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貴族蔣友柏,不靠姓蔣,能活成什麼樣?

2021-02-23 外灘TheBund

一個傲氣的沒落貴族

奇蹟般地打造了臺灣「最賺錢的設計公司」

靠自己的設計師蔣友柏

能活成什麼樣?

大眾對於貴公子的所有想像,大抵就是像蔣友柏這樣。

他是蔣介石曾孫,憑藉帥氣外形成為臺灣女性的性幻想對象。家道中落後,他又絕地反擊成為設計新貴,順道演繹了浪子回頭只愛一人的浪漫愛情。

故事好看到不輸電影。

今年,蔣友柏42歲。他的花邊新聞佔據了娛樂頭版,刻薄言論不斷,他卻從不回應。

他選擇繞開家族資源,堅持做了15年的設計,究竟怎麼樣?

最近,蔣友柏以設計師身份,帶著他的互動設計新作「嬉遊森林親子派對」到杭州演講。上周跟易烊千璽、王大仁一起出演的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也播出了。

失去過光環,也向事業低過的蔣友柏,依然戒不掉身上的傲氣。

一個貴族後代

絕對會讓人有無言的壓力


去採訪前,我補了兩期蔣友柏的《魯豫有約》。

2008年,他還是一個文弱書生。2016年,他變成了一個長發肌肉男。現在,他更像「巨石強森」,剃光了頭髮,碩大的肱二頭肌快要把衣服撐破。

外形再怎麼變,個性不改。大約10年前,蔣友柏就說,「骨子裡的傲氣、貴氣,真的很難改。」


對我來說,蔣友柏並非一個好的採訪對象。

他簡單不拐彎的說話方式,讓我精心拋出去的問題像撞到一塊海綿上,沒有迴響。

「這些問題你可以在網上查到。」有人問及他的作息時間時,蔣友柏直接懟回去。

這次蔣友柏帶來杭州的親子互動項目,靈感來自他和女兒的相處。當我想再聊下去時,他說:「不回答,那是我的事情。我跟小孩的相處不是與大眾分享的議題。」

蔣友柏不失體面,也決談不上配合。「私人問題我不回答。」

難得的笑容

有人試圖加微信,他擺了擺手拒絕,不說一句話。

現場沒有人問及蔣家,也沒人敢提到近期的緋聞。

那些生意人應該具有的圓滑、世故,所謂的說話技巧,在他身上一點也沒有體現。

蔣友柏也承認,自己的個性實在不適合與人相處,「一個同時擁有那麼多自負、自卑、自信、自惑和自利的貴族後代,絕對會讓周遭的人感到無比無奈與無言的壓力。」

正是這個習慣了以硬碰硬、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蔣友柏,帶著橙果設計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變成了最賺錢的設計公司之一。 

「你看我手髒不髒,

手不髒的人怎麼做設計」


2003年,蔣友柏27歲,開了設計公司——橙果。

設計在當時臺灣的地位,借用蔣友柏的話,那是「很下賤的職業」。

他做設計的第一年,就連母親也不解,「一起坐下來吃飯,別人的兒子是醫生、律師,輪到自己的兒子,開設計公司」。

蔣友柏多次提到,這是他的刻意選擇,就是為了繞開家族資源,進入這個從沒有蔣家人做過的行業。他不要做「蔣家第四代」。  

「真的想找一種人家不屑的職業,把它做起來。」蔣友柏說出這句話,多少有點急於想證明自己的勁兒。


但我也相信,他真心喜歡設計。設計似乎成了他掙脫家族命運的出口。

在《我的時代和我》裡,他對著鏡頭攤開了自己的雙手,比劃著,「你看我手髒不髒,手不髒的人怎麼做設計。」

他又拿出一本書,一字一字地念,「設計是以後唯一不會被取代的高薪工作,它結合了理工科和同理心。 」    

在杭州的演講中,蔣友柏展示了橙果設計公司的一系列設計作品,如今主要項目基本都是大陸的大型空間設計,像為廣州農商銀行總部大廳做的數位互動藝術裝置。

當被問到其藝術裝置跟日本的teamLab是否相似時?蔣友柏不否認。

「每個地方都有他有自己的東西,我比較注重東西裡面要有某種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是區別。」


廣州農商銀行總部大廳

「曲辰立冏」多媒體互動藝術裝置

該多媒體互動藝術裝置,以金、水、木、火、土 - 五行循環相生的意念,運用西洋繪畫的材質技巧,融合東方水墨的禪意幽深,呈現出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瑰麗山水。結合大數據連結及實時運算計算機數位技術,打造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室內常態性實時數字互動藝術裝置。

