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友柏:懸崖邊的貴族

2021-02-22 小白的花店

「我在『命運』賦予我的地貌上,搭建我的人生舞臺。而這也是我的天堂,雖然很無趣,但很簡單,很真實。」蔣友柏在最近出版的中文自傳《懸崖下的小道》中這樣總結自己。作為蔣家奇特的第四代,蔣友柏聰明、冷靜,卻又狂妄不羈。他顛覆了權貴後代與家世之間的沉重臍帶,他的帥氣與背景,在娛樂圈也備受注目。現在的蔣友柏,更喜歡以「生意人」的身份自居。

  貴族的少年

 1975年,蔣介石在臺灣去世,次年,蔣家第四代繼承人蔣友柏出生。姓「蔣」,在蔣友柏的兒童時代,可以算做一件引以為傲的事。上課有保鏢,作業可以提前批改……家族賦予的特權,讓小時候的蔣友柏形成張揚的個性,感覺自己非常「拽」。在《懸崖邊的貴族》中,他形容自己的童年:「小時候我真的就像擁有一個阿拉丁神燈似的,心想事成,要什麼有什麼。」1988年,蔣經國去世,臺灣政壇風雲變幻。

  蔣友柏12歲的時候,父親蔣孝勇帶領全家搬到加拿大蒙特婁,開始漂泊海外的生活。對於年幼的蔣友柏來說,他那時還不能理解生活為何會突然發生如此大的改變,就好像「有人把我手上的神燈拿走,我好像一下子被丟到一個看不見邊界的沙漠裡,東西一下子都不見了」,而他也會幻想,有一天還能夠回到臺灣,回歸原來錦衣玉食的生活。

  加拿大的生活沒有往日的呼風喚雨,但也單純快樂。父親很少跟友柏談起家族的政治歷史,「輕聲細語說重話」是蔣孝勇的教育方式,跟他相處,更像朋友。蔣孝勇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年少的友柏心裡對於未來的規劃也許就是進入父親的公司上班,自然而然會有一段美好的前程。


  迷茫的紈絝子弟

  18歲那年,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蔣友柏從事期貨交易,賺到了百萬美元的人生第一桶金。在美國上學的日子,他無節制地大肆揮霍,對紅酒很有研究,吃遍了曼哈頓米其林餐廳,隨隨便便吃個法國菜就要兩三萬臺幣。中學同學去美國看他,他直接負責來回機票。帶著兄弟們去吃米其林推薦的法國大餐,只要覺得紅酒不錯,來個五六瓶也是很正常的。和朋友約在紐約最熱門的酒吧Chaos見面,朋友先到卻無法進入,蔣友柏到了以後和門口保鏢握握手就帶著朋友們進去了。更多的夜晚,蔣友柏喝得酩酊大醉,倒頭就睡,習慣在酒精中麻痺自己,他曾經形容過當時的放縱狀態:你能夠想到的事情我都做過,你沒有想到的我也都做過。但是,放縱過後卻是迷失。巨大的空虛感包圍了他,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然而命運卻開了又一個玩笑,之後的幾年,他經歷了休學、回臺陪伴父親對抗病魔、喪父。1996年,蔣孝勇英年早逝,年僅20歲的蔣友柏就這樣失去了靠山。再次到了紐約,蔣友柏沒有繼續學業。苦悶的他經常在酒醉中醒來,想一想家裡的事,又睡著了。半夜再醒來,便沉溺於給他溫暖燈光的酒吧。他在迷茫中尋找自我。


  學會「彎腰」做生意

  1998年,蔣友柏選擇回到臺灣——那個爺爺、父親不在之後的臺灣。在這裡,他開始了一個月生活費兩萬臺幣的節儉生活,全然抵制物慾。在臺北流行商圈西門町,他開創了自己的設計公司「橙果」。

