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牴觸拍照,而有人大小事都要拍照發朋友圈?

2021-03-02 知乎日報
為什麼有人牴觸拍照,而有人大小事都要拍照發朋友圈?

看完答主們的從社交,從自我認同,從個人閱歷等等方面來剖析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同時,我也想試著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會不會那些牴觸拍照的人只是更願意全心地享受當下,而那些事無巨細都喜歡拍照記錄的人,則只是單純地想留下可以往後用來回味的憑據呢?

著名心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曾提出過我們每個人在思考自己和他人時,都會使用到兩個自我的這樣一個觀點。他將這兩種自我分別命名為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與體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

顧名思義,體驗自我注重於每一個片刻的體驗,活在當下,洞察當下。它雖然也有回味過去的功能,但基本上,它是只屬於當下的。Daniel 在他的演講中舉出的一個經典的、關於體驗自我的例子是,當醫生問病人:「我現在按你這個部位的時候疼嗎?」 這便是在問體驗自我的感受。

相對的,記憶自我負責的是記錄生活,它著重於對一個事件,或是一段期間的生活的回憶和整體評價,而不是每時每刻的體驗。同樣是醫生和病人的例子,會啟用到記憶自我的問法會是:「你最近一周感覺如何?」 。

值得注意的是,體驗自我和記憶自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並且,它們對於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和評價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舉個例子,假如你聽了一場優美絕倫的演奏會,在前 55 分鐘它都給你帶來了完美的視聽體驗。

因此,對你的體驗自我來說,每一個瞬間都是美妙的,令人享受的。但是,假如在演奏的最後 5 分鐘,會場的音響出了故障,幾分鐘內整個大廳都被尖銳刺耳的雜音充斥著,那麼大概很多人在事後回憶起來這場演奏會,會給出這樣的評價:最後幾分鐘毀掉了整場美好的體驗。

事實上,你之前愉悅的體驗真的被毀掉了嗎?答案是當然沒有。前 55 分鐘每一個瞬間,我們的體驗自我都是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的。而在事後回味時之所以會給出那樣的評價,就要「歸功」於我們的記憶自我了。

因為,每一個當下都是轉瞬即逝的,即便我們的體驗自我盡情享受了每一個瞬間,最後我們也很難記得片刻的感受。Daniel 提到,從心理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每個「片刻」大約是 3 秒,而人生中有 6 億多個這樣的片刻。由此想來,它們的消失也就不令人咋舌了。而我們負責回憶,以及對一段回憶作出評價的記憶自我,則會嚴重地受到這段回憶中的一些極端事件和開頭結尾的影響。

接下來,回到問題本身:是什麼原因導致一些人牴觸拍照,而另一些人無論吃飯旅行聚會都一定要時時舉著攝像頭呢?我認為,或許只是前者更注重於體驗,而後者更注重於記憶罷了,因為這兩者實際上是無法完美兼顧的。

以我自身經驗為例,我曾經有段時間沉迷於給好看的食物拍照,在開動之前一定要等菜品全部上桌,最後擺盤五分鐘,找角度五分鐘,可能拍出一張滿意的還要五分鐘。

最後,我在終於得到幾張自己看得過去的照片的同時,也完美地錯過了品嘗眼前美食的最佳時機。甚至有時已經開始吃了,我的腦子裡依然想著要給這些照片加什麼樣的濾鏡。

當然,這個例子或許有些誇張,但我想表達的其實就是:如果你想將眼前的美好以某種形式保留在回憶裡,那麼你當下的體驗就必然會有所折扣。不過,即使我們每個人對這兩種自我的重視度是不同的,能在它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的人,就會是最快樂的(Kahneman, 2011)。

最後,Daniel 曾經問過他的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他認為可以完美體現這兩種自我之間衝突的問題:如果你即將開始一段旅程,那是個美麗的地方,你知道自己會在那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但是,旅程回來,你在那裡拍下的所有照片、影像都會被立即銷毀,同時你還必須吞下一顆讓你遺忘這段旅程的藥。若是如此,你還會選擇去嗎?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答案。

以上。

「知乎機構帳號」是機構用戶專用的知乎帳號,與知乎社區內原有的個人帳號獨立並行,其使用者為有正規資質的組織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科研院所、公益組織、政府機關、媒體、企業等。這不僅是知乎對機構的「身份認證」,更是涵蓋了內容流通機制、帳號規範等全套帳號體系。和個人帳號一樣,機構帳號開通不需要任何費用,同時也受社區規範的監督管理,並要遵守相關協議