早期更多是像自行車、玩具、杯子等單品的設計。

捷安特自行車

這款Citystorm自行車,由Michael Young和橙果設計合作設計,據說為捷安特帶來了30億的營收。

玩具

橙果為臺北一家時尚精品店設計的系列木質玩具,包括竹蜻蜓、陀螺、毽子等。

全家好神公仔

橙果為臺灣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設計的公仔,兌換量達到360萬隻,據說促使全家單月銷售額同比提升24%。


他是商人,但他終究也姓蔣

蔣友柏的公司,跟他的命運一樣,大起大落,曾面臨過兩次倒閉。

「我有4年不知道為什麼要起床。無論我做什麼,公司就是上不去也死不掉,每一天都覺得像地獄一樣。 」

有一年春節,蔣友柏只剩下800塊臺幣,沒法給員工發紅包。

他開始學會妥協,在上《魯豫有約》時坦誠,「人被逼到一個地步,就會改變自己,然後絕地反擊。」

2004年,他幫助臺灣名嘴吳祥輝設計競選產品,而吳祥輝本身有批蔣言論和態度色彩,蔣友柏則並不介意。

這只是生意上的合作,他向母親解釋:我沒有借用「蔣」這個姓來接生意,同樣也不會因為這個姓而去推掉生意。

他的第一次低頭,是給上海一家公司做設計,被要求一遍遍地改。

原本按照他的公子哥個性,會翻臉,或許還撕兩張合約。

但是蔣友柏沒錢,卻有理想,還有責任。所以只得一遍一遍地改,改到人家滿意。

15年過去了,今天的蔣友柏擁有全臺灣「最賺錢的設計公司」,還在上海設立常橙分公司,為珀萊雅、中國信託銀行、中國銀聯等大品牌服務。

中國銀聯 – MiniPay 迷你付

中國信託銀行 CTBC BANK – 多媒體互動藝術裝置

有人指出他的作品頗為商業。在杭州的這場演講,蔣友柏坦言,「作為設計師,替客戶尋找表達方式,說客戶想說的。」

何時表達自己呢?蔣友柏乾脆地說,「那是藝術家的事兒。管你愛不愛我。」作為藝術家,他又擺手:「別來靠近我,煩都煩死了。」

從當初低三下四求客戶,蔣友柏現在有了「不對牌的客戶,再大也不要」的牛氣。

他挑客戶也看對方品位。「當你有選擇權的時候,你至少可以找到認同你品位的客戶。人不對沒品位,再多錢都做不出好東西。」

蔣友柏曾接手改造位於西湖斷橋邊的蔣經國舊居。當他發現將會有麥當勞入駐舊居時,立刻撕毀了合同。

他隨即發表微博稱,「有些事,就是不願意做,不願意配合。」

現在他回首往事,依然堅定,「這是非常不尊重和愚蠢的事情,為什麼麥當勞品牌可以跟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做連接,我個人是反對的。」

這時候跟單純逐利的商人不一樣,生意人蔣友柏終究姓蔣。

「我看不起小確幸,這就是自私」

作為生意人,蔣友柏非常講效率。

我提前一天給出問題後,蔣友柏次日上午傳回一段受訪錄音,讓我現場再補充其餘問題。

他早就以「苦行僧」形象廣為人知。

2013年,我們去採訪時,蔣友柏坦言其過去5年的生活:每天五點半起床,七點準時出門,八點到下午兩點上班,三點到晚上九點陪伴孩子和九條狗,夜裡十點再繼續工作。

老闆蔣友柏,永遠是全公司最早到的人,要求自己會在半小時內回郵件。

他熱愛健身,一周四次,一次一小時。「因為健身能讓血管變粗,從而增加人的專注力和耐力。」

又一個5年過去了,他坦言,「現在沒有任何改變。」


在崇尚「小確幸」的臺灣,蔣友柏顯得相當另類。

「我不認為小確幸可以幫助任何人得到任何事情,你隨便講小確幸很好,那好啊,你就不要出國啊,你媽媽最好不要生病,要不然怎麼辦?所以我覺得小確幸是自私。」

他說自己骨子裡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喜歡不斷地挑戰。

命運本身就不安穩,怎麼求得了安分?