  「那個時候,藍營和綠營都扁我扁得很兇啊,那我的客戶從哪裡來?」因為姓蔣,說話做事,蔣友柏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用放大器來觀察。「一個普通的公司明天倒了,沒有人去報導它;要是哪天橙果倒了,新聞會炒一個星期。」

  平時,蔣友柏都是每天早上8點半第一個來辦公室開門的人。為了請到在他心目中最上乘的世界級設計師,蔣友柏會堅持不懈地每天給對方一個電話。狂打了六個月、每次一小時的越洋電話,終於把對方請到自己剛登記成立的設計公司,而那時,橙果唯一的業務只有室內裝潢。

  橙果設計公司最初的發展非常順利,陸續為捷安特、雷諾、摩託羅拉等知名品牌設計作品,2005年營業額已超過7000萬新臺幣,這個數字,比成立之時暴增24倍,橙果在臺灣時尚設計界已是不可或缺的要角。然而,2006年,橙果卻遭遇了一次危機。


  設計師與客戶之間的矛盾一直讓蔣友柏非常為難。有些設計師要求的設計成本非常高,他們只是想要藉助東方市場去提升自己的商業價值,而蔣友柏的原則卻是最大程度為客戶賺錢。無法調和的矛盾使橙果失去了一張王牌——Michael Young,更糟糕的是,一些衝著設計師名氣來的客戶開始停止與橙果的合作。隨著嚴重財務問題而來的是巨大的人事變更,兩個資深主管向蔣友柏辭職,隨後又有一半員工離開了橙果。儘管如此,蔣友柏卻總是能絕處逢生。2007年,橙果談妥了一些設計案,那些單子的金額總計大約1300萬元新臺幣,正好補足缺口。反省過後,橙果也找到了新的前進方向,轉危為安,走出困境。

  此後,他將《中庸》裡提到的「中」與「和」作為橙果設計理念的DNA,「一個可以獲利的設計,需要與目的地的環境相輔相成。我講究『賺錢』的設計,有時,客戶的邏輯是不符合市場的,這時,要『中』,就必須先以破壞式的創新達成人『和』。」

  2008年,橙果在上海開了內地第一家分公司,先後推出了上海雙妹、浙江奇迪、聯想酷酷熊等設計,但是無論是臺灣還是內地,所有的策略、戰略與創意都是由蔣友柏直接裁決。


  最寶貴的是家庭

  在臺灣,蔣友柏和名模林姮怡的的愛情故事已經是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了。這個小S口中「天煞的帥哥」,苦苦追求心上人一年;婚禮時,為了體恤新娘子有孕在身,乾脆就直接打破一般習俗,讓所有人穿黑色;婚後,更是對家庭照顧有加,寧可夜夜自己在電腦前伏案到深夜,都要保證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如今倆人已育有一兒一女,家庭幸福美滿。

  一個熟讀政治、經濟、與文化研究的男子,他的生活是否多姿多彩?蔣友柏笑說,「很充實」。儘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蔣友柏還是堅持每天兩點就離開辦公室的原則,下班後回家忙著照顧狗和魚,在院子裡種菜,和老婆聊天,每天下午5點,他會準時去接放學的兒女。有一段時間,他在接送小孩路途中,會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幻化為精靈的故事講給小孩聽。每次下雨時,他們還會與水精靈說話。他也會親暱地叫兒子「弟弟」,陪他去廣場放鴿子。晚上12點,等妻兒睡去,他又開始在電腦旁操作他的投資業務。

  在老婆林姮怡生下第一胎時蔣友柏就曾堅定的說:「我一定不會是一個失敗的爸爸。」蔣友柏說:「我是在自己成家以後,才開始思考關於家的意義,我現在只想多陪陪小孩,多尊重家人的決定。」為了老婆和小孩,蔣友柏還在身上刺了許多刺青,用刺青來紀錄人生中重要的事情,蔣友柏身上共有八個刺青,第一個是腰間的紅色的豹,是因為老婆喜歡紅豹,當初為了追求老婆而刺的,後來在有了小孩後,也分別刺了玫瑰、猴子、羊、鳳、柏樹、老虎、龍在身上,蔣友柏說,看到這些刺青就會想起那一陣子所發生的事。