相關焦點

  • 免費發綠豆湯但要拍照,是愛心還是......?
    男子拿手機拍照記者:「你剛才給我拍照了是吧?」男子:「我拍了下身發朋友圈,點擊率好幾十萬,我有我的自媒體,我發出來的話點擊率非常高。」記者:「你什麼自媒體啊?」男子:「我是拍電影的。」男子:「各大媒體和各大網絡的自媒體都有我這個綠豆湯,發了之後點擊率老高了,青島電視臺昨天都發了,無所謂轉不轉發的,本來我的影響力就很大了。」
  • 朋友聚會別再拍照發朋友圈了,不懂為什麼,可以看看這3點
    朋友聚會別再拍照發朋友圈了,不懂為什麼,可以看看這3點現在大家的社交很多時候都轉移到了朋友圈上,有事沒事發發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特別是我們能看到一些人在聚會之時,沒事拍拍照片拍拍視頻就直接上傳到了朋友圈。本以為自己這樣會贏得好感,比較熱愛生活。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很讓人反感。在參加朋友聚會之時,我們都比較的放飛自我,很是隨意。
  • 為什麼有人覺得渣男不愛發朋友圈,有人覺得渣男特愛發朋友圈呢
    之前看到網上有人在討論怎麼樣可以辨別一個人是不是渣男,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提出了一個說法,她說一般渣男都特別的喜歡發朋友圈,可是她這個說法剛說出來,沒多久立刻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駁,那些人覺得恰恰相反,渣男反而是不太喜歡發朋友圈的,於是他們就展開了一場龍爭虎鬥的爭論,結果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
  • 解鎖拍照新姿勢!潛水員怎樣發朋友圈才叫酷?
    >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5458次分享 出處/PADI作為一名潛水員,潛完水沒照片發朋友圈
  • 在香港法庭拍照的內地女子被判刑!有人大罵活該,有人說她可憐...
    這位女士在香港法庭偷拍後跟法官槓上了》)圖/香港01在香港,法律嚴禁人們在法庭內拍照,不過以往的拍照個案都是以勸阻或者罰款解決,這一次判刑7天,天數看起來不多,但在同類案件中算是量刑很重的了。怒懟法官,詞不達意在香港,於法庭內拍照的案子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就連香港法律界的人都犯過這樣的錯誤,而今年2月一位內地遊客也曾在香港法庭上拍照,被勸喻後該內地遊客主動刪除照片,最後法官認為他不清楚香港法律,是無心之失從而沒有再追究下去。
  • 你明明長得挺好看為什麼拍照總是不上鏡? 拍照小技巧讓你稱霸朋友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明明長得挺好看為什麼拍照總是不上鏡? 拍照小技巧讓你稱霸朋友圈! 自拍,可以說是一項快樂指數堪比奶茶當代女孩續命招數,昨天還和小姐妹提到,假期出去玩雖然拍了蠻多照片,但是一到要發盆友圈時就感覺各種不滿意,怎麼鏡頭拍不出老娘的美!
  • 為了讓顧客主動拍照發朋友圈,餐廳真的是拼了!
    現在大家吃飯都愛拍照發朋友圈,如何能讓自己的logo在客人的照片中隨著朋友圈發出去?做營銷搞活動,有時需要的就是一些小心思。這樣顧客在拍照發社交平臺的時候就能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店。海苔上面的字是用鈣印上去的,健康又有趣。 圓面片印店名
  • 孩子拍抖音發朋友圈 有人歡喜有人憂
    原標題:孩子拍抖音發朋友圈 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人認為抖音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也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有人認為孩子容易沉迷玩手機從而影響學習  軍軍是一個四歲的孩子,最近軍軍所在的幼兒園讓孩子們表演學過的兒歌並拍成抖音視頻,分享獲得點讚多的小朋友還可以獲得老師的獎勵。
  • 為什麼攝影師們都喜歡用iPhone拍照了?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為什麼許多攝影師喜歡用iPhone拍攝而不是其他品牌手機?有個高贊回答這樣說:自己朋友圈裡很多手機廠商的樣片攝影師,雖然是品牌合作攝影師,但更多是用iPhone拍照。包括自己在內,雖然有安卓機,但還是會用iPhone拍攝多一點。為什麼呢?其實,手機拍照並不是所見即所得。
  • 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有這3種特點,希望你有