12歲之前,蔣友柏住大房子,吃飯穿衣都有傭人服侍,出行都是配有司機的轎車。

「就好像你手上有把大刀,隨意砍,很拽。誰上課會有保鏢,就只有我有。」

12歲後,祖父去世,蔣友柏家道中落。20歲,父親也去世了,他要撐起一頭家。

他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地獄,不僅再沒有之前富裕的生活,就連過去所有的價值觀都輕易被推翻。

「人在情在,突然間什麼都沒有了,對我的衝擊很大。」

很快,他成了創業偶像。不再和其他富家子一樣,熱衷泡吧、泡妞、追求奢侈品。

「當自己屈著身體躺在離天堂19層遠的地獄時,我反而看到了天堂的全貌」。

再怎麼落魄,再怎麼沒資源,蔣友柏還是保有貴族的傲氣。他曾在多次採訪中透露,不喜歡別人提自己是蔣氏後人,反感一切對家事的炒作。

「我是不快樂的,在我這一代就結束了」

「不要碰政治。」父親蔣孝勇在病榻上交代,42歲的蔣友柏始終遠離著這道禁忌。

對大多數人來說,歷史是遙遠的。但對蔣友柏來說,就是天生註定,會離很近。這種近意味著什麼? 

蔣這個姓氏,是蔣友柏想掙脫卻又逃不開的命運。

父輩的輝煌從小就印在他的心裡,他早期一點也不願意去利用。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正嘗試著用另一種方式去延續。

 圖為蔣家三代合影,後排左二為蔣友柏

近幾年,蔣友柏頻繁回到故居。

2016年,常橙公司在奉化註冊,設立為大陸營運總部。

接下奉化中學的設計,更像蔣友柏與近代史的一次交匯。在設計方案裡,教學樓換上了青磚,讓人不由想起這所學校的前身、蔣介石就讀的龍金學堂。

2017年11月,蔣友柏在奉化做了私宴「最美的一餐」,地址就選在武嶺中學大禮堂——蔣介石尊母遺訓創辦並命名的學校。

他擺上荷葉、鮮花、芋頭,把剡溪引到餐桌上,使得流水旋洄、遊魚可數,正是蔣友柏曾祖父的夢中故鄉。

在故鄉,設計「最美的一餐」

 

然而,蔣友柏第一次回奉化祖宅就像遊客一樣買了景區聯票,令人唏噓。

那年他19歲,身患癌症的父親帶著全家回鄉祭祖。全家5張聯票,隨導遊「參觀」。

在《我的時代和我》中,蔣友柏站在故居門前,孤身一人,有點無奈,也有點孤獨。

奉化溪口,蔣氏故裡

顯赫的家世,是榮耀,也是枷鎖。政所帶來的權力,商所帶來的財富,都不足以讓他看到幸福。

蔣友柏坦言自己會跟孩子說,「我是不快樂的,你們以後要找一個更快樂的人生。反正不要像我一樣,把自己逼得那麼緊。到我這一代就結束了。」

文/編 _Cassie

有水印的照片攝影師為範嘉懿,其餘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十六鋪生活家-本周愛買好物

(點擊圖片進入購買)


合作推廣:


微信:thebundwx

電話:021-52993166

手機:15221044797 

郵箱:withus@bundpic.com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焦點

  • 他是蔣家後人,從貴族淪落到擺地攤,「可我還是姓蔣啊」
    他叫蔣友柏,蔣介石的曾孫,蔣家第四代後人。蔣友柏他被稱為末代皇孫、最後的貴族、離中國近代史最近的人,但他的大半生,都在努力與歷史、與政治劃清界線,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姓氏帶給他的陰影和牢籠。今天,波叔就給你講講他的故事。
  • 蔣友柏:懸崖邊的貴族
    蔣友柏在最近出版的中文自傳《懸崖下的小道》中這樣總結自己。作為蔣家奇特的第四代,蔣友柏聰明、冷靜,卻又狂妄不羈。他顛覆了權貴後代與家世之間的沉重臍帶,他的帥氣與背景,在娛樂圈也備受注目。現在的蔣友柏,更喜歡以「生意人」的身份自居。  貴族的少年  1975年,蔣介石在臺灣去世,次年,蔣家第四代繼承人蔣友柏出生。
  • 蔣友柏:蔣家第四代非常帥
    作為蔣家第四代中最受媒體關注的人物,他恪遵父訓不碰政治,把自己定位為商人。今年5月,在臺灣設計界打拼多年的他,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設計公司。9月中旬,他在上海接受了本報專訪。這是他在內地第一次面對媒體採訪。「蔣這個姓它給我很多關懷,它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對記者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分割它,但是我也不會特別去利用它。」   「姓蔣是我很驕傲的一件事。
  • 高分紀錄片爆出蔣家四代蔣友柏的不快樂人生 .
    【合璧兒按】鏡頭前的蔣友柏:硬氣的長相,健碩身材帶著強大的氣場,一個傲氣的沒落貴族就這樣帶著「不幸福」來到了觀眾面前
  • 蔣友柏:我的「神燈」被拿走了
    整個童年的記憶,讓我感覺姓「蔣」還是挺牛的。環球人物雜誌:他們叫你「威廉王子」,很享受那個過程嗎?蔣友柏:他禿頭(笑),我沒有吧。我這個人比較隨性,不會很在意這些。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我2001年回到臺灣,幾乎再也沒有聽過有人稱我曾祖父為「蔣公」,就連那些當年靠高喊「蔣總統萬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愛國愛黨」中堅分子,大部分時候稱呼我曾祖父與祖父的名號也只是「老蔣」與「小蔣」。「經國先生」這個稱呼偶爾有。
  • 蔣友柏:人生只有兩個字
    蔣友柏頂著貴族頭銜出生,有副上好皮囊,旁人看來,他無往不利,擁有一種「躺贏」的人生。但他公然在紀錄片裡講:「從來沒有看過幸福的狀態。」 透過社交網絡,我們已經窺見這世界大部分人不快樂。貴公子親口說出來,人們卻頂多奉上一句:嘁,矯情! 只是,人生的場,能量始終是守恆的。
  • 蔣友柏:沒有人再尊稱曾祖父為「蔣公」
    [摘要]2001年回到臺灣後,蔣友柏再也沒有聽到過別人尊稱他的曾祖父「蔣公」;「就連那些當年靠高喊『蔣總統萬歲』等通關密語而升官佔位,他們稱呼我曾祖父與祖父的名號也只是『老蔣』與『小蔣』。」蔣友柏回到的臺北西門町,曾經鬧騰的中華商場大樓地標已然消失,那是捷運西門站尚未通車的1997年。蔣友柏再回來的臺灣,領導人早已不姓蔣,已是舉行過首次領導人直選的臺灣,是陳水扁擔任市長期間的臺北。「找尋臺北人」是陳水扁推動的文化認同系列活動之一。
  • 蔣友柏:我不是「蔣家第四代」!為啥蔣介石後人都不願認祖先?
    至此,蔣氏家族開始沒落。 次子蔣緯國 1916年在日本出生的蔣緯國,身世成謎。在蔣介石青年時期和戴季陶去日本留學,期間兩人都邂逅了一位日本女子津淵美智子,但最終蔣緯國到底是誰的親生孩子,一直有爭論,有說是戴季陶的兒子,有說是蔣介石親生的。不過,最後蔣介石一直把蔣緯國當自己的親身兒子一般看待,於1997年逝世。
  • 他是設計師蔣友柏,也是蔣介石的曾孫,從27歲做設計公司已經堅持15個年頭
    作為蔣家的第四代,他說,「蔣」這個姓於他是一種原罪。橙果設計創辦初期,蔣友柏和橙果設計更多的是出現在娛樂版而非財經版。蔣友柏如今40歲了,他承認,自己的個性實在不適合與人相處,「一個同時擁有那麼多自負、自卑、自信、自惑和自利的貴族後代,絕對會讓周遭的人感到無比無奈與無言的壓力。」
  • 蔣友柏也用自己健身的經歷證明了:這世上所謂奇蹟,都是持續性自律的結果.
    蔣友柏一直在拼命的切割自己,試圖想不斷證明著自己,但四十歲以後,蔣友柏似乎又重新接受了自己。
  • 他是臺灣導演,他是蔣家人,聽蔣孝力說「蔣家」背後的故事