  現在的蔣友柏,更喜歡以「生意人」的身份自居。素未謀面的曾祖父留給蔣友柏的不僅僅是幾十年叱吒風雲的歷史,還有浸潤家族一代代的傲氣與貴氣。在沒有資源、背景無效、人情不再,靠山消失的時候,他回到了「被趕出來」的臺灣,哪裡跌倒,就從哪裡重新站起。

  蔣友柏,蔣家最奇特的後代,卻也是最貼近民眾的蔣家人,雖然他有著33歲男子的狂傲不羈,卻有著60歲男子的深謀遠慮,他的叛逆、與眾不同,只是突顯他的睿智,這樣一個男子註定成就不一樣的蔣家光環。

  蔣友柏曾經認為「蔣」姓是榮耀,而現在,他更多地希望利用姓氏的積極影響去為橙果打響品牌,在世界的舞臺上,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東方故事。

>>>點擊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

更多精彩分享請關注【泥塑與文化】公眾微信號

方法1:搜索『BQ-Clay_sculpture』直接關注。

方法2:點擊右上角三個點點,選「查看官方帳號」,然後關注。

方法3: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微店,關注珠寶的那些故事。

相關焦點

  • 蔣友柏:我的「神燈」被拿走了
    蔣友柏在最近出版的中文自傳《懸崖下的小道》中這樣總結自己。頂著蔣家後代的光環,配上天生帥氣的面龐和極富個性的言行,並非娛樂圈出身的蔣友柏,卻早已成為年輕人心中的偶像,甚至被稱為「臺灣的威廉王子」。然而8年前,蔣友柏就一路喊著「不做蔣家第四代」、「遠離政治」,創立了一間名為「橙果」的設計公司,此舉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 沒落貴族蔣友柏,不靠姓蔣,能活成什麼樣?
    一個傲氣的沒落貴族奇蹟般地打造了臺灣「最賺錢的設計公司」靠自己的設計師蔣友柏能活成什麼樣?
  • 豪門‖「貴公子」蔣友柏的「寵妻」人設·臺灣名媛風雲錄⑽
    ▲1993年,為了孩子們的學業,蔣孝勇一家應宋美齡之邀又搬到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宋美齡非常喜歡蔣友柏。「懸崖邊的貴族」返臺創業收入折合4000人民幣慘度日蔣友柏是個非常敏感且又心存抱負的「名門之後」,他特別知道自己的優勢和爆點是什麼。
  • 「寵妻狂魔」蔣友柏出軌:迷倒一片女人的完美男人,其實是渣男
    據說當初蔣友柏是在朋友聚會裡認識林姮怡的,對她一見鍾情。見慣了聲色犬馬名利場的林姮怡,與蔣友柏曾經交往過的女孩與眾不同,全身散發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不過,林姮怡一開始並不接受蔣友柏,前半年他只爭取到兩次送她回家的機會。
  • 扯白||看到連蔣友柏都說自己不快樂,我一下子心理平衡了……
    最近看到的最紓緩焦慮的是蔣友柏的一個紀錄片。  年輕的蔣友柏最初的想法當然是要把一切奪回來。  蔣友柏們最難的一點是,他們一出生就被放在大人物的肩膀之上,如果自己不具備飛起來的超凡本領,那就只能摔下去,這種感覺,大概就是他口中所謂終身站在懸崖上的感覺……
  • 他是設計師蔣友柏,也是蔣介石的曾孫,從27歲做設計公司已經堅持15個年頭