    那麼,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有這3種特點,希望你有。1、喜歡分享生活很多時候,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大多數都屬於那種喜歡分享生活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雖然拍照發朋友圈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只要稍微動動手指就能夠完成,但是關鍵在於拍出來的照片和配文,能否被心中所想的人看到。可以說,很多人發朋友圈是發給參加飯局的人看的,是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人際交往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 媽媽勸孩子上學下跪整整一小時,兒子卻拍照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01媽媽為勸孩子回去上學下跪整整一小時,兒子卻拍照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網上流傳的這幾張照片讓人十分氣憤,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媽媽為了勸孩子能夠回去上學,竟然給兒子下跪整整一個小時,而在這期間,兒子不僅一直無動於衷,還翹著兩郎腿,在旁邊坐著悠哉悠哉的玩手機,甚至還拍照發了朋友圈,並配文成:開心每一天。
  • 女生拍照技巧從穿衣到姿勢表情全在這兒了!7個網紅最佳拍照姿勢教你發朋友圈拿去不謝~
    為什麼要赤腳呢,如果你覺得鞋子不夠美的話,不如赤腳拍,更有融合感。當然手機內存大的可以自動忽略哈哈哈哈~~有很多女生拍照時,因為不自信所以會神情呀動作呀都不夠自然或者生硬,這裡我說下哈,不要太關注外在事物的看法,拍照的時候,任何地方,不管人多與否,你的眼裡就只有鏡頭,心裡再想著哪個表情最美,Bingo !生命就一次,所以一定要最大化體驗,活得精緻足夠淋漓。
  • 劉雯教科書拍照姿勢,9個拍照動作,讓你拍照驚豔朋友圈
    大表姐劉雯作為時尚界的明星,她的拍照姿勢一直都是很好看的,可以說是行走的拍照教科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劉雯大表姐的9個拍照動作,簡單好學
  • 為什麼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少有人看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一周也就發兩三條;二是,之前發的狀態,大都和自己的心情有關,也生氣的罵過別人「傻X」,也吐槽過,有一點事都要發到朋友圈裡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情狀態」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小雞湯,或者自拍、開心事等等;三是,我發現之前的狀態點讚的評論的人好多好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的朋友圈好像很少有人看到一樣,前幾天我發的狀態,竟然一個點讚的評論的都沒有。
  • iPhone X 都改變未來攝影了,為什麼你還要用相機拍照?
    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真不是編的,如果只是在手機上發朋友圈、發微博,不去列印或是進行大量後期,iPhone 無疑是相當優秀的;否則,為什麼拍 iPhone X 的,都是相機呢?iPhone X 後置雙攝手機拍照就相當於用 5mm 的超級廣角鏡頭拍後裁剪出中間很小一塊畫面,所以用手機拍照很難拍出好的虛化效果,也不會有很強的透視感。
  • 答疑 | 為什麼手機都在主打拍照而不是Hi-Fi音效?
    今年上半年各大手機發布會的焦點基本都集中在手機拍照上,雙攝,三攝,AI加持等都成為了手機的熱詞。
  • 拍照要看臉?長相、身材一般要怎麼拍照!
    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 看了很多拍照教程,可是教程照片裡的人本身都很好看...現在的社會都這麼絕望了嗎!
  • 顯瘦顯高拍照Pose大全
    有人告訴你,可以P圖,但P圖軟體不是萬能的。看看某寶賣家秀就知道了,把腿P成兩米,沒有美感還顯低級,P圖狂人更是經常被吐槽為了拉腿,把牆、門框都拉歪了。在攝影師正常發揮的前提下,一個人拍照不好看,通常不是因為長得不好看,而是因為不會擺pose。
  • 1家3口的午餐,發個朋友圈有人說簡單,有人說複雜,你看呢?
    做好後我還拍照隨手發了個朋友圈,沒幾分鐘就收到網友留言:有人說這太簡單了,30分鐘我也能做。也有人說太複雜了,我可做不來。還有人說,30分鐘就能做這麼多,這得忙成陀螺吧?其實這份30分鐘做的午餐吧,我覺得還真的不複雜。第一步先把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電飯煲,做米飯的功夫再去準備菜,節省時間。
  • 我愛拍照,能不能分分鐘刷爆朋友圈
    「我愛拍照,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記錄這個城市曾有過屬於你的獨家記憶無論何時翻看起來都能夠喚起心底那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