    因為「蔣」字難寫蔣孝力不斷被父親用藤條鞭策,他氣憤又委屈的問父親:為什麼我要姓蔣?遭到父親的一耳光:你是我兒子,當然跟我姓! 臺灣在經歷了蔣介石時代經濟奠定,蔣經國時代的飛速發展後,蔣家卻脫下了政治強人的外衣,逐漸步下歷史舞臺。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蔣友常兄弟,曾發表名為《懸崖邊的貴族》一書,他們透露:「我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姓蔣,那會如何?」
  • 蔣介石後代男丁多早逝:臺媒稱或因兩蔣未入土
    > 核心提示:臺灣《聯合報》報導,蔣家也認為,目前安厝地點風水不好,且兩蔣都沒有入土
  • 這個女人厲害了,跟自己閨蜜搶男人,之後甩掉蔣友柏
    有沒有粉絲聽說過蔣友柏?他可是蔣家的第四代,而且長相也非常帥氣。 靠著他這儒雅君子的長相受貨了一大波粉絲。年輕時的照片可以看出真的很帥,好幾年前他上過康熙來了,一下子就有很多小姐姐迷上了他,他的長相有點混血的感覺,儒雅有有一絲放蕩不羈。很是討女生喜歡的長相哦。
  • 寵妻狂魔蔣友柏偷吃女助理,說好的反對辦公室戀情呢?!
    蔣友柏「偷吃」女助理媒體去年收到爆料說蔣友柏和莊姓女助理有曖昧關係,跟拍14個月,一共拍到他和這位莊姓女助理同框15次,發現他們經常借午休時間到健身房約會。有一句話這麼說來著,「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死撐」。蔣友柏厚著臉皮死纏爛打,求送林姮怡回家,送花送玩偶。
  • 豪門‖「貴公子」蔣友柏的「寵妻」人設·臺灣名媛風雲錄⑽
    今天的主人公,是與關穎熱戀七年,號稱「蔣家最帥第四代」的蔣友柏。蔣友柏是蔣經國第三子蔣孝勇的長子,咱們在之前提到過,蔣經國的長子蔣孝文和次子蔣孝武都不愛學習,通身紈絝子弟作風。那麼老三蔣孝勇呢?答案是,特別熱愛學習,兩位哥哥的一身毛病,他一點都沒有,唯一遺憾的是,即使這樣,學業依然平平。
  • 從0到1 蔣介石第四代蔣友柏一部「無法倒帶的電影」
    十二歲時,爺爺蔣經國去世,此後,蔣友柏的頭上標籤又換了,他成了懸崖邊的貴族、權貴子弟、末代皇孫。難怪蔣友柏慨嘆,背著那個「蔣」家十字架,匹夫無罪,懷壁其罪而已。其實,蔣友柏還有個外文名字「Demos」,出自希臘文,為「人民」、或者「群眾」之意。名字不一樣,人生的角色看來也該變了,回歸民眾,成了20歲的蔣友柏一個最大的人生轉折點。以前有信手拈來的資源,後來這個資源沒了。爸爸去世,媽媽蔣方智怡又不會做生意,按蔣友柏的話,家裡是真的沒有什麼錢了。
  • 「寵妻狂魔」蔣友柏出軌:迷倒一片女人的完美男人,其實是渣男
    王子公主的童話成了泡影,蔣友柏的形象也一日崩塌。蔣友柏的老婆叫林姮怡,是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的女兒,之前也是娛樂圈中人,做過模特和演員。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就是《薰衣草》裡梁以薰的姐姐。現在回想起來,自始至終,可能是蔣友柏策劃的一齣戲。雖然蔣友柏留著貴族的血,但是落魄貴族。初識林姮怡的他,除了窮一無所有。蔣家在臺灣式微後,蔣友柏父親攜一家前往美國生活。而父親的突然離世,讓蔣友柏的生活風雨飄搖,存款也所剩無幾。
  • 扯白||看到連蔣友柏都說自己不快樂,我一下子心理平衡了……
    但在沒落王子蔣友柏的眼裡,這些都沒有意義。  他要面對的我們這些庸眾無法理解的巨大的深淵。  比如移民加拿大是待遇的落差,從特權家庭變成普通家庭。  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雖然他擁有一切,但是他一出生也要面對他的最大人生困境,那就是面對煊赫家族的沒落——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難面對的考驗,曹雪芹為此寫了《紅樓夢》,張愛玲為此孤獨終身,蔣友柏為此不快樂了半生
  • 姓蔣還是姓汪是什麼意思?
    還是聽聽京劇演員唱的吧:刁德一: 這個女人那,不尋常。阿慶嫂: 刁德一有什麼鬼心腸?胡傳魁: 這小刁,一點面子也不講。阿慶嫂: 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刁德一: 她態度不卑又不亢。阿慶嫂: 他神情不陰又不陽。胡傳魁: 刁德一,搞得什麼鬼花樣。阿慶嫂: 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 蔣友柏驚傳離婚 曖昧女特助
    近日又有爆料者說蔣友柏去年底已離婚,經求證莊女,蔣友柏是否離婚?她以「不了解老闆私事」回應,並否認與蔣交往,澄清只是同事關係。先後進晶華酒店從去年5月19日開始,媒體跟拍蔣友柏、林姮怡及莊涵雲,觀察發現,蔣友柏和林姮怡早已過著貌合神離、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平常蔣友柏除了上班,不是遛狗就是和莊女泡在健身房運動,兒子和女兒則由林姮怡照料,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昔日一家四口幸福同框的畫面已不復見。至於蔣友柏和女特助莊涵雲則經常同上健身房運動約會,還先後進入晶華酒店。