    這就是我的俠義之道」——蔣友柏他沒有服從家族的期待和安排,沒有從事銀行、投資、律師等等首選行業,而是出於對任何與貴族相關的行業的鄙視,選擇了設計。橙果設計創辦初期,蔣友柏和橙果設計更多的是出現在娛樂版而非財經版。蔣友柏記得,他曾經用兩個星期時間認真準備一家財經雜誌的訪問提綱,並且在訪問中不厭其煩地向記者介紹他的設計理念,但兩周後刊登出來的雜誌封面,卻是他與其他名模的合成照,並被定義為「美力」的成功。
  • 蔣友柏:蔣家第四代非常帥
    蔣孝勇給第一個兒子取名叫蔣友柏。自有記憶起,蔣友柏就懵懂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很特殊,「你周邊看的東西和其他普通家庭的小孩不一樣,小時候走在街上時後面一定跟著個人。」  身在「呼風喚雨」的蔣家,蔣友柏並不開心,「覺得做蔣家人很麻煩」,「受的是軍事化的教育,家裡有很多的規矩」。他過的是被嚴密保護的生活。
  • 從0到1 蔣介石第四代蔣友柏一部「無法倒帶的電影」
    十二歲時,爺爺蔣經國去世,此後,蔣友柏的頭上標籤又換了,他成了懸崖邊的貴族、權貴子弟、末代皇孫。難怪蔣友柏慨嘆,背著那個「蔣」家十字架,匹夫無罪,懷壁其罪而已。其實,蔣友柏還有個外文名字「Demos」,出自希臘文,為「人民」、或者「群眾」之意。名字不一樣,人生的角色看來也該變了,回歸民眾,成了20歲的蔣友柏一個最大的人生轉折點。以前有信手拈來的資源,後來這個資源沒了。爸爸去世,媽媽蔣方智怡又不會做生意,按蔣友柏的話,家裡是真的沒有什麼錢了。
  • 蔣友柏:人生只有兩個字
    蔣友柏頂著貴族頭銜出生,有副上好皮囊,旁人看來,他無往不利,擁有一種「躺贏」的人生。但他公然在紀錄片裡講:「從來沒有看過幸福的狀態。」 透過社交網絡,我們已經窺見這世界大部分人不快樂。貴公子親口說出來,人們卻頂多奉上一句:嘁,矯情! 只是,人生的場,能量始終是守恆的。
  • 專訪蔣友柏:了不起的斜槓青年.
    「我並不喜歡別人稱我是蔣家第四代,我寧願放棄殘留的貴族利益,從零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天地。」這個正在說話的紐約大學金融系畢業的設計公司老總,叫蔣友柏,蔣介石的曾孫。他有金融巨子的冷靜,再加上藝術家的創造力。初見蔣友柏還在十年前,三十歲的他已經憑藉創意實力在國際廣告圈嶄露頭角。型男、貴公子、霸道總裁…越來越多的標籤貼到了他身上時,只有「創意設計人」這道「斜槓」最出位!
  • 高分紀錄片爆出蔣家四代蔣友柏的不快樂人生 .
    【合璧兒按】鏡頭前的蔣友柏:硬氣的長相,健碩身材帶著強大的氣場,一個傲氣的沒落貴族就這樣帶著「不幸福」來到了觀眾面前
  • 他是蔣家後人,從貴族淪落到擺地攤,「可我還是姓蔣啊」
    他叫蔣友柏,蔣介石的曾孫,蔣家第四代後人。蔣友柏他被稱為末代皇孫、最後的貴族、離中國近代史最近的人,但他的大半生,都在努力與歷史、與政治劃清界線,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姓氏帶給他的陰影和牢籠。今天,波叔就給你講講他的故事。
  • 寵妻十五年,一朝劈腿女秘書,蔣友柏這次是真的崩了!
