,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為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鼓勵線上線下互動創新  (一)支持商業模式創新。
  • 能否兼顧線下?長沙市政務服務中心給出的答案是……
    連日來,本報推出系列報導,反映少數單位、企業推廣線上方式時,卻在一些環節、事項上取消了原有的線下方式,給部分市民特別是老年群體帶來了不便。 「線上辦事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楊紅秀說,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線上辦事方式能夠讓辦事者少跑路,但對於部分市民特別是老年群體,這還沒有成為一種習慣性方式。即使在善於運用智慧型手機的年輕群體之中,也有一些人會因為擔心信息洩露等問題,寧願選擇線下辦事方式。
  • 寧波分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工行寧波市分行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力求將「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都不跑」。目前,工行寧波分行已推出借記卡換卡不換號、歷史明細、上門收款、個人資信證明寄送、對公電子詢證函等一系列個人及對公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全流程的訂單化管理,加大無接觸服務供給,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客戶「一次都不用跑」。同時,該行還推出個人客戶經理「雲工作室」,運用數位化金融打造的全線上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在線金融服務。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
    當有的企業緊盯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造噱頭引流量的時候,一向穩紮穩打的國美,正在通過技術升級、數位化賦能、融合線上線下雙平臺優勢,讓服務發揮更大的作用,深入社區為萬千民眾的品質生活創造便利。服務基層群眾的剛需,從來都馬虎不得,面對社區流量的高光時刻,比起瘋狂地跑馬圈地,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催生新需求、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