    今天來吐槽一個非常有背景的男人,那就是蔣介石家的第四代蔣友柏。蔣家在臺灣的地位一直不容小覷,即使是再不從政,也是臺灣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蔣友柏長相出眾,氣質也很好,而且又是做設計的,算是那種帶著氣場的名貴公子。之前蔣友柏上《康熙來了》,標題直接是「王子的真實世界」,可見他在臺灣的影響力。
  • 蔣友柏: 我的畫其實是國王的新衣
    蔣友柏:時間是一個公平的資產。不論是誰,都是用一樣的速度在進行,也一樣無法倒轉。所以對我,時間的重要性是現在。過去是經驗,未來是經驗的預測,那還不如,專心活在現在。 嚴虹:一天當中,你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最有活力? 蔣友柏:早上。
  • 蔣友柏:沒有人再尊稱曾祖父為「蔣公」
    蔣友柏並沒有見過曾祖父,曾祖父在他的孩童時代只有一個名字,叫「蔣公」;除「蔣公」外,12歲以前的蔣友柏沒聽到過第二個稱呼。周末,蔣友柏家裡固定的家庭日,全家人一同上教堂做禮拜,也一同出遊。踏青、做標本、打靶,是童年蔣友柏與父親蔣孝勇最珍貴的臺北回憶。因為背景特殊,基於安全因素,蔣友柏不像同齡孩子那樣,可以正常參加小學生常有的戶外遠足與畢業旅行,無法與同校同班的同學一同出遊。家住陽明山上的蔣友柏走到哪裡都有兩名隨扈緊跟在後,他的同學們不僅和他同班,也要和他的兩名隨扈同窗共讀——他們就坐在後面等蔣友柏,蔣友柏的課本忘了帶,他們會回家替他取來。
  • 蔣友柏出軌對象莊涵雲是誰照片曝光 林姮怡與蔣友柏已經離婚真的嗎?
    蔣友柏是蔣介石曾孫,蔣家第四代,蔣友柏曾經被臺灣票選過第一美男,就連小S都曾經瘋狂迷戀他過。然而帥哥總是英年早婚,蔣友柏在27歲的時候就同女友林姮怡結婚了,林姮怡還是偶像劇薰衣草中姐姐的扮演者。目前,蔣友柏已經有一子一女。長得帥又愛老婆顧家,一段時間內,蔣友柏在臺灣就是新好男人的代名詞。
  • 蔣友柏人設崩塌!從寵妻狂魔到劈腿女秘書,提防這些渣男
    01很多人對蔣友柏或許印象不深,認識不多,但是一定都知道蔣介石吧,蔣友柏就是蔣介石第四代曾孫,妥妥的蔣氏家族後代。蔣友柏的英文名叫Demos,是其曾祖母宋美齡為他取的,來自希臘文,意思是人民。在蔣友柏10多歲時,由於爺爺去世,一家人為了遠離政治搬到了加拿大去生活。對於這一家人來說,異國生活是一次全新的開始,更是一種歸零後從懸崖墜落的疼痛。在這裡只有自己家人,沒有政治,但是童年的蔣友柏在這裡也遭到了其他同齡小朋友的排斥,經常一個人玩。
  • 蔣友柏驚傳離婚 曖昧女特助
    爆料者另指出,蔣友柏與女特助莊涵雲關係曖昧,媒體連續14個月跟拍,發現2人除常一起上健身房,還前後腳進出晶華酒店。去年網友爆料蔣友柏與他的公司女特助兼發言人莊涵雲過從甚密,媒體14個月跟拍,捕捉共15次畫面,二人如爆料所言常利用午休時間到健身房約會,前天下午莊女入住晶華酒店3小時後,蔣友柏也出現在酒店,昨兩人照常上班、運動,但莊女未換衣服,疑似在外過夜,關係耐人尋味。
  • 我們的普通朋友蔣友柏
    很多年前我採訪蔣友柏,以他設計師的身份,那時候他的公司還沒有做到像今天這樣幾乎是臺灣最賺錢的設計公司。但他那時也完成了一些不錯的項目——成功改造了上海老品牌雙妹的形象,設計了一個時髦的眼鏡品牌等。想被當作設計師對待,而不是誰的後代,那個時候我就已經深